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口罩之亂有感:2018 搶購衛生紙熱潮背後的國安危機與媒介恐慌?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這篇文章是在 2018 年衛生紙漲價搶購之亂時寫的,看到這次武漢肺炎台灣人搶購口罩的亂象,以及政府的管控,覺得應該又可以拿出來跟大家好好聊聊,參考一下吧。
下這個標大概又有人認為我要嚇人。不過在這之前,先問問你:「你這幾天去搶購衛生紙了嗎?」「為什麼要搶購衛生紙?」「你算過你家一年要用掉多少包衛生紙嗎?」「算過之後,你覺得這樣搶購衛生紙划算嗎?」
姑且不論已經有囤積衛生紙品習慣的家庭族群,事實上我相信有些人在思考這些問題前,可能就以「膝反射」的狀態,攜家帶眷的衝到大賣場搶購衛生紙。彷彿這次沒搶,下次買一包衛生紙要五倍十倍價格。
連 PCHOME 24H 的衛生紙都被搶購一空
但是這次的漲幅是多少呢?
據媒體報導表示,目前預計在三月中之後,每包衛生紙的價格約漲10%~30%。換算成實際金額的話,大概是從每大包(一大包約10小包)100元,漲到最多每大包130元左右。
若以一個小家庭每個月約用掉一大包計算,一年用掉12大包,每年衛生紙的開銷會從之前的1200元變成每年1560元左右。
經過計算,漲價前與漲價後的差距約為360元左右。
認真說來,這樣的漲幅對於民眾來說,是有感的嗎?如果有經過認真精算的話,應該可以理解這樣的漲幅其實「還好」。每週省下一到兩杯手搖飲料的費用大概就可以補回這個差價。
但是為何這次會引起如此誇張的搶購潮?這後面為何又說可能有「國安危機」的隱憂?接下來說說我的觀察與看法。

搶購衛生紙熱潮背後的原因分析

首先提到台灣民眾的消費習慣。一直以來,台灣民眾比起「品質」,更重視的是「價格」。不能說這是因為台灣民眾收入較低,而是過往我們對於購買民生用品普遍的觀念就是「不用那麼講究,價格便宜的話將就就好」的固有觀念。
對,便宜就好,所以各項原物料就算成本上漲,也不能夠直接反映在價格上,如果漲了,即使漲個0.3元,也會被視為無理的漲幅。
這點,其實可以在過去碰到油價上漲時的加油站車潮得到證實。若你有印象,可以發覺只要碰到油價上漲,各加油站一定會有排隊的車潮。但是,如果仔細思考,每次上漲的油價與等待加油的時間相比,其實真的不太划算。
當然我相信有許多人都清楚這件事,但是為何我們仍然會搶著一窩蜂的搶著加油、搶著買衛生紙呢?
我個人認為,一切其實都是因為「媒介恐慌(又稱媒體恐慌)」所造成的。
媒介恐慌在MBA智庫百科中的介紹
http://wiki.mbalib.com/…/%E5%AA%92%E4%BB%8B%E6%81%90%E6%85%…
媒介恐慌的理論是:指受眾因為媒介對危險事件的大規模報道產生的恐慌和焦慮心理的現象。因為,當媒介對事件要素的呈現不充分時,會造成公眾對新聞事實的錯誤判斷,媒介建構風險不當造成的危機或是媒介製造虛假新聞引發受眾恐慌都是媒介恐慌事件的具體表現方式。
透過 Google 搜尋趨勢查看關鍵字「衛生紙」近七天的搜尋結果
回到衛生紙的漲價事件,若媒體在報導衛生紙的漲幅時,同時透過合理的換算方式,告知民眾目前的漲幅狀態,是否真的會造成如今我們所見到的搶購潮?我想雖然仍會有搶購的狀況,但是至少影響會小很多。
可惜的是,媒體可能不這麼想。
對於媒體來說,只要有爆點,會造成民眾持續的關注,就能得到更多的曝光,對於後面帶來的廣告營收成效會有極為有效的幫助。也因此,對媒體來說,他們所要做的是「盡可能的操作,不管訊息是否正面,只要能得到更多的曝光即可」。
更不用說媒體會做到清的分析整個資訊的正反兩面影響。畢竟「水清則無魚」,若把事情說清楚了,誰還要看?
