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美國早期反輻射飛彈發展與戰史


雷達這一設備在二戰中已經有相當成效,為了反制這一威脅,美國海軍基於被取消的鵜鶘半主動反艦炸彈的彈體,開始發展名為飛蛾(Moth)的反輻射炸彈。海軍後來放棄這一項目,美國陸軍航空隊雖然接手了飛蛾項目並發展為GB 15,但沒紀錄顯示有投入實戰。而這也是美國第一次嘗試專業反輻射武器。


飛蛾反輻射炸彈


韓戰爆發後,中國志願軍和北韓接收了大量蘇聯雷達,這些雷達引導高砲對美國航空力量構成巨大威脅和損失。1955年,一名先前在韓國參戰的飛行員成為中國湖空對空武器高級試驗軍官,他此前已經有感於雷達技術的擴散帶來的麻煩,並提出發展反輻射飛彈。而他注意到中國湖有個很接近他設想的項目:響尾蛇空對空飛彈 - 這一項目有個子計畫是發展半主動導引型號,代號SARAH,由Code 35部門負責。這名軍官認為即便現在沒有,之後肯定也會提出反輻射武器的需求,隨後這一項目就在完全沒有美國官方下支持基於SARAH開始發展空軍的反輻射飛彈,資金來自空中武器部門主管的25萬美金。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其實也在發展自己的反輻射飛彈,而他們的成果是ASM-N-8烏鴉(Corvus),這是一種同時具備反輻射、半主動雷達制導(由載機雷達負責照射)和指令制導的大型飛彈,還有慣性導引作為備份,重達790公斤,由A-5民團或A-4天鷹攻擊機攜帶。採用液態燃料火箭發動機,射程可達185公里(反輻射模式)-315公里(高空發射),攜帶1萬噸當量的W-40核彈頭。


在白沙靶場進行地面發射測試的烏鴉飛彈。


烏鴉項目在1959年進行首次試射,但隨即在當年取消。關於烏鴉項目的取消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海軍內部提豐項目(日後取消)和鷹式飛彈(日後發展成AIM-54鳳凰)項目正在吞噬大量資源,而在航母上使用危險的液態燃料也讓海軍不太放心,所以被海軍取消;而另一個說法是隨著空基遠程核打擊武器被視為空軍的負責範圍,烏鴉項目被迫轉移給空軍,而不感興趣的的空軍直接將其取消了。烏鴉項目取消後,其部分反輻射組件的成果也被空軍反輻射飛彈項目接手。


由於資源緊張且缺乏官方支持,Code 35決定一切從簡,導引頭只需要最簡單基本的輻射源歸向能力就好,也不採用響尾蛇的比例導引,這樣也就無需昂貴複雜的陀螺儀。一開始設想的蛋體應該基於響尾蛇飛彈發展,但由於射頻組件塞不下,只能改用8英吋彈體,後來又改成麻雀飛彈彈體。而最終成果是將烏鴉的導引頭、響尾蛇的熱氣伺服系統(hot-gas servos)、麻雀的彈體和4台2.75英吋火箭發動機雜揉在一起的產物。


1959年,一架F3D天空騎士向一台SCR-584雷達發射兩枚驗證彈,第一枚故障沒有命中,但第二發落點離目標足夠近,表明輻射源歸向功能正常運作。隨後這個項目以眼鏡蛇(Cobra)的名稱進入工程開發階段,1961年眼鏡蛇改名為百舌鳥,並有了XASM-N-10的編號,同年向廠商發布合同讓其提供新的導引和控制元件;1963年伴隨美軍命名規則的修改也改為AGM-45。


在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原本拼湊的老設備逐步被淘汰,烏鴉飛彈效率不佳的單螺旋天線被新型的單四臂螺旋天線和固態導引處理器取代,2.75吋火箭發動機被麻雀項目的新型火箭發動機取代。同時為了改善複雜電磁環境下百舌鳥的鎖定能力,團隊為其添加了角度選通的設計,使其能夠專注於單一威脅。但整體項目的優先級不太高,因為已經擺脫朝鮮半島戰事又尚未淌入東南亞泥沼的美軍沒有很迫切的實戰需求。


在中國湖測試的百舌鳥尋標器,尋標器吊掛於氣球下方好測試對圖中SCR-548雷達的鎖定


而百舌鳥項目也曾受到威脅:美國空軍不打算用海軍飛彈解決反雷達問題,他們計畫基於GAM-83(日後的AGM-12)發展空軍自己的反輻射武器;而國防部有意合併項目節約資源。萬幸的是海軍同樣不想用空軍的飛彈,而且百舌鳥項目不僅進展遠快過空軍的方案,而且空軍並沒有解決如何識別並摧毀相鄰雷達的問題,而百舌鳥團隊已經能做到了。


