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理解你的成長痛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merican Girl, narrative of your daily stress
❤ 共賞影友:需要被理解、需要理解他人
  觀影前,我依然刻意保持無知,除了電影海報之外什麼都不看不聽不想不猜。觀影中,右邊的人開始抽鼻子、後面的人呼吸顯得克制,生怕吵到前面的人,或者生怕洩露自己。我只靜靜看,同時用耳朵感受那些讓觀眾開始從心裡濕潤到眼角的時刻有哪些。但我不告訴你,等你去聽。觀影後,我只一如往常告訴你,進了戲院,有哪些切入角度可能提升你的觀影經驗:
家庭劇最可愛的一刻
  首先,我建議注意語言轉換和語言混雜的使用時機。上次這麼喜歡語言混用的設計和執行,是〈瘋狂亞洲富豪〉,以及〈色.戒〉。身為日常生活中需要完整使用中文和英文的人,這齣戲裡,每個角色選擇和混用中英文的方式非常有說服力,而且對劇情推動起了莫大幫助。無論是配合聽話的人說出適合對方的語言,還是直接反應來不及翻譯的詞彙,以及對某些人永遠固定使用那一種語言的詞彙,都合情入理。沒有比這個更棒的隱喻框架了。
  再來,選擇一個你喜歡,或者最能同理的角色,潛進去理解她在每一個時刻的橫剖面上,有多少壓力。兩位主角,媽媽或姊姊的角色特別容易代入,但如果有機會,代入爸爸。爸爸在這個故事裡,像世間絕大多數的爸爸,沒有直接被體諒、沒有直接被同理,甚至沒有強力要求別人同理他。大概因為是男人。如果你能在這部片裡,每一刻都深切同理爸爸,你大概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如果你看第一次選擇同理媽媽,試試看第二次的時候同理爸爸,幾乎能看出另一個故事。
  這部片最大的看點,是人物。真實感之強烈,幾乎像是一張生理組織切片,從一個真實家庭裡剖出。年幼的妹妹就像那個年紀的孩子一樣思考、講話、行動,國中生也有完全屬於她們的堅持和非理性,這些成功的角色,在成人最為主要創作者時,格外困難。畢竟記得怎麼做孩子,是所有創作者的難題,阮鳳儀做得非常有說服力。另外一定要感謝林嘉欣的演技,把心理和生理失控的時刻,演得讓觀眾能有體感,幾乎讓全場的人肩頸都為之緊繃。進戲院的樂趣就在這裡,感到全場觀眾為之一緊的時刻,通常都跟你的相去不遠。
  然而戲不工整。如果用角色成長的角度來看,挑戰的強度不是依時序增加或變形,衝突的強度也不是順著滾輪加劇或擴大。像現實人生一樣,不會為了訓練你成長就循序漸進地來。看完,這份不工整可能適合這個改編自個人經歷的故事。
  很幸運看到導演場,導演影後出來和大家打招呼,承認這是非常個人的一段真實經歷改編。同時導演也說明某一場戲的藍光效果是用一整排電蚊燈打出來的,以及結尾在拍攝和剪輯上跟製片討論磨合出現在的版本,在我看來是一個完整的情緒收合點。我只想問,導演第一部長片把自己的私密重要經歷拿出來,還得到這麼高的起點,她第二部要怎麼辦?如果幸運,一個會講故事的人,能再講一個好故事。
  也談一下短處。這個背景設定在 2003 年的故事,編劇和導演似乎不夠心狠,對角色和對故事都是。身為觀眾,我們期待看見超過自己現實生活的情緒強度和事件衝擊,代我們走一遭,這不正是娛樂的宗旨?如果不超過觀眾的人生經歷,就不會有代償滿足感。但美好的敘事可以把輕薄的內容加深成超越情緒本身的體驗。〈四百擊〉也是很微小的事件,但無損作品的敘事強度。也有一種寫實就是淡淡的,像是〈Paterson〉。但美國女孩的事件和情緒以及表達手法,都不是淡淡的那種「有些人類是這樣過活」的類型,而是「這情緒,你不也有過?」的故事。這種故事,只割傷皮膚嫌可惜,下次能不能劃開胸腔,看見鼓漲的心跳?