在 Google 搜尋搶購衛生紙的相關新聞結果
所以我們看到這段時間,媒體不斷透過各種角度大幅度報導有關衛生紙漲價的訊息,而搶購潮開始後,更加柴添油的讓這些報導對民眾的影響越演越烈。造成民眾的集體恐慌,除了持續搶購之外,也同時開始將砲火轉向政府,痛罵政府控制物價不力。
當然把所有的問題都怪罪給媒體,好像對媒體有點不太公平。但是,以目前媒體的報導,加上社群傳播的速度,只要星火就得以燎原。不說別的,看看爆料公社就知道了….
那麼,今天是衛生紙,明天是油價,某天若因為某家銀行近期營運可能不算很順,是否會被媒體「炒作」到產生擠兌的狀況呢?我想這也是可能的。如同日本在1973年發生的「豐川信用金庫」擠兌事件,據說一開始也只是三個高中女生在聊天過程中起的頭呢。
相關內容請看神楽坂雯麗大大的文章: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335701
若產生了這種狀況,是否能夠說這樣的事件也是一種「國安危機」呢?想想看如果真的發生了,那麼對於台灣社會,對於民眾的影響又是什麼?
在此姑且不論類似炒作背後的真正獲利者是誰,我的想法是:
首先,我們要認知一件事,沒有任何的民生用品可以維持永遠相同的價格,原物料與人工的成本是會逐漸提升的,也許我們應該正面看待物價的「合理提升」對於整個產業發展的價值。當然,政府也必須擔任重要的角色,控制物價在合理的漲跌幅範圍內,避免造成民眾的負擔與恐慌。
再者,我認為民眾對於媒體所給予的資訊,必須要有一定的思考與判斷能力。說真的這件事情真的很難,畢竟我們已經習慣了主流媒體「餵養」資訊,已經逐漸失去判斷資訊的能力。有句話說「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我們若要真正的看清楚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除了不斷的從各種角度理解這些資訊之外,也必須保有自己的思考,而後整理出結論。
最後有關於媒體自律的部分,我想這就不是你我能控制的,畢竟對於媒體編輯台上的那些「長官」來說,利益就是一切,至於資訊是否有正確清楚的報導?那就不是應該主要被考慮的問題了。
一點想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56會員
25Content count
阿肯認為,「政治」是複雜的使用者體驗設計。每一個政策的設計規劃,都牽動著你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就讓阿肯透過各種社會議題,來為閱讀者分析背後的使用者體驗設計脈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說我們一直提醒自己與辣台派隊友們,要戒慎恐懼面對這次選舉,不要讓去年 11/24 的狀況再次發生。但說真的,也不用對中國國民黨太有信心。就我觀察,目前除了部分會堅持三張票都投中國國民黨的選民之外,其實因為近期國民黨內鬥的關係,國民黨支持者已經產生強烈的分裂投票狀況。
不要再天真的認為這種「跨境」的意識形態審查是應該要被接受,要優先考量的,甚至要做任何內容發表還得先自我審查。你不踩人,不代表對方不會踩你。台灣人民需要堅定的主張自己的主權,支持自己有發表理念與意識形態的自由。這種做法不應因為你的合作對象所主張的政治意識形態而改變。
在開始公開自己貼文之後,有時候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所說的話,所提出的見解,真的有在傳達對受眾有用且正面的價值嗎?我所說的話,所提出的見解,真的有在傳達對受眾有用且正面的價值嗎?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身為一個總統候選人,因為民調落後,造成自己的選情不利,就開始對民意工具「抹屎」,希望透過自己支持者對民調進行影響,讓民調變得不可信?我想請問一下,如果成真了,未來誰還會相信民調?政府又該如何將民調當作未來施政調整的依據?
