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冠肺炎的一些荒謬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新冠肺炎開始大流行之後, 幾乎人人天天都會在追蹤自己住的國家的確診數量, 大家天天都在幻想何時能夠flatten the curve (上升曲線變平緩, 也就是病情穩定)。美國至今已經超過了100萬人確診, 也大約有6萬多人死於Covid-19, 這個數目其實相當的驚人。美國之所以確診數量會如此驚人, 是和美國人不習慣戴口罩有很大的關係。美國人從小被教導的觀念就是, 如果你今天生病了, 才需要戴口罩; 反之, 你是不需要去戴口罩的。這樣的觀念導致在美國病情非常嚴峻。這是因為已經有文獻清楚的說明Covid-19是可以透過氣溶膠進行傳播的。很多沒有症狀但帶有病毒的人, 因為他們並沒有戴口罩, 導致病毒可以迅速地擴散。
台灣在這次的疫情裡面, 確診數一直非常的低。疫情到今天確診人數大概是500人, 根據台灣的疫情管理中心資料(見下圖), 目前檢測總人數為64,958人。
圖片來源: cdc.gov.tw
如果我們以加州的數據來做比較的話(見下圖)
圖片來源: https://covid19.ca.gov/
加州的2020的總人口大約是4000萬人, 台灣大約是2300萬人。加州的總測試人口為747,847, 差不多是1.8%, 而台灣則是測了64,958人, 比例為0.28%。由篩檢比例來看加州是台灣的6倍多。
台灣目前的文宣Taiwan Can Help是基於台灣防疫做得相當出色, 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手法, 增加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這是一個好機會, 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詮釋台灣的數據, 是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國際笑話。
此外台灣的陳時中部長一直在聲明他們不採用普篩, 並且有科學依據來源。 其實個人認為沒有完整的科學依據, 部長提出的理由簡單看起來就是兩方面:

(1) 燒錢:如果真的要普篩需要耗費蠻多的人力和金錢。但是哪個國家是不知道這麼燒錢呢? 而且我們現在應該知道這是國家安全等級的問題吧? 人民的納稅錢去哪呢? 在努力拿錢去做外交同時, 是否也需要多多為自己國家的人民安全著想呢?

(2) 普篩的正確度:任何的檢測本來有他的Selectivity或者是Sensitivity, 不會有完美的一個篩檢。如果是因為怕會有偽陰性到處亂跑, 其實政府可以直接叫大家就盡可能地待在家, 這樣就可以避免以上的狀況。只可惜台灣政府沒有做出這樣的政策, 可能也是怕經濟撐不下去吧。
Taiwan Can Help是個好想法, 但是在推銷台灣的防疫成功之際, 可能也要想想
(1)台灣政府是否有鼓勵大家盡可能不要出門, 還是只要有戴口罩就可以趴趴走?
(2)台灣連假墾丁飯店訂房爆滿, 夜市擠爆, 請問政府有事先防範叫大家別一窩蜂去景點?
(3)台灣疫情初期, 政府提出沒有生病不用戴口罩的政策, 而且是在告知WHO有人傳人的可能(依照台灣政府的說法, 我個人不予認同)的期間, 是否有欠缺考慮?

