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走不進診療室裡的人搭一座橋──懼學家長團體與《空橋上的少年》作者有約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主講:蔡伯鑫
主持:林亮吟(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日期:2020/06/14(日)14:30-16:00
地點:台北,小樹屋南京三民

▍我的後記

「曼陀羅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曼陀羅。
那就是最好的地方,也是一切根本的所在。」

──《空橋上的少年》,p.407
你捨得吃掉嗎,這個像藝術品一樣的「果凍花」?但如果說,它就像書裡的那個曼陀羅,最終都是要○○呢?(消音以免爆雷)
這是來自昨天演講現場一位讀者朋友,同時也一名家長送給我的禮物。
因為昨天的演講是一場特別的演講,我帶著我的書過去和一群特別的人們在一起──他們是一群「張朋城」們的爸爸媽媽,事實上,現場還來了兩位「朋城」。
我用了一個小時分享關於我自己的故事,關於我為什麼會想寫這本書,以及一路以來從寫作到寫作之外的種種心情。但更重要的,是在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聽到他們幾乎每個人的聲音。
有人分享自己成了一個不敢講話的媽媽,克制的媽媽,不能問;然後,有人說因為別的家長講出來自己也才敢講。
有人分享他孩子的故事,在醫院,在跨不進的校門;然後,好像有勇氣想像再帶著孩子提著行李,通過海關。
有人分享她被書裡的雙線搞得昏頭,跳著先把醫院的故事讀完,才回頭好奇那個蔡醫師是怎麼變成蔡醫師的。
有人分享她看到書裡「好好休息,穩穩地走」那句話,像是開始聽到自己的心跳,有種安心的、可以做自己的感覺。
有人說感覺今天氣氛很好。有人說著說著快哭了。有人遞上衛生紙。有人輕鬆地笑出來。有人邊聽邊在平板裡寫了首給自己的詩。
有人說,看著書裡的故事像是看到自己曾經經歷的過往,一幕幕在眼前重新上演。
也有人從頭到尾保持沉默,然後,在昨天晚上,在失眠的夜裡,母子展開了一段新的、像是極其平淡的對話。
書上市幾個月以來,這大概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一刻。是一種……啊,能把這本書寫出來真是太好了的感覺。能把「他們」的故事「如實」地傳遞出來,真的是太好了。
噢,更別提我還帶了這樣一個禮物回家呢(笑)。
「曼陀羅,就是我們。」有個媽媽說她才翻開這本書到第二頁,看到這句話就卡住了。而在看完整本書之後,她好像有了那麼一點感覺。
我們很可能都會忘記在昨天下午傾盆大雨中的那個房間裡,各自還說過些什麼。就像,今天晚餐後我和家人把那個「果凍花」切成方塊,開始享用。
但當我們能聽見彼此的聲音,真的,那就是最好的地方了。