所謂當下的『正確答案』,是有可能因為時空背景因素而產生改變的,雖然現在我們透過了所謂的正確答案解決了問題,但是未來可能會因為這個方式產生新的問題。當然,這樣講似乎問題沒完沒了,但是這就是這個社會會不斷進步的原因。
你知道民主政治中,也仍然有廉價的「贖罪券」的存在嗎?而且這種贖罪券的形式,就發生在台灣近期許多政治與社會議題事件當中。
雖然說我們一直提醒自己與辣台派隊友們,要戒慎恐懼面對這次選舉,不要讓去年 11/24 的狀況再次發生。但說真的,也不用對中國國民黨太有信心。就我觀察,目前除了部分會堅持三張票都投中國國民黨的選民之外,其實因為近期國民黨內鬥的關係,國民黨支持者已經產生強烈的分裂投票狀況。
不要再天真的認為這種「跨境」的意識形態審查是應該要被接受,要優先考量的,甚至要做任何內容發表還得先自我審查。你不踩人,不代表對方不會踩你。台灣人民需要堅定的主張自己的主權,支持自己有發表理念與意識形態的自由。這種做法不應因為你的合作對象所主張的政治意識形態而改變。
在開始公開自己貼文之後,有時候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所說的話,所提出的見解,真的有在傳達對受眾有用且正面的價值嗎?我所說的話,所提出的見解,真的有在傳達對受眾有用且正面的價值嗎?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身為一個總統候選人,因為民調落後,造成自己的選情不利,就開始對民意工具「抹屎」,希望透過自己支持者對民調進行影響,讓民調變得不可信?我想請問一下,如果成真了,未來誰還會相信民調?政府又該如何將民調當作未來施政調整的依據?
所謂當下的『正確答案』,是有可能因為時空背景因素而產生改變的,雖然現在我們透過了所謂的正確答案解決了問題,但是未來可能會因為這個方式產生新的問題。當然,這樣講似乎問題沒完沒了,但是這就是這個社會會不斷進步的原因。
你知道民主政治中,也仍然有廉價的「贖罪券」的存在嗎?而且這種贖罪券的形式,就發生在台灣近期許多政治與社會議題事件當中。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投資真是充滿驚奇與意外 要買口罩股,不買口罩股,沒有對錯,端看你是哪種投資方式
Thumbnail
最近聽到一則蠻有感的笑話,在疫情內來的新同事,只是點頭,打招呼那種程度的同事,在今年脫口罩之後,好像陌生人,才真正看到盧山真面目,三年多的同事陌生人,台灣人對口罩算是挺配合的,口罩內外的交談,比較可以隱藏表情,說實話,在餐飲服務業,戴口罩是一個很好的防衛機制,不會透露你的喜露哀樂,面對客人,眼睛呈現
因為疫情長時間的情況 所以不得不ㄧ定要戴口罩 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 即使現在已宣布可以不需要戴口罩 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怕怕的習慣的戴著 關於戴口罩的好處(問了身邊的人 戴口罩=可以保護自己和別人👍 戴口罩=可以素顏不用化妝😍 戴口罩=可以不用有表情😆 戴口罩=可以顏值加分😂
Thumbnail
前陣子煎魚翻面的過程中,不小心被濺起的油燙傷了手臂,在照護傷口的過程中,學習了不少,決定寫下來! 首先,燙傷的處理步驟,沖水至少45分鐘,沖冷水45分後,燙傷的部分還是有熱度,我去找了冰塊包在浸濕的廚房紙巾包著,因為傷口有點不小,跟持續地感受到燙,決定去診所看診。 沖水45分鐘後跟冰敷後去診所就
Thumbnail
雖然疫情已經趨緩許多,當成感冒的存在,不過還是有許多人會擔心確診而口罩不離身~有些公司也會希望上班時間能夠戴口罩,確保同事健康。戴口罩其實沒問題,但是最惱人的就是…有很多人會因為需要長時間戴口罩而長痘痘!😣
Thumbnail
這三年來我們防疫做的太好,原本容易生病的人也變得不常生病,導致我們的抵抗力這三年來都失去了「受訓」的機會,放假放了三年。甚至只打了新冠疫苗,只記得如何對付「新冠疫情」。我就問,流感與其他容易突變的病毒,真的還記得怎麼對付嗎?
