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根源-SiNayon的返家路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離散專題期末作業
學號:610896503
姓名:Syamen Womzas
指導老師:葉秀燕
回到根源-SiNayon的返家路
一、研究動機與背景
「都市之死,1986年6月20日夜,台北縣土城鄉中央路二段六十一巷附近,發生一起凶殺案件,來自蘭嶼的二十三歲青年蘇光明在鬥毆中被砍殺兩刀,經友人就近送往土城人人綜合醫院治療,後因傷勢嚴重,轉送板橋亞東醫院,由於傷中要害失血過多,傷者於二十一日凌晨三時許不治死亡。」(關曉榮,尊嚴與屈辱,158),在本書中的第35頁,一張黑白的全幅照片,姊姊手捧著這事件中死亡的未婚夫遺照,照片中的姊姊很年輕,眼神中,帶著逝去親愛的人的哀傷,臉上看不見年輕人該有的青春笑容。在這場事件中,姊姊並沒有參與鬥毆,但卻承受著難以承受的結果。這些年輕的雅美族人,為何會在台北土城工作?他們是如何找到這裡的工作?他們的工作內容和性質是什麼?多年來,我未曾細究。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在「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提到,過去半個世紀世界的變化,是受到兩股力相扣歷史能量的互動結果:一是去殖民化,一是全球化。全球化包含了資本主義的性質,但又多於此。全球化是一個多方向和不可表象的物質和文化關係總和。它把距離遠近的人和地點全連結在一起(James Clifford,2017,7)。也就是說,是全球資本主義所形構的社會,吸引了剛從學校畢業的雅美青年,投入了台灣正在融入與發展的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當台灣都會白領階級享受與讚嘆全球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好處與便利時。此時台灣的原住民族,正離開他們山上與海邊原來的「家」,到台灣的都會區從事底層的勞力工作,賺取微薄的工資,改善原生家庭的生活。而雅美的青年也投入了這個全球經濟發展的浪潮,到台灣工作與求學。每一年雅美人從蘭嶼出發到台灣工作、求學,再於隔年過年或寒暑假時返回蘭嶼。這樣的生活模式,就像克里弗德所說的寓於移動中的長住(dwelling-in-travle),過著旅居的生活,不管是在「家」或是「工作地」,都是不斷地在其中往返,為了生活無法定於一處。筆者的姊姊,身為雅美族原住民女性,也跟大部分雅美青年一樣,在1980年國中畢後,投入台灣的經濟發展的社會中,她的生命敘事,是當代原住民和原住民女性的縮影。所以,筆者想藉著姊姊的生命敘事,來探索與再現當時候,雅美年輕人在都會的工作樣態與生活的情形。
台灣光復後,雅美人透過國民教育,認識了台灣,但顯少有人真正到過台灣。民國五十年代,在筆者爺爺那輩的雅美人,少數男性族人,在台東阿美族收成稻子時,經人介紹到台東,到阿美族的部落,幫忙割稻,賺取微薄的金錢。返鄉時,用賺到的錢買油毛氈,改善用茅草做屋頂防水的地下屋。用油毛氈做成的屋頂,不會漏水且耐用。所以,吸引了部分族人,在飛魚季結束後,前往台東進行割稻的臨時工作,賺取購買維修地下屋屋頂的費用。
