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個人之大學規畫來「榨乾我的大學」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大學,可以是一個學術殿堂、打造夢想的地方。但我們都知道,大學的花費並不斐,對於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而言,經濟壓力必然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反過來看,既然大學的花費不斐,那該如何讀出回本甚至千萬價值呢?自身除了畢業後領一個畢業學位之外,我還有哪些與別人不同?
而以上這些都是當時自己大學開學時問自己的問題。

將大學這段時間的資源所用其極

說到大學,會想到什麼樣的資源呢?或許是圖書館的書籍、讀書環境、體育館的游泳池、健身房,或是在校內選外語課培養第二外語能力,省下在外補習的學費,又或是將學校優質的演講聽好聽滿,與好的演講者交流,建立好的人際人脈,最後也許可以上不同領域的通識課程增廣見聞。以上這些,都是大學可以利用的資源,包含:設施的應用、課程參加、諮詢服務等等,只要想的到的資源,都可以利用!
那麼資源在哪裡呢?就在身邊、就在各處室的網站或學校公告裡。試試看以往從未聽過的講座、沒有參與過的課程,將學校資源的優勢吸取到自身吧!
● 重點筆記:
善用學校資源,花一樣的錢,你享受到的資源就是能比別人豐富。

開放心胸學習

文中說到一個概念:科系只是代表你的必修課表長怎樣,並不完全代表你的大學生活在原有的思維下,我們常常會陷入科系即是定終生的概念裡,不代表我們就不行在去探索其他科系的可能,大學時間相較以往已經寬鬆許多,例如輔系、雙主修或者上以往沒接觸過的通識課,而這些都是很好探索自己的方法。
再者,到教務處網站看看雙主系跟輔系的方法,甚至看看有沒有辦法修一些外校課程,進而認識新朋友、創造人生新可能!
● 重點筆記:
未來做怎樣的事情,從事怎樣的職業,都在心之所向,而不只是科系

社團、實習、勇於出包

除了在系上或者同班的範圍外,在社團中可以多認識系外的人,可以了解更多人的思考、行事方式並且學習與人交流合作。在大學的時候並無太多利害關係,因此人與人之間不會有太多顧慮和利益交換,人與人之間交流也會更真誠,別人不會因為你的職位階級或者公司而去評斷你,個人所代表的就是自己本身。極大化社交圈,認識更多人,跨出同溫層。
如果說大學生活是食物的話,社團不僅是大學的加味劑,更是點綴大學的營養!
● 重點筆記:
社團最重要的,不只是認識人而已,更重要的是學習到怎樣與人協作,互相幫助,為共同目標努力。
之後,進入業界實習可以更加瞭解真實企業的運作模式和模樣,這些都有助於更加了解未來的職涯方向。並且可以認識更多在職的學長姐請教相關產業的現況或者建議,以利有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未來的職涯規劃。並且在實習過程中,能學到的東西會跟課堂上迥然不同,卻能使你的大學歷程更加完整,對於職涯前景也絕對有幫助。
圖源:https://blog.104.com.tw/3-steps-to-find-ideal-internship/
盡早可以了解有興趣的產業、企業,理解看看他們對何種人才有興趣,如果想到標竿企業實習的話,可以在大一大二參與實習,讓自己成為優質的心目中的候選人,在大三大四便可以達標!
最後是勇於出包。勇於出包並不是當雷隊友,而是在事上認真做,心態上不要怕犯錯。個人從小因為受完美主義的影響,事事要求做到完美,反而事情是做好了,但完全沒有進步,失去蠻多的機會。犯錯當下雖然丟臉,但當下的經驗可以作為未來的營養劑,在未來某一個時刻派上用場!
● 重點筆記:
不要怕犯錯,給自己一個嘗試機會,這些會成為有價值的養分及回憶!

建立個人品牌

最後是建立個人品牌,建立個人品牌不是主要經營社群帳號,而是在自身上留下價值。如何留下價值,就是別人想到你會想起他曾做什麼事、幫助什麼人,擔任何種職位。其實這也不難,在大學時期,將每個經手的工作做好、在分組時不要當雷隊友,甚至做個大家都要的神隊友。
再者,在,也會同時增加與老師的印象,或許有了老師的好印象能夠增加未來職涯推薦的機會,及業界邀請哦!
● 可以增加個人品牌的方法:
  1. 在講座或課堂上好好參與,與老師多方討論:增加與老師的印象,或許有了老師的好印象能夠增加未來職涯推薦的機會,及業界邀請哦!
  2. 累積自己的「作品集」:作品集不一定是專案或者作品,作品集可以是以往的經歷,比如:參與的每個活動、競賽,都能成為你的累積。大學的每段經歷也可以是屬於個人作品集的一部份。
  3. 與人為善,與每個人建立正向的連結:在校園裡,最珍貴的不是我們所想的那些學習資源,最珍貴的是我們旁邊的同學,誰敢保證身邊有哪位同學,在往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物。所以,以幫助別人不求回報的正向心態待人,或許哪天那一份熱心會成為未來的機會哦!此外,在處理人際問題上,要以人為本,事情不會比人更重要,矛盾跟衝突都會隨著時間煙消雲散,過一年誰也不在意,千萬不要因此損傷了同儕間的友誼
  4. 經營品牌形象:避免用太不正常的名稱,而後把自己有興趣的專業領域,研究心得,用部落格或影音等形式分享跟紀錄。建構屬於你的優秀數位足跡,這樣你的人生便能擁有更多「不請自來」的好機會。

