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友C來台中拜訪,煩惱著該去哪裡消磨時間,身為台中人的我,給不出網路以外的答案。
宜居城市
台中總被稱作宜居城市,卻給人不上不下的微妙感。懂美食的朋友說台中人舌頭壞掉;看重穿搭時尚的摯友C質疑台中人衣著品味;搞房地產的同事說台中房價虛胖;我個人上路不是差點被撞就是差點撞到;娛樂不去百貨商場,就是逛街與老舊景點,雖滿是批評,也呈現對自己故鄉複雜的情緒與觀感。
比較
對自身產生疑慮,就會尋求和他者比較。與北部、南部、東部相比,台中如何呢?北部有蛛網般地運輸系統和相對友善的公車司機;南部有種類繁多地美食與藝文扎根;東部土地黏人且有著湛藍海水與天空,已經快找不到為台中辯護的價值了。一座數百萬人的城市遠遠不是靠新光遠百或好事多撐起來的,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優勢,讓台中驕傲地屹立於此。
燈塔
台中的藝文界有一批人在默默努力,從表演藝術、傳統宗教信仰、在地美食推廣、獨立書店深耕,這種軟性力量正在潛移默化中改寫台中城市主旋律。傳統上的酒店、酒吧夜生活樣態也逐漸被具特色的咖啡廳、複合式書店、文創聚落取代,在冷冰冰的新舊建案中,總可以躲著幾座這樣的燈塔。這些不是倚靠政策,這是台中人的韌性。
陰影太陽
當認識不久的網友說著自己討厭台中、當讀書會好友對台中文化產業有所保留,我倒是從摯友C的愛慕者身上看到台中:微胖中年、高大健碩,過去背景複雜而現正奮鬥,偶爾手頭緊咬牙借貸也試著活得抬頭挺胸。如果這一切不是謊言或幻覺,升起的太陽有誰會反感呢?
如果不是幻覺或謊言的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