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小孩養育之路】-自閉症ASD與高敏感HSP差別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自閉症官方說明

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將原本常見自閉症名稱(英文:Autism)調整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根據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自閉症是先天性腦部受損,所以引發的發展障礙。這種腦部發展異常的情況,無法完全根治,不論是透過手術、藥物治療,甚至是飲食及長期作息調整,都只能稍微減輕症狀
一般來說,幼兒在2歲半至3歲以前,父母就可以透過行為舉止、社交狀況觀察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自閉症傾向。整體而言,語言發展遲緩、社交障礙、重複性動作,以及難以和他人建立情感等。但每個人的嚴重程度不一樣,且這些症狀在成長的過程,都可能隨著時間、治療變化而有不一樣的發展

🔆造成自閉症的 5 個主要原因

  1. 遺傳:報告顯示3%的自閉症和遺傳有關;也有研究人員發現7個相關的基因組,但自閉症真正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2. 病毒感染:懷孕時曾遭德國麻疹、流行性感冒感染,將提高孩子罹患自閉症的機率
  3. 新陳代謝失調:孩子患有先天性新陳代謝疾病,可能影響腦細胞、腦神經傳遞功能,而增加自閉症的機率
  4. 懷孕、出生困難造成的腦損傷:孕婦服用藥物、營養不良,及早產、難產皆可能提高孩子罹患自閉症的機率
  5. 基因:近年有研究指出自閉症的發生83%由基因決定,比過去認為基因有90%的影響略低,環境因素影響力接近2成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

🔆自閉症早期徵兆、症狀

(一)互動式障礙:包含語言、溝通以及人際交流障礙。不易察覺周遭人、事、物的改變,也不感興趣。較少和他人有言語、眼神上的互動,所以在人際交流上容易產生問題。
  • 社交中,較少有模仿性的手勢、肢體互動
  • 與同齡者相較,較少微笑、大笑的情緒
  • 不常說話,或者與同齡者相較之下,比較晚開始開口說話
  • 眼神、肢體較少與他人互動
  • 翻身、站立、爬行等行為發展緩慢
  • 多數自閉症的孩子們有避免與他人眼神接觸的傾向
  • 可能在不合宜的狀況下發笑.在接受擁抱或觸摸時,缺少反應或不想理會,甚至反抗
  • 過動或過靜
  • 突如其來的暴躁或具攻擊性,或沒來由的發脾氣
  • 難以表達需求,常使用手勢或用手指來取代語言
(二)固定行為和侷限興趣:對於特定事物會有堅持的程序及做法,有重複性動作,並拒絕改變既有習慣。例如:上學或回家的路線要固定。不僅如此,對於事物的喜好非常明顯,將注意力、時間集中在少數興趣上,對於不感興趣的事物缺乏關心。另外,對於特定感官刺激,也會異常敏銳。
  • 重複肢體行為,或對於特定物品產生依戀,吃飯、睡覺都要帶著
  • 對於特定感官刺激異常敏銳,反應特別激烈
  • 不斷重複某些日常生活中的字句
  • 對某些物品有超乎尋常的愛戀
  • 對一成不變的儀式行為非常執著,抗拒日常生活中任何微小的改變
  • 喜歡不斷地旋轉物品,或持續進行不尋常的 「遊戲」
  • 對於疼痛感覺遲鈍

🔆自閉症分類

據 2013 年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以及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的資料,將廣泛性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未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兒童崩解症整合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這 4 種自閉症類別在行為表現、特徵顯露的時間上皆有差異
  1. 廣泛性自閉症(Autistic disorder)
    多數發病於 3 歲以前,有明顯的社交溝通、語言發展障礙。依據認知、溝通能力,可分為高功能型自閉症、低功能型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智商高於 70 以上,在聽、說、讀、寫等能力上沒有明顯問題。但相較於前者,低功能自閉症患者不論是在接收資訊、表達能力上都明顯較差。
  2. 亞斯伯格症(Asperger's syndrome)
    亞斯伯格症並沒有語言發展問題,但一樣具有社交溝通障礙。智商多為平均值,甚至以上,所以許多人會認為亞斯伯格症與「廣泛性自閉症中」的「高功能型自閉症」相似。通常會執著於特定興趣,且容易單方面對身邊的人表達自我,也就是比較沒有察言觀色的能力,也無法根據對方的行為舉止,做出互動上的調整、應對。
  3. 未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not otherwise specified)
    又稱為非典型自閉症,指的是自閉症的症狀中,因為缺少某些障礙,以致於無法完全符合自閉症診斷,這種情況就會被歸類在此項目中。
  4. 兒童崩解症(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
    在 3 至 4 歲以前孩童發展正常,但之後就會出現非常明顯的行為退化,10 歲以前原有的社交、語言能力就會喪失。

