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駒田蒸餾所》 新手影評:關於夢想、迷惘與威士忌的溫馨故事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以下言論純為筆者個人想法,若有勘誤敬請指正,謝謝~

基礎介紹

歡迎來到駒田蒸餾所 (駒田蒸留所へようこそ) 於2023年上映,為P.A.WORKS「工作中的女孩子」系列的第五部作品。講述了一個威士忌酒廠在年輕的女社長接手後,以復活傳說中的威士忌「獨樂」為目標的溫馨故事。

電影以威士忌為核心,達成了寓教於樂的目的,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關於製酒時的程序、酒廠可能遇到的困境等等,成為了讓初學者跨出沙發進入酒之世界的一個媒介。就像當年造成轟動的《阿政與愛莉》一樣,促使更多人願意去了解這個產業,使更多人提起「去酒廠看看好像也挺有趣的」這樣的念頭,進而帶起當地酒廠興續,或許是這部電影產出的初衷。

不只威士忌,還涵蓋了親情、勵志、與人際關係,能從中獲得對人生、理想積極看待的動力。適合闔家觀賞,也適合在舒適的下午一個人慢慢的品味,已經成年的小朋友,要是能配著一杯酒在手,肯定更具風味吧!

現在在巴哈動畫瘋就能觀賞囉!https://ani.gamer.com.tw/animeVideo.php?sn=44261

快去看吧 ε٩(๑> ₃ <)۶з ε٩(๑> ₃ <)۶з

-----------------------------以下開啟劇情防雷------------------------------

逐夢者,非典型的那種。

實際看完這部電影後,筆者產生的的一個念頭並不是「對威士忌開始感興趣了!」反而是感受到了一種從心理產生的,對追逐夢想的渴望、希望和期望。但如果要用逐夢者這個字眼來形容主角群的歷程和這部電影,總覺得不太恰當,原因就是他們並非「典型的逐夢者」。

說到逐夢者,數個少年漫畫的主角自然浮上心頭

說到逐夢者,數個少年漫畫的主角自然浮上心頭

典型的逐夢者都有一種共通的特點,或是說生命歷程。

立下目標→為了夢想努力→摔跤→摔跤→摔跤→成功實現

這樣幾乎是公式化的劇情模式,卻是這種青春系作品受歡迎與好看的原因,看著角色為了理想努力不懈,難免的失敗,但決不放棄,觀者從中嚐到熱血和正向的滋味,進而喜愛這部作品。

記住逐夢者的姿態之後,再來看看《歡迎來到駒田蒸餾所》中兩個主要角色的歷程。

駒田琉生

raw-image

社長琉生的歷程,也可以說是駒田蒸餾所的歷程,就是此電影的主幹。

琉生為了家族企業的延續,逼迫自己放下學業和夢想,在幾乎可以說對威士忌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接任社長。這對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想必是極具壓力的。加上之後兄長—圭對酒廠施出的壓迫,面對現實酒廠存亡的問題,她明白自已所下的任何一步,都將對酒廠及員工的生計造成莫大的影響。

但她堅持恢復原酒製造的目標,持續朝此方向努力。添購設備、尋找可用原酒,早在電影開始前琉生就在做這些事了。而後來隨著與記者高橋的合作,復活「獨樂」之路逐漸步上軌道,和哥哥長年的矛盾也得到化解,最終獲得成功。

raw-image

如果單看社長琉生的故事,確實符合逐夢者的歷程。

她有復活「獨樂」這個遠大的目標,也在過程中屢次遭遇挫折。不管是來自大公司的收購,還是倉庫的失火,琉生站在社長的位置,始終維持一個正向的態度,引領這座家傳酒廠的前進。

但儘管如此還是無法將其歸類在典型的逐夢者,原因不是缺乏熱血,而是電影敘事的角度並沒有放在社長琉生身上。這弱化了琉生追逐目標、努力、失敗、重起然後成功的過程,觀眾對社長琉生的印象只停留在年輕有前途的女社長。

不管是承擔責任的壓力,還是最後和哥哥合好的經過,都用少數篇幅就帶過,導致觀眾沒辦法輕易體會琉生真正經歷的,屬於追夢者的歷程。並且,若是站在威士忌酒廠這條主線的立場,復活「獨樂」這件事對於駒田蒸餾所來說,只是一個邁向未來的里程碑,並不是終極目標,酒廠追求的目標從來就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種長久的安定和興旺的狀態。

但琉生及酒廠與追夢者的關聯,大概不在這種流程和形式上,而是在身處的情緒狀態。

raw-image

復活傳說中的威士忌這種事,真的能辦到嗎?

如果現在走錯一步,一切是不是就結束了?

這會是最後一次機會嗎?