1962年夏天,美軍在古巴確認蘇聯S-75防空飛彈陣地的存在,隨後是核彈道飛彈,局勢由此開始升溫。10月27日,一架U-2偵察機在古巴遭到S-75擊落,美國這才開始正視反雷達能力不足的問題;而當甘迺迪總統詢問麥克納馬拉當前有什麼手段可以應對古巴的S-75時,麥克納馬拉回復中國湖的百舌鳥項目是他們僅有的,於是團隊終於得到最高級別的重視與資源投入,甚至連總統甘迺迪都曾親自造訪中國湖關注項目進度。


1963年5月,中國湖的百舌鳥緊急行動啟動,海軍要求在9個月內讓百舌鳥進入作戰狀態。這對項目團隊而言不難,但比較棘手的是因為美軍同時還因為發現S-75的SNR-75雷達也在C波段運作,因此還需要團隊開發C波段導引頭。美軍還讓一架滿載電子偵察設備,以及一個百舌鳥引導頭的A-4到佛羅里達,在接近古巴海岸線的區域徘徊好進行[測試]。


1964年1月,第一批百舌鳥和引導組件備件向海軍交付,項目沒有延誤與超支,還有發展核戰鬥部版的提議,不過沒有進入研究階段。1965年中途島號航母首先接收百舌鳥,同年發布全速生產合同 - 但海軍武器局在生產過程中自作主張進行大量更改,結果發生大量問題導致第一批實戰佈署的飛彈被召回,隨後海軍武器局才讓中國湖團隊直接參與改進過程,杜絕這一問題。


美國海軍的A-4天鷹在1965年4月首次於越南使用百舌鳥飛彈;而美國空軍在1965年5月將負責防空壓制任務的F-100F整合百舌鳥,但他們直到1966年3月下旬才開始接收百舌鳥,並在1966年4月18日首次於越南戰場開始使用。


百舌鳥長度3.05米,重量177公斤。最早的AGM-45A使用MK 39 Mod.1火箭發動機,燃燒時間為2.8秒,後續有部分改用燃燒時間略為延長到3秒的MK 53 Mod.1發動機,帳面最大射程是20公里,但這一射程需要載機從5-6公里高度發射才能達到,當載機發射高度為1.5-2公里時,射程會跌到13公里。


受限於當時的技術,加上設計時主要設想的對象就是S-75防空系統,因此最早的AGM-45A只有配套MK 22引導頭,只能探測4800-5200 MHz的雷達 - 也剛好對應S-75飛彈配套的SNR-75目標追蹤/火控雷達。但北越使用的雷達可不止SNR-75,還包含高射炮射控的SON-9火控雷達(2700-2860 MHz)、早期預警用的P-12(150-170 MHz)二維雷達、提供米格機攔截引導的P-35(2695-3115 MHz)雷達、提供目標高度資訊的PRV-11(約2700 MHz)高度雷達等,這些雷達顯然都無法以最早的百舌鳥對抗。


SON-9雷達,北約代號Fire Can,是越戰時北越最主要的高砲火控雷達,能夠為下至25毫米上至100毫米高砲提供引導。這一型號雷達探測距離約50公里,方位精度達到0.1度,早期型號的抗干擾能力欠佳,因此後續發展的SON-9A型具備遭到干擾時自動或手動換頻的能力。

PRV-11高度雷達,北約代號Side Net。由於P-15或P-35都是二維雷達,不能提供高度資訊,因此需要PRV-11輔助。


美軍很快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為百舌鳥的導引頭發展多種型號,只需更換對應的導引頭就能對付不同型號的雷達 - 但更換自然是只能在起飛進行,所以美軍必須在升空前就盡可能掌握戰場可能存在的雷達型號,好事先準備對應導引頭。最終百舌鳥的導引頭型號多達13種,覆蓋頻率範圍從800到10000 MHz。