🔆高敏感與自閉症差別

  1. 注意力
    高敏感孩子容易分心的原因是太注意細節,而注意力缺失症孩子則是能力問題。如果在足夠安靜的環境中,高敏感兒童是可以專注做事的,但注意力缺失症兒童卻很難做到,即使在嘈雜環境中,高度敏感兒童用力控制,也是可以專注的,只是會更累,所以他們不太願意這麼幹,但注意力缺失症孩子是無論怎麼使勁,都很難做到專注的
  2. 表情模仿與眼神交會
    自閉症孩子是不會笑的,也不會學大人的表情,甚至眼神不能與人接觸,而這些特徵高敏感孩子都沒有。自閉症孩子直到2-3歲,還是對人沒興趣,但高敏感度孩子從小就會和父母有足夠的互動。他們對熟人可以很放鬆,互動也是良好的
  3. 成就
    高敏感兒童,經過科學的養育,今後很可能擁有較高的成就,比如在律師、醫生、老師、藝術家、科學家、歷史學家等領域,成為翹楚,歷史上,愛因斯坦、牛頓、居里夫人都是高敏感兒童,而確診的自閉症兒童,則很難獨立達到如此事業高度。(即使有繪畫、音樂天賦的自閉症兒童,他們也只能在父母的輔助下,才能獲得成就,自己獨立工作,幾乎無法獲得較高的成就,因為自閉症主要就是社交障礙。)

🔆結論:

帶小孩去打預防針看診,由於小朋友對於陌生人的接觸有抵抗,有時候醫生善意的提醒,是否去接受醫院檢查看看,因為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大人應該用講的就會了解,會這麼抵抗不應該是這個年紀該有的行為,言語之間透漏著小孩應該就是自閉症,剛開始我也一度懷疑是否是自閉症,於是我就去研究自閉症,後來發現高敏感症狀,於是就查詢高敏感與自閉症的差別
高敏感與自閉症最大的差別就是社交能力,自閉症患者無法與人互相交流做出回饋反映,就算是高功能自閉症多數具有語言能力,學習能力較佳、自閉傾向較不明顯;但語言理解與表達力、人際互動與聊天的能力仍有困難
由於高敏感既非病名、也不是診斷名,純粹是站在心理學和社會學觀點來定義,在醫學上沒有這樣的概念。因此就算去精神科、神經科、身心科求診,也不會被診斷為高敏感,有些醫師甚至沒聽過這些概念;即使明白有這個概念,很多人也不認為這是造成的原因
面對於一知半解的情況下,片面的詢問狀況下就篤定病因,也許是善意的提醒,但造成家屬心理上的壓力我覺得一種傷害,也許是雙方口語與認知不同,也許是對方的關心我過度解讀,但我還是希望同理心與確認自己的專業下再來提醒病患,這個感覺就很像幼稚園老師就要家長帶小朋友去檢查,卻沒有仔細觀察小朋友是否真的有狀況,不一樣的環境或是情境下是否會有相同的狀況,多次觀察後再來跟家長反映,而不是疑似類似的症狀加上半桶水的知識,就宣告貼上標籤

🔆參考來源:

