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不嫌棄,歡迎入內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進入股市之後,我也養成了開始對人群的意見發表做觀察的習慣。例如在咖啡店之中,總會去注意別桌的客人在聊些什麼,老闆話家常都說了些什麼,有沒有透露出什麼大眾的心情,有沒有隱藏什麼潛在的商機等。如貓一般,就是生活上的觀察家。
在社群媒體上我也會去閱讀不同領域的問題和解答,加上自身工作上的觀察經驗,發現幾個時下益發顯著的現象:
  • 提問的意圖:很多人尋求的只是「我該怎麼做」,要的是別人提供一系列選項清單或執行步驟SOP,目的只是將手邊的作業交差了事然後再趕快去做下一個。如果是專題性質的工作,看重的只是在自身履歷上在加上一筆華麗的經歷描述。
  • 對問題的認知:提問者不一定有正確的認識自己的課題,提出的問題所得到的解答也不一定有用,形成頭痛醫腳的狀態。
  • 即便對於當下使用工具熟悉,但仍不具備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缺乏紮實的基本功全盤理解。例如AI領域中多的是善於應用Keras與Tensorflow模組進行各種新潮專案的「高手」,但其中卻存在看不懂Python報錯資訊的人。股市中知道如何使用選股工具的人很多,但選不出如己所願的股票的人,以及理不清為何買進透過「巴菲特選股」篩出的股票會賠錢的人也不少。
  • 不論提問與回答的人,都不見得對於專有名詞的定義假設前提有充分認知,對於因果關係(Causation)和相關性(Correlation)也往往不會區分。例如,股債走勢總是反向?亂世買黃金是鐵則?通膨或是量化寬鬆退場必定崩盤?
會造就以上的問題,原因除了資訊氾濫與個人多元發展下造就在學習與思考上的速食以節省時間心力外,學校與補習教育對於正確答案的要求弱化了深度思考的訓練(進入職場建立家庭後更缺乏彌補的時間和心力),以及社群媒體主流意見領袖以此特性迎合受眾更強化了此負向循環。
投資上有幾個很常聽到的問題,例如「現在開始每月X元定期定額買進台灣50是否是合適」這老梗問題,其實你想知道的是「我」能不能靠此賺到「我」所滿意的獲利,因此問的應該是自身是否適合這樣的操作,該為這個答案負責的並不是回答的人和台灣50這個標的,而是你自身的條件。同樣地,「該不該透過波動率指數做避險」這個問題也一樣,當認清標的特性之後,問題仍然回到你的自身處境上。
儘管多數主流意見領袖會告訴你買台灣50就對了,不要碰波動率指數準沒錯,而目前以長期績效而言也確是如此,成為羊群之一也的確較為輕鬆,但你也放棄了尋求自身的最佳選擇,以及當某日羊群潰散時自身的應對能力。或許兌回現金出場是穩當的做法,但你有想過最佳出場時機是何時嗎?是否應該洞燭機先早一步進行,或是留在市場等待未來可能的下一波行情?
別人代替自己思考很輕鬆愜意,然而也因此不自知地失去了掌握自己行為動機的能力。漸漸地,對於龐大的資訊量無法即時地分析,也無法產生主流聲浪以外的觀點而隨波逐流,最後,也只能透過追蹤知識型網紅們的影片和podcast、閱讀名人推薦書單來假裝自己仍有在思考…
儘管不會是出於惡意,但終究沒有人可以好好地站在自身立場做思考,更何況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也不一定充分,又怎麼能找到合適的解惑對象?像我,在學習圍棋、程式、吉他、當貓奴、咖啡、股票投資、以及決定出版專題的當下,都重新認識了自己一次。以股市為例,即發現自己不如預期地有紀律,平時再怎麼思緒縝密遇到股價大修正時仍可能出現非理性的操作;而下意識的悲觀思維容易違背趨勢,做出過份期待極端行情的行為。
漏漏長在門口說了一堆真是不好意思,還請趕快入內吧!
