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碎片》的蘋果香、原諒、與永生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女人碎片》(Pieces of a Woman, 2020)雖然是部21世紀的時裝現代電影,卻隱約埋藏《聖經》中的拉薩路復活故事,滿滿乘載著聖經的寓意——原諒與永生。
如果你還記得電影的最後一幕,或許你心中會發出一種疑惑,到底女主角瑪莎,最後是否真有一個女兒?電影的結尾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瑪莎做完晚餐,呼叫正在爬樹的女兒來吃晚餐,女兒坐在蘋果樹上準備吃掉剛剛摘下的蘋果。這個段落,到底是瑪莎的真實未來,還是她的假想幻覺?
先回到瑪莎與蕭恩的名字。
女兒就像蘋果香

Martha Weiss

瑪莎的名字是 Martha Weiss(Vanessa Kirby 飾演),Weiss 這個姓氏,來自德國與猶太姓氏,意思是純白、純潔、正直。瑪莎的母親在家庭聚餐之前,曾經對瑪莎述說身為一個母親,她期待瑪莎能夠為自己的立場發聲、爭取正義與權利。
瑪莎的母親出生於納粹時期,瑪莎的外婆還在懷孕時期,就失去先生,瑪莎的外婆是躲在簡陋小屋偷偷將瑪莎的母親生下。後來嬰兒送到醫院,醫生判定瑪莎的母親應該沒救,只是瑪莎的母親硬頸的生命力,硬是救了自己。瑪莎的母親秉持這種硬頸精神,活到今日,也爬到今日的社會階級。她深切期待瑪莎同樣懷有這種硬頸的抵抗精神,一定要出庭爭取自己的利益,為離開人間的孩子爭取正義。
瑪莎的母親是個知識分子,這一家人都具有相當的經濟條件與教育程度,瑪莎的表妹還是個執業律師。瑪莎的母親為了趕走瑪莎的先生,特地簽了一張支票,硬是要瑪莎的先生蕭恩自行離開,從此不再出現。這張支票上面的面額肯定不小,如此才能讓蕭恩樂意接受從瑪莎的世界徹底消失的代價(包括失去與瑪莎表妹的地下戀情)。
一直穿著紅色大衣的瑪莎

Sean Carson

至於蕭恩的名字是 Sean Carson(Shia LaBeouf 飾演),Carson 這個姓氏來自蘇格蘭,早期移民到美國的蘇格蘭人,大多數都是在蘇格蘭因為飢荒而無法生存的社會底層(十九世紀中期)。擁有一個蘇格蘭的姓氏,暗示著蕭恩是個藍領階級。《女人碎片》的故事,開場始於建橋大業,蕭恩向朋友大喊自己的女兒即將出生,期待他自己的女兒將來可以踏上這座由蕭恩建造的大橋。不過,蕭恩顯然並不是擁有這座跨河大橋的建商,而是受雇的藍領。
接著,下班之後的蕭恩來到車行,原來是瑪莎的母親已經為即將臨盆的女兒購買一輛新車,為了是要讓孫女將來有車可乘。新車會由瑪莎的母親買單,因為蕭恩無力負擔一輛家庭用車。蕭恩的姓氏已經隱隱地暗示瑪莎與他之間的婚姻癥結——經濟困窘與階級差異。

經濟拮据與在家生產

瑪莎必須在家生產,因為環境並未充裕到能夠讓她在醫院生產。的確,由助產士看護並且在家生產在近代的美國是種潮流,但是在瑪莎的故事裡,即使生產過程已經開始變得比較危急,助產士也建議應該上醫院急診,瑪莎在考慮之後還是堅持在家生產,堅持相信助產士的專業(如此也可以理解,為何最後瑪莎會在法庭上告訴法官,她依然相信助產士當時並非故意危害女兒的生命),因為一旦叫了救護車,一旦住進醫院,未來的生產費用將不是蕭恩有能力應付,也不是瑪莎樂意再回到母親家請求援助。
蕭恩與瑪莎有經濟與階級上的距離
因為擔憂經濟問題,瑪莎為先生設想,也妥協於現狀,結果,犧牲的竟然是自己剛剛出世的女兒,這讓瑪莎極為痛苦、悲傷與內疚,只是,這樣的內疚卻是說不出口的悲痛。

內疚與藉口

在最沈重的悲傷裡,人性會本能地想要找個出口出氣,上法庭控告助產士是最直接的出口,也是最單純的藉口,既可以得到金錢的賠償,也可以在名義上獲得法官正義的判決。
但是,瑪莎最終意識到:「不管我得到多少賠償金,或是判決結果如何,都救不回我的...,我怎麼可以把悲痛轉嫁給別人?一個已經備受煎熬的人,我知道她不會認同的。完全不會。雖然我女兒活著的時間如此短暫,那不是她來到世間的原因。」

