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送禮時機與技巧,讓品牌走進人心
許多企業都有送禮的習慣,但你是否曾想過——
一份禮品,什麼時候送、怎麼送,其實比你送什麼更重要?
贈品不是為了填補禮貌空白,而是品牌與人之間的互動橋樑。當送禮的時機與方式恰到好處,一份看似平凡的禮品也能成為讓人記住品牌的關鍵瞬間。
本文將從實戰經驗出發,剖析「送禮的最佳時機 × 有效的送禮方式」,並結合具體案例,幫助企業或品牌規劃真正有意義、能留下記憶的贈禮策略。
一、送得對,比送得多還重要
在眾多企業的送禮預算規劃中,我們常看到一個錯誤做法:
大量發送、千篇一律、毫無情境連結。
結果:
- 客戶感受不到誠意
- 員工覺得不被尊重
- 禮品淪為「贈品垃圾桶」
你該問的問題是:
「這份禮品,有沒有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人手上?」
二、送禮的黃金時機:不只是節日,更是情感的關鍵節點
🎯 1. 客戶的「轉折時刻」
- 首次合作成功時:送上慶賀小禮,建立良好開端
- 達成年度業績/續約時:送出品牌升級版禮品,體現感謝
- 客戶品牌周年/獲獎時:以祝賀名義送禮,強化人際連結
這種時刻送出客製化禮品,更容易創造正向的情緒記憶。
🎯 2. 節慶中的「非主流時段」
每逢端午、中秋、聖誕,大家都在送禮,你的禮品其實容易被淹沒。
你可以考慮:
- 節前提早送,搶先創造驚喜
- 節後送出延續祝福,例如「延長好運禮」
- 選擇次文化節慶(如立春、世界地球日)讓品牌更有創意
這樣的操作不僅避開「禮品撞期」,也展現品牌巧思與個性。
🎯 3. 會員或內部員工的「情感週期點」
- 生日當月
- 入職週年/晉升慶祝
- 忠誠會員累積消費達標
這些「個人節點」若搭配細緻的禮物與卡片,都能讓品牌在無形中建立溫度感與忠誠度。
三、送禮的方式:不是拿給他,而是「創造被感動的過程」
即便是一樣的贈品,「怎麼送」會決定對方記不記得你。
✅ 1. 禮品加上一句話,勝過單純物件
- 「謝謝你一直以來的信任」
- 「希望這份禮物為你帶來好運」
- 「期待下一次再次合作」
手寫卡片、客製標籤、甚至語音 QR Code,都能讓贈品瞬間升級成一份有溫度的心意。
✅ 2. 包裝是第一印象的放大器
你可以送環保的,也可以送簡約的,但千萬不要「亂包一通」。
推薦做法:
- 使用品牌色系紙袋與絲帶,提升識別度
- 加入品牌 Slogan、小卡、使用說明
- 若是展場活動,可用「盲盒式包裝」增加驚喜感
包裝=視覺語言+品牌態度的總和,千萬不要輕忽它的力量。
✅ 3. 用「不經意」的方式出現,往往更容易打動人
- 產品寄出時,附上驚喜贈品(不預告)
- 會議結束時,悄悄送上一份謝禮
- 活動結束後一週再送禮,延續溫度記憶
這種非典型時機與方式,讓顧客從「被驚喜」到「願意主動分享」。
四、不同情境 × 不同贈品提案
以下為你整理出常見送禮場景搭配推薦的客製化禮品選擇:
場景
推薦贈品
建議方式
首次合作成功
簽字筆+感謝卡
上班當天親送
年節感謝
客製紅包袋+茶包
提早一週寄送
展覽活動
品牌環保袋+防水資料夾
現場打卡兌換
社群互動
客製貼紙包/徽章
限量贈送、分享抽獎
員工晉升/生日
品牌周邊商品(筆記本、馬克杯)
搭配手寫卡片
五、送對禮,就會成為品牌記憶的一部分
想像這樣的畫面:
一位客戶多年後依然保留著你送的筆記本,
一位員工在社群貼出自己收到的感謝卡,
一位活動參與者因贈品太可愛而主動標記品牌帳號。
這些都是一份贈品影響力的延伸。
六、常見錯誤與避免方式
錯誤做法
修正建議
同一款禮品送了三年
年度設計變化,保有新鮮感
明明是高單價,但沒人記得
搭配品牌故事包裝與情境化文字
活動當天才臨時準備
將送禮納入年度行銷日曆提早規劃
只有行銷部門在關心送禮
各部門聯動,設計部、客服部、甚至人資都能共創
結語:送禮,不是儀式,是關係的藝術
別再問「我應該送什麼?」
而要問自己:「我想讓對方記得什麼?」、「我想表達的是什麼價值?」
一份禮品,就是品牌性格的具體表現。
送得用心,品牌才會被記在心中。
📌 想讓您的品牌贈品更有記憶點與傳播力嗎?
歡迎聯繫【禮品王】,我們提供從企劃發想到製作、包裝、運送的全方位客製化禮品方案,讓您送得有創意、更送出意義!
如果您正在為企業挑選下一批禮品贈品,透過專業的客製設計,為您的品牌打造高質感形象。
不妨選擇【禮品王】,讓我們成為您值得信賴的行銷夥伴!
立即洽詢|服務專線:02-2511-8311 分機218
官方網站:www.bestgift.com.tw
客製諮詢信箱:service@bestgift.com.tw
延伸閱讀:小型企業的創意禮贈品策略:提升顧客滿意度的關鍵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