  1. 親子天下 什麼是自閉症?了解自閉症7徵兆、原因、治療及教養方式
  2. 每日頭條 高敏感度兒童和內向、自閉、注意力缺失孩子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3. 三采文化 高敏感兒與高敏感族,都不是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主要是以童書可以親子共讀書籍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年年料理-金沙鹹蛋黃雞肉
【生活分享】當隊長或組長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分享
年年料理-金沙鹹蛋黃雞肉
【生活分享】當隊長或組長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有些高敏感者"很容易被誤會"總是往負面的方向走, 但其實只是因為特別的"共感力", 明明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彷彿是自己親身經歷般而產生"同理心", 高敏感者很輕易能同理他人,卻無人能同理自己, 這其實會讓高敏感者時常陷入一種"孤獨感"。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如果你常覺得自己和別人不太一樣,對環境、他人的情緒和自己的感受特別敏銳,那你可能就是所謂的「高敏感族群」。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高敏感族群更好地理解自己,找到適合的生活方式,實現平衡和幸福!
高敏感是想太多,或是在某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會有極大的反應,但那些的極大,只是別人沒看見他為何如此的過程才會如此覺得。 亞斯則是與外界的聯繫較少,比較容易陷入自己的思考當中,難以脫離原先的預設想法。
Thumbnail
最近國際情勢劇變,許多人時時關切新聞與資訊,也藉由關注、捐款、捐贈等努力盡一份心力。但因資訊來的又快又多,不少朋友反映不看訊息的時候感覺焦慮不安,一直看訊息又感覺眼睛疲勞腦袋混亂。這種資訊接收過載的狀況,身為高敏感的我心有戚戚焉,因此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緩解眼睛疲勞,放鬆心情的兩種園藝療癒方法。
Thumbnail
已經有非常多相關的文章(或書籍)介紹這一類的人,都有很詳細的論述,有興趣的人可以多深入研究一下。  也是因為看過幾本書與文章之後,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自己,以下是我自己本身這幾年下來覺得最深刻的覺察。 是特質,也是天賦 對於聲音、光線、味道都很敏感,因此很重視睡眠品質及時長,才可以在有限
Thumbnail
當我看見這本書的書名時,內心冒出一股質疑,「真的嗎?別人都我說想太多耶!我也覺得自己常常想太多,怎麼會是天賦呢?」
Thumbnail
最近在臉書上看隋棠分享她的小孩MAX(男孩),是一個高敏感的孩子,有長達兩年的時間都很難帶他,高敏兒情緒起伏很大,過程很辛苦,而她老公Tony從原本大男人改變成對小孩很有耐心的爸爸,令人感動。 影片的連結: https://fb.watch/9qNaiChVmi/ Tony的心路歷程如下: 1、停止
Thumbnail
許多高敏感人、大腦多向思考者都有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共感、同理能力高。雖然同理是有效溝通的重要基石,許多創作者們亦藉由高度同理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累積靈感與洞見,寫出讓人有共鳴的文章。 然而有時太過容易共感卻也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困擾一:經歷他人的經歷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有些高敏感者"很容易被誤會"總是往負面的方向走, 但其實只是因為特別的"共感力", 明明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彷彿是自己親身經歷般而產生"同理心", 高敏感者很輕易能同理他人,卻無人能同理自己, 這其實會讓高敏感者時常陷入一種"孤獨感"。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如果你常覺得自己和別人不太一樣,對環境、他人的情緒和自己的感受特別敏銳,那你可能就是所謂的「高敏感族群」。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高敏感族群更好地理解自己,找到適合的生活方式,實現平衡和幸福!
高敏感是想太多,或是在某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會有極大的反應,但那些的極大,只是別人沒看見他為何如此的過程才會如此覺得。 亞斯則是與外界的聯繫較少,比較容易陷入自己的思考當中,難以脫離原先的預設想法。
Thumbnail
最近國際情勢劇變,許多人時時關切新聞與資訊,也藉由關注、捐款、捐贈等努力盡一份心力。但因資訊來的又快又多,不少朋友反映不看訊息的時候感覺焦慮不安,一直看訊息又感覺眼睛疲勞腦袋混亂。這種資訊接收過載的狀況,身為高敏感的我心有戚戚焉,因此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緩解眼睛疲勞,放鬆心情的兩種園藝療癒方法。
Thumbnail
已經有非常多相關的文章(或書籍)介紹這一類的人,都有很詳細的論述,有興趣的人可以多深入研究一下。  也是因為看過幾本書與文章之後,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自己,以下是我自己本身這幾年下來覺得最深刻的覺察。 是特質,也是天賦 對於聲音、光線、味道都很敏感,因此很重視睡眠品質及時長,才可以在有限
Thumbnail
當我看見這本書的書名時,內心冒出一股質疑,「真的嗎?別人都我說想太多耶!我也覺得自己常常想太多,怎麼會是天賦呢?」
Thumbnail
最近在臉書上看隋棠分享她的小孩MAX(男孩),是一個高敏感的孩子,有長達兩年的時間都很難帶他,高敏兒情緒起伏很大,過程很辛苦,而她老公Tony從原本大男人改變成對小孩很有耐心的爸爸,令人感動。 影片的連結: https://fb.watch/9qNaiChVmi/ Tony的心路歷程如下: 1、停止
Thumbnail
許多高敏感人、大腦多向思考者都有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共感、同理能力高。雖然同理是有效溝通的重要基石,許多創作者們亦藉由高度同理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累積靈感與洞見,寫出讓人有共鳴的文章。 然而有時太過容易共感卻也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困擾一:經歷他人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