根據陳純瑩「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問題」(歷史學報,19,1991)發表的文章提到,「中共學者段承璞將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台灣經濟和大陸經濟為一整體時期(1945-1950),本時期台灣經濟處於混亂狀態。第二階段,台灣經濟同大陸完全隔絕,而自謀生存和發展的階段(1951-1965)。此期台灣經濟走向穩定恢復正常發展,影響經濟發展的兩個因素是美援和土地改革。第三階段,台灣經濟投向世界市場時期(1966以降),此時期台灣經濟由內向型轉變為出口導向型,貿易出口帶動經濟的發展。國際分工為台灣工業提供發展機會,政策在此機會前提下,充分發揮了台灣人力資源的優勢潛力。」
到了民國六十年代初,台灣的經濟朝著勞力密集的製造業發展,台灣鄉村的許多青年,被都市的工廠和加工區所吸引,導致一些山林的粗重工作缺工。就在那時,筆者父親那輩的雅美人,進到了台灣的各個山區,做林班的工作,在山區間進行砍草與種樹的工作。那時有少許的女性,也跟著到林班工作,也有一些進到台灣西部的紡織工廠工作。男性族人的林班工作,往往持續二、三個月,直到工作結束時,搭船返回人之島。年幼時,筆者最期待父親從台灣林班結束工作回來。因為,筆者父親會幫家中的孩子買新衣服(大部分是卡期服),還有一袋五十公斤的米。這包米往往在分享給親友之後,只剩半包,但也滿足了幼小的我們對漢人食物的期待。
民國六十一年第一屆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國中生畢業之後,族內幾乎所有的國中畢業生,都到台灣工作就業或求學。唯求學唸書的族人,仍數屬少數,大部份的年輕人都投入了台灣的勞動市場。此時期族人的工作內容比較多元,有工廠、工地、遠洋漁業、各項服務業等,有極少數族人自行創業。這些在台灣工求學與就業的族人,往往是一年才回家一次,除非家中有緊急事件,不然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台灣工作,努力工作賺錢,想改善人之島的家庭生活。
姊姊比筆者年長四歲,從小就一起在人之島的Yayo部落一起長大。但筆者姊姊1980年國中畢業後,沒有在繼續升學,而是和當時大部分的人之島國中畢業生一樣,投入了當時正在發展的台灣經濟,進入了勞力密集的製造業工廠。因著就業與工作的關係,不能夠長期待在人之島,只有在過年台灣放年假時,才能搭乘飛機或輪船,回到她日夜思念的家。每一年姊姊就這樣返於台灣和蘭嶼之間,當然,有些時候是隔了好些年,才回家一趟。也因此發展了和我完全不同的生命軌跡,她的生命歷程,流轉於臺灣的各個縣市,在各個工廠與教會間移動。不像筆者師專畢業後,就一直待在人之島教書。她的生命經歷比筆者豐富,見證了臺灣經濟的起飛,但在移動往返的過程中,並沒有享受到台灣經濟起飛的甜美成果。最後,還帶著漢人夫丈回到蘭嶼,重新學習傳統生活,並學習新的技能,做老人的居家照護工作。
國中畢業後,在外工作時,姊姊就和國中同學同居,一起在北部的工廠工作生活。人間雜誌33期1988年7月號,關曉榮以「流落都市的雅美勞工」為專題,詳實報導了雅美族人在台中大甲鎮威盛鞋產的工作情形(人間雜誌,33期,142-155)。那時族人們都會聚集在一起,在同一間工廠工作,或是在相距不遠的地方工作,彼此間好有個照應。大家下了班或週末放假時,都會聚在一起共同進行一些休閒活動,有時到山上烤肉郊遊,想念家鄉的味道時,就結伴到海邊捉些海鮮同樂。有一晚,姊姊的未婚夫和同族的人,一起在工宿舍喝酒,請年紀較輕的小弟出外買酒時,小弟與外面小吃部的漢人起了口角,返回宿舍後,告知年長的族人,於是一夥人外出幫小弟討個公道。在衝突中,姊姊的未婚夫遭人砍傷背部,送醫不治。這件事上了台灣報紙的社會新聞版面,也成了人間雜誌原漢衝突的報導主題。