AGM-45的戰鬥部重量只有66-67公斤,裝填22公斤炸藥,爆炸時以70度扇面將2.2萬個破片高速炸向地面,以便增加殺傷概率。但受限裝藥量,破片的體積小降速快,根據蘇聯的觀察,百舌鳥和目標雷達的偏差如果超過20米,或者有其他保護措施,就很難造成足夠傷害。1965年起百舌鳥的戰鬥部包含添加白磷的信號戰鬥部,爆炸後會生成較明顯的有色煙霧,能夠方便後續戰機將其落點作為參考點。百舌鳥的戰鬥部同時具備碰撞引信和近炸引信,在AGM-45A-9開始增加重力偏壓能力,能讓戰鬥部在目標上空20-30公尺高度向下引爆。


在對方雷達持續發射的情況下,百舌鳥宣稱的帳面精度可達6米,蘇聯方面紀錄指出精度大約是0-80米以內;如果攻擊區域內有複數雷達,偏差可能高達150-6000米,此外其他電子訊號,特別是電磁干擾,都會顯著影響百舌鳥的精度。而百舌鳥不具備其他維持既有飛行路徑的機能,如果對方雷達停止發射訊號轉入被動模式,百舌鳥很快就會偏離航線並遠離目標。


為了改善AGM-45A的射程問題,美軍在1970年引進了AGM-45B。AGM-45B開始改用MK 78雙脈衝發動機,第一段燃燒1秒,第二段燃燒20秒,高空射程大幅延長到40-46公里,低空射程也能達到29公里,且燃燒時煙霧更小更不容易被敵方察覺。此外也改善了電子設備可靠性,但能夠和AGM-45A共用各頻段導引頭。


最初美軍為百舌鳥設想的主要方式名為Loft轟炸。在這種模式下載機先水平接近目標,通過IP點後開始以15-30度角爬升,在合適高度和距離上。而百舌鳥的氣壓計會自動感測高度,在達到最高點後啟動彈頭,隨後制導頭自行在落下過程中搜索目標。這種發射方式讓載機無須接近雷達陣地,且飛彈的射程得以最大化 - 聽起來很美好,但實戰經驗表明這種發射方式幾乎沒用途。


Loft轟炸示意圖



很顯而易見的是Loft轟炸的前提是事先知道對方防空陣地準確位置,好讓百舌鳥那視野狹窄的引導頭可以對準,也必須先掌握型號好讓百舌鳥攜帶對應制導頭,還需要對方雷達非常[配合]的全程開機,有這麼多前提配合下,才可能有效命中。而實務上,對方雷達陣地的情報往往不太精確,因為等航拍照片清洗太耗時,通過電子偵察三角定位雷達訊號源是更主要,但也更不精確的方式;而一旦察覺到美軍偵查頻率增加,或單純待太久,北越飛彈陣地也會轉移位置,雷達也會變動,比如北越經常在S-75撤離後將原陣地留下高砲,對應的雷達就會從S-75的SNR-75變成高砲火控用的SON-9;而北越也更不會全程高功率開啟雷達。


而在實戰中,美軍更常使用的是直接攻擊模式。這種模式下飛行員首先通過雷達告警裝置尋找敵方雷達的方向,然後對這一方向進行固定角度爬升讓百舌鳥的導引頭進行搜索;由於百舌鳥的導引頭只能鎖定偏差不超過3度的雷達主波訊號,所以載機也必須和目標雷達保持不大於正負3度的角度誤差。百舌鳥導引頭會通過音量告知飛行員鎖定的訊號強度,飛行員要做的就是不斷糾正航向確保自己始終能聽到最大的音量,判斷離目標足夠近後發射飛彈。


但有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是測距,雷達可以通過計算發射的雷達波返回時間求得距離,但被動接收狀態下單純通過接收對方雷達波是做不到這點的。而美軍採取的作法是在野鼬機探測到目標雷達後尋找波束訊號最強的角度,隨後開始以固定角度、速度和高度俯衝,由此就可以計算出相對距離。實際上也不會讓飛行員自己計算,而是通過一張換算表格讓飛行員可以迅速對照 - 理想上如此,但實務上表格無法將對方雷達的海拔高度計算在內,只能全部基於海平面高度假設。因此如果對方雷達在高處,計算結果就會失準。


美軍反輻射飛彈在越南的主要對手:S-75配套的SNR-75追蹤/火控雷達


在投入實戰後一段時間哩,百舌鳥確實有非常好的效果,造成巨大損失。但隨著對殘骸的分析以及對戰俘的審訊,北越和蘇聯也逐漸掌握百舌鳥的技術侷限。北越也採取對應戰術:SON-9火控雷達在遭到百舌鳥攻擊時無須關閉發射機,而是只需要切換頻率就足以讓百舌鳥失去目標。SNR-75不具備換頻能力,因此需要關閉發射機。P-35雷達多採取進行一圈10秒的掃瞄後再關閉20秒的週期性開關發射機,而PRV-11高度雷達則採用對目標掃描數秒後偏轉雷達角度達到50-60度,以便誘使反輻射飛彈脫離。


