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正2雜談-指數回神,但正2令人擔憂

20241011正2雜談-指數回神,但正2令人擔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最近越來越多人談論指數正2的問題,

有許多高手的資料都很值得學習,

每日關注並進行比較的我,

還是發現了令人擔憂的現象。

 

我在8/29發文「擔憂,消失的逆價差」,

今日(10/11)盤中指數上漲近300點,

接近23000,

眼看離前高越來越近,

但是,如圖1,

raw-image


遠月期貨點數竟然在23040~23090,

正價差竟然高達100~170點,

我一度懷疑我有沒有看錯,

這在台指期25餘年的歷史以來,

非常罕見且正價差太高的,

這很不利於未來的多單倉位,

今日盤中12月的遠月台指期價位約在23068,

正價差高達140點左右,

這表示你如果看多未來的指數,

買進遠月的倉位,

成本就硬生生多出一百餘點,

12月指數要漲到23068,

你的期貨才會損益兩平。

 

跟以往逆價差的吸收優勢,

天差地遠。

 

以前遠月期貨的逆價差是50點起跳,

你就買來放著,

什麼也不用做,

只要指數都不動,

你就自動賺到逆價差的收斂,

但是,這個優勢今年減少了,

正價差還變的很高。

 

從價位的比較能夠看得出來,

如圖2,

raw-image


這在8/29的文有提過,

到10/11止,

假設以6/27的位置來比較,

大盤報酬率0.26%

0050為3.86%,

已經回本,

如果含息,

0050的報酬率是4.4%

 

但正2就不樂觀了,

指數已經回到6/27的位階,

正2卻還沒有回到前高,

可能就是逆價差消失導致的。

 

我在8/29已經發文觀察,

再這樣下去,

每月轉倉的成本不斷墊高,

不利於正2未來的多頭發展。

 

我在更早之前的文有寫過,

影響正2價格的主要因素共有6個:

1.      每日2倍槓桿的波動磨耗

2.      期貨價差

3.      轉倉價位及成本

4.      內扣費用

5.      折溢價(買賣力道)

6.      突發性的事件(例如八五事變)。

 

目前各方高手的分析,

大致上結論是原型指數每年需漲超過8%,

正2槓桿才有利。

指數每年漲8%,

這我不是很擔心,

但我擔心的是,

每月高額的轉倉成本,

無形中吃掉正2的優勢。

回頭看看今年的績效,

如圖3

raw-image


這是過去每年都會分析的,

截至10/11

大盤的績效是28.63%

0050含息是45.63%

可能是受益於台積電破千,

但正2「只」有62%,

這跟過去的正2比較,

是不及格的。

 

我拿2020年疫情全球暴跌的數據來比對,

如圖4,

raw-image


2020年經歷過疫情全球暴跌,

元大0050繳出29%的報酬,

而正2繳出66.17%的報酬,

這才是我們熟悉的正2。

 

這也是我9/26發文「執著」的原因,

正2在過去10年很威(2014~2024),

漲幅11倍,

會不會有一天,

正2的優勢不再了,

還會執著正2呢?

 

 

正2雜談文章專欄:


https://vocus.cc/2xetf/home


 

avatar-img
輕紫琉璃的沙龍
341會員
904內容數
強勢及關鍵分點波段操作 (※此系統沒有完成的一天,永遠有進步空間) 一、每日挑選強勢股。 二、不看基本面、消息面。 三、基本面、消息面是落後指標。 四、只看價格、籌碼及技術面。 五、嚴格執行汰弱留強。 六、分散風險,持股約3~10檔。 五、資金控管,不重押單一股票。 餘詳專題文章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輕紫琉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灣加權指數正2ETF,這一年多嚴重耗損,本文分析造成正2嚴重耗損的四大原因,並與0050比較,突顯正2的嚴重耗損。
本文探討4月7日股市重挫事件,並與去年8月5日的股市震盪相比較,分析期貨、現股、ETF的流動性問題,以及正2 ETF的風險與調整。作者預估至少需六個月才能恢復元氣,並指出川普的政治動向為2025年最大的變數。
針對2024年以來臺股市場波動,本文提供一系列投資正2 ETF的策略,包括閒錢加碼、少量作空、忽略帳面損益、保持冷靜、50/50策略及等待國安基金進場等建議,並附上作者過往相關文章連結。
臺灣加權指數正2ETF,這一年多嚴重耗損,本文分析造成正2嚴重耗損的四大原因,並與0050比較,突顯正2的嚴重耗損。
本文探討4月7日股市重挫事件,並與去年8月5日的股市震盪相比較,分析期貨、現股、ETF的流動性問題,以及正2 ETF的風險與調整。作者預估至少需六個月才能恢復元氣,並指出川普的政治動向為2025年最大的變數。
針對2024年以來臺股市場波動,本文提供一系列投資正2 ETF的策略,包括閒錢加碼、少量作空、忽略帳面損益、保持冷靜、50/50策略及等待國安基金進場等建議,並附上作者過往相關文章連結。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搞懂季度再平衡+債券對沖,實務上應該如何操作並注意哪些重點 重點摘要:為什麼要認識這組能穿越牛熊的長期投資組合 如何由《財星500強》大企業選股,打造的實證長期投資策略方法 從你的長線投資組合如何選股一個跨科技、消費、金融、能源的『全產業核心組合』,而非單壓科技或熱門題材。但又輕鬆的方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搞懂季度再平衡+債券對沖,實務上應該如何操作並注意哪些重點 重點摘要:為什麼要認識這組能穿越牛熊的長期投資組合 如何由《財星500強》大企業選股,打造的實證長期投資策略方法 從你的長線投資組合如何選股一個跨科技、消費、金融、能源的『全產業核心組合』,而非單壓科技或熱門題材。但又輕鬆的方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