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設計的質感從來不是堆疊更多字體,而是透過精準選擇、巧妙留白,讓訊息「安靜地抵達」。本文將告訴你為什麼只用一到兩種字型,就能迅速提升設計質感,並引用專家觀點與經典品牌案例,讓你輕鬆掌握高級排版。
為什麼設計不應超過兩種字型?
- 避免視覺混亂,更易閱讀 「專業設計師普遍建議,單一作品內最多使用兩種字型。」 ——Bethany Heck,字體與品牌排版專家 (參考連結:The Value of Multi Typeface Design - Medium)
- 建立一致風格,增強品牌專業度 「使用兩到三種字型能有效創造對比與協調,而非混亂。」 ——123Print 品牌設計指引 (參考連結:Font Rules – 123Print)
- 透過精準的字體排版,建立視覺質感 「當排版到位時,文字就能成為圖像。」 ——Shawn Lukas,設計顧問與視覺導演 (參考連結:LOGO.com - Design Quotes)
高級感常見字型選擇
以下為建議,請參考斟酌使用;字型選配應考慮品牌風格、語言字體支持與排版空間。
- 無襯線字體(Sans-serif):Helvetica、Noto Sans、思源黑體 適合內文、資訊區塊、數位平台
- 優雅襯線字體(Serif):Playfair Display、Georgia、思源宋體 適合標題、詩意句子、靜態封面設計
- 幾何字體(Geometric):Futura、Avenir、Montserrat 適合現代簡約、時尚極簡風格設計
- 手寫字體(Script,少量使用):Brush Script、仿墨書 適合品牌標語、情感引言、簽名風格

以手寫字型和黑體字型兩種搭配示範
高級感排版三大關鍵:
- 字距與行距適當放寬,不擠壓視覺
- 標題與內文字型建立明確層次感
- 嚴格對齊,排版整齊精準
社群設計的文字排版問題:為什麼字型比你想的更重要?
在短影音、IG 貼文、Facebook 圖片快速洗版的年代,大家幾乎人手一套製圖 App。雖然操作簡單、套版快速,但許多作品卻在「美感」與「專業度」上大打折扣。
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文字排版:
- 字型選擇過於隨意 → 太花俏或不搭配主題,讓畫面失焦。
- 字體大小不合適 → 在手機快速滑動時,觀眾根本看不清楚內容。
- 文字顏色與底圖顏色過於接近 → 缺乏對比度,讓人第一眼就皺眉頭。
在社群瀏覽的瞬間,觀眾通常只會給你 1 秒鐘的注意力。如果文字沒有清楚傳達訊息,他們很快就會滑過,無論你的內容多麼用心。
中肯建議:讓設計回歸「清晰+質感」
- 控制字體數量:一篇設計不超過兩種字體。個人建議以一種字型按照標題與內文需求分粗細是最好的選擇。好比標題是超特粗黑副標題則是粗黑,內文以及小標示則以細黑為合適。
- 保持對比度:淺底用深字、深底用淺字,必要時加遮罩。
- 字體大小要考慮「手機觀看」:縮小到 IG / TikTok 預覽仍要能辨識。
- 少即是多:少一點字體與顏色,才能讓設計顯得貴氣而不凌亂。

標題以書寫字型其他則以黑體字形做搭配示範
經典品牌案例參考:
- Chanel:以標誌性的無襯線字體為品牌核心,極少加入其他字型,展現法式極簡與優雅。
- MUJI 無印良品:以思源黑體等無襯線字體為主,達到簡約、有序、清晰的設計風格。
- Apple:僅用 SF Pro 字體,打造極簡卻高辨識度的品牌視覺。
結語:
現代社群環境人人都能創作,但不是每個畫面都能留下深刻印象。真正能傳達高級感的設計,不在於字體多寡,而在於清晰度與一致性。與其堆砌特效,不如讓文字排版回歸清楚、簡潔與高對比。
設計的秘密往往就在於「少即是多」:少一點,反而更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