西班牙語的口罩一詞來自於面具的指小詞。大概字面上是指「指蓋住一部份臉的面具」的意思。 但當然在不同的地方,仍可能存在當地特有的詞彙指涉口罩。例如在阿根廷,就會使用"barbijo"來稱呼口罩,而"barbijo"的原義其實是指「外科手術時使用的口罩。」
Thumbnail
最近哥本哈根真的可以開始感受到春的氣息了,雖然氣溫還是低,今天早上出門時甚至零下 1 度,但卻不感覺有那麼冷,Danielson 的同事說我應該已經是半丹麥人了,習慣了,或許是這樣吧!! 看到比起冬天時好很多的陽光和藍天,人的心情真的都瞬間好了起來,也難怪歐洲的春夏是人們最喜歡且珍惜的季節。
Thumbnail
一則超商店員因提醒民眾戴口罩而遇害的新聞震驚國人, 筆者在憤怒過後也思索著,對於一般服務業常見的溝通行為是否能夠再優化,確保將原本內心的善意以更加完整的方式表達同時讓對方得以接收到,因此提出三個辦法與讀者一同分享。
做了一個此時最可怕的夢。 2020/02/15 睡醒下樓,居然是豪華版小兒科診所,長得和真實診所一點也不像,有豪華玻璃帷幕櫃檯,像日新影院或是火車售票口那樣。櫃檯前還放了一排吧台椅。我穿著睡衣,毫無防護地站在樓梯口猶豫要不要再往前一步。 診所裡有一對父子。兒子的口罩只戴在下巴,口鼻全裸一直咳嗽,用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投資真是充滿驚奇與意外 要買口罩股,不買口罩股,沒有對錯,端看你是哪種投資方式
Thumbnail
最近聽到一則蠻有感的笑話,在疫情內來的新同事,只是點頭,打招呼那種程度的同事,在今年脫口罩之後,好像陌生人,才真正看到盧山真面目,三年多的同事陌生人,台灣人對口罩算是挺配合的,口罩內外的交談,比較可以隱藏表情,說實話,在餐飲服務業,戴口罩是一個很好的防衛機制,不會透露你的喜露哀樂,面對客人,眼睛呈現
因為疫情長時間的情況 所以不得不ㄧ定要戴口罩 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 即使現在已宣布可以不需要戴口罩 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怕怕的習慣的戴著 關於戴口罩的好處(問了身邊的人 戴口罩=可以保護自己和別人👍 戴口罩=可以素顏不用化妝😍 戴口罩=可以不用有表情😆 戴口罩=可以顏值加分😂
Thumbnail
前陣子煎魚翻面的過程中,不小心被濺起的油燙傷了手臂,在照護傷口的過程中,學習了不少,決定寫下來! 首先,燙傷的處理步驟,沖水至少45分鐘,沖冷水45分後,燙傷的部分還是有熱度,我去找了冰塊包在浸濕的廚房紙巾包著,因為傷口有點不小,跟持續地感受到燙,決定去診所看診。 沖水45分鐘後跟冰敷後去診所就
Thumbnail
雖然疫情已經趨緩許多,當成感冒的存在,不過還是有許多人會擔心確診而口罩不離身~有些公司也會希望上班時間能夠戴口罩,確保同事健康。戴口罩其實沒問題,但是最惱人的就是…有很多人會因為需要長時間戴口罩而長痘痘!😣
Thumbnail
這三年來我們防疫做的太好,原本容易生病的人也變得不常生病,導致我們的抵抗力這三年來都失去了「受訓」的機會,放假放了三年。甚至只打了新冠疫苗,只記得如何對付「新冠疫情」。我就問,流感與其他容易突變的病毒,真的還記得怎麼對付嗎?
西班牙語的口罩一詞來自於面具的指小詞。大概字面上是指「指蓋住一部份臉的面具」的意思。 但當然在不同的地方,仍可能存在當地特有的詞彙指涉口罩。例如在阿根廷,就會使用"barbijo"來稱呼口罩,而"barbijo"的原義其實是指「外科手術時使用的口罩。」
Thumbnail
最近哥本哈根真的可以開始感受到春的氣息了,雖然氣溫還是低,今天早上出門時甚至零下 1 度,但卻不感覺有那麼冷,Danielson 的同事說我應該已經是半丹麥人了,習慣了,或許是這樣吧!! 看到比起冬天時好很多的陽光和藍天,人的心情真的都瞬間好了起來,也難怪歐洲的春夏是人們最喜歡且珍惜的季節。
Thumbnail
一則超商店員因提醒民眾戴口罩而遇害的新聞震驚國人, 筆者在憤怒過後也思索著,對於一般服務業常見的溝通行為是否能夠再優化,確保將原本內心的善意以更加完整的方式表達同時讓對方得以接收到,因此提出三個辦法與讀者一同分享。
做了一個此時最可怕的夢。 2020/02/15 睡醒下樓,居然是豪華版小兒科診所,長得和真實診所一點也不像,有豪華玻璃帷幕櫃檯,像日新影院或是火車售票口那樣。櫃檯前還放了一排吧台椅。我穿著睡衣,毫無防護地站在樓梯口猶豫要不要再往前一步。 診所裡有一對父子。兒子的口罩只戴在下巴,口鼻全裸一直咳嗽,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