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寶島, 希望大家一起讓台灣成為世界的驕傲!
    0會員
    1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以一月一章的台灣新冠記事,為突然之間成為空白的一年補上記錄。 這些「沒人說的故事」輕鬆易讀,有戲劇化的轉折,也有生活的無奈,有一針見血的觀察,也有在深處伏擊的不安。新冠病毒改變了世界的日常,然而有些東西在疫情蔓延下依舊持續發生。
    Thumbnail
    疫苗尚未普及,未來也還有各種變種病毒會入境台灣,有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減緩新冠肺炎從輕症變重症?台灣人應該要關注這問題。即使這波疫情減緩,我們還是有可能要面對下波疫情,或許是來勢洶洶的印度變種病毒。
    Thumbnail
    目前台灣共採購了三款新冠肺炎疫苗,分別為 AZ/牛津、BNT/輝瑞、莫德納。 3 款疫苗的適用接種年齡為 16 歲或 18 歲以上,接種劑次都是 2 劑。在台灣疫情警戒升級下,到底要不要施打?要去哪裡申請?施打前、後該注意什麼?副作用又有哪些?今天咖編一次幫大家解惑!
    Thumbnail
    2020年是一個特別的一年,因為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許多事情因此延宕或是取消,你是否也有規畫好的事情因為疫情被迫取消呢?本篇專題要從作者的角度為大家挑選國內外各一則今年因為疫情而取消或延期的國內外大事。 Ⅰ 第三十二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2020奧運,又被稱作東京奧運,是東京第三次舉辦這項國際
    Thumbnail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持續在世界各地擴散,全球累計已有超過160萬宗感染個案和逾10萬宗死亡個案。為了有效控制疫情,各國政府不得不實行嚴厲的人流管制措施包括禁止市民隨意上街聚集甚至直接封鎖整座城市。
    Thumbnail
    除了對於防控體系的批評,有一些媒體也關注美國為人詬病的醫療制度很可能成為抗疫的障礙,增加新冠肺炎廣泛爆發的風險。其實《紐約時報》曾於2018年的一篇報道指出,只有34%的美國人信任醫護人員;只有25%表示信任美國的醫療制度;只有少於三分一的美國人指他們相信公共衛生官員分享的訊息是準確和全面的。
    Thumbnail
    因為工作因素,筆者曾經在幾個場合邀請詹宏志先生演講,但沒有昨天聽他闡述自身經驗那麼精彩;從他的經驗之中,我們可以一窺創業者在台灣網路科技發展期間的歷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以一月一章的台灣新冠記事,為突然之間成為空白的一年補上記錄。 這些「沒人說的故事」輕鬆易讀,有戲劇化的轉折,也有生活的無奈,有一針見血的觀察,也有在深處伏擊的不安。新冠病毒改變了世界的日常,然而有些東西在疫情蔓延下依舊持續發生。
    Thumbnail
    疫苗尚未普及,未來也還有各種變種病毒會入境台灣,有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減緩新冠肺炎從輕症變重症?台灣人應該要關注這問題。即使這波疫情減緩,我們還是有可能要面對下波疫情,或許是來勢洶洶的印度變種病毒。
    Thumbnail
    目前台灣共採購了三款新冠肺炎疫苗,分別為 AZ/牛津、BNT/輝瑞、莫德納。 3 款疫苗的適用接種年齡為 16 歲或 18 歲以上,接種劑次都是 2 劑。在台灣疫情警戒升級下,到底要不要施打?要去哪裡申請?施打前、後該注意什麼?副作用又有哪些?今天咖編一次幫大家解惑!
    Thumbnail
    2020年是一個特別的一年,因為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許多事情因此延宕或是取消,你是否也有規畫好的事情因為疫情被迫取消呢?本篇專題要從作者的角度為大家挑選國內外各一則今年因為疫情而取消或延期的國內外大事。 Ⅰ 第三十二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2020奧運,又被稱作東京奧運,是東京第三次舉辦這項國際
    Thumbnail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持續在世界各地擴散,全球累計已有超過160萬宗感染個案和逾10萬宗死亡個案。為了有效控制疫情,各國政府不得不實行嚴厲的人流管制措施包括禁止市民隨意上街聚集甚至直接封鎖整座城市。
    Thumbnail
    除了對於防控體系的批評,有一些媒體也關注美國為人詬病的醫療制度很可能成為抗疫的障礙,增加新冠肺炎廣泛爆發的風險。其實《紐約時報》曾於2018年的一篇報道指出,只有34%的美國人信任醫護人員;只有25%表示信任美國的醫療制度;只有少於三分一的美國人指他們相信公共衛生官員分享的訊息是準確和全面的。
    Thumbnail
    因為工作因素,筆者曾經在幾個場合邀請詹宏志先生演講,但沒有昨天聽他闡述自身經驗那麼精彩;從他的經驗之中,我們可以一窺創業者在台灣網路科技發展期間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