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戀愛心法_面試

工作的戀愛心法_面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年,因朋友邀約去一家公司救火,幫他們組Team,以及協助帶數位team。

久違的職場生活,讓我發現在公司工作就真的很像談戀愛,沒有哪一種戀愛才是最幸福的,別人覺得不好的對象可能就是最適合你的正緣,只要用對心態就能輕鬆自在。

把戀愛邏輯套用在面試(談案子)或是工作上,我覺得很適用,而且也會增加成功率。


「沒有絕對好,也沒有絕對不好的工作,只有當下適不適合穩交。」

這是我在面試人時,最常跟面試者分享的,邀請對方敞開心門,跟我聊一聊。在彼此聊天過程中,雙方都可以對彼此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評估適不適合一起工作。

這個Mindset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為當只有你把心態調整到這樣,才能抓回對於工作/面試的主導權。當你只把自己當成單向被選擇的對象時,就很難談到好的工作條件與內容。


面試是雙向的。

每次面試就跟BLIND DATE見交友網站認識的網友一樣,是雙方認識彼此的機會,很重要的是"雙方",不是只有面試官認識你,而是你也要把握機會了解面試官、了解公司文化與工作內容實際樣貌。

當然就如同第一次約會一樣,大家都會精心打扮拿出自己最想被對方看到的樣子,

但,如果過度包裝,雖然有可能獲得穩交機會,但很難長久。畢竟公司是一天至少會待八個小時的地方,相處時間比戀人還長,很容易就會被強制卸妝現出原形了。


難道就不包裝嗎?

當然還是要,就跟約會一樣,基本化妝打扮是對對方的尊重,但如果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完全不是自己的樣子,總有一天會現出原形的。

所以就是比例上調配的問題--貼近真實但適度隱惡揚善

例如,技能實際上可掌握50-60%,可以包裝成75%-80%,但如果20%包裝成80%,就盡量避免。就跟如果約會時C墊成D,試車時對方可能小失望,但是在預期誤差範圍中,但如果是小A硬是墊成D,除了失望可能還會失去穩交機會。

一來是面試你的人,如果是專業前輩,很容易就聽出來真偽,只是看要不要當面拆穿,以及有沒有其他可以補足的其他優勢。

二來是能力或特質不適合,靠包裝得到工作,進入公司開始工作後,對自己及公司雙方來說都會很痛苦。

所以,我覺得面試要成功,很重要的是先認識自己什麼特質是很吸引人的,以及自己期待穩交的條件是什麼,朝那些方向去充實自己,建立自信,才能掌握工作主導權。


祝大家,工作戀愛都幸福快樂!


--

關於我,

享受接案偶爾去公司就救火的我,就是很清楚自己的優缺點,才能當一個每個當下都很真誠,但不給長期穩交承諾的海后。

avatar-img
Faye 的雜學系生活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不教你怎麼做東西才會賣,告訴你行銷人養成的know how,在你想踏入行銷大門時,可以看看,會有很多實用的資訊在這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離開GQ之後,陰錯陽差之下開啟了我的接案生活,到現在超過10年,中間偶而有被朋友找去公司救救火,但大多數的時間都是以文字/行銷接案維生。 從一開始亂接一通,到成立工作室,跟夥伴們一起工作,跌跌撞撞累積了不少經驗與心法,就透過<接案永生術>這個系列的文字,把這些經驗以及如何可以案源不斷的小訣竅與大
瘋狂創業過、獨立接案10年後,重回職場, 帶著小自己快20歲的小羊們在數位世界衝鋒陷陣 看著小羊們,在職場上努力學習,奮力生存 在面對大量瑣碎雜事執行與各種複雜的公司部門角力 還有大老闆們各種異想天開的交辦事項,不得要領焦頭爛額的模樣。 開始了每天早上10點一邊陪大家過工作,一邊開講的行銷
若要說起為何能獨立接案超過10年 期間與各式各樣不同領域的客戶、受訪者進行訪談,從美妝時尚、精準醫學、名車名錶、居家清潔、失智保健、美食、科技、教育學習、珠寶、交響樂團、藝術家、旅行到財經各類主題內容。所有疑難雜症都能解,也讓我比許多文字工作者多了許多機會。 並不是我個人特別會寫文,或是訪問技巧
從離開GQ之後,陰錯陽差之下開啟了我的接案生活,到現在超過10年,中間偶而有被朋友找去公司救救火,但大多數的時間都是以文字/行銷接案維生。 從一開始亂接一通,到成立工作室,跟夥伴們一起工作,跌跌撞撞累積了不少經驗與心法,就透過<接案永生術>這個系列的文字,把這些經驗以及如何可以案源不斷的小訣竅與大
瘋狂創業過、獨立接案10年後,重回職場, 帶著小自己快20歲的小羊們在數位世界衝鋒陷陣 看著小羊們,在職場上努力學習,奮力生存 在面對大量瑣碎雜事執行與各種複雜的公司部門角力 還有大老闆們各種異想天開的交辦事項,不得要領焦頭爛額的模樣。 開始了每天早上10點一邊陪大家過工作,一邊開講的行銷
若要說起為何能獨立接案超過10年 期間與各式各樣不同領域的客戶、受訪者進行訪談,從美妝時尚、精準醫學、名車名錶、居家清潔、失智保健、美食、科技、教育學習、珠寶、交響樂團、藝術家、旅行到財經各類主題內容。所有疑難雜症都能解,也讓我比許多文字工作者多了許多機會。 並不是我個人特別會寫文,或是訪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