2024-09-09|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Remarkable Paper Pro發布:Gallery 3,有前光,主動式手寫筆

睽違四年,電子紙筆記裝置大牌ReMarkable終於發表新機啦!但這次並非大家持續呼喊的ReMarkable 3,而是全新產品Remarkable Paper Pro​​​​​​​。本次Remarkable的主機有許多新突破,且讓麥克細細道來!

raw-image

客製化Gallery 3螢幕,還有前光

本次Remarkable Paper Pro (RM Pro)最大的亮點絕對是搭載的客製化Gallery 3面板Color Canvas 3.0。Gallery3技術與Kaleido 3同為電子紙面板製造商元太在差不多時間發表的彩色電子紙技術,其中Kaleido 3技術使用遮色片原理呈現4096階色彩,Gallery 3則透過4種不同大小的電子墨水顆粒達成全彩效果。乍看之下,Gallery 3似乎是更優秀的技術,卻因為畫面刷新時間的局限讓Kaleido 3佔了先機,成為目前彩色電子紙裝置的主流面板。

Gallery 3 (左)與Kaleido 3 右成色原理

在RM Pro之前,全球僅有Bigme曾出過Gallery 3面板搭載機Bigme Galy。然而,當時Galy的螢幕靜態呈現效果雖好,卻有畫面偏粉、渲染時間與效果極差、耗電嚴重等問題,最後Bigme直接放生Galy的生產與維護。在此大敗之後,市面上就再沒有面向消費者的Gallery 3產品了,坊間甚至傳言因為Bigme Galy的失利,Gallery 3已經被元太完全放棄。

網路上對Bigme Galy的評論幾乎偏向負面

萬萬沒想到,本次RM Pro登場竟然用的是傳說中刷新效果很糟的Gallery 3面板,相信有在關注電子紙產品的大家都捏了一把冷汗。但我們在談的是Remarkable,號稱電子紙界的Apple,推出新主機都會直接變成業界標竿的公司,怎麼可能把還沒準備好的東西直接拿上來賣?果不其然,RM Pro搭載的Gallery 3面板可不是單純的公版,而是與元太深度合作的獨家Color Canvas 3.0。根據官方釋出的規格,這個面板解析度為229dpi,成色能力為20000色全彩,遠比目前Kaleido 3能達到的極限150 dpi高。考慮到目前市面上的10吋黑白主機仍然有部份搭載227dpi的面板,麥克認為Color Canvas 3.0的已經解析度十分足夠,大眾使用起來大概不會感受太過明顯的顆粒感。

Color Canvas 3.0呈現畫面

除了讓彩色解析度踏上新高度以外,深度客製化的Color Canvas 3.0甚至允許Remarkable調整前光的配置,讓RM Pro成為Remarkable首台前光搭載機,與此同時面板到螢幕的距離竟然還比RM2短。從目前釋出的資料來看,RM Pro的前光無法調整冷暖光,是否喜歡就看大家的主觀體驗了。

Remarkable Paper Pro有搭載前光

主動式手寫筆

在這次的發表會,另一個大討論點就是配合主機推出的全新主動式觸控筆了。在以往的經驗中,電子紙裝置主動式手寫筆通常代表更差的寫感與跟筆能力,比起提供良好體驗更著重在壓低價格的同時提供手寫功能。如果真的追求手寫,只有搭載Wacom EMR電磁感應技術的裝置與手寫筆才能實現很即時且跟筆的寫作。但其實在其他平板裝置上,即時與跟筆其實對主動式手寫筆不成問題,只要螢幕的採樣頻率夠高即可達成。一般的平板裝置通常都會搭片亮面或稍微霧面的玻璃,造成手寫筆與螢幕的摩擦與回饋感不好,進而影響到寫感。本次Remarkable Paper Pro採用的則是有特別結構的玻璃複製出寫在紙張上的粗糙感,相信搭配上有設計好的手寫筆及螢幕採樣技術仍然可以維持不錯的手感,甚至提供更優秀的寫作體驗。

Remarkable Paper Pro須搭配新研發的主動式寫手筆使用,Remarkable 2的Wacom EMR手寫筆無法於Remarkable Paper Pro使用