而在實戰中,北越SNR-75操作員要做的就是先照射目標,如果這個目標先爬升,然後開始對雷達俯衝,中途進行多次左右偏航,那大概率就是已經盯上他們的野鼬機。在使用SNR-75雷達時,百舌鳥的雷達反射截面大約0.04平方米,約正常戰機的4-5分之一,所以如果中途這個目標突然分離出一個較小的訊號,隨後轉向脫離,那就能夠判斷對方的反輻射飛彈已經發射。


這張圖顯示SNR-75雷達屏幕上野鼬機訊號和反輻射飛彈脫離過程的訊號變化


而此時SNR-75要做的就是稍微偏移雷達天線好帶偏百舌鳥,隨後停止發射。而如果在發現敵方百舌鳥飛彈發射前S-75飛彈已經升空,且百舌鳥距離超過10公里,則可以不關閉發射機繼續引導飛彈,因為S-75飛彈的速度足夠快,能夠趕在百舌鳥命中前搶先命中目標,SNR-75可以等命中後再關閉以免已經升空的飛彈失去制導而失控。


而美軍野鼬機飛行員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畢竟他們要直衝著雷達,就像擊劍比賽一樣正面對抗 - 而區別是他們的劍比對方更短,更不精確且殺傷效率更差。但他們也沒別的選擇,由於北越飛彈陣地大多有良好偽裝,想從高速移動的戰機上目視識別是幾乎不可能的,往往只有等對方飛彈升空的那一刻才能從巨大的火光和煙塵確認位置,百舌鳥再怎麼不堪起碼也是少數讓野鼬機實現先手攻擊的手段。


美軍野鼬機的攻擊模式示意圖


美軍防空壓制單位也意識到百舌鳥不一定需要作為一種摧毀性武器,更適合用於壓制性威嚇。因此常見做法就是讓防空壓制單位提前進入防空飛彈活動區域巡邏,一發現有雷達活動就上前發射百舌鳥。雖然飛行員也知道十有八九會落空,但也足以讓防空陣地因關閉發射機而無暇攻擊空襲編隊,也確保了空襲的成功。此外防空壓制作戰的編隊也經常會同時攜帶反輻射飛彈和集束炸彈,先發射反輻射飛彈壓制雷達,然後再跟著百舌鳥飛彈的路徑或落點投放集束炸彈。


在越戰後期美軍也採取一些能夠提高殺傷效率的做法,比如中低空快速接近目標雷達,在10-13公里的較近距離上發射多枚百舌鳥。較短的發射距離一方面是由於中低空發射飛彈導致射程縮減,但也有助於縮短雷達識別與停止發射的時間。此外美軍還嘗試過通過探測旁波瓣或背波讓百舌鳥取得命中,這樣就無須讓野鼬機正對著雷達;雖然在這種情況下SNR-75確實無法發現野鼬機,也無從預警百舌鳥的發射,但蘇聯觀察結論是偏差達到75-700米,無法造成毀傷。


美軍野鼬機利用高山隱蔽快速接近雷達然後發射飛彈的示意圖,這種攻擊方式不僅能讓SNR-75無法在最遠距離上捕捉到野鼬機,且因為SNR-75不具備移動目標過濾能力,高山的反射也會遮蓋攻擊時野鼬機和反輻射飛彈的訊號。

美軍一批誘餌機吸引SNR-75開機與追蹤的同時,野鼬機嘗試偵測雷達的旁波然後發射百舌鳥,但飛彈沒有命中,可能是因為旁波本身強度和指向性都太差。


此外美軍大量使用的自衛吊艙與防區外干擾設備,一來有助於提高戰機生存性使其無須反飛彈機動可以對準雷達訊號來向發射飛彈,二來還有助於讓生成的大量雜訊掩蓋百舌鳥飛彈本就很低的雷達訊號。但由於自衛吊艙會干擾百舌鳥的鎖定,因此野鼬機雖然也會同時攜帶干擾吊艙和反輻射飛彈,但吊艙僅在飛行員明確發現自己遭到飛彈攻擊時才會啟動,所以還是需要依靠防區外干擾。