之後,近三十年的時間,姊姊一直在台灣北部工作,有時在工廠;有時在教會工作。直到七年前,母親生病,需要家人照顧,於是姊姊就回到人之島的家,照顧年邁的母親,直至母親過逝,之後姊姊就長住人之島,沒有在到台灣工作了。姊姊的生命歷程,是我們族群這個世代離返家鄉的縮影,年輕時,到台灣工作賺錢或求學,中年時,把孩子留在人之島由父母親照顧,繼續往來返台灣與人之島間工作賺錢與求學,等到約五十歲後,回到人之島繼續過著晚年的生活。離開是為了定居,這樣的生命形式,讓人感覺非常弔詭,但就真實發生在我們這世代間的雅美人。筆者認為是全球化的資本主義,讓雅美族人為了尋求更好更文明的生活,而不斷地在台灣和人之島間往返。往返的過程中,造成離散與文化的斷裂。
二、問題意識
傳統的雅美族社會,並無「金錢」的概念,也無使用金錢。在人之島上的族人,生活均是自給自足,如需要自己無法製作的器物,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取得。例如每年冬天過後,雅美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慶典,就是慶賀家中年長者渡過了寒冷的冬季。節慶時需要豬或羊,於家中團聚慶賀時,宰殺共食。如家中未養豬與放牧羊群,就得用家中的金箔,來換取節慶時,所需的豬羊。族人換工時,也不是支付金錢,而是提供食物,來換取他人的勞力,協助自己完成工作。直至日治時期,日本人才透過國家體制的教育,將「金錢」的概念傳到人之島。從此人之島的雅美族人,捲進了資本主義的浪潮。從「新時器時代」飛躍至現代的「科技時代」,成了現代文明「進步」與「發展」概念下的追隨者。
光復後,國民政府的殖民教育,更加深了資本主義進步發展的概念,並透過教育與改善當地生活為由,貶抑雅美族的文化。在民國五十年代,政府在紅頭與椰油蓋示範水泥住宅,讓少部分的族人,能住進較堅固且不會漏水的水泥房,企圖改變族人的居住文化,唯當時建築結構受影的僅是屋頂的建材(油毛氈)。但此時卻開啟了,族人往外(台灣)移動賺錢的旅程,這個賺錢的旅程開啟之後,直到現在,就不曾在停過。
民國六十年,政府在蘭嶼開始進行了毀滅式的「國宅興建計畫」,欲將六個部落的傳統地下屋全數拆除,改建成為水泥的國民住宅。唯朗島和野銀兩部落,在當時的村長堅持下,找到部落旁的空地興建國民住宅,才讓兩部落的傳統地下屋,部分得已保留至今。在蓋國民住宅的同時,每戶都需要配合款,缺乏配合款的族人,部分選擇在島上參加蓋國宅,賺取所需的配合款,筆者父親就是這樣在各部落間移動蓋國宅。而部分族人選擇到台灣的林班賺錢,是族人赴台賺錢的第二波,也是第二個世代。
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後,族人的平均教育水準提升至國中,對於台灣的嚮往,透過書本與電視媒體和父執輩在台的工作經驗,更吸引了當時的國中畢業生,到台灣西部和北部的工廠工作。這個世代就是我們的世代,筆者的姊姊和國中同學,就是第三波到台灣賺錢的族人,直到現在。我們的下一個世代,仍然在往台灣賺取金錢的途中。
四個世代的雅美人,往返於人之島和台灣之間,是什麼力量讓我們族人,不斷地投入這樣的工作與求學旅程?在往返人之島和台灣之間,我們族人獲得到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在台灣賺錢與求學的族人,其日常生活除上班與學習外,其它時間都進行什麼樣的活動?