結語

在大學擴充自己,為自己加值,就能成為更有價值的人。大學時,讓自己歸零成是一張白紙,白紙上可以描繪你想達成的目標,勇敢去嘗試想做但沒做過的事,思考自己未曾想過的可能性,並且嘗試看看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會員
45Content count
【生之道】一個傳遞中華文化的中介者,提供中華傳統文化智慧之思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之道 ShengZhiDao 的其他內容
當今社會,人們面臨著大量的信息和娛樂選擇,使得專注力成為一種罕見的資源,進而讓自身的專注力因此而下滑。 然而,專注力對於成功和效率至關重要,降低了專注力,會讓效率和工作品質下降。因此,不如在日常中訓練專注力,讓訓練專注力成為一種習慣,進而產生附加價值! 本文介紹了一些可以在日常中訓練專注力的方法:
這是一個遲來的年度檢視,因為一些原因,這幾天慢慢沉澱整理出來。 今年總體而言事情比較多、比較繁忙,但 2022 也是目前到現在跨出最多步的一年,在許多方面有很多的突破,也在心態上有許多的成長。 算不上有很豐富、五顏六色的生活,但學到很多東西。 以下是我每年都會問自己的年度詢問!
訪談當天是個陰雨綿綿的早晨,我們順勢約在早餐店裡一邊吃著早餐進行我們的訪談,原本以為這次的訪談內容會不如預期,但很意外地訪談者不禁意侃侃而談,甚至有點忘了手邊的早餐還未吃完,我也意猶未盡的沉浸在人生故事當中。
談到演講,心裡是否浮現的是面對台下觀眾的恐懼呢?還是站在台上的緊張感?又或是深怕自己的演講內容不夠格呢? 如果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你來對地方了!因為作者本身曾經也是這樣的人,只要在台上就會六神無主,簡報內容會偏離主題,甚至站在台上手都會嚴重發抖、冒冷汗。但經過了一些歷練和調整之後,現在可以從容地
近來讀了藍偉瑩老師的最新力作:⟪ 提問力 ⟫。這是一本比較與教學相關的書籍,但裡面說到的觀念也可以恰恰適用於日常生活當中。看完這本書後,深深覺得提問力才是未來關鍵、或者說乃至在人生中關鍵的能力,是一本不離主旨,又內含量豐富的一本書!
會考、學測或其他人生重要的大考,是一個能夠帶領我們到更好地方的機會,但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此文章會分享我在準備考試心態上、生活調整上的心法,幫助你能夠帶滿能量,得心應手的通過考試!
當今社會,人們面臨著大量的信息和娛樂選擇,使得專注力成為一種罕見的資源,進而讓自身的專注力因此而下滑。 然而,專注力對於成功和效率至關重要,降低了專注力,會讓效率和工作品質下降。因此,不如在日常中訓練專注力,讓訓練專注力成為一種習慣,進而產生附加價值! 本文介紹了一些可以在日常中訓練專注力的方法:
這是一個遲來的年度檢視,因為一些原因,這幾天慢慢沉澱整理出來。 今年總體而言事情比較多、比較繁忙,但 2022 也是目前到現在跨出最多步的一年,在許多方面有很多的突破,也在心態上有許多的成長。 算不上有很豐富、五顏六色的生活,但學到很多東西。 以下是我每年都會問自己的年度詢問!
訪談當天是個陰雨綿綿的早晨,我們順勢約在早餐店裡一邊吃著早餐進行我們的訪談,原本以為這次的訪談內容會不如預期,但很意外地訪談者不禁意侃侃而談,甚至有點忘了手邊的早餐還未吃完,我也意猶未盡的沉浸在人生故事當中。
談到演講,心裡是否浮現的是面對台下觀眾的恐懼呢?還是站在台上的緊張感?又或是深怕自己的演講內容不夠格呢? 如果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你來對地方了!因為作者本身曾經也是這樣的人,只要在台上就會六神無主,簡報內容會偏離主題,甚至站在台上手都會嚴重發抖、冒冷汗。但經過了一些歷練和調整之後,現在可以從容地
近來讀了藍偉瑩老師的最新力作:⟪ 提問力 ⟫。這是一本比較與教學相關的書籍,但裡面說到的觀念也可以恰恰適用於日常生活當中。看完這本書後,深深覺得提問力才是未來關鍵、或者說乃至在人生中關鍵的能力,是一本不離主旨,又內含量豐富的一本書!
會考、學測或其他人生重要的大考,是一個能夠帶領我們到更好地方的機會,但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此文章會分享我在準備考試心態上、生活調整上的心法,幫助你能夠帶滿能量,得心應手的通過考試!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要愛,要懂一個人,不一定總是那麼舒適的,更多是需要犧牲自己的舒適,去給予對方所需。
我覺得我真的是一個很靠預感在活著的人。所以說當感覺不對的時候就要趕快跑了。但我每次都沒有學到教訓。所有違背直覺的堅持,往後所受到的不如意,都是直覺對你的懲罰。我是這麼相信著的,但還是學不會。