這樣不安定的心情,能透過電影,在琉生及駒田蒸餾所身上看見,這是筆者感到他們與追夢者共鳴的起因。而在故事最後,當他們真的實現目標時,那種純粹的感動引爆了實現夢想的甜美心情。因此儘管中間努力的過程未被清楚呈現,看完電影的感受仍像看完一場史詩級的冒險一樣。

raw-image

高橋光太郎

raw-image

在這位記者高橋身上的,是威士忌之外的支線,但卻他做為電影的主視角,從旁觀到參與其中,帶動復活「獨樂」的路程,和主幹故事相輔相成。

高橋作為一個職場新鮮人,並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也不明白這份工作的意義,只為了做而做,自然常出差錯,犯錯之後被罵,進而更提不起熱誠,就這樣形成一種負面的循環。他在這種循環中感到迷茫,看著一起玩過樂團的朋友如今前途大好,而自己卻還在原地踏步,懷疑曾經的選擇是否正確。

高橋的轉變發生在和琉生起爭執過後,他了解到他羨慕的熱愛工作的人,實際上承擔了不少痛苦,也不像旁人理解的一路順遂。他才終於覺醒做為記者的能力,加入主線成為復活「獨樂」的重要推手。

raw-image

缺乏熱情的人,就無法好好發揮應有的潛力,就像曾經的高橋一樣。但其實對一份工作的熱誠有時候不是打從一開始就顯而易見的存在,需要那個人在實作中去發掘,才發現原來這就是那份自己夢寐以求的工作,高橋就是最好的例子。

raw-image

從這方面來看,高橋完全缺乏逐夢者的條件。說是追逐目標,倒不如說是追逐那個擁有目標的自己,而這是十分虛幻且不現實的事情,從中完全找不到努力的過程。

在電影前段甚至是一個站在反對方的角度,大概會被不少人討厭,十分消極,可以說是個性極差的人物。自然無法像追夢者一樣,在他身上得到不管是失敗時堅持不放棄的勇氣,或是對理想的那份堅定,和主線酒廠的故事看似毫無關連性。

但高橋的故事所傳達的價值,筆者認為和普通的追夢故事相較更加勵志,更現實。

raw-image

如同逐夢者在現實與夢想間徘徊的不安一樣,高橋也在擺爛和相信間徘徊,因為他無法知道自己現在所在的位置、行走的方向最終會不會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那樣迷惘的心情、不安的狀態,我相信是大部分人都曾有的,這樣的特質再加上一點懶散跟不善良,就是前期的高橋。他就是這樣一個你可能會不太喜歡,但卻可能極有共鳴的角色。

筆者覺得自己簡直被刺中了。

raw-image

電影的前半以高橋為視點,主要都在敘述這位不成器的記者究竟有多缺乏動力,對比社長琉生的充滿熱情及才能,也為做為重大轉折的巴掌埋下伏筆。

也真是夠精彩的,竟然給了兩個鏡頭在這巴掌上

也真是夠精彩的,竟然給了兩個鏡頭在這巴掌上

高橋基本上就像是被那一巴掌打成兩半一樣,前面是消極負面,後面算是被打醒了,覺醒記者的能力,也總算真正加入了主線的故事。覺醒後的他就像終於明白方向的人一樣,開始筆直的追逐那個有目標的自己前進。他或許會追上,但也可能追不上。

其實單純要擁有一個目標或理想,在現實是多困難的事,就像高橋那樣,光是要確定方向就是一段摸索和碰撞,甚至最後也不知道到底這條路是不是最合適的。

但是不做做看怎麼會知道呢。這就是記者高橋和逐夢者的相同之處,但和其不同的是,高橋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反面教材,對比著後期呈現的積極,更顯得他真實。

現實的人們其實也像高橋一樣,常常無法相信自己選擇走上的這條路,但與其在原地躊躇,自怨自艾,還不如放手去做做看,這點就和逐夢者一樣。但筆者在高橋身上得到的感動卻遠比琉生和酒廠的主線來的多,或許和成長的幅度有點關係。

高橋的「完成了什麼」的成就感給人的感受更加深刻,身為現實中的小人物,容易因為這一點微小的成長而受牽動,讓人產生一種自己也能做到的感覺,無意間就這麼被鼓勵了,就像那些被逐夢者的故事激勵的人一樣。

結語

raw-image

在電影最後安排了這麼一個新人記者的角色,讓高橋從當初的不成熟,一口氣變成能夠帶領別人的角色,就像當年安哥帶領他一樣。新人的出現是一種輪迴和傳承,象徵著這段故事也會不斷持續下去。

直到哪天延續到了現實,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成為了那個徬徨的記者高橋,此時曾經被這部電影溫暖過的人,就能不斷的在挫折中站起來,走到最後就會發現,腳下這條路始終是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條。

前往夢想的路不會停止

前往夢想的路不會停止

(ノ∀`*)後記.無聊(ノ∀`*)

琉生的品酒筆記!!那完全就是同人女的秘密筆記本啊!

看到的時候真的超級興奮的,身為CP女覺得真是太real了,對琉生的好感瞬間就上升了w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mo的電影小窩
1會員
4內容數
寫寫影評 寫寫小詩 看看電影 聽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