三、研究方法與限制
本研究採深度訪談法和口述歷史法 ,採訪筆者自己的姊姊。這次只聚焦在姊姊,日後可以擴展訪談的對象到同一個世代的雅美人,包含不同性別。在訪談的過程中,因是姊弟的關係,往往談到敏感的事情時,姊姊欲言又止,筆者也不好追問下去,造成一些事實無法呈現清楚。透過訪談,試著拼湊出族人在台灣就業賺錢的圖像與生命敘事。
四、SiNayon的返家路
(一)成長離家學技術
筆者的姊姊是蘭嶼國中第九屆畢業生,1980(民國69)年6月,自學校畢業
,畢業後即跟同學,被國中老師帶到桃園內壢的「北區職訓中心」受訓。
「我們在讀國三的時候,老師就在問誰要聯考,誰要參加職業訓練。我不喜歡人
家管,就和同學報名北區職訓中心,畢業之後就被陳○○老師帶到桃園內壢去受職訓。」
當時的蘭嶼學生,看著從台灣工作回來的青年,非常羡慕他們時尚的穿著,和從
台灣帶回來的各項新穎的東西,例如吉他、收音機、腳踏車…等,所以,從學校畢業
後,也想要到工廠工作賺錢,買這些時尚的東西。
「我們七個都是學縫紉的,那裡有很多有水電、電機、木工,都是台灣的。那個北區職訓中心的,但是我們全部都是女孩子,在那裡像在上學一樣喔!就像在國中,我們有住宿,然後我們早上還練太極拳和晨跑。我們有一個同學,跟我們一起起學縫紉,然後大家開豆花店。他說,我們我帶你們去,我們家裡玩。然後,我們說好全部去。阿我們也不知道是要請我們吃了一人一碗豆花,8 碗都沒有人敢動,很好笑!」
在台灣工作生活學習的雅美族人,剛到台灣時,都會有一段適應期。對於不同的文化,會有「文化震撼」。因為不了解,而不敢行動,是常有的事。從上面的敘述中,可發現筆者姊姊對台灣文化的好奇,在吃豆花時,因為完全沒有經驗,而不敢吃,是人們面對新文化時,常有的現象,對於來自離島,沒有台灣文化經驗的雅美青少年更是如此。
「可是我們講那時候不會講話,腔調很嚴重。然後,所以為什麼明明講國語,他們會講說,你在講什麼?她們聽不懂。就是沒有自信啦!那個番仔你過來,那個要怎麼講就是不習慣?然後,你會有一種會被歧視啦!你懂嗎?個性又很倔,所以,你不是被歧視,也不是算被歧視,但是感覺是這樣啦!因為他們的話語就可能是原生家庭不一樣,然後腔調又不一樣,然後我們又黑黑的,對啊!人家會就會一直使喚,然後,還可以忍嗎剛開始的時候,忍不住就我就不要做了嗎?誰還要受你的氣啊!」
雅美族人也常因說話有特殊的腔調,而被同學或同事取笑,因而覺得被歧視,變得很沒有自信,甚而常因此而不斷地在台灣底層社會換工作。「歧視」不只是發生在說話的口音,也發生在「種族」,主流的漢人社會,對「原住民」的偏見和刻板印象,也影響著雅美青年在台灣的工作情形。
(二)哀傷忿怒的青年
「那個時候我有工作,我在鞋廠。那就他去找哥哥他們聊天,那個時候,他也是都還沒有工作。他們在喝酒嘛!然後不是叫那個弟弟去買酒。他就跟人家在外面有爭吵。然後回來的時候就告訴他們,講說,有人欺負他。他們說誰欺負你,他們也是帶著酒意去找人理論,他們就去就有可能是打群架。他們慢慢走回來,之後,他是被人家從後面捅的。然後人家叫警察了,大家都躲避了,沒有人帶他去醫院,他是失血過多走掉的在亞東醫院。我是後來才去看他的,那時候已經在太平間了。」
「辦喪事時,我那時看到人,我都不認識,我都用斜眼看人,看都誰都不順眼。」
從上面的敘述中,可以看出到了都會區工作的美雅人,喜歡群聚在一起。在一起的過程中,可以尋求彼此的認同,與相互協助和幫忙,有時候是工作上的介紹,或是在沒有工作時,需要金錢上的資助。「喝酒」並非雅美族人的傳統文化,但卻成了都會工作的雅美人,平日聚在一起時的社交潤滑劑,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聚會的習慣。在底層工作的族人,也常常用飲酒的方式來舒解工作上的壓力,尤有甚者,成了酗酒者,影響平日的工作。有些族人,也因飲酒無法正常上班,經常遲到而失去工作,無法在都會區工作賺錢,而失意的回到人之島。