原諒與釋懷

說完這段話,瑪莎終於微笑,幾乎是整部電影中的第一次微笑,含著眼淚打從內心釋懷地笑。因為,當瑪莎對助產士放下成見,也原諒助產士,就是她放下對自己無聲的自責與內疚。原諒他人,就是原諒自己。放下對他人的仇恨,也是寬容對待自己。
瑪莎原本非常信任助產士
這是非常偉大的情操,能夠在內心真誠地原諒曾經帶給自己痛苦的他人,意識到自己的痛苦不完全是他人所致,其實部分來自自己錯誤的判斷。此時的瑪莎,不僅接受失去女兒與自己判斷失誤的事實,同時也為助產士辯解,歸還正義給受到誤會的助產士。
此時的瑪莎對於生命已經有更深沉的認識。

拉薩路復活與瑪莎

在約翰福音的第十一章有講到一個拉撒路(Lazarus)復活的故事,這個故事對於曾經看過《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2014)的朋友來說肯定不陌生。
不過,在拉薩路的復活故事之前還有個小故事,就是耶穌來到拉薩路的家,見到拉薩路的兩個妹妹。
拉薩路有兩個妹妹,一個是瑪莎(Martha, 有些聖經翻譯為馬大),一個是瑪麗。當耶穌告訴瑪莎,他將會讓拉薩路復活,即使拉薩路已經死去,也埋在墳裡四天。
拉薩路(右)復活的故事
瑪莎覺得不可思議,充滿疑惑,於是與耶穌有以下的對話:

「拉薩路將會復活」耶穌說。
「是的。在上帝的最後審判之日,他將復活。」瑪莎回答。
「我就是復活與生命。那些相信我的人將活著,即使他們已經死了。那些活著且相信我的人,經永生不死。你相信嗎?」耶穌回復。
直到他們走到拉薩路的墳墓前,瑪莎還是無法全信耶穌,於是耶穌再次對瑪莎說:我不是跟妳說過,只要你相信,你就會看見神蹟。
接著,拉薩路的墳墓打開,拉薩路就走了出來。他真的復活了。

瑪莎女兒的復活

這裡就要回到《女人的碎片》,主角「瑪莎」的名字明顯是取自聖經的拉薩路故事。倘若瑪莎相信耶穌,她就會看見神蹟,也會看見復活。
耶穌(左二)、瑪麗(跪)、瑪莎(右)
當然,在現實世界,我們並未真正見過復活,不過,電影中的瑪莎孤獨徘徊在城市邊緣時,她卻逐漸理解到生與死沒有界線,生命真有可能重生與復活。
當助產士的律師詢問瑪莎,對於自己剛出生的女兒有何印象時,瑪莎回答:像是蘋果的香味。
在此之前,瑪莎喜歡沉醉在吸聞蘋果的香味,每天都到超市購買一顆蘋果,也為每顆蘋果留下果籽,包裹在冰箱濕潤的衛生紙。日復一日,蘋果籽發芽了,瑪莎也由這些蘋果籽重新遇見生命。
於是回到電影最後一幕,到底瑪莎後來是否真有個女兒,女兒真的有在陽光下的蘋果樹上吃蘋果嗎?
對於瑪莎來說,這是真的,因為瑪莎相信女兒生命真實存在,也相信即使是死去,女兒還是活著,以不同的形式活在世界上——或許是蘋果樹、或許是蘋果、也或許是記憶、回憶、與想像。
「相信」很重要。萬事萬物都不曾真正的消逝,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活在不同的空間。生與死的界線只是具象形式的改變,在抽象形式上,始終存在。於是對瑪莎來說,只要相信女兒沒有死去,她就不是真的死去,只是以不同形式活在瑪莎的身邊而已。
《女人的碎片》以非常幽微又自然的方式,傳遞在聖經中關於原諒與永生的精神,不需要任何一句說教,只消透過瑪莎撿拾生命碎片拼湊自我的過程。
充滿寓意的劇照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幫我按讚分享也多多拍手喔。:)