265會員
225Content count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 常以探戈DJ和製鞋業者的身份出現,總之是舞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麟左馬騳驫 的其他內容
標題殺人。但不先直面自己的弱點,哪找得出改進良方?多數的觀眾都會發現,台劇常出現演員講台詞的尷尬感。我想這可以拆成三部分來看:
她是個真正的公主,不是一個譬喻裡的公主,也真正繼承了一個帝國,不是隱喻下的帝國。這常用的隱喻詞彙,關於她的倒都不是譬喻,只是白描。世人只能以譬喻來理解的地位跟階級,是她人生的容器。
乍看像溫馨版的〈實習醫生〉但其實更像醫療版的〈六人行〉。五位主角分屬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全都是救命於水火,隨時必須迅速做出最有利於病患的綜合判斷,且念及刀及的超高壓工作。然而戲很溫馨。有笑有淚、有情有義。最棒的是,戲很寫實。
這世界上又痛又殘酷的韓國電影太多了,本來不缺這一部。但是這一部是一個集大成者,不是痛或殘酷的集大成,也不是拍攝技巧的集大成,而是某種生命經歷的集大成。
有些電影跟預告片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雜誌的封面與內容,不見得完全相符。看預告,你以為這部片是 Vogue 亞洲版,沒想到翻開來是 Monocle,不過攝影風格還是落在時尚雜誌,一切都置中。
講到抓馬,拉丁人說他們第二,到底誰能稱第一?除了阿莫多瓦精美的俗豔,阿根廷也有很多深邃而瘋癲的作品,例如這部。
標題殺人。但不先直面自己的弱點,哪找得出改進良方?多數的觀眾都會發現,台劇常出現演員講台詞的尷尬感。我想這可以拆成三部分來看:
她是個真正的公主,不是一個譬喻裡的公主,也真正繼承了一個帝國,不是隱喻下的帝國。這常用的隱喻詞彙,關於她的倒都不是譬喻,只是白描。世人只能以譬喻來理解的地位跟階級,是她人生的容器。
乍看像溫馨版的〈實習醫生〉但其實更像醫療版的〈六人行〉。五位主角分屬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全都是救命於水火,隨時必須迅速做出最有利於病患的綜合判斷,且念及刀及的超高壓工作。然而戲很溫馨。有笑有淚、有情有義。最棒的是,戲很寫實。
這世界上又痛又殘酷的韓國電影太多了,本來不缺這一部。但是這一部是一個集大成者,不是痛或殘酷的集大成,也不是拍攝技巧的集大成,而是某種生命經歷的集大成。
有些電影跟預告片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雜誌的封面與內容,不見得完全相符。看預告,你以為這部片是 Vogue 亞洲版,沒想到翻開來是 Monocle,不過攝影風格還是落在時尚雜誌,一切都置中。
講到抓馬,拉丁人說他們第二,到底誰能稱第一?除了阿莫多瓦精美的俗豔,阿根廷也有很多深邃而瘋癲的作品,例如這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一、 影音為主的社群網站對美國的兒童、青少年、年輕成年人(或稱Z世代)影響深遠,而年輕女孩陷入抖音(TikTok)的程度又最為嚴重 二、 2021年時的統計,Z世代佔全世界32%人口,一年1420億美元的消費力。這些人是「影音社群網站」原生代,從懂事就習慣滑手機、看影音。
Thumbnail
想要5分鐘快速完妝?想要有水嫩好膚質?歲末年終派對想讓整體造型更耀眼?好友劉婕蕙是揚名國際的世界級彩妝師Naomi,自創的朵烈美妝將品牌升級,亞韻子日前在順益台灣美術館舉辦了2024朵烈美妝新品發表會,把朵烈美妝融合遮瑕、提亮、唇頰蜜的彩妝精緻三件組、包含新品龍血凍齡緊緻蠶翼面膜的朵烈美妝面膜、
Thumbnail
美國女孩所呈現的是一種「狀態」。 它呈現出一個家庭中所有的角色該如何面對死亡、改變、與自身的不合時宜。 芳儀看著媽媽的病情、生活環境劇變卻無力改變的迷茫; 莉莉不知道該怎麼和芳儀相處、該如何處理對於自己的失望感, 美國女孩忠實且克制的呈現出了這種「狀態」在一個家庭裡如何影響所有成員。
Thumbnail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本激動人心的書,讓讀者心情隨之迭盪,也是一本伶俐聰明的書,因為作者Stephanie Foo不憚繁瑣底爬梳腦科學論文,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 更進一步說《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個馬來西亞華裔的美國女孩自傳書,也是一段療癒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回憶錄。