筆者的姊姊在22歲時,在這樁喝酒鬥毆的事件中,失去了未婚夫。然而,她的憤怒與悲傷,並未因此而返回人之島,而是選擇繼續在台灣都會的各種工作和工廠中流轉,繼續那賺不到錢的生活。
(三)不被祝福的婚姻
步入婚姻,在雅美族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歷程。結過婚,生過孩子,身份才能轉變,在部落裡的公共事務,才能具有發言的權力,並被尊重。
「發生那計事後,我有回來,然後就出去了。然後,不知道誰帶我去台中,後來因為想念他嗎?又跑去他們以前工作的那個刷毛廠,也是在土城工業區,所以才會認識那個謝○○的,他在那裡。爸爸聽到我們一起工作,就到他們家送瑪瑙。後來,爸爸說,對方的父母親,因為我不會生,而看輕我們家人,要我離開他。雖然他不是我的菜,但我找不到好的理由離開他,就在一起十年,直到他回到蘭嶼,沒有跟我連絡,我們才分開,之後才遇到你現在的姊夫。」
婚姻在雅美族是件重要的事,除了生子轉換身份之外。親家之間更互為彼此的「第二個家」,平常的交流是緊密的,並在各項慶典節日物質上的相互餽贈和勞力上的彼此互助。但姊姊的這段沒有登記的婚姻,並沒有給雙方親家,實質上的各種物質餽贈與分享,更別說有勞力上的互助。
(四)陪母成為照護員
筆者母親生病後,由兄弟姊妹輪流陪伴,所以,姊姊會不定期回來陪伴生病母親。雅美族的傳統是父母生病時,由同性別的孩子照顧。是因為病人有需要較私密照護時,同性別的孩子,較不會尷尬難為情。
「回來後,和媽媽去山上種芋頭,我覺得非常的辛苦,但在山上真的讓人心曠神怡,在台灣工作時受到委曲,也能在這裡受到平復。小時候沒辦法體會父母農作的辛苦,那時才知道父母親養育我們的辛勞。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對不起父母親。在山上也才體驗到原來我們的家鄉是那麼美麗。」
「後來是媽媽走掉的時候,不知道是誰介紹的,好像是謝○○的老婆,說我在這裡沒有工作,他叫我去跟他們做那個原住民補助居服員的課程。上了一個月之後,就去上班,半年後考取居服員的證照,才在居家關懷協會上班。」
「擔任居服員的工作,有好的經驗跟不好的經驗。好的是可以聽到許多耆老的生命故事,但有些較深的母語我聽不懂。照顧自己的同鄉老人,確沒有好好照顧到自己的父母親,覺得心裡很虧欠父母。還有老人家不喜歡我們去看他們,他們覺得我們把穢氣帶給他們。老人會說:『你們不要來看我,你們看的老人一個一個的走掉,哪一個老人,是被你們看活的。』或者會說:『你跟我沒關係,你來看我幹嘛?好像我沒有孩子一樣。』我們在做居家照護時,也發現到,有些孩子們,都依賴我們這些照服員,來照顧老人家,他們自己該做的,都沒有做,他們會說:『你們有領錢啊!』。我們蘭嶼的人對於老人家的居家環境,沒有照顧得很好。
不好的經驗,是受到騷擾,那個住在廖○○後面的老人,有時候會說:『你來摸我那裡一下』,還有一位常說:『你離婚,來嫁給我啦!』
不過,在家鄉能夠照顧自己家鄉的老人家,好的經驗比較多啦!也會有一點點的成就感。」
因為,要照顧生病的母親,姊姊重新學習了已斷裂的傳統文化,從芋頭的種植與採收,女性在田裡的工作全都從頭學起,當然,也包含了如何照護生病的母親,學著如何成為雅美族的「女人」。
直到母親過逝後,意外得到居服員的受訓課程的機會,在受訓結業並考上證照後,成為正式的居服員,在蘭嶼居家關懷協會工作,照護著人之島上年長的獨居老人。在服務的過程中,姊姊有一種補償心態,補償因長年在台灣工作,在父母生病時,未能好好陪伴與照顧父母親晚年的心理。因著照護的工作,姊姊也重新熟悉與學習使用母語,和老人家交談,從與老人家的交談中,聽取老人家豐富的生命故事,學習一些傳統文化和較深奧的母語詞彙。
更在居家照護工作的過程中,看到目前現代雅美人對待年長父母親的方式,因為照服有領薪水,就要負責照這些長輩,做孩子沒有關心父母親,是姊姊在工作中觀察到的。在工作機會極少的人之島上,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所以,姊姊珍惜這份工作。
