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聊心室》破碎的童年,遺失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個案P,48歲,無業,十年前被診斷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焦慮症和解離性身份疾患(也就是大眾所認知的“多重人格”)。
其實,過去我從來沒有遇過有解離性身份疾患的個案,只有在課本和電視上看過相關的案例,所以當我一聽到個案有這個診斷史時,我內心非常激動,好久沒被燃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一下被點燃了。
個案P總共有三個人格,她和其中兩個人格特別不合、總是吵架,因為他們常故意惹P生氣,像是趁她不注意時把房間弄亂、把東西亂丟,或者叫P做一些她不想做的事,比如說割腕、吞安眠藥、攻擊別人等等,有次甚至讓她攻擊一個心理醫生,害P差點被強制送醫。P很無奈,她沒辦法控制他們,但他們卻可以控制P,她每天都像在戰場,好幾次再也撐不下去了,卻又被一次次救起,十幾年來都是如此。至於另一個人格,P沒有說得太多,只說那個人格很安靜、很少打擾她,也不會做任何造成她困擾的事,可以說是P最喜歡的人格。
然而,到底是什麼讓P變得如此傷痕累累呢?一切得從她的小時候開始說起。
P的父母是重度藥癮酒癮者,很少陪在她身邊,常常一有情緒就對她發脾氣,拳打腳踢是家常便飯,父親和舅舅喝醉了就對她上下其手,幾個哥哥甚至常常趁父母不在時強暴她,P好幾次向母親求助,換來的卻是冷眼旁觀和謾罵。
「我媽常跟我說我根本不該生在這個世上,她很厭惡我,厭惡到想拋棄我,還說我很髒,但我沒有選擇啊,就算她沒有保護我,她還是我媽。前幾年她因病過世,家裡面只剩下我在照顧她,但她卻到死前都在後悔生下我」
後來,P被送到阿姨家裡,阿姨比較常照顧她,但P的幾個表兄弟好幾次試圖性侵害她,直到社福機構介入,P才被送到寄養家庭。然而,從沒感受過愛的P,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需要、不知道自己值得被在乎,對她而言,這個世界是殘酷的、是不可信任的,她不敢接受他人給予她的愛,更害怕再一次受傷。於是,P在不同的寄養家庭間流轉著,期望自己能找回什麼,但她卻萬萬沒想到,自己在11歲時就懷了身孕,她被迫離開本來的寄養家庭,又回到了阿姨身邊。
這個噩夢似乎沒有結束的一天,之後的十五年,P又陸陸續續生了十個孩子,她有幾次以為自己終於找到了可以依靠的人,卻屢次被拋棄,她也試著找了幾個工作,但總是因為情緒狀態不穩而被公司辭退,最後孩子們因為P長期無法給予穩定的成長環境而一個個被社福機構強制帶走。P已經想不起來多久沒見到那些被帶走的孩子們了,雖然欣慰兩個已成人的孩子願意陪在她身邊,但她最大的願望就是有天能和所有孩子們快樂的重聚。
P說,她的人生是破碎的,永遠不可能被拼湊完整。從她父母第一次傷害她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從此再也不是自己的。
『You are a real survivor, and you need to know that』我心疼的對P說,因為她的受傷該被理解,她的勇敢也值得被看見。今天她能向我,一個陌生人,揭露最脆弱的自己,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別提她咬牙撐過那段痛不欲生的歲月,努力堅持著、掙扎著,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向外求助。除了心疼,我的感動和敬佩是難以言喻的。
會談的尾端,P向我道謝,說和我談話後心情好了很多,最討厭的兩個人格也沒有出來搗亂,代表他們知道我對她沒有威脅,而是想幫助她。
我笑了笑,提醒P會談結束後好好吃頓飯和睡個覺,才有體力繼續面對生活。
