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催生出虛擬貨幣的生態圈。在此生態圈,傳統銀行的角色被重新拆解,形成一種資產能自由跨國、跨平台流動的新金融生態。
虛擬貨幣跨鏈[1]的運用是其中最重要的發展之一。過去比特幣、以太坊等各種幣彼此各自獨立,如今透過技術,使用者可以把比特幣「存進特定的數位保管箱」,再換取一張代表這些幣的「代幣憑證」,把它拿去其他平台做投資或借貸,甚至賺取利息。
這種運作機制本質與傳統金融的「存款 — 放款 — 利息收入」機制有相似之處[2]。用戶把 比特幣 存入合約,協議會再利用這些資產進行放貸、流動性套利,甚至參與跨鏈協議中更高風險的操作,並承諾給予一定比例的「收益」。然而,不同於傳統銀行受到嚴格監理與存款保險保障,虛擬貨幣質押完全仰賴平台的誠信、治理安全與智能合約防駭能力,風險極高。
這種運作就像是把錢存進銀行,銀行再把錢拿去放貸、投資,最後給存戶利息回報。但不同的是,這裡沒有政府保障,安全完全仰賴平台誠信與技術保護,風險更高。而且進入數位金融時代,這些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生態圈並沒有實際的負責人,營運全靠生態系當中用戶治理權投票方式在進行[3]。
多數虛擬貨幣生態圈會用「鎖倉獎勵」或「質押獎金」吸引用戶參與。用戶願意把幣鎖一段時間,就能獲得更多代幣、投票權,甚至專屬優惠。這種方式讓用戶像是成為生態圈的「股東」,既能賺獎勵,也能參與決策。不過,如果這些獎勵過度依賴新資金進來,最終可能會演變成類似龐氏騙局的風險。
回到新金融世界,美元體系與數位金融雙軌並行的可能,傳統上,全球金融體系是以美元體系為依歸。各國貿易大多用美元結算,並把賺來的美元再投資到美國國債,這讓美元資金會一直「流回」美國,幫助美國以低利率借錢,維持強大經濟與軍事實力。
這個順利的迴圈,在川普上任後許多基金經理人、金融機構的批評與詛咒,一直有著美債崩跌的危機感,而與其說美債會直接還不出錢,也許數位金融跟美元的競爭才更危及美國國力。
這陣子有時會看邦妮區塊鏈的影片,更理解幣圈的一些金融應用後,比如:去中心化生態系如何讓虛擬貨幣用戶跨鏈到自己生態系,並透過虛擬貨幣質押機制甚至現在也有虛擬貨幣衍生性金融商品,我漸漸發現冥王星水瓶時代的另一層奧義:冥王星跟地底下的寶藏礦產有關,通常也意味著POWER和錢,進入水瓶座,透過科技創新與數位化帶動整個金融系統的革命與變革。
聯想到川普上任以來用關稅戰為傳統金融帶來劇烈變化,看似美國挾強大國力壓制全世界各國,但大家可能把焦點過於放在關稅戰,忽略一場新金融的產生早已開始,也就是以數位貨幣為貿易結算的新金融體系,正悄悄繞過美元體系。
如果把時間拉長到十年後,美元體系與數位金融到底孰輕孰重,這真是未知並充滿可能性。
可能因為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頂多持有的就是各國法幣、黃金貴金屬、股票債券,這些東西都圍繞著傳統以美元獨大的金融系統,所以我們會很在乎跟美國有關的金融事件與波動。尤其像台灣日本一旦要讓自己的貨幣貶值提高出口競爭力,馬上就被美國修理說我們是匯率操縱國【明明大家都在操縱】。
但想像可能00後的人類,也許他們手上大部分資產是虛擬貨幣,甚至真的開始用虛擬貨幣付早餐錢,這個虛擬貨幣以及數位金融系統在2025年的現在才正要開始。難怪!馬斯克近日宣布成立美國黨並宣布拋棄法幣,這其實都有相當脈絡可循。