「我會認同我自己,而且我常常看到漢人,我就會說,我告訴你,我是原住民,而且我是我是純種的原住民,我以我的原住民身分感到驕傲,要是人家聽到他就會講出,他會很積極。他就學了,他說,我是漢人,我也是很驕傲。」
自此,筆者的姊姊在人之島上有了第一份固定的工作,不再為工作而回到台灣,從青少年懞懂的年紀到台灣工作,在台灣工作了三十多年之後,終於能夠安穩的在人之島工作了。也因為有了固定的工作,姊姊臉上多了自信的光彩。
五、結論
十五歲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年紀,身心發展都還不太成熟,正要形塑人生的價值觀的時期,就要離開人之島的家人到台灣工作與求學,和一般都會的年輕人相較,人之島的孩子離家的時間更早了些。對絕大部份的雅美青年來說,「臺灣」是課本中老師教導的內容;收音機中的聲音;電視裡的彩色畫面;長輩們口中的形容,很少人真正去過台灣。但透過教育與媒體,對台灣的社會有了一份的憧憬和想像。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施行後,人之島的平均教育水準提高了,觀光的開放,也讓島上的族人得以和外人互動,外人描述下的臺灣,讓年青的族人更加響往,於是在國中畢業的年紀,就投入了已融入全球化資本主義的臺灣社會,繼續求學或進到工廠工作。
剛投入職場或繼續求學的族人,最常面臨到的問題是「歧視」的問題,常常因為特殊的口音和腔調,遭到同事和同學取笑,讓族人覺得被「歧視」,不被團體所尊重與接納。有些選擇正面衝突,有些人選擇退讓不發聲或離開職場。筆者的姊姊年輕時,常因為這種職場歧視,就直接選擇離職。所以,姊姊年輕時,經常換工作。直到中年,到在一家塑膠工廠做了十年,離職後,才到人之島照顧生病的母親。但照顧母親初期,因在人之島沒有工作收入,仍不時回台當臨時派遣工,賺取微薄的生活費。直到有機會參加居服員的受訓,並考上證照後,有了第一份在人之島的正式工作。自此,就沒有在回到台灣工作,而在人之島定居下來。她的定居,讓她在信仰裡得到了自信,並透過照護的工作,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得到自我實踐的機會,並能繼續學習傳統文化的美好。
筆者的姊姊的生命歷程敘事,在全球化下的今日,並不只屬於她個人的經驗,是雅美族人往返人之島與台灣,追求所謂「文明」與「進步」生活的縮影,也是當代原住民在全球化資本主義下的共同離散經驗。
參考文獻
邱琡雯。2020。《離˙返˙留˙守:追尋一九六0七0年代沖繩的臺灣女工》。臺北:春山。
周建志。2009。《離家與返鄉:-個漢人教師與蘭嶼學生的離散敘事》。東華族群所碩士論
文。
夏曉鵑編。2009。《騷動流移:台社移民/工讀本》。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出版。
陳純瑩,1991,〈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307-320。
詹姆斯·克里弗德。林徐達、梁永安譯。2017。《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苗粟:桂
冠。
關曉榮。1994。《尊嚴與屈辱:國境邊垂—蘭嶼1987》。台北市:時報文化。
0會員
16Content count