P也笑了,似乎領悟到這一刻她不再是為他人而活,也不必再為他人而活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贊助我一杯咖啡!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會員
39Content count
正職心理師,其餘時間喜歡寫作跟記錄生活,最近開始挑戰寫旅行日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不確定你能否理解我的感受,但自從我兒子在五年前被殺之後,我就丟失了一部分的自己,彷若我還留在2015年,那天的事也如昨天才發生一樣鮮明。這五年,我每天不是失眠,就是從噩夢中醒來,我感覺自己活得像行屍走肉,好幾次也嘗試過心理治療,但你怎麼能要一個沒失去過孩子的人體會你的感受呢?我真的很想振作起來,
你身邊有沒有一種人負面能量爆表?他什麼都看不順眼,也什麼都可以抱怨,然而最讓人受不了的是,他總反覆的把自己的不幸歸咎在別人身上,更喜歡把自已描述成悲劇主角,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 你好幾次試著聆聽和理解,期望這樣的陪伴能安撫他的難受,你相信自己的接納足夠承接委屈,一遍又一遍,你努力的想讓他看見除了兜
個案J,50歲,在失業之前是一間餐廳的主管,然而那也是十年前的事了。當時 J 好不容易剛升上主管,興奮的準備接手公司旗下的三間餐廳,心裡想著熬了這麼久終於成功了,終於不是家人眼中的失敗者,可以揚眉吐氣了。 其實對於 J 來說,他要的很簡單,就是在辛苦了二十年之後可以有自己的一番事業,有自己的家; 他
個案I,40歲,無精神病史,無藥物濫用史,第一次接受心理評估。一年前 I 的父親過世之後,I 就深受打擊,每天食不下嚥也總是睡不好,但幸好有幾個家人跟好朋友的陪伴,I 也不至於絕望到不想活著。「但就是一種我好像在這,又不在這的感覺」- 這種解離的狀態,I 從來沒感受過,好幾度以為自己瘋了,問我他正常
D,今年72歲,憂鬱症、焦慮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第二次因自殺未遂住院,上一次大約是十年前。 雖然這並不是D第一次被強制就醫,今年對她來說卻特別難熬。因為才剛過完生日,幾天後就被送到精神病院來。『應該沒人比我更慘了吧』- D無奈的對我說。 但說實話,D真的不是特例。我接過好幾個病患都是在生日前後兩天
我對C的印象特別深,因為她是我第一個接觸的視障個案。 C小姐,29歲,思覺失調症。第四次被強制就醫,此次住院原因為在精神療養院毆打護士。 第一次見到C的時候,我特別緊張,因為從來沒有接過是身障者的個案,怕自己會講錯話或者哪個部份做的不周到。但當我坐下來跟C談話時,不禁被她所展現出來的不拘及奇幻的言談
「我不確定你能否理解我的感受,但自從我兒子在五年前被殺之後,我就丟失了一部分的自己,彷若我還留在2015年,那天的事也如昨天才發生一樣鮮明。這五年,我每天不是失眠,就是從噩夢中醒來,我感覺自己活得像行屍走肉,好幾次也嘗試過心理治療,但你怎麼能要一個沒失去過孩子的人體會你的感受呢?我真的很想振作起來,
你身邊有沒有一種人負面能量爆表?他什麼都看不順眼,也什麼都可以抱怨,然而最讓人受不了的是,他總反覆的把自己的不幸歸咎在別人身上,更喜歡把自已描述成悲劇主角,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 你好幾次試著聆聽和理解,期望這樣的陪伴能安撫他的難受,你相信自己的接納足夠承接委屈,一遍又一遍,你努力的想讓他看見除了兜
個案J,50歲,在失業之前是一間餐廳的主管,然而那也是十年前的事了。當時 J 好不容易剛升上主管,興奮的準備接手公司旗下的三間餐廳,心裡想著熬了這麼久終於成功了,終於不是家人眼中的失敗者,可以揚眉吐氣了。 其實對於 J 來說,他要的很簡單,就是在辛苦了二十年之後可以有自己的一番事業,有自己的家; 他
個案I,40歲,無精神病史,無藥物濫用史,第一次接受心理評估。一年前 I 的父親過世之後,I 就深受打擊,每天食不下嚥也總是睡不好,但幸好有幾個家人跟好朋友的陪伴,I 也不至於絕望到不想活著。「但就是一種我好像在這,又不在這的感覺」- 這種解離的狀態,I 從來沒感受過,好幾度以為自己瘋了,問我他正常