過去天王金牛7年我們緊抓著聯準會利率,關注美元跟美債這些「傳統金融」議題,天王金牛正式結束要到2026年,在那之後我們會更感受到冥王星水瓶這個革命的力量為金融世界帶來的徹底質變,也就是虛擬貨幣生態的健全以及普及應用,我想應該是一個必然。
當虛擬貨幣跨鏈技術更普及後,也許是十幾年後,美元體系為主的傳統金融會受到相當的挑戰,數位金融與傳統金融雙軌制彼此此消彼長。其實目前很多金磚國家已討論用自己的貨幣或數位貨幣來結算貿易,俄羅斯和伊朗甚至已開始用穩定幣或央行數位貨幣來支付能源[4],非洲有些國家也開始用 USDT 或比特幣支付跨境貨款,並作為主要儲蓄的貨幣[5]。這些實驗顯示,未來全球貿易有可能慢慢擺脫對美元的依賴。也難怪,前幾天川普就針對金磚四國嗆聲要加徵更高的關稅,我想也許白宮也早已發現虛擬貨幣乃至於數位金融對傳統美元金融體系的威脅了。也難怪,馬斯克誇口拋棄法幣,這部分應該是有經過邏輯的判斷。
在美元體系與虛擬貨幣體系的競爭下,虛擬貨幣正逐步成為一場全球金融主權的新戰場。法律跟政策面常常是落後新科技的,就像UBER一開始進來台灣也被取締,在冥王星推進水瓶座的開創度數,我想大家感受到的比較像是一場混亂,如同台灣很多人因為虛擬貨幣投資被詐騙【還是要再次提醒投資的世界就是你不懂就不要碰,丟0050好過血本無歸,檢察官警察感謝您】,但在國外虛擬貨幣的數位金融體系生態已經又變得更加完整,賦予數位金融新的可能。比如未來的人類可能不會那麼想買貴金屬作為避險部位,而是投入比特幣再放到去中心化的生態系【可以暫時把這種生態系想像成私人銀行】質押賺取被動收入。
冥王星水瓶在2025年10月前都在退行中,我們對於數位科技等等的應用也會有一種停滯感,但這都無礙於未來冥王水瓶為我們的世代帶來全新的金融世界。虛擬貨幣與去中心化金融的崛起,則正逐步打造出一條不受國界與傳統監管限制的新路徑。未來的十年,人類對於金融的想像和使用方式,將從過去「以美元為核心」的世界,轉變為更多元、更多選擇、也更去中心化的未來。在這場轉型中,誰能掌握新的科技力量、誰能建立更透明安全的信任機制,就有機會引領這個全新的金融秩序,成為新時代的贏家。
[1] 跨鏈讓用戶能夠把比特幣(BTC)鎖定在特定智能合約中,換取代表性憑證(如 Wrapped BTC, wBTC),再將這些憑證投入其他鏈上的 DeFi 應用,例如質押、流動性挖礦或作為抵押借貸使用。
[2] 在台灣非銀行業不得從事銀行業務,請小心各種網路虛擬貨幣投資可能有詐騙嫌疑。
[3] 也就是所謂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一種沒有中心化老闆或董事會,由社群(持幣者)共同決策、共同治理的「數位自治組織」。有興趣可以查詢YOUTUBE老高影片也介紹過這個概念。
[4] 參考新聞網頁:去美元化擁抱比特幣!俄羅斯擬推BTC成國際交易貨幣,突破SWIFT禁令
,參考網址:https://www.blocktempo.com/russia-promotes-btc-to-become-an-international-trade-currency/,最後瀏覽日:114年7月8日。
[5] 參考網頁:金融科技與加密,一位創辦人的13年非洲見聞錄,參考網址:https://www.bitget.com/zh-TC/news/detail/12560604851952,最後瀏覽日:11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