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的風機,為什麼偏偏選擇最樸素的顏色?

這麼大的風機,為什麼偏偏選擇最樸素的顏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個「不知道」的開始


有一次,一位教授問我:「風機為什麼是白色的?」

我誠實地回答:「不知道。」


我原本期待接下來會是一場有趣的知識分享,結果教授沒有解釋,反而語帶自豪地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曾經用這個題目跟小朋友做過演講。」


這句話讓我愣了一下。小朋友都知道的答案,我這個「大朋友」竟然不知道?


這個問題讓我記憶深刻,也促使我自己去找答案。結果,我發現這個問題比我想像中更值得探討。


風機為什麼是白色的?


當時沒得到答案的我,後來決定自己去查資料,結果發現風機之所以普遍採用白色,其實是基於以下幾個主要考量:


1. 降低熱吸收,延長風機壽命


風機長期暴露在戶外,尤其是高溫地區,機體會因為陽光直射而升溫。如果葉片或機體使用深色塗裝,將吸收更多熱量,可能導致材料老化或結構膨脹。因此,白色能反射太陽光,減少機體過熱,延長使用壽命。


2. 提升可見度,保障飛行安全


風機通常設置在空曠地區,高度可達數十公尺,容易成為飛行障礙。白色比深色更顯眼,有助於飛機、直升機等航空器識別,降低飛航風險。 因此,許多國際飛航安全法規要求風機應該是淺色,以確保空域安全。


3. 國際主流與視覺和諧


風機設計往往需要符合各國環保與工程標準,而白色已成為主流選擇。此外,白色與藍天或雲層的搭配相對和諧,對景觀影響較小,因此成為風機顏色的主要選擇。


這些理由看起來都相當合理,但隨著風力發電的發展,各國陸續有新的研究方向,也顛覆了「風機應該是白色的」這件事的普遍理解。


新研究帶來的挑戰:風機葉片的顏色可能塗成黑色?


科學家開始提出新的觀點,白色葉片可能會增加鳥類撞擊風機的風險。


鳥類與風機葉片的視覺挑戰


挪威自然研究所的一項實驗顯示,若將風機的其中一片葉片塗黑,將降低鳥類 71%的死亡率。 這是因為當風機葉片高速旋轉時,白色葉片在視覺上會產生「運動模糊」,讓鳥類難以察覺葉片的存在,進而導致碰撞。 而如果在葉片上加上黑色對比,則能打破這種視覺模糊,使鳥類更容易辨識葉片並避開。


未來風機可能不再是全白色?


這項研究顛覆了過去對風機葉片顏色的選擇標準。過去我們認為白色是最好的選擇,但現在的科學研究卻指出,黑色可能在某些方面更具優勢。


除了挪威的研究,荷蘭政府也開始考慮在離岸風機葉片上應用類似的塗裝技術,以減少鳥類傷亡。此外,美國風能野生動物研究所的報告也指出,風機與生態環境的相互影響需要被更全面地研究,而顏色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


這意味著什麼?它代表著風機顏色的選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科學研究與環境需求而調整。


科學沒有絕對,標準會不斷更新


這讓我開始思考,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設計,真的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嗎?


今天我們認為風機應該是白色的,但如果未來新的研究顯示其他顏色更有效率、更符合生態需求,風機的顏色就可能會改變。科學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新發現不斷演變的過程。


這在各個領域都是如此:


• 曾經,大家認為「脂肪是健康的大敵」,後來科學發現「好的脂肪有益人體」。


• 以前,我們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現在我們知道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行星。


• 而現在,我們認為「風機是白色的」,但或許不久的將來,風機的顏色將會改變,甚至會有更創新的技術來取代這些討論。


這就是科學最有趣的地方,它不會停留在某個「標準答案」,

而是隨著時間不斷進步與修正。


知識的探索,比標準答案更重要


當初那位教授問我「風機為什麼是白色的?」,他認為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就以此為題,跟小朋友演講。


然而,現在回頭看,我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並非絕對,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


或許,題目應該改成:「風機應該是什麼顏色呢?」


這才是科學最迷人的地方,它並不只是提供一個「正確答案」,而是讓我們學會如何觀察、質疑、研究,並隨著新發現不斷更新我們的理解。


Photo by Jesse De Meulenaere on Unsplash

Photo by Jesse De Meulenaere on Unsplash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分享原始鏈接,但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改編或用於其他任何用途。

avatar-img
真然的沙龍
74會員
106內容數
真然的沙龍是一個專屬於思想與心靈的對話空間,讓自然、生活、藝術與哲思在文字中流動。從日常的故事到哲學深思,這裡是探索內心與世界的橋樑,邀請你一同感受平凡中的非凡之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雨後山中,蛛網上的露珠短暫停留,卻在陽光中閃閃發光。這篇從靜電力與對稱結構出發,談一場關於自然、美感、秩序與等待的微光哲思。
從插花與香氛談起,進而精油、基因與記憶中那首《野玫瑰》。這是一朵玫瑰的科學與情感,也是一段關於美與保護的書寫。
那天,在音樂會的座位上,我聽到了《濁水溪溪水濁》。 「濁水溪溪水濁,流過山路嘛流過草埔…」 歌詞裡的濁水溪不只是地理上的一條河,而是承載著某種難以言喻的情感。
雨後山中,蛛網上的露珠短暫停留,卻在陽光中閃閃發光。這篇從靜電力與對稱結構出發,談一場關於自然、美感、秩序與等待的微光哲思。
從插花與香氛談起,進而精油、基因與記憶中那首《野玫瑰》。這是一朵玫瑰的科學與情感,也是一段關於美與保護的書寫。
那天,在音樂會的座位上,我聽到了《濁水溪溪水濁》。 「濁水溪溪水濁,流過山路嘛流過草埔…」 歌詞裡的濁水溪不只是地理上的一條河,而是承載著某種難以言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