一、流行文化的影響 我從小就是個內向的人,沉默寡言,不善交際,喜歡把內心的話寫在紙本上。老師的鼓勵,也令我對寫作有了自信心,在命題作文上發揮個人的小宇宙。 到了中學時期,由於喜歡某系列的小說,寫過同人創作。我發現自己不擅長寫小說,難以想像流暢自然的人物對話和互動,場景描寫也很糟糕。我喜歡建構世界
Thumbnail
上週下午參加太毅管顧25週年的年會,其中邀請了知識名線上課程平台:知識衛星營運長-薛佳文,現場與大家分享「知識萃取的技術」. 這主題我相當感興趣,因為我自己平常就是用圖解筆記來進行「知識萃取」,所以我們就來看看,線上課程團隊到底是怎麼設計出一堂課? 為什麼重要? 1、 對焦需求 作為開課
Thumbnail
不論白天或夜晚,隨機去各大車站、活動會場、超市、湯屋、沙灘等地去訪問民眾是否能去家裡接受採訪,報酬改採車費、購物金、湯券等方式支付。隨機採訪路人,挖掘意想不到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原文連結 1.案例背景 個人 A 同時身為台灣甲公司及乙公司之股東,A 希望將乙公司股份移轉給甲公司,由甲公司來持有乙公司股份,使甲公司成為投資控股公司之角色。(如下圖) 2.可能方案討論 有以下幾種可能選項: 2-1 股票抵繳增資 個人 A 將乙公司股份(票)抵繳增資甲公司(以股作價),個人 A
Thumbnail
關於6爻人的本質,需要認識到的一點是,所有6爻人,因為他們在生命中經歷了3個不同的階段,這些階段中的每一個都給他們帶來困境。在看6爻人時,在看「角色傾向」——也就是Objectivity客觀的角色時,要認識到6爻人只有在「屋頂」時才是客觀的。
Thumbnail
親職化我常常會用一個現象來比喻,而病患們便會秒懂這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小孩在做一個大人會做的事情,而這件事本由該大人做,卻變成一個孩子做的事情。這是一個親職任務反轉的情形,應該照顧人的大人變成了一個失職、失功能的父母,而孩子卻成為了父母的角色,擔起了父母的親職任務。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要愛,要懂一個人,不一定總是那麼舒適的,更多是需要犧牲自己的舒適,去給予對方所需。
我覺得我真的是一個很靠預感在活著的人。所以說當感覺不對的時候就要趕快跑了。但我每次都沒有學到教訓。所有違背直覺的堅持,往後所受到的不如意,都是直覺對你的懲罰。我是這麼相信著的,但還是學不會。
一、流行文化的影響 我從小就是個內向的人,沉默寡言,不善交際,喜歡把內心的話寫在紙本上。老師的鼓勵,也令我對寫作有了自信心,在命題作文上發揮個人的小宇宙。 到了中學時期,由於喜歡某系列的小說,寫過同人創作。我發現自己不擅長寫小說,難以想像流暢自然的人物對話和互動,場景描寫也很糟糕。我喜歡建構世界
Thumbnail
上週下午參加太毅管顧25週年的年會,其中邀請了知識名線上課程平台:知識衛星營運長-薛佳文,現場與大家分享「知識萃取的技術」. 這主題我相當感興趣,因為我自己平常就是用圖解筆記來進行「知識萃取」,所以我們就來看看,線上課程團隊到底是怎麼設計出一堂課? 為什麼重要? 1、 對焦需求 作為開課
Thumbnail
不論白天或夜晚,隨機去各大車站、活動會場、超市、湯屋、沙灘等地去訪問民眾是否能去家裡接受採訪,報酬改採車費、購物金、湯券等方式支付。隨機採訪路人,挖掘意想不到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原文連結 1.案例背景 個人 A 同時身為台灣甲公司及乙公司之股東,A 希望將乙公司股份移轉給甲公司,由甲公司來持有乙公司股份,使甲公司成為投資控股公司之角色。(如下圖) 2.可能方案討論 有以下幾種可能選項: 2-1 股票抵繳增資 個人 A 將乙公司股份(票)抵繳增資甲公司(以股作價),個人 A
Thumbnail
關於6爻人的本質,需要認識到的一點是,所有6爻人,因為他們在生命中經歷了3個不同的階段,這些階段中的每一個都給他們帶來困境。在看6爻人時,在看「角色傾向」——也就是Objectivity客觀的角色時,要認識到6爻人只有在「屋頂」時才是客觀的。
Thumbnail
親職化我常常會用一個現象來比喻,而病患們便會秒懂這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小孩在做一個大人會做的事情,而這件事本由該大人做,卻變成一個孩子做的事情。這是一個親職任務反轉的情形,應該照顧人的大人變成了一個失職、失功能的父母,而孩子卻成為了父母的角色,擔起了父母的親職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