D,今年72歲,憂鬱症、焦慮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第二次因自殺未遂住院,上一次大約是十年前。 雖然這並不是D第一次被強制就醫,今年對她來說卻特別難熬。因為才剛過完生日,幾天後就被送到精神病院來。『應該沒人比我更慘了吧』- D無奈的對我說。 但說實話,D真的不是特例。我接過好幾個病患都是在生日前後兩天
我對C的印象特別深,因為她是我第一個接觸的視障個案。 C小姐,29歲,思覺失調症。第四次被強制就醫,此次住院原因為在精神療養院毆打護士。 第一次見到C的時候,我特別緊張,因為從來沒有接過是身障者的個案,怕自己會講錯話或者哪個部份做的不周到。但當我坐下來跟C談話時,不禁被她所展現出來的不拘及奇幻的言談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講述了蛤蟆先生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幫助,最終在經歷了10次諮商後走出憂鬱、獲得成長的故事。這本書以生動的故事形式,向讀者介紹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心理諮商的過程,探討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心理健康的奧秘。 心理健康:每個人都應重視的議題 書中首先強調了心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被紛擾纏身而亟欲想找人傾訴嗎?或是你時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一種人是即便他人沒有發出求救訊號,就急著高談闊論並下指導棋,而這樣的感受總是讓人很不舒服,有一種站在制高點的位置想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互動模式與姿態顯然是無法勝任陪伴者的角色。 然
Thumbnail
藉由「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韓劇,談台灣、韓國兩方的精神醫療差異,並提供一些對精神病患的認識
Thumbnail
近日報載總統參選人郭台銘的副手、女星賴佩霞被稱為「心靈導師」,引發輿論熱烈討論。社群媒體上更有知識性網紅出現,自稱為「心理諮詢師」,內容更令人眼花撩亂,甚至有些推出高價收費課程,部分內容更有影射心理治療及諮商功能。究竟你找的諮商心理師,是否合法呢?
Thumbnail
從「星野愛」看見脆弱而孤獨的內心 我推的孩子「星野愛」人物感想-每個人都能被「療癒」,得到愛人與被愛的可能 「我推的孩子」最近討論度很高,光看第一集我就不爭氣被騙了眼淚!!(小愛~QQ) 這部作品可以討論的點很多,阿奎亞王子復仇記、黑川茜心靈覺醒、有馬佳奈的堅強與脆弱,這篇我想先聊聊我們的故事起源:
Thumbnail
一起來看,兩位臨床心理師,開箱使用「印花樂X周慕姿心理師《口袋裡的心理師》自我對話牌卡組」的體驗心得。
Thumbnail
雖然有將近兩三年、在校內心輔中心的晤談經驗,但我一直無法將其視為諮商,甚至最後還是因為對心理師感到太生氣了而中止的。在要進入下一段治療關係之前,決定好好地了解「健康的治療關係」可能會長成什麼樣子,因此好奇地打開了這本小書。
Thumbnail
對於一般台灣民眾而言,「性」從來都令人難以啟齒,儘管偶爾會出現過度誇大的性能力話題,對於「性」或許大部分的人都是一知半解。然而,比起行為本身,「性」同時建構在一個人如何面對關係的基礎上,甚至能夠反映當下的心理狀態,因此如何正視「性」的意義,或許是所有不分年齡層的人,都必須開始學習的重點課題。
Thumbnail
本書談及的,不僅是性的面向,更包含一個老人的性,在社會之中會如何被看待,以及一個人年老後,因另一半離世,才看見自己原來面對死亡的束手無策、對身為父親角色的失職、以及諸多無能為力的感覺,為了逃避與麻痺,於是躲進「性」裡面。過程中,卻又因著諮商歷程抽絲剝繭而展開許多精采而動人的對話⋯⋯
