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評】《迴路追殺令》就算是偶爾也很難拿出來回味的B級片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好演員卻沒有好戲份
《迴路追殺令(Boss Level)》真的是亂取的一部片名,但這部片名卻恰恰的反應該片應該有的B級片味道。可惜的是,本片不夠B級,要B不B的,套一句難聽一的話,就是「裝B失敗」。其實英文片名對應到開場遊戲「快打旋風」的選單,還有其像素化的重啟次數(遊戲接關隱喻),我們不難猜出該片的風格與想要致敬的話題(附註1),可惜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不是所有好元素與細節都包括就是一個好電影,一部好電影的前提還是需要一個好的故事當作基底,尤其在這部電影前還有這麼多「相似」的題材,更容易讓本片拿來做為比較。
本片的第一元素:「時間循環」,這個概念其實是很多電影都玩過的梗。像是《今天暫時停止》、《汪洋血迷宮》、《明日邊界》、《棕梠泉不思議》、《忌日快樂》等都是相關類型的電影(附註2)。照理說該片的劇情就只是男主角被困在時間循環中試圖拯救妻兒「順便」阻止世界被毀滅的「單純傳統硬漢電影」,應該是有不少可以發揮的空間,但為何該片的呈現如此令人感到尷尬,我覺得有幾點會是主要的原因:
1.電影基調與人物刻劃未明:電影主調似乎著重在「動作破關」這個部分,也就是硬漢電影通關模式,但其實很多部分都是點到為止。說動作場面令人不印象深刻就算了(都請到楊紫瓊還不好好利用),那些反派獨有的招式也是點到為止,明明設定每個反派都有自己的暗殺手法,但最常出現的鏡頭就是所有人開槍直接幹掉男主角,就變得那些讓反派特殊的特色都不見了,只有「觀音」用劍鏡頭多給了點才印象深刻。而最終大頭目梅爾‧吉勃遜要不是個人的氣場夠強,根本就無法將他與Boss畫上等號,因為在劇中幾乎沒有任何表現(除了解釋「劇情」)。
等等,怎麼都拿槍呢?那個觀音坐...我是說背的劍不是你的招牌武器嗎?
反觀像是《今天暫時停止》利用時間循環的這點,我們透過角色逐漸清楚的知道在這個被風暴困住的地方鎮民性格,這是因為其將這些鎮民融入整體電影設定的主線劇情與基調之中。但是《迴路追殺令》並沒有嘗試將這些露臉,甚至有大段戲份的「居民」設定好他們在故事中的作用,甚至大部分只是等同於「看得見」的旁白,來推進劇情而已,這讓整部片的基調非常的模糊。
像《今天暫時停止》的基底就是個喜劇,所以為了解開一直重複的循環,就算該角色嘗試利用「死亡」也打破輪迴,也是頗為搞笑。其他幾部也是比較扣緊電影本身的基調,像是《汪洋血迷宮》的驚悚解謎,讓最後的反轉令人印象深刻;《明日邊界》的死亡重啟也絕非故意搞笑,而是為了節省時間訓練,將緊張的氣氛推到最高,甚至重啟到主角麻木得出自行前往的行動;《棕梠泉不思議》男女主角面對生活態度的積極與消極的反轉,甚至利用時間重複學習成為量子力學大師(開頭與結尾式的荒謬相呼應);就連《忌日快樂》這麼小成本的電影,也有屬於自己的黑色幽默式嘲諷,但《迴路追殺令》呢?