在注意到百舌鳥的先天不足後,1966年美國海軍要求通用公司基於RIM-66A艦對空飛彈發展一款反輻射飛彈,而通用動力很快就完成了,並將其命名為AGM-78標準反輻射飛彈(SARM)。AGM-78在1968年服役並投入東南亞戰場。AGM-78A基本沿用標準1型飛彈的彈體與氣動設計,最早的AGM-78A只是將AGM-45-3A的E/F頻段導引頭安裝於標準彈體上,AGM-78A-2型上的導引頭進行改進,涵蓋範圍得到有限擴展。


AGM-78主要改善的就是射程和威力。得益於其出身自中程艦對空飛彈的巨大彈體,AGM-78能夠使用MK 27雙脈衝火箭發動機,第一級燃燒4秒,第二級燃燒20秒,最大射程超過56公里,但射程的發揮受限能否在足夠遠的距離外截獲雷達訊號。AGM-78的戰鬥部重量高達150公斤,同樣有近炸和碰撞引信,理論上可以毀傷半徑150米內的裝備。但最早的AGM-78A戰鬥部沒有信號裝藥,AGM-78A-2型才開始有。而A-2還增加了能夠識別打擊效果的功能,這一功能是紀錄並向載機回傳引信激活前雷達訊號的狀況,如果雷達訊號同時消失就能說明雷達已經摧毀。


AGM-78B增加了2650-3200 MHz、4800-5300 MHz和8800-9600 MHz的寬頻超外差導引頭,隨後在AGM-78B-2開始整合為單一引導頭,只需一個就能覆蓋先前全部頻段,並增加了萬向節讓標準維持對雷達鎖定的同時載機還能進行較大幅度的機動,而這也意味著使用AGM-78的野鼬鼠無須直接向著雷達俯衝,安全性更好也不易被注意到這是野鼬機,最終的D-2型則是可以覆蓋E-I波段。AGM-78B最大改進在於增加了一個記憶電路,這個電路可以記憶最後一次接收到輻射訊號時的飛彈姿態並保持,改善百舌鳥一旦失去雷達訊號就容易偏離的侷限;而一些AGM-78A-1也在升級為AGM-78A-4後也改用同樣的導引頭和記憶電路。


標準的長度達到4.57米,重量更是達到620公斤,因此對載台有較大限制。在空軍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有經過野鼬鼠項目改裝的F-105F和F-105G整合了AGM-78A;且AGM-78A型使用類比控制系統,後續改用數位控制系統,結果能夠使用AGM-78A的F-105無法使用後續型號,而能夠使用AGM-78B/C/D的F-105也無法使用AGM-78A。未能整合於幽靈也影響了AGM-78存在價值,因為F-105的生產線在1964年就關閉了,加上越戰期間的大量損耗,到了越戰末尾F-105已經逐步退出東南亞。幽靈系列直到F-4G開始才整合AGM-78,此時越戰早已結束。


一架同時攜帶AGM-45和AGM-78的F-105


同樣因為體積和重量,AGM-78只能用F-105機翼內側的重型派龍攜帶,而不像百舌鳥可以用外側的輕型派龍;而內側重型派龍通常用於攜帶副油箱,因此攜帶標準的F-105航程與機動性都會受到限制。另一個當初沒有設想到的問題是,F-105的標準飛彈是通過轉接掛架安裝於重型派龍的;而對攜帶標準的F-105而言,早期就經常出現F-105在拋棄一側副油箱的同時,將另一側的標準飛彈連同轉接掛架一起拋棄的情況,這一問題在後來得到修正,但還是浪費不少飛彈和轉接掛架。


而海軍方面,作為防空壓制主力A-4同樣受限其體型無法使用AGM-78,只有A-6B入侵者能夠攜帶。這一型號是專門為防空壓制而改進的版本,最多可以攜帶4枚。這一變體只有19架,也因為數量不足無法建立專門的單位,A-6B只能打散分配到各個中隊。在A-6B退役後,為了重新得到使用AGM-78的能力海軍還專門改裝10架A-6E。


而性能的代價往往就是成本:在那個F-4E這樣的主力戰鬥機離陸成本僅220萬美金的時代,首批AGM-78卻有高達20萬美金的身價,是百舌鳥的整整10倍。雖然在加速量產後價位有降低,但其身價即便對美軍而言仍然顯得有些難以承受,也根本無法取代便宜且適裝性好的百舌鳥。高昂的成本也導致其使用受到限制,每個4機編隊的野鼬機通常只能攜帶1-2發,即便是能夠掛載4發的A-6B也是如此。此外AGM-78也有可靠性方面的問題,即使到了1972年,AGM-78的平均發射失敗率還是達到30%,故障情況包含發動機點火失敗、目標雷達鎖定失敗,甚至有時會在發射後提前自爆。