還有這些關於女性的電影與故事: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K會員
227Content count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希米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字除了有意義之外,還有歷史、有故事、有性格、也有精神。取名字的擇字,可以非常多元廣泛,可以針對不同的人,針對每個個體不同的個性喜好、體型外在、家庭背景、未來想像等等,組合出許多不同的詞組,而每套詞組,都是自成一格的小故事,關於一個人的多層次解釋。
如果你相信名字會反應人的精神與靈魂,那麼,反過來說,名字就必須是各人精神與靈魂的襯托。名與人之間要有雷同的份量與相當的關係。於是,假設兩者之間差距太大,就會形成人不符名或是名不符人的窘狀。
多認識幾位外國人與幾次出國之後,我漸漸從「中文的傲慢」甦醒,總算明白一件有點殘酷的現實:與跟外國人互動時,我當然可以堅持以中文英譯名保持我的語言尊嚴,但是,假設外國人一直舌頭卡住大腦打結,他們也可以乾脆保持距離減少互動。
「寧可被誤會,也要保有姓名的清白」,這樣的氣節,說明「名字」代表的意義。「名字」意味著一個人的忠節義氣與精神靈魂,名字就如同性命一般的重要;失去一個人的名字,宛若失去個人的人格,甚至失去存在的意義。
<p>最後,Samantha 告訴 Theodore 她得跟著一位新朋友離開。為什麼這位朋友可以帶走一個電腦意識,而這種帶走與離開,代表什麼意思? 這位新朋友的出現也能解釋,為什麼 Samantha 可以同時是 8316 人正在使用的 OS,也同時與 641 人正在談感情。《雲端情人》的結局,非常的兩極。由人類的角度來看,相當悲觀;但是,由 Watts 式的哲學來看,則顯得樂觀。</p>
文字除了有意義之外,還有歷史、有故事、有性格、也有精神。取名字的擇字,可以非常多元廣泛,可以針對不同的人,針對每個個體不同的個性喜好、體型外在、家庭背景、未來想像等等,組合出許多不同的詞組,而每套詞組,都是自成一格的小故事,關於一個人的多層次解釋。
如果你相信名字會反應人的精神與靈魂,那麼,反過來說,名字就必須是各人精神與靈魂的襯托。名與人之間要有雷同的份量與相當的關係。於是,假設兩者之間差距太大,就會形成人不符名或是名不符人的窘狀。
多認識幾位外國人與幾次出國之後,我漸漸從「中文的傲慢」甦醒,總算明白一件有點殘酷的現實:與跟外國人互動時,我當然可以堅持以中文英譯名保持我的語言尊嚴,但是,假設外國人一直舌頭卡住大腦打結,他們也可以乾脆保持距離減少互動。
「寧可被誤會,也要保有姓名的清白」,這樣的氣節,說明「名字」代表的意義。「名字」意味著一個人的忠節義氣與精神靈魂,名字就如同性命一般的重要;失去一個人的名字,宛若失去個人的人格,甚至失去存在的意義。
<p>最後,Samantha 告訴 Theodore 她得跟著一位新朋友離開。為什麼這位朋友可以帶走一個電腦意識,而這種帶走與離開,代表什麼意思? 這位新朋友的出現也能解釋,為什麼 Samantha 可以同時是 8316 人正在使用的 OS,也同時與 641 人正在談感情。《雲端情人》的結局,非常的兩極。由人類的角度來看,相當悲觀;但是,由 Watts 式的哲學來看,則顯得樂觀。</p>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誠實地依循本能而活的人已經太少了。小說中乍看無可救藥的男主角,他最後的選擇,反而讓人看到溫柔的一面。這樣看,就能看出這部作品的脫俗不凡。」——日本影帝 柄本佑
Thumbnail
  什麼是玫瑰?為了被斬首而生長的頭顱         上面這句話寫的「狠」!但卻赤裸!且真實!如果你覺得你快窒息了,也許你是屬於這種為他人而生的「玫瑰花」,只為了迎合他人的喜好而存在。
Thumbnail
最近追完一部很棒的電視劇,HBO的《還原人生》(The Undoing)。男女主角分別是妮可·基嫚與休·格蘭特。導演大衛·E·凱利也參與了另一部妮可基嫚在HBO的電視劇《美麗心計》。
Thumbnail
「這本在講家人有財務問題,需要你協助還錢吧?這樣的書我看書名就知道在講什麼了,也需要出嗎?」 確實很多人覺得這種事情需要出書談嗎?但是我周遭也真的聽過好多長輩或是同輩欠錢而向家人索取,拖累其他家人的真實故事。明明周圍有這麼多人有相似的經驗,那麼為什麼這類型的書反而從沒特別有一本書出來談呢?
Thumbnail
《堅守原則 自由與本土》鄭松泰 主編 讀《香港制度腐敗研究》前就想,鯨讀 要不要包含政治書? 當時就提過,我不會講對政治書感受 內容該由讀者先讀再吸收、思考,形成自己見解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誠實地依循本能而活的人已經太少了。小說中乍看無可救藥的男主角,他最後的選擇,反而讓人看到溫柔的一面。這樣看,就能看出這部作品的脫俗不凡。」——日本影帝 柄本佑
Thumbnail
  什麼是玫瑰?為了被斬首而生長的頭顱         上面這句話寫的「狠」!但卻赤裸!且真實!如果你覺得你快窒息了,也許你是屬於這種為他人而生的「玫瑰花」,只為了迎合他人的喜好而存在。
Thumbnail
最近追完一部很棒的電視劇,HBO的《還原人生》(The Undoing)。男女主角分別是妮可·基嫚與休·格蘭特。導演大衛·E·凱利也參與了另一部妮可基嫚在HBO的電視劇《美麗心計》。
Thumbnail
「這本在講家人有財務問題,需要你協助還錢吧?這樣的書我看書名就知道在講什麼了,也需要出嗎?」 確實很多人覺得這種事情需要出書談嗎?但是我周遭也真的聽過好多長輩或是同輩欠錢而向家人索取,拖累其他家人的真實故事。明明周圍有這麼多人有相似的經驗,那麼為什麼這類型的書反而從沒特別有一本書出來談呢?
Thumbnail
《堅守原則 自由與本土》鄭松泰 主編 讀《香港制度腐敗研究》前就想,鯨讀 要不要包含政治書? 當時就提過,我不會講對政治書感受 內容該由讀者先讀再吸收、思考,形成自己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