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是一個過動兒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一睡醒,腦就一直不停的轉,念頭不停的丟出來,腦,這個過動兒,很難控制,很不可思議對不對,腦神經細胞自己會工作,然後一直丟工作出來給身體,身體就開始忙碌。
腦,就是我? 這是一個大問號。 因為你連腦神經細胞如何運作都不知道,這豈不好笑!
於是,人性實相模型才假設有一個真正的我在背景,腦是肉身的一部分,腦只是工具,一個把你累的半死的工具,我們卻誤以為腦就是我。
腦,是工具,是這輩子的總管,嚴格的總管,做什麼事都要有意義,有目的。
背景的自己,心,祂,早就在肉體出生前就存在,不生不滅,我就是祂,我是祂的延伸。
和過動兒在一起很累,就暫時不要理它,有成就的強人都是過動兒,但過動兒不見得幸福,對不對? 你要幸福還是要成功的強人?
沒有回到(陪伴、分享、愛)的人,是空虛的,就算他是成功的強人,仍然空虛,背景的自己是屬靈的,自然要受靈魂法則的指引。
不要被腦騙了,是不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6會員
154Content count
這裡所論述的東西,企圖建構一個假設模型來解釋人生實相,我們見不到實相,但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實相,先建構一個假設模型,如果這個模型可以套入人間印證,解釋大部份人的問題,是不是可以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拆解人生的實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存乎一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學生時候有一個老師教我們一個談話中的小禁忌。就是,兩個人談話聊天,可以聊別人,批評別人八卦,很有趣,可是就是不要去評論彼此。真是有道理啊!  當然兩個人交情好,彼此聊心,沒有這個禁忌。但是一般的朋友就不要太沒顧忌了。  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這是正常的,我們知道這是小我的狀態,腦中的小我不太能接受被
一聊到政治,很多人會越聊越亢奮,變的很激動,政治話題是一個很明顯很好的例子,說明了二元價值標準與情緒掛勾的狀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長背景,一路走來,腦被生長背景教育了,形成腦中自己的一套價值標準,好玩的是,每個人都有一套,而且都不一樣,這就有趣了。  在民主國家,大家有投票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
我們總是會去討厭別人或討厭自己,不管有沒有理由,正當不正當,請你停止這樣的念頭行為,為什麼?  因為上帝不希望這樣,就這麼簡單。  討厭是一種負面情緒,是有負擔的,不去處理會一直跟著你,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所有負面情緒的觸發都是上帝給出的警告,表示祂不希望如此,我們就不要去挑戰了。  當你討厭
牛頓在蘋果樹下發現了萬有引力,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 一位是科學家,一位是成佛的人,怎麼兜在一起?  蘋果會掉下來,是隨機的嗎?沒有一個定律法則或真理要遵守嗎? 蘋果是被動掉下來的,當然在遵守一個法則,是牛頓發現的。  釋迦牟尼佛証到什麼? 人是被情緒的,有一個情緒法則要遵守,不管你願不願意,
人常常會在腦中和自己對話,這個現象我最近有深入的體認。  就是對話中,問話的應該是腦,腦會提出問題,而真正的自己在背景,祂不一定會回答,所以腦就反覆交叉提出腦的看法,有點聒噪,就是自言自語。  背景中真正的自己,如果給答案,不是用語言,而是最直接的感覺,很多的感覺感動,必需靠腦來翻譯,所以我們常常
孔子下山來點名,點到誰,誰就是鬼。  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小時候遊戲玩樂的句子,現在還會背,句子沒什麼意義,可是小孩子卻玩的很開心。  玩不需要有理由,不需要有意義,有一顆童心就好了,這是天性。  你還有童心嗎?還是變的嚴肅的不得了。  腦越是主導一
學生時候有一個老師教我們一個談話中的小禁忌。就是,兩個人談話聊天,可以聊別人,批評別人八卦,很有趣,可是就是不要去評論彼此。真是有道理啊!  當然兩個人交情好,彼此聊心,沒有這個禁忌。但是一般的朋友就不要太沒顧忌了。  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這是正常的,我們知道這是小我的狀態,腦中的小我不太能接受被
一聊到政治,很多人會越聊越亢奮,變的很激動,政治話題是一個很明顯很好的例子,說明了二元價值標準與情緒掛勾的狀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長背景,一路走來,腦被生長背景教育了,形成腦中自己的一套價值標準,好玩的是,每個人都有一套,而且都不一樣,這就有趣了。  在民主國家,大家有投票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