Thumbnail
在鍾孟宏導演的《瀑布》中,用了疫情和思覺失調來一步步地解構這個家庭在「分崩離析」與「重建」的過程,《美國女孩》看似也有上述的部分元素,但電影本身卻是一次極具私人的嘗試,但這份私人情感卻因時空背景,足以讓觀眾深刻投射進電影。
Thumbnail
越深刻的故事,越得輕巧對待,《美國女孩》洗鍊、俐落且不濫情,灑落的細節,正好盡顯萬物的一體兩面,有光有影,有生也有死──冉冉堆疊的通俗日常,沈穩捕捉住人心的徬徨、搖擺與信仰。然而,這部電影,不僅關於女孩、疾病,還道出臺灣的處境,猶如千禧世代的縮影,讓人得以明白夢想與現實的夾縫,到底塞藏了多少的破碎。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就是一封時光之書,雖是私密的家庭故事,卻映照出當時某個區域的集體記憶,平凡的生活因SARS病毒(病情)來襲變得害怕,因而不安、憤怒與悲傷。說來也巧,電影在新冠疫情還繼續蔓延的當下上映,某種程度像是用這個故事,回應了現今的社會心理。
Thumbnail
一段台灣女性最深層的生命經驗——《美國女孩》中莉莉所展現的是女性心中、最想擺脫,卻早已與一生糾纏不清的傳統壓抑。
Thumbnail
一位以「拯救世界」為人生目標的美國科技業連續創業家,最後為什麼成為散播反疫苗資訊、被臉書與YouTube封鎖的激進人士?我們該如何看待他對這世界帶來的貢獻與災難?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一、 影音為主的社群網站對美國的兒童、青少年、年輕成年人(或稱Z世代)影響深遠,而年輕女孩陷入抖音(TikTok)的程度又最為嚴重 二、 2021年時的統計,Z世代佔全世界32%人口,一年1420億美元的消費力。這些人是「影音社群網站」原生代,從懂事就習慣滑手機、看影音。
Thumbnail
想要5分鐘快速完妝?想要有水嫩好膚質?歲末年終派對想讓整體造型更耀眼?好友劉婕蕙是揚名國際的世界級彩妝師Naomi,自創的朵烈美妝將品牌升級,亞韻子日前在順益台灣美術館舉辦了2024朵烈美妝新品發表會,把朵烈美妝融合遮瑕、提亮、唇頰蜜的彩妝精緻三件組、包含新品龍血凍齡緊緻蠶翼面膜的朵烈美妝面膜、
Thumbnail
美國女孩所呈現的是一種「狀態」。 它呈現出一個家庭中所有的角色該如何面對死亡、改變、與自身的不合時宜。 芳儀看著媽媽的病情、生活環境劇變卻無力改變的迷茫; 莉莉不知道該怎麼和芳儀相處、該如何處理對於自己的失望感, 美國女孩忠實且克制的呈現出了這種「狀態」在一個家庭裡如何影響所有成員。
Thumbnail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本激動人心的書,讓讀者心情隨之迭盪,也是一本伶俐聰明的書,因為作者Stephanie Foo不憚繁瑣底爬梳腦科學論文,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 更進一步說《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個馬來西亞華裔的美國女孩自傳書,也是一段療癒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回憶錄。
Thumbnail
在鍾孟宏導演的《瀑布》中,用了疫情和思覺失調來一步步地解構這個家庭在「分崩離析」與「重建」的過程,《美國女孩》看似也有上述的部分元素,但電影本身卻是一次極具私人的嘗試,但這份私人情感卻因時空背景,足以讓觀眾深刻投射進電影。
Thumbnail
越深刻的故事,越得輕巧對待,《美國女孩》洗鍊、俐落且不濫情,灑落的細節,正好盡顯萬物的一體兩面,有光有影,有生也有死──冉冉堆疊的通俗日常,沈穩捕捉住人心的徬徨、搖擺與信仰。然而,這部電影,不僅關於女孩、疾病,還道出臺灣的處境,猶如千禧世代的縮影,讓人得以明白夢想與現實的夾縫,到底塞藏了多少的破碎。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就是一封時光之書,雖是私密的家庭故事,卻映照出當時某個區域的集體記憶,平凡的生活因SARS病毒(病情)來襲變得害怕,因而不安、憤怒與悲傷。說來也巧,電影在新冠疫情還繼續蔓延的當下上映,某種程度像是用這個故事,回應了現今的社會心理。
Thumbnail
一段台灣女性最深層的生命經驗——《美國女孩》中莉莉所展現的是女性心中、最想擺脫,卻早已與一生糾纏不清的傳統壓抑。
Thumbnail
一位以「拯救世界」為人生目標的美國科技業連續創業家,最後為什麼成為散播反疫苗資訊、被臉書與YouTube封鎖的激進人士?我們該如何看待他對這世界帶來的貢獻與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