攜帶百舌鳥和集束炸彈的F-105編隊。實際上北越防空陣地的損失多數都是傳統彈藥,特別是集束炸彈的功勞,反輻射飛彈不僅命中率不高且即便命中毀傷也很有限,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壓制。


AGM-78A在1970財年停產,雖然AGM-78B/C在1971財年開始生產,但1972年越南戰事又讓AGM-78消耗陡增,即便美軍將全部庫存集中到東南亞還是幾乎耗盡。根據統計當後衛2號行動結束時,美軍AGM-78庫存只剩15發;隨後美軍於1974財年生產最後版本的AGM-78D,在1976年停產。而在這段時間中,AGM-78全系列產量也不過3000發。作為對比,百舌鳥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82年,總產量高達18500枚。


整體而言美軍野鼬機飛行員還是對AGM-78持肯定態度的,特別是其更遠的射程讓野鼬機無需過於接近敵軍飛彈陣地。不過AGM-78較遠的射程也帶來一個問題:當野鼬機在沿海或非軍事區(DMZ)活動時,AGM-78有較大概率誤擊友軍船艦或雷達。此外美軍整體統計與戰果評估也指出AGM-78的毀傷效率遠高於百舌鳥。


不過蘇聯和北越似乎不覺得AGM-78是比較特別的威脅。在其對策中他們提到對百舌鳥有效的措施對AGM-78基本也是有效的,只是特別提及由於AGM-78記憶電路的存在,建議在遭到攻擊時不僅被攻擊的雷達要停止發射,還要開啟鄰近的雷達或主動訊號誘餌,好讓AGM-78盯上另一個角度從而偏離原有目標,如此一來記憶電路就無法發揮功能。不過部分原因可能是實戰中不太能去區分來襲飛彈是AGM-45還是AGM-78。


從數字上來看,百舌鳥的毀傷效率低的令人髮指:根據美軍統計,百舌鳥在1966年一共消耗436枚,1967年消耗1322枚,1968年523枚;而1968年是AGM-78首次投入實戰,共消耗8枚。根據蘇聯統計,1966年共有75套雷達遭到反輻射飛彈毀傷,1967年有121台,1968年則為54台。可以看出美軍反輻射飛彈在頭一年殺傷效率最好,達到約0.17,但北越和蘇聯研究並理解百舌鳥飛彈的技術侷限後,第二年效率就驟降到0.09,美軍相應改進戰術與百舌鳥,加上AGM-78投入實戰後,第三年才又回升到0.1。


在1972年的後衛2號行動中,北越採取更嚴謹的措施:首先,只有米波(30-300 MHz)和分米波雷達(300-3000 MHz)被允許長時間開啟 - 這是因為美軍反輻射飛彈多數會攜帶用於壓制SNR-75的S/C波段導引頭 - 而其餘雷達則保持靜默。直到有明確情資,才會進行5-7秒的短暫開機確認空域情況並尋找目標,隨後繼續關閉發射機。升空的飛彈會先以手動方式引導,在接近目標前15-18秒才開啟SNR-75提供更精確的資訊;而在部分情況下北越甚至會以被動模式追蹤B-52的干擾訊號質心。陣地普遍設置土堤和竹蓆提供側面防護,上方防護則由廢棄輪胎、袋裝稻殼和沙袋提供,以降低集束炸彈和百舌鳥飛彈破片的殺傷力。


北越飛彈與雷達陣地常見防護,中間是操作或天線艙,


數據表明這些措施是有效的,後衛2號期間美軍一共發射超過421枚百舌鳥和49枚標準;而北越共有6個營陣地遭到9次有效攻擊,其中僅有一次是來自反輻射飛彈,其原因仍然是雷達開啟過久:約80秒;而在貫徹短暫開機原則時,美軍反輻射飛彈的偏移量高達5-6公里,並不會造成傷害。P-12和P-35雷達都沒有損失,但PRV-11有兩台遭到命中,爆炸高度分別是8米和6米,分別耗時4小時和兩天才修復。整體來說蘇聯認為雷達還是停止發射會比較能夠確保安全性,即便對於以垂直波束為主的高度雷達來說光偏轉角度也是不夠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