我們總是會去討厭別人或討厭自己,不管有沒有理由,正當不正當,請你停止這樣的念頭行為,為什麼?  因為上帝不希望這樣,就這麼簡單。  討厭是一種負面情緒,是有負擔的,不去處理會一直跟著你,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所有負面情緒的觸發都是上帝給出的警告,表示祂不希望如此,我們就不要去挑戰了。  當你討厭
牛頓在蘋果樹下發現了萬有引力,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 一位是科學家,一位是成佛的人,怎麼兜在一起?  蘋果會掉下來,是隨機的嗎?沒有一個定律法則或真理要遵守嗎? 蘋果是被動掉下來的,當然在遵守一個法則,是牛頓發現的。  釋迦牟尼佛証到什麼? 人是被情緒的,有一個情緒法則要遵守,不管你願不願意,
人常常會在腦中和自己對話,這個現象我最近有深入的體認。  就是對話中,問話的應該是腦,腦會提出問題,而真正的自己在背景,祂不一定會回答,所以腦就反覆交叉提出腦的看法,有點聒噪,就是自言自語。  背景中真正的自己,如果給答案,不是用語言,而是最直接的感覺,很多的感覺感動,必需靠腦來翻譯,所以我們常常
孔子下山來點名,點到誰,誰就是鬼。  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小時候遊戲玩樂的句子,現在還會背,句子沒什麼意義,可是小孩子卻玩的很開心。  玩不需要有理由,不需要有意義,有一顆童心就好了,這是天性。  你還有童心嗎?還是變的嚴肅的不得了。  腦越是主導一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昨天在我的Instagram 限時動態,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有沒有讓你直到現在都還很受傷的一句話? 結果得到很多的回饋,都是來自於過去老師、父母或是主管對自己說的某一句話,有可能對他們來說只是隨口的一句話,但對聽得人來說,卻可能是一個會重複想起的創傷回憶。 同步收聽本集 Podcast:
等到有一天 資產的部位大了 扣掉生活的所需  剩下的錢 還能持續的買進 股價是淨值的波動 並不會影響我們今年領到的股利數字  今天再買進幾張股票 固定用5日來買 也比較好記 每個月薪資及房租收入 扣除支出及生活費 先做投資  持續的買進股票 自己的投資分配 除了股價真的漲多 收回本金 擁有零成
今晚好友約我小聚 看我從無到有  問我 說 50萬 如果投資股票 3年內可否翻倍 我說 我沒辦法 財富的累積 是一個過程 持續的把錢買進會產生錢的資產 做投資的第一步 其實不是投資 而是儲蓄 當我們有100萬的資金可以從事投資行為 這100萬可能為我們帶來每年5~10%的年收益 可是小資族光存到10
Thumbnail
過程需要時間完成 ✍
Thumbnail
我認識很多位資深的咖啡師,都很講究:乾淨。 他們認為:乾淨,是一個吧台手的基本功,也是一種尊重。
Thumbnail
找工作是一個過程,找不到工作只是一個狀態 遲遲沒錄取 不代表你沒用 找工作,本身就是讓人「焦慮」的一件事情,不過,新鮮人常常在出社會之際,抱著想趕緊踏入社會的心情,導致「只求有一份工作」的心態產生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昨天在我的Instagram 限時動態,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有沒有讓你直到現在都還很受傷的一句話? 結果得到很多的回饋,都是來自於過去老師、父母或是主管對自己說的某一句話,有可能對他們來說只是隨口的一句話,但對聽得人來說,卻可能是一個會重複想起的創傷回憶。 同步收聽本集 Podcast:
等到有一天 資產的部位大了 扣掉生活的所需  剩下的錢 還能持續的買進 股價是淨值的波動 並不會影響我們今年領到的股利數字  今天再買進幾張股票 固定用5日來買 也比較好記 每個月薪資及房租收入 扣除支出及生活費 先做投資  持續的買進股票 自己的投資分配 除了股價真的漲多 收回本金 擁有零成
今晚好友約我小聚 看我從無到有  問我 說 50萬 如果投資股票 3年內可否翻倍 我說 我沒辦法 財富的累積 是一個過程 持續的把錢買進會產生錢的資產 做投資的第一步 其實不是投資 而是儲蓄 當我們有100萬的資金可以從事投資行為 這100萬可能為我們帶來每年5~10%的年收益 可是小資族光存到10
Thumbnail
過程需要時間完成 ✍
Thumbnail
我認識很多位資深的咖啡師,都很講究:乾淨。 他們認為:乾淨,是一個吧台手的基本功,也是一種尊重。
Thumbnail
找工作是一個過程,找不到工作只是一個狀態 遲遲沒錄取 不代表你沒用 找工作,本身就是讓人「焦慮」的一件事情,不過,新鮮人常常在出社會之際,抱著想趕緊踏入社會的心情,導致「只求有一份工作」的心態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