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志遠臨證七十年醫話錄
2000年治一青島哮喘商人,因感受風寒加劇,注射抗生藥、激素無有改觀,乃延老朽前往。體溫37°C,咳嗽,脈象弦滑,開始輸氧,不能平臥。
診後即授予麻黃湯:麻黃9g、桂枝3g、杏仁9g、甘草3g,加西洋參5g、葶藶子15g,日飲1帖,分3次用。
事隔6天,來電話告訴,病情轉佳,咳嗽大減,發燒已退。
囑其把藥量壓縮二分之一,繼服5-7劑。數年他過路省城,到捨下表示感謝,健康恢復,低血壓症也無有了。
此方與麻黃湯不同,能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醫感冒自汗惡風,脈象浮緩者
2001年秋季診一男子,感冒3天,主訴頭部昏沉,身上出汗,四肢酸痛,怕風吹動,無惡寒現象,脈浮而緩,重取有力。地方醫生稱熱傷風;也有人認為時近白露,乃伏溫晚發證。
從多方面綜合觀察,老朽印象屬《傷寒論》中風病,和諸同道協商,獲得一致意見,用桂枝湯:桂枝10g、白芍10g、甘草4g、生薑5片、大棗4枚。
連飲3帖,症狀日減,繼服3天,宣告治癒。說明汗出仍須解表,桂枝湯的確可療中風。
本藥在養陰清裏基礎上祛風散寒。
2000年診一感冒患者,頭痛如破,全身酸痛,體溫不高,亦不出汗,口乾,脈浮而數。
給予九味羌活湯:羌活12g、防風9g、細辛3g、蒼朮9g、白芷9g、黃芩9g、川芎9g、生地黃9g、甘草3g,每日1帖。
連用3天,獲效不顯,即於方中加獨活15g,遵先父經驗去生地黃加漢防己9g,續投6劑,藥力提高,症狀大減,厚膩舌苔亦退去,恢復了健康。
獨活療肌肉、關節疼痛,超過羌活,治頭痛則獨不如羌,也是先父的臨證總結。
源自《傷寒論》太陽篇,能解表止喘。
老朽移植醫感冒無汗、咳嗽,收效較好。
1956年診一阜城老翁,感受風寒,低熱無汗,頻頻咳嗽,白痰稀薄,脈象浮緊。
給予小青龍湯:麻黃9g、桂枝9g、白芍9g、乾薑9g、五味子9g、清半夏9g、細辛3g、甘草3g。
3劑後,已出小汗,咳嗽減,惡寒解除,尚有喘息現象,痰量仍多,乃加入杏仁9g 宣通肺氣,葶藶子15g利水祛飲,諸症逐漸消失。
從此,凡遇本病,即以該方授之,均易見功。
若一般性咳嗽,如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間質性肺炎,可用《金匱要略》苓甘薑味辛夏仁湯(茯苓9g、甘草3g、乾薑9g、五味子9g、細辛3g、清半夏9g、杏仁9g),效果也佳。
1985年診—15歲男孩,感染溫邪併發肺炎,體溫38.5°C,咳嗽,脈象頻數,舌紅苔黃,鼻翼煽動,氣喘不已,即開麻杏石甘湯:
麻黃5g、杏仁9g、石膏30g、甘草3g,加清熱解毒藥天竺黃2g、大青葉20g、貫眾10g、板藍根25g。
每日1帖,連服6劑,已治癒,並能到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