創建了以「飛魚汛期」為歲時祭儀核心的「雅美文化」。人之島上的雅美族人,就在這樣的氛圍下,不斷地讓「神話」和「詩歌」在島上的世代間傳唱著,直至那個稱為「現代」的「文明」出現與來到,才讓神話真的成為「看不見」的「神」與說不出的「話」,而「詩歌」也失去了創作「詩」與傳唱「歌」的年輕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曼威廉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好了 在冬末 我們坦承相見 落下的葉 是大地的早餐 春天的味道 飄來了 於是 暗紅的新葉 和著春陽 展現生命的力量 Savilog(大葉欖仁)如是說 我迎的 是找路回來的飛魚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 我不用越過海洋來到台灣 告訴台灣政府我愛蘭嶼 灘頭上的拼板舟 等著我 履行與飛魚王的約定 如果可以 我不用走在台北溼冷的街頭 向台電高喊核廢滾蛋 山腳下的地瓜田 等著我 種下那翠綠的種苗 如果可以 請還給我 原初美麗的人之島 如果可以 請還給我 雅美人健美的身體 如果可以
輕輕的一聲「哼!」飛越山林跑過平原貼著海面潛入光點消失的深海岸上的招魂幡在朔風的吹拂下將ㄧ聲聲的思念傳入靜靜躺在深海裡的鐵鳥「親愛的爸爸,我愛你!」「親愛的老公,孩子還需要你。」「親愛的孩子,你不是說要調回來了嗎?」回來吧你們已完成世間的任務你們的良善雅美的祖靈會記得極樂世界的大門為你們開著 輕輕的
簡單奢華的早餐 飛魚 一片片的鱗片 是祖靈思念的心 思念在世的親人 芋頭 包著肉的芋頭皮 是祖靈守護的手 守護著島嶼土地
京劇的音樂開場,在一片混濁的水中,鏡頭在走著,是模擬金寶螺的視野在進行覓食的行為,《金寶螺胡撇仔》以這樣的非人視野來展開實驗自然史的影像,讓人感覺很新奇。這部影像試著呈現宜蘭友善耕作水稻田裡的多物種連結與共生的景象。金寶螺,(學名:Pomacea canaliculata),是大型淡水螺物種,原產
恭喜孩子們畢業了 陪伴你們四年的時光 你們長大了、長高了、變重了 笑長的頭髮 白了、少了 不要忘了 雅美人 從來就不會餓肚子 只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才會餓肚子 用你的眼 觀察這世界的變化 用你的耳 傾聽這世界的美聲 用你的鼻 聞盡這世間的味道 用你的舌 嚐盡這世間的美味 用你的身 感受這世間的
說好了 在冬末 我們坦承相見 落下的葉 是大地的早餐 春天的味道 飄來了 於是 暗紅的新葉 和著春陽 展現生命的力量 Savilog(大葉欖仁)如是說 我迎的 是找路回來的飛魚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 我不用越過海洋來到台灣 告訴台灣政府我愛蘭嶼 灘頭上的拼板舟 等著我 履行與飛魚王的約定 如果可以 我不用走在台北溼冷的街頭 向台電高喊核廢滾蛋 山腳下的地瓜田 等著我 種下那翠綠的種苗 如果可以 請還給我 原初美麗的人之島 如果可以 請還給我 雅美人健美的身體 如果可以
輕輕的一聲「哼!」飛越山林跑過平原貼著海面潛入光點消失的深海岸上的招魂幡在朔風的吹拂下將ㄧ聲聲的思念傳入靜靜躺在深海裡的鐵鳥「親愛的爸爸,我愛你!」「親愛的老公,孩子還需要你。」「親愛的孩子,你不是說要調回來了嗎?」回來吧你們已完成世間的任務你們的良善雅美的祖靈會記得極樂世界的大門為你們開著 輕輕的
簡單奢華的早餐 飛魚 一片片的鱗片 是祖靈思念的心 思念在世的親人 芋頭 包著肉的芋頭皮 是祖靈守護的手 守護著島嶼土地
京劇的音樂開場,在一片混濁的水中,鏡頭在走著,是模擬金寶螺的視野在進行覓食的行為,《金寶螺胡撇仔》以這樣的非人視野來展開實驗自然史的影像,讓人感覺很新奇。這部影像試著呈現宜蘭友善耕作水稻田裡的多物種連結與共生的景象。金寶螺,(學名:Pomacea canaliculata),是大型淡水螺物種,原產
恭喜孩子們畢業了 陪伴你們四年的時光 你們長大了、長高了、變重了 笑長的頭髮 白了、少了 不要忘了 雅美人 從來就不會餓肚子 只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才會餓肚子 用你的眼 觀察這世界的變化 用你的耳 傾聽這世界的美聲 用你的鼻 聞盡這世間的味道 用你的舌 嚐盡這世間的美味 用你的身 感受這世間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回到波蘭,直到今天我才有一點逐漸落地的感受。 很大原因,應該是總算去探望完外公。
