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的實驗驗證過程

量子糾纏的實驗驗證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量子糾纏的實驗驗證過程主要圍繞貝爾不等式測試。以下是幾個關鍵實驗的過程說明,這些實驗逐步排除了量子糾纏的疑慮,並支持了量子力學的預測。


1. 克勞瑟-弗里德曼實驗(1972年)

實驗概念:該實驗基於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EPR)在1935年提出的思想實驗,稱為EPR佯謬,提出糾纏可能存在「隱變數」,即隱藏在量子系統中的未知變量來解釋量子糾纏現象。貝爾不等式則被提出來檢測隱變數理論是否成立。


實驗步驟:

產生一對糾纏光子,兩光子具有相反的偏振狀態。

兩個偏振探測器分別測量這對光子在不同角度下的偏振。

比較兩光子偏振測量結果之間的關聯性,看是否符合貝爾不等式的預測。


結果:克勞瑟和弗里德曼的實驗結果顯示,測得的光子偏振之間的關聯性超過了貝爾不等式的限制,即排除了隱變數理論的解釋範圍。這表明量子糾纏現象真實存在。


2. 阿斯佩實驗(1982年)


實驗背景: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進行了更精確的測試,改進了克勞瑟實驗的設計,解決了一些可能的實驗漏洞。


實驗過程:

利用鈣原子發出一對糾纏光子,通過光纖傳送到兩個相距較遠的探測器。


在每次測量中,隨機改變探測器的角度,以防測量裝置與光子之間有任何「預先協調」的隱變數影響。


記錄每個光子到達探測器後的偏振測量結果,並檢查它們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阿斯佩實驗進一步驗證了量子糾纏現象,排除了測量設備可能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性。實驗數據符合量子力學的預測,並違反了貝爾不等式,再次排除了隱變數理論。


3. 漏洞無關的貝爾測試(2015年)

隨著技術進步,物理學家在2015年進行了所謂的「漏洞無關」(loophole-free)的貝爾測試,這些實驗進一步排除了實驗設計中的潛在漏洞,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實驗步驟:

使用量子糾纏的電子或光子對進行測量。


在測量過程中隨機選擇測量角度,並盡量增大探測器之間的距離,以確保在一對光子測量之間無法傳遞任何訊息。


嚴格限制測量時間,使得光子在被測量前無法與另一光子進行任何形式的交流。



結果:漏洞無關的貝爾測試顯示,測量結果仍然違反了貝爾不等式的預測,支持量子力學的糾纏現象,且排除了任何可能的實驗漏洞。這些實驗使得科學界幾乎確信量子糾纏現象是真實存在的。


總結

這些實驗證明了量子糾纏的真實性。貝爾不等式被違反的實驗結果表明,量子系統中的糾纏粒子確實具有一種非經典的關聯性。這些實驗排除了隱變數的解釋,使得量子糾纏成為量子力學的重要基石。


avatar-img
一直都放在房間
8會員
511內容數
萬物皆空.. 需要的 只是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直都放在房間 的其他內容
量子糾纏並不是科學假說,而是已被實驗驗證的現象,是量子力學中一個核心且真實的現象。量子糾纏描述的是,當兩個或多個粒子相互作用後,即使相隔很遠,它們之間的狀態依然緊密關聯,彼此影響。這種現象已被多次實驗觀察到,特別是在光子和電子的糾纏實驗中,因此在物理學中,量子糾纏已被視為一種真實存在的物理現象。
2023年、2024年、2025年,三個年頭,如數學的鬼魅
英英坐在她小小的單人公寓裡,電腦屏幕上的藍光映在她的臉上,夜幕沉沉,窗外只有幾盞街燈孤獨地閃爍著。她無意中滑到了那則貼文,簡單直接的幾行字,粗糙得像是從古老的地下市場傳來的低語。 「灰色網站投資,尋股東。五萬盧比,循環基金,25%利潤永久分紅。月利三萬保底,只招兩人。」 英英盯著這些話,
NASA計畫重返月球,挑中了SpaceX來造一艘能帶人登月的船。這船,叫星艦(HLS),價值29億美元,沒有花俏的名字,只有遠大的使命。 2021年4月,他們簽了約。這不僅是一張合約,而是一個承諾,攸關夢想與冒險的契約。SpaceX開始了設計,冷靜而堅定。這不是第一次做艱難的事,但他們知道這次格外
英英凝思良久,手中握著正二股票的價位圖,心中如潮翻湧。數日前,正二股價猛然攀升,彼時他猶豫不決,踟躕間未敢全然投入。見其漲勢愈烈,心中既悔且驚,思忖間如在深淵浮沉。 「吾之決策,若半登車者也,一腳踏上,另一腳懸空,既不敢放手,又無力上車。」英英苦笑,喃喃自語道。身旁友人見之,亦為之唏噓,或勸其
第一部:天穴 風雨晦冥,數人避難於山谷之間,忽見一洞,口向天開,如眸凝視蒼穹。眾人遂入,仰見星光,自頂垂下,微明洞中。壁上符號奇異,莫識其義,唯覺寒氣逼人。 一人低語曰:「此地不祥,不可久留。」語罷,餘人默然相對,不再言語。風聲怒吼於洞外,如嘲笑其膽大妄為。夜半星光忽隱,黑暗如潮,覆滿洞
量子糾纏並不是科學假說,而是已被實驗驗證的現象,是量子力學中一個核心且真實的現象。量子糾纏描述的是,當兩個或多個粒子相互作用後,即使相隔很遠,它們之間的狀態依然緊密關聯,彼此影響。這種現象已被多次實驗觀察到,特別是在光子和電子的糾纏實驗中,因此在物理學中,量子糾纏已被視為一種真實存在的物理現象。
2023年、2024年、2025年,三個年頭,如數學的鬼魅
英英坐在她小小的單人公寓裡,電腦屏幕上的藍光映在她的臉上,夜幕沉沉,窗外只有幾盞街燈孤獨地閃爍著。她無意中滑到了那則貼文,簡單直接的幾行字,粗糙得像是從古老的地下市場傳來的低語。 「灰色網站投資,尋股東。五萬盧比,循環基金,25%利潤永久分紅。月利三萬保底,只招兩人。」 英英盯著這些話,
NASA計畫重返月球,挑中了SpaceX來造一艘能帶人登月的船。這船,叫星艦(HLS),價值29億美元,沒有花俏的名字,只有遠大的使命。 2021年4月,他們簽了約。這不僅是一張合約,而是一個承諾,攸關夢想與冒險的契約。SpaceX開始了設計,冷靜而堅定。這不是第一次做艱難的事,但他們知道這次格外
英英凝思良久,手中握著正二股票的價位圖,心中如潮翻湧。數日前,正二股價猛然攀升,彼時他猶豫不決,踟躕間未敢全然投入。見其漲勢愈烈,心中既悔且驚,思忖間如在深淵浮沉。 「吾之決策,若半登車者也,一腳踏上,另一腳懸空,既不敢放手,又無力上車。」英英苦笑,喃喃自語道。身旁友人見之,亦為之唏噓,或勸其
第一部:天穴 風雨晦冥,數人避難於山谷之間,忽見一洞,口向天開,如眸凝視蒼穹。眾人遂入,仰見星光,自頂垂下,微明洞中。壁上符號奇異,莫識其義,唯覺寒氣逼人。 一人低語曰:「此地不祥,不可久留。」語罷,餘人默然相對,不再言語。風聲怒吼於洞外,如嘲笑其膽大妄為。夜半星光忽隱,黑暗如潮,覆滿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