2.節奏斷斷續續影響爽快感:這點與上述理由實際上相輔相成,因為要快速地對人物性格產生適當的印象,就要在剪接節奏與劇情把握上做到一致。本片有太多額外的鏡頭沒有剪掉,太多刻意的鏡頭沒有好好說明,以至於會出現像第一點對於人物刻劃不明確的時候(尤其是親情、愛情等片段夾)。
有這種大殺器不快點用,還在那邊演深情
而且安排主角的回憶都是非常突然的情況,也就是劇情反轉的部分都不是處在驚訝點上,大部分都是在你覺得這段很無聊,能不能快轉或是跳過的時候,劇情出現了轉折。再加上主角的人設問題,如果你要一個人符合硬漢角色,卻又要強迫她兒女情長,如果劇情編排本身不夠深入(對主角親情部分認識太淺),那畫面就會變得既無趣又尷尬,甚至覺得刪除這些橋段或許節奏會更好一點(預告片都比正片好看)。而利用時間循環交代男主角成長過程的訓練卻又剪得非常的零碎,這點在可以參考《明日邊界》中的訓練過程,當中安排的節奏比起這部要來的順暢許多。
3.沒有善用遊戲破關的元素:利用難度開啟的破關的片頭,但基本上卻沒有真正的扣住這個「遊戲闖關」的模式來進行敘述,每次重啟只是弄個像素標題就充當遊戲風味,這設定也未免太過看清「遊戲」這個概念。看看《歪小子史考特》的風格吧!每個人物出來可以設計一個定格加上特色介紹,甚至製作一個屬性計量表,就跟打電動一樣,Boss出來都有人物介紹,這些簡單但卻真正可以將「遊戲」概念帶入故事的方式卻沒有使用,連劍術大師的介紹都是由吧檯服務生來說明,更何況一看到服務生就覺得這傢伙等等應該戲份不少吧,但基本上就是一個完全無用的配角,整部片像這類角色的設計還不少,讓人真的覺得編劇沒有好好將「遊戲」與「人物」這之間的關係釐清,只是隨意拼湊這個元素就弄成一鍋大雜燴。
4.刻意的開放式結局:如果沒有要像《棕梠泉不思議》或是《忌日快樂2》刻意尋求某種科學解釋的話,那就不要過於描述這台精心打造的時間控制器,但偏偏這台機器又是本片的重點,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參考《時空線索》或是《啟動原始碼》的設定呢?立論可以很簡單,就是一個概念的呈現,甚至可以說誤打誤撞研發出來的也可以,但基本上博士都可以將特定人士的時空固定了,你說他真的搞不懂或是一頭霧水,我也是認了,但也正是如此才會停留在一個開放式結局。
開放式結局並不是不好,而是這部電影不需要開放式結局。《明日邊界》最後的重啟是給所有人一個念想,是否男女主角會重新擦出火花。但是這部電影基本上就是硬漢通關模式,難道你會覺得最後結局是只有男主角犧牲或是世界毀滅嗎?如果是的話,拍出來甚至比不拍好看。像是《啟動原始碼》如果僅停留在那最後的時光無法前進的話,電影本身也交代了他所要交代的事情,畢竟男主角完成屬於他的英雄之旅,而且這個既定的現實是已經發生過的事實。
我問你手痛不痛,你何必問候我老媽?
但是《迴路追殺令》沒有真正的完成屬於男主角的英雄之旅,因為在同一個時空中他只能選擇先與老婆和解而不是與兒子完成和解,所以劇情設計上如果強制只能二選一和解的話,說不定還更有張力。但最後卻停留在拯救世界的選擇上,既非男主角既定的選擇,也非硬漢電影式的結尾,因為拯救世界通常只是附帶的,妻兒才是重點,國家大事(甚至世界)哪有兒女情長來的重要。
《迴路追殺令》雖然一開始利用倒敘的手法讓人感覺耳目一新,因為我們不用重頭開始看主角如何笨拙的學習成為「先知」的步驟,但這新鮮感卻被接下來的劇情節奏與鋪陳所毀滅。如果導演敢將此片拍成像《殺千刀》(附註3)這種B級到極點的片的話,或許特色會鮮明的許多。
附註1:該片有濃濃的80年代硬漢風格電影元素,像是阿諾史瓦辛格、席維斯‧史特龍、尚克勞德‧范‧達美、布魯斯‧威利、梅爾‧吉勃遜等都是代表,劇中大反派也請到梅爾‧吉勃遜作為擔當。另一個片中元素是致敬復古電玩,當中也有一幕特別介紹,但整體說明卻過於籠統,著實可惜。
附註2:嚴格來說,《汪洋血迷宮》並非是時間循環,其內涵與反轉其實與時間沒有太大的關係,甚至抉擇點上的無奈與無法改變,才是本劇反轉與循環的重點,但放在此處主要是凸顯還有這種無法改變的循環也不失為一個好故事,並非只有打破循環才能令人印象深刻,回到頭來還是故事的架構問題。
附註3:《殺千刀》系列第一集反派有史蒂芬‧席格跟勞勃‧狄尼諾,第二集梅爾‧吉勃遜,很難想像這兩部片其他配角也都是知名演員,但劇情編排卻是B級到不行的B級片。
79會員
63Content count
解析電影的世界與個人對於電影語言的看法 比起電影心得分享,更貼近於影評的言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psuleFil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未知生,焉知死」。如果將漫畫、OVA、影集等皆納入討論的範圍,就可以了解到其實所有人都只是透過「即將到來的死亡」,去理解「生命存活」的意義,但這個重新理解「生命」意義的過程,人人卻大不相同(附註1)。 在這類型相關的影視作品中,最一般的理解就是「本能者」(類似及時行樂)。末日將近,反正要活也活不了
如果說「活著」就是生命的意義,那「死亡」在這之間所扮演的角色為何?是告訴你所有人最終都會迎來相同的結果,所以不同於別人生活的方式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特色?還是提醒你人終有一死,活不活得有個人特色甚至賦予什麼意義,那都不是重點,到頭來都是一場空而已,何必活得那麼辛苦呢?