Thumbnail
本篇是整理與參考自陳志恆諮商心理師的講座。情緒變化是時時刻刻在發生的,它不是條線而是浮動的光譜,但有時候我們感覺毫無感受,或是不知不覺就被情緒霸佔,而這次我們要學的是,如何常保正面情緒,與安頓負面情緒。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講述了蛤蟆先生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幫助,最終在經歷了10次諮商後走出憂鬱、獲得成長的故事。這本書以生動的故事形式,向讀者介紹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心理諮商的過程,探討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心理健康的奧秘。 心理健康:每個人都應重視的議題 書中首先強調了心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被紛擾纏身而亟欲想找人傾訴嗎?或是你時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一種人是即便他人沒有發出求救訊號,就急著高談闊論並下指導棋,而這樣的感受總是讓人很不舒服,有一種站在制高點的位置想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互動模式與姿態顯然是無法勝任陪伴者的角色。 然
Thumbnail
藉由「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韓劇,談台灣、韓國兩方的精神醫療差異,並提供一些對精神病患的認識
Thumbnail
近日報載總統參選人郭台銘的副手、女星賴佩霞被稱為「心靈導師」,引發輿論熱烈討論。社群媒體上更有知識性網紅出現,自稱為「心理諮詢師」,內容更令人眼花撩亂,甚至有些推出高價收費課程,部分內容更有影射心理治療及諮商功能。究竟你找的諮商心理師,是否合法呢?
Thumbnail
從「星野愛」看見脆弱而孤獨的內心 我推的孩子「星野愛」人物感想-每個人都能被「療癒」,得到愛人與被愛的可能 「我推的孩子」最近討論度很高,光看第一集我就不爭氣被騙了眼淚!!(小愛~QQ) 這部作品可以討論的點很多,阿奎亞王子復仇記、黑川茜心靈覺醒、有馬佳奈的堅強與脆弱,這篇我想先聊聊我們的故事起源:
Thumbnail
一起來看,兩位臨床心理師,開箱使用「印花樂X周慕姿心理師《口袋裡的心理師》自我對話牌卡組」的體驗心得。
Thumbnail
雖然有將近兩三年、在校內心輔中心的晤談經驗,但我一直無法將其視為諮商,甚至最後還是因為對心理師感到太生氣了而中止的。在要進入下一段治療關係之前,決定好好地了解「健康的治療關係」可能會長成什麼樣子,因此好奇地打開了這本小書。
Thumbnail
對於一般台灣民眾而言,「性」從來都令人難以啟齒,儘管偶爾會出現過度誇大的性能力話題,對於「性」或許大部分的人都是一知半解。然而,比起行為本身,「性」同時建構在一個人如何面對關係的基礎上,甚至能夠反映當下的心理狀態,因此如何正視「性」的意義,或許是所有不分年齡層的人,都必須開始學習的重點課題。
Thumbnail
本書談及的,不僅是性的面向,更包含一個老人的性,在社會之中會如何被看待,以及一個人年老後,因另一半離世,才看見自己原來面對死亡的束手無策、對身為父親角色的失職、以及諸多無能為力的感覺,為了逃避與麻痺,於是躲進「性」裡面。過程中,卻又因著諮商歷程抽絲剝繭而展開許多精采而動人的對話⋯⋯
Thumbnail
本篇是整理與參考自陳志恆諮商心理師的講座。情緒變化是時時刻刻在發生的,它不是條線而是浮動的光譜,但有時候我們感覺毫無感受,或是不知不覺就被情緒霸佔,而這次我們要學的是,如何常保正面情緒,與安頓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