接下來的內容,會較限縮而具體,希望有助於不同切入點的思考和剖析。

文章縮圖來源:Photo byJessica LewisfromPexels
本文最新版本:2021.8.4
本文初版發布:2021.8.4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會員
36Content count
這裡沒有致富聖杯與操盤建議,有的是一套分析決策的心法用以面對龐大雜亂的資訊量。點滴取自於個人經歷的歸納整合,灌溉於股票理財,以期日後在投資績效與人生成就上結實纍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柚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投資這條路上,說起來我並不資深,而離財富自由也仍相當遙遠。那麼我是憑藉什麼理由來寫這個專題?最主要的就是將我過往的經歷和心得記錄下來也分享出去,像是共筆那樣。而我也力求在過程中持續學習成長,而不是消耗自我。
說到進入股市的契機,說是一念之間也罷,說是長久的醞釀也沒錯。出社會以來先後粗淺研究過不同理財商品,也對於進場買股票評估了好一段時間,但在開始評估的半年之後的某個瞬間決定了一切。
聊一點相談室主人的過往。
在投資這條路上,說起來我並不資深,而離財富自由也仍相當遙遠。那麼我是憑藉什麼理由來寫這個專題?最主要的就是將我過往的經歷和心得記錄下來也分享出去,像是共筆那樣。而我也力求在過程中持續學習成長,而不是消耗自我。
說到進入股市的契機,說是一念之間也罷,說是長久的醞釀也沒錯。出社會以來先後粗淺研究過不同理財商品,也對於進場買股票評估了好一段時間,但在開始評估的半年之後的某個瞬間決定了一切。
聊一點相談室主人的過往。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非自願獨身者」由厭女而生的犯罪,在日本恐有增加的預感 東京奧運期間的8月6日晚間6點半左右,正穿梭在東京都內開往新宿方向的小田急線快速急行列車上,發生一起男子持刀攻擊車內乘客的事件,而男子的供詞更是震驚日本社會.....
Thumbnail
一個給予城市最大留白的黑盒子從外太空降落在了地球,俐落狹長的量體,賦予了強烈的方向性。我們為了從中窺視黑盒子的面紗,刻意從各個角度巷弄去接近去捕捉。只見城牆般的立面上有著巨大開口讓人瞥見對向一方天空.....
Thumbnail
知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近日因為羅興亞人事件名聲低落,遭受國際間的各大組織大肆抨擊,認為她不替弱勢團體發聲,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也許在現實的政治世界,想要實現所謂的正義和公平相當困難,背後隱含著許多你我都沒看見的故事。
Thumbnail
羅興亞族群在緬甸長期遭受打壓,失去其應有的權利,這樣的困境即使經過時間的流逝,似乎毫無改變,儘管有許多國際人權組織試圖扭轉這個民族的未來。但是,結果不如預期,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Thumbnail
這張照片大家一定不陌生,是難民海上驚魂記。不過這不是占盡國際新聞版面的敘利亞難民,目的地更不是歐洲。他們是羅興亞人;他們從緬甸來,但緬甸不承認他們是緬甸人。他們是走投無路的難民,但緬甸都叫他們作孟加拉非法移民。雪上加霜的是,孟加拉也否認他們與孟加拉的關聯。他們被稱作是全世界最不受歡迎的一群人。
Thumbnail
<p>生活在美國,尤其是全年充滿眾多遊客的大城市紐約,排華情結正盛,身為臺灣人經常恐懼被套入「沒規矩中國遊客」的刻板印象,容易引起比當地美國人還更強大的仇中情結。Burberry 排糞事件及越南移工事件所渲染的驚訝和焦慮,即是一個省思我們經常犯下物種歧視惡習的機會。</p>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非自願獨身者」由厭女而生的犯罪,在日本恐有增加的預感 東京奧運期間的8月6日晚間6點半左右,正穿梭在東京都內開往新宿方向的小田急線快速急行列車上,發生一起男子持刀攻擊車內乘客的事件,而男子的供詞更是震驚日本社會.....
Thumbnail
一個給予城市最大留白的黑盒子從外太空降落在了地球,俐落狹長的量體,賦予了強烈的方向性。我們為了從中窺視黑盒子的面紗,刻意從各個角度巷弄去接近去捕捉。只見城牆般的立面上有著巨大開口讓人瞥見對向一方天空.....
Thumbnail
知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近日因為羅興亞人事件名聲低落,遭受國際間的各大組織大肆抨擊,認為她不替弱勢團體發聲,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也許在現實的政治世界,想要實現所謂的正義和公平相當困難,背後隱含著許多你我都沒看見的故事。
Thumbnail
羅興亞族群在緬甸長期遭受打壓,失去其應有的權利,這樣的困境即使經過時間的流逝,似乎毫無改變,儘管有許多國際人權組織試圖扭轉這個民族的未來。但是,結果不如預期,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Thumbnail
這張照片大家一定不陌生,是難民海上驚魂記。不過這不是占盡國際新聞版面的敘利亞難民,目的地更不是歐洲。他們是羅興亞人;他們從緬甸來,但緬甸不承認他們是緬甸人。他們是走投無路的難民,但緬甸都叫他們作孟加拉非法移民。雪上加霜的是,孟加拉也否認他們與孟加拉的關聯。他們被稱作是全世界最不受歡迎的一群人。
Thumbnail
<p>生活在美國,尤其是全年充滿眾多遊客的大城市紐約,排華情結正盛,身為臺灣人經常恐懼被套入「沒規矩中國遊客」的刻板印象,容易引起比當地美國人還更強大的仇中情結。Burberry 排糞事件及越南移工事件所渲染的驚訝和焦慮,即是一個省思我們經常犯下物種歧視惡習的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