但Remarkable改用主動式手寫筆此舉究竟是好是壞實在難說。首先,採用自家規格的主動手寫技術無疑讓廠商得以最大程度調校、最佳化理想的手寫體驗,但這自家開發出來的手寫規格無疑會讓RM Pro在短時間內的手寫筆選擇只有Remarkable推出的基本筆與高級筆。在Wacom EMR技術的生態系中,若使用者不滿意手上裝置的寫感,可以輕鬆地透過更換其他廠牌筆尖、更換其他同技術的比來達成。而現在若要改善RM Pro手寫體驗恐怕只能在玻璃上再貼一層手寫膜,或是等過了幾個月以後其他手寫筆廠商終於搞懂RM Pro的手寫技術之後了。這究竟是福是禍,也是得等RM Pro實際送到手上之後使用者的評價。

使用Wacom EMR的優勢之一便是可以透過更換手寫筆/筆尖調整手寫體驗

設計巧思:金屬一體成形外殼+四腳桌墊+可磁吸收納筆套的保護殼

作為一台睽違四年推出的新產品,RM Pro的各處真的都可以看出廠商設計的巧思,也能夠明顯看出RM Pro的設計邏輯上與RM2有所區別。這次RM Pro捨棄了塑膠外殼與輕薄設計,感用更有質感的金屬一體成形外殼,並在主機的四角配置了能夠防滑與緩衝的橡皮墊片,明顯顧慮到了裸機使用者的需求。除此之外,跟隨RM Pro一同推出的鍵盤保護套的移動機構也是超級優雅。但要說最有巧思的設計,麥克認為非保護套上可磁吸收納的筆套莫屬了。以往有手寫功能的主機在保護套上都會有收納手寫筆的設計,當中除了傳統的套圈外最常見的便是從保護套背部延伸出來順便固定正面的包覆設計了。但這兩種設計的缺陷便是保護套攤平時很容易干擾到書寫手,造成寫感與書寫體驗受到影響。針對這個問題,先前Boox Go 10.3嘗試以可拆卸的筆套包覆結構改善這個問題[[Boox Go 10.3試用報告:優缺點全面分析]],卻因為可拆卸的設計讓包覆結構的吸力不足,保護套的保護能力大幅下降。

Boox Go 10.3的可拆卸包覆式筆套結構因吸力不足導致保護能力下降

在前些時日麥克於電墨快報中有談論過的Viwoods AIPaper針對這個問題也有做出應對,改將套圈收藏在保護套與主機貼合面內,亦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然而,麥克可以預見在長期使用下,如此設計的套圈會漸漸失去原先的彈性與韌性,最終會越來越難平躺在保護套的收納槽內,開始影響主機與保護套的貼合程度。

Remarkable在RM Pro上則用另一種方法解決手寫筆收納套的問題:在保護套後面做筆套的磁吸收納槽,並在筆套做出相應的折疊結構。由於收在背後,不會影響主機與保護套的貼合,而磁吸配合筆套的結構也能確保筆套會好好的收納保護套預留的位置。就算之後仍然遇到筆套隆起的情形,手寫時使用者會對主機向下施力,所以對使用者造成的影響也相對較小。以往來說,磁吸結構還有可能會造成使用Wacom EMR技術的主機因為外殼磁化、受到保護套磁鐵影響造成在特定位置書寫時筆跡偏移的情形,但這次RM Pro搭配的是主動式觸控筆,可以完全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Remarkable Paper Pro的保護套特別在背後設計了磁吸筆套收納槽,是麥克認為目前看到的最佳改進

小結:其他廠商,換你們加油了

這次Remarkable的發表會著實讓麥克吃了一驚,真的是不鳴則已,一出聲嚇死人。考慮到RM Pro 11.8吋的螢幕大小與各項功能性,麥克傾向認為這台Paper Pro是Remarkable的另一條產品線,並不是所謂的Remarkable 3。除了開新產品線之外,目前市面上的電子紙平板裝置普遍落在寫起來有點小的10吋與主機太大台的13.3吋大小,11.8吋這樣介於中間值的大小非常特別,或許是在攜帶性與可用性之間另一個可行的均衡點。此外,技術上RM Pro在各方面的改進實在太多,即使麥克需求不符都差點手滑。但麥克覺得更有趣的問題會是:其他廠商何時能追上?以RM2為例,大部分廠商追了快四年才做出各方面都足以與RM2一搏的主機。這次RM Pro的推出,無論在哪方面都有明顯領先業界許多的技術,眾多廠商要多久才能趕上呢?且讓我們看下去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