▍參與者的迴響

摘錄自記者陳德愉在蘋果日報/上報的專訪。
拒學家長團體邀請蔡伯鑫去分享新書,許多拒學孩子除了看診外,連家門都跨不出去,「但是那一天有兩個孩子來……」一直都是平靜地坐著談話的蔡伯鑫,神情興奮起來:「真的非常激勵!」
兩個孩子只是很平靜地坐在那裡聽完,後來,父母問他們的看法,孩子說:「還好。」
「他們說還好ㄟ!」蔡伯鑫興奮地說,好像這本書已經得了大獎。
「『還好』,就表示他們沒有太受傷。他們願意聽別人的經驗,就是移動。」雖然,這個移動非常非常的小。
「也許可以讓他們聽到,原來,別人也是這樣,醫生(蔡伯鑫)也是這樣。」他笑著說。
完整報導請參考下方連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部小說來自一位精神科醫師之筆,描繪一名懼學的十七歲少年,在日間病房裡勇敢跨越恐懼的生命之旅;以及另一名年輕醫師,奔逃至拉達克一路追尋心中渴望的過程。雙線緊密交織,共同探問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種種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主講:蔡伯鑫 日期:2020/05/15(五)18:00-2:00 地點:台北,台北醫學大學 ▍我的後記 晚上受邀至北醫,為醫學系「初階臨床體驗」的課程進行一場有些特別的茶會講座。特別在哪?第一,因為疫情,它是遠距進行。我在偌大的講堂裡,對現場個位數的學生實體演講,同時線上有約莫七十位同學默默聆聽…
主講:蔡伯鑫 主持:吳昌政(建國中學國文教師) 日期:2020/03/20(五)15:00-17:00 地點:台北,建國中學 ▍空橋上的少年:獻給長大之前的我們 by 吳昌政 今天邀請到高中同學蔡伯鑫來談《空橋上的少年》,作為四月以後「小說與哲學」課程的暖場。 若不是經他提醒,我幾乎忘記今日的博學…
主講:蔡伯鑫 與談:林蔚昀(作家) 日期:2020/02/21(五)19:00-20:30 地點:台北,金融廣場書店 ▍上篇 蔡伯鑫(以下簡稱蔡):這是我第一次寫長篇小說,雖然我在12年前寫了一本書(《沒有摩托車的南美日記》),但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也許大家會習慣稱呼我為蔡醫師,但現在坐在這裡…
主講:蔡伯鑫 日期:2020/05/15(五)18:00-2:00 地點:台北,台北醫學大學 ▍我的後記 晚上受邀至北醫,為醫學系「初階臨床體驗」的課程進行一場有些特別的茶會講座。特別在哪?第一,因為疫情,它是遠距進行。我在偌大的講堂裡,對現場個位數的學生實體演講,同時線上有約莫七十位同學默默聆聽…
主講:蔡伯鑫 主持:吳昌政(建國中學國文教師) 日期:2020/03/20(五)15:00-17:00 地點:台北,建國中學 ▍空橋上的少年:獻給長大之前的我們 by 吳昌政 今天邀請到高中同學蔡伯鑫來談《空橋上的少年》,作為四月以後「小說與哲學」課程的暖場。 若不是經他提醒,我幾乎忘記今日的博學…
主講:蔡伯鑫 與談:林蔚昀(作家) 日期:2020/02/21(五)19:00-20:30 地點:台北,金融廣場書店 ▍上篇 蔡伯鑫(以下簡稱蔡):這是我第一次寫長篇小說,雖然我在12年前寫了一本書(《沒有摩托車的南美日記》),但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也許大家會習慣稱呼我為蔡醫師,但現在坐在這裡…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今年的勞動節「五月一號」,我和v長跑十四年的感情故事在這一天畫下了滿是瘡疤的逗號,像江郎才盡的作家,萬般無奈下畫了逗點,卻不知道哪一天,這位作家,會突然想起,他有篇寫得轟轟烈烈,銘心刻骨的草稿,還在他的桌上,哪天他隨意翻翻他的書桌,想起還有篇故事未完成。
Thumbnail
過去有影視編劇資歷的作者,讓全書極具畫面感,隨著敘述切換到回憶分鏡、又轉到諮商現場,個案咆哮、哭泣都十分能身歷其境。這本書同時顛覆我對心理勵志類書籍的想像,既不雞湯、也不說教,甚至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書寫過程中,也同步在尋找自身的答案。
Thumbnail
今年對每個人來說想必都是永生難忘的一年。三月起歐洲各國紛紛進入Lockdown,從一開始的兵荒馬亂,到年底與疫情和平共處,大家逐漸習慣了疫情下的生活,然而,正當所有人引領期盼的聖誕假期即將到來前,眼看國內疫情卻即將衝破最高點(每日新增近一萬名案例),於是荷蘭政府突然......
Thumbnail
座位上的孩子們正沈浸在課本的字裡行間,努力找答案填入學習單。有的快速翻閱課本,有的咬著筆桿思考,也有傾身靠向旁邊,想要從同學的答案尋找課本相應頁數...幾乎所有人都投入,這是視藝學思達的課堂日常。
Thumbnail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
看人看人品,交人交真心。 最近LINE新聞真的很可怖 Orz.... 它告訴我們,這個年頭,除了為人處事要小心外。有另一伴的,也要嘗試有心機一點,學習分辨你們是實實在在的情分,還是一個Bull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今年的勞動節「五月一號」,我和v長跑十四年的感情故事在這一天畫下了滿是瘡疤的逗號,像江郎才盡的作家,萬般無奈下畫了逗點,卻不知道哪一天,這位作家,會突然想起,他有篇寫得轟轟烈烈,銘心刻骨的草稿,還在他的桌上,哪天他隨意翻翻他的書桌,想起還有篇故事未完成。
Thumbnail
過去有影視編劇資歷的作者,讓全書極具畫面感,隨著敘述切換到回憶分鏡、又轉到諮商現場,個案咆哮、哭泣都十分能身歷其境。這本書同時顛覆我對心理勵志類書籍的想像,既不雞湯、也不說教,甚至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書寫過程中,也同步在尋找自身的答案。
Thumbnail
今年對每個人來說想必都是永生難忘的一年。三月起歐洲各國紛紛進入Lockdown,從一開始的兵荒馬亂,到年底與疫情和平共處,大家逐漸習慣了疫情下的生活,然而,正當所有人引領期盼的聖誕假期即將到來前,眼看國內疫情卻即將衝破最高點(每日新增近一萬名案例),於是荷蘭政府突然......
Thumbnail
座位上的孩子們正沈浸在課本的字裡行間,努力找答案填入學習單。有的快速翻閱課本,有的咬著筆桿思考,也有傾身靠向旁邊,想要從同學的答案尋找課本相應頁數...幾乎所有人都投入,這是視藝學思達的課堂日常。
Thumbnail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
看人看人品,交人交真心。 最近LINE新聞真的很可怖 Orz.... 它告訴我們,這個年頭,除了為人處事要小心外。有另一伴的,也要嘗試有心機一點,學習分辨你們是實實在在的情分,還是一個B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