《第一次接觸》是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出演的第一部電影,電影名《La Boum》有翻譯《第一次接觸》或是《初吻》,但其實原意指的是派對,那場劇中未成年少年們參加的派對。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吸引我的不是祖母的與少女之間的羈絆、不是父母親之間經歷離異卻又重新找回初衷和解的戲碼、也不是
如果我的記憶正確的話,我生平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的電影就是「哥吉拉」,但那時候我只覺得是放大版的恐龍,而恰好我小時候又是一個恐龍迷,從此之後便成為「哥吉拉」的忠實粉絲。在我看《哥吉拉》系列作最期待的時刻,就是每當背景BGM響起的時候,你就知道主角要出現了,如果一部哥吉拉電影,戰鬥場面或是破壞鏡頭太少,似
《緝魂》算是近期難得一見的華語佳片,從劇本到選角之間的關係、角色之間的設定、場景上的考究等,基本上都有努力的去配合。可惜的部分就是可能為了營造出詭譎驚悚的設定,採取比較慢步調的手法呈現,這使得有些節奏上的轉變銜接沒有到很好(這部分後續再詳加說明)。再加上有些刻意的台詞(
串流平台的蓬勃發展,不僅讓電影的成本下降,也讓流水線生產的片子越發精良。以《末日激戰》這類型的科幻片來說,如果扣掉演員與特效爆破場面的話,其實某些「理念」還蠻值得思考的。但或許要保有類似「大片」的觀感,反而不像有些B級片將理念解釋的足夠清楚,遮遮掩掩下的描述與延宕的拖戲節奏,
「未知生,焉知死」。如果將漫畫、OVA、影集等皆納入討論的範圍,就可以了解到其實所有人都只是透過「即將到來的死亡」,去理解「生命存活」的意義,但這個重新理解「生命」意義的過程,人人卻大不相同(附註1)。 在這類型相關的影視作品中,最一般的理解就是「本能者」(類似及時行樂)。末日將近,反正要活也活不了
如果說「活著」就是生命的意義,那「死亡」在這之間所扮演的角色為何?是告訴你所有人最終都會迎來相同的結果,所以不同於別人生活的方式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特色?還是提醒你人終有一死,活不活得有個人特色甚至賦予什麼意義,那都不是重點,到頭來都是一場空而已,何必活得那麼辛苦呢?
《第一次接觸》是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出演的第一部電影,電影名《La Boum》有翻譯《第一次接觸》或是《初吻》,但其實原意指的是派對,那場劇中未成年少年們參加的派對。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吸引我的不是祖母的與少女之間的羈絆、不是父母親之間經歷離異卻又重新找回初衷和解的戲碼、也不是
如果我的記憶正確的話,我生平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的電影就是「哥吉拉」,但那時候我只覺得是放大版的恐龍,而恰好我小時候又是一個恐龍迷,從此之後便成為「哥吉拉」的忠實粉絲。在我看《哥吉拉》系列作最期待的時刻,就是每當背景BGM響起的時候,你就知道主角要出現了,如果一部哥吉拉電影,戰鬥場面或是破壞鏡頭太少,似
《緝魂》算是近期難得一見的華語佳片,從劇本到選角之間的關係、角色之間的設定、場景上的考究等,基本上都有努力的去配合。可惜的部分就是可能為了營造出詭譎驚悚的設定,採取比較慢步調的手法呈現,這使得有些節奏上的轉變銜接沒有到很好(這部分後續再詳加說明)。再加上有些刻意的台詞(
串流平台的蓬勃發展,不僅讓電影的成本下降,也讓流水線生產的片子越發精良。以《末日激戰》這類型的科幻片來說,如果扣掉演員與特效爆破場面的話,其實某些「理念」還蠻值得思考的。但或許要保有類似「大片」的觀感,反而不像有些B級片將理念解釋的足夠清楚,遮遮掩掩下的描述與延宕的拖戲節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無論你是否喜歡《星際異攻隊》,都不得不否認導演James Gunn的漫改超英電影在當今的主流市場有著特立獨行的一股魅力,華麗的場面,有著心理缺陷的角色,一群不起眼的英雄,對金曲的獨到眼光,而他帶來的《自殺突擊隊:集結》除了這些熟悉的元素,多了一份狂妄的肆無忌憚。
Thumbnail
昨天偶然滑到一部《殺有赦:辛托雅的故事》紀錄片,由於過去也從事少年的輔導工作,忍不住被題材吸引。最近很紅的台劇《誰是被害者》,劇中女主角曉孟,背景設定也是被收容在少觀所的少女。
Thumbnail
才驚覺,原來我是真的愛你。為了警醒自己看向真實的客體,而情願不全身心地舒展主體意念,終無法藉此取代客體的存有。走掛在搖搖欲墜的高空繩索,擺盪在欲生欲死的界線。對生的本能貪求,即使路漫漫且修遠,也要咬牙堅挺;對死的自然垂落,不斷教唆著:何不化蝶以成永恆?
Thumbnail
台灣電影《親愛的殺手》把「國片最赤裸情慾之作」當成宣傳方針,但本質卻是探討邊緣群體的生存欲望,除主要描繪的情與慾之外,情節不時劃過的金錢、飲食與自尊,也是電影使人揪心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阿泰在和楊曉淇拍照的時候,她的肢體彷彿屍體一般任憑他擺佈成他想要的動作──錯過的東西真的就已經錯過,你只是在擺弄的過程當中幻想你們有了對價的償還──但實情其實根本是反過來的,是阿泰經驗到象徵意義的死亡,而這個場景是反向性地呈現這件事。楊曉淇以死亡的姿態呈現在阿泰面前,其實是為了反照出阿泰的死亡⋯⋯
Thumbnail
看似荒唐與灰暗,夢魘卻彷彿眼前的一切,或許正是布紐爾的超現實吧。《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以動畫及配樂的詭譎奇幻之貌,令我們一同參與布紐爾的創作歷程。電影有徬徨掙扎、友誼衝突、死亡宗教,同時帶來「電影」定義的思考,
Thumbnail
<p>《第三次殺人》是一齣總想要吊死了主角的作品,繩子在導演手上,那條繩索他沒有要給觀眾。但誠實說,繩索從來就不只能用來吊死壞人,還能吊死好人,也可能救人。</p>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無論你是否喜歡《星際異攻隊》,都不得不否認導演James Gunn的漫改超英電影在當今的主流市場有著特立獨行的一股魅力,華麗的場面,有著心理缺陷的角色,一群不起眼的英雄,對金曲的獨到眼光,而他帶來的《自殺突擊隊:集結》除了這些熟悉的元素,多了一份狂妄的肆無忌憚。
Thumbnail
昨天偶然滑到一部《殺有赦:辛托雅的故事》紀錄片,由於過去也從事少年的輔導工作,忍不住被題材吸引。最近很紅的台劇《誰是被害者》,劇中女主角曉孟,背景設定也是被收容在少觀所的少女。
Thumbnail
才驚覺,原來我是真的愛你。為了警醒自己看向真實的客體,而情願不全身心地舒展主體意念,終無法藉此取代客體的存有。走掛在搖搖欲墜的高空繩索,擺盪在欲生欲死的界線。對生的本能貪求,即使路漫漫且修遠,也要咬牙堅挺;對死的自然垂落,不斷教唆著:何不化蝶以成永恆?
Thumbnail
台灣電影《親愛的殺手》把「國片最赤裸情慾之作」當成宣傳方針,但本質卻是探討邊緣群體的生存欲望,除主要描繪的情與慾之外,情節不時劃過的金錢、飲食與自尊,也是電影使人揪心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阿泰在和楊曉淇拍照的時候,她的肢體彷彿屍體一般任憑他擺佈成他想要的動作──錯過的東西真的就已經錯過,你只是在擺弄的過程當中幻想你們有了對價的償還──但實情其實根本是反過來的,是阿泰經驗到象徵意義的死亡,而這個場景是反向性地呈現這件事。楊曉淇以死亡的姿態呈現在阿泰面前,其實是為了反照出阿泰的死亡⋯⋯
Thumbnail
看似荒唐與灰暗,夢魘卻彷彿眼前的一切,或許正是布紐爾的超現實吧。《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以動畫及配樂的詭譎奇幻之貌,令我們一同參與布紐爾的創作歷程。電影有徬徨掙扎、友誼衝突、死亡宗教,同時帶來「電影」定義的思考,
Thumbnail
<p>《第三次殺人》是一齣總想要吊死了主角的作品,繩子在導演手上,那條繩索他沒有要給觀眾。但誠實說,繩索從來就不只能用來吊死壞人,還能吊死好人,也可能救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