Thumbnail
嶄新的音樂劇場體驗!★★★✩✩值得一看 在這個身心都要精心打扮的世界上,能把這些都脫去來表現的演員並不多。 這場演出讓我感受到她一路走來以及未來志向的覺悟。 作為同世代的劇場人,她是個非常激勵人心的存在。 —三浦宏規
Thumbnail
最近新聞報導某金控,股東會上有股東質問董事長:股市都上了2萬點,公司股價還在10元以下,董事長說:公司股價真的很委屈。很不幸的,我也是這一家金控的小股東,在十幾年前花了大約4.8萬,買了兩張股票,時隔這麼多年,當時若是投資另一家金控「獲利王」,股價加上股利也應該翻了四、五倍,更不用說如果放在 護國神
Thumbnail
夏洛和卡爾在海邊小屋度過假期, 藍天白雲,翻騰的浪花, 他們跳進大海裡游泳, 在岸邊彈吉他, 在澄藍的圖像裡狂奔, 他們撈了兩條小魚放入寶特瓶裡, 假期結束後讓牠們游回大海。 黃昏,小屋裡, 卡爾煎牛排,夏洛
Thumbnail
通靈學習的心得與療癒服務的反饋,臼井靈氣點化的重要性,以及21天的自我療癒期間體驗,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靈性成長的深刻感受。
Thumbnail
透過「母語」傳承而來的故事,遠遠多過我們後天所經驗到的一切。那些不是教科書上所教述的,而是存在於我們的血液當中,蘊含著龐大的民族文化歷史,以及我們年幼尚不可考的記憶。豐饒,而且獨一無二。 客家音樂人黃珮舒,她唱客家歌,不只唱進金曲,還唱到國外去,站上許多國家的歌劇院.....。
Thumbnail
2017 年 2 月「流浪動物零撲殺」的政策正式上路,在政府缺乏配套措施零安樂的狀況下,造成動物收容所出現了流浪貓狗爆量的情況,捕捉並照護的動物數量遠大於被收養的動物數量,使得動物們沒有空間好好生活造成壓力而互相攻擊,促成導演 Raye拍第二集 。
Thumbnail
這是一個小故事,關於我經營社群的心得與反思。「在這過程中的確因此越來越感到開心而滿足,不再是因為不斷跳動的頁面數據;而是當我收到有人喜歡我的文章、我的分享的鼓勵,以及想著能夠幫助到別人從而感到的喜悅。」    
Thumbnail
『 你們是中正的學生嗎?』 在從嘉義高鐵通往中正大學空蕩蕩的公車上,這段路程還有一個小時,而空氣則如停滯般安靜。 『 你們是中正的學生嗎?』司機劃破這沈默。 『對啊,八年前是,我們已經畢業很久了。 對,八年了,一轉頭時間已經過了好久好久。
大、小白沙湖 湖畔風景 光景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回到波蘭,直到今天我才有一點逐漸落地的感受。 很大原因,應該是總算去探望完外公。
Thumbnail
嶄新的音樂劇場體驗!★★★✩✩值得一看 在這個身心都要精心打扮的世界上,能把這些都脫去來表現的演員並不多。 這場演出讓我感受到她一路走來以及未來志向的覺悟。 作為同世代的劇場人,她是個非常激勵人心的存在。 —三浦宏規
Thumbnail
最近新聞報導某金控,股東會上有股東質問董事長:股市都上了2萬點,公司股價還在10元以下,董事長說:公司股價真的很委屈。很不幸的,我也是這一家金控的小股東,在十幾年前花了大約4.8萬,買了兩張股票,時隔這麼多年,當時若是投資另一家金控「獲利王」,股價加上股利也應該翻了四、五倍,更不用說如果放在 護國神
Thumbnail
夏洛和卡爾在海邊小屋度過假期, 藍天白雲,翻騰的浪花, 他們跳進大海裡游泳, 在岸邊彈吉他, 在澄藍的圖像裡狂奔, 他們撈了兩條小魚放入寶特瓶裡, 假期結束後讓牠們游回大海。 黃昏,小屋裡, 卡爾煎牛排,夏洛
Thumbnail
通靈學習的心得與療癒服務的反饋,臼井靈氣點化的重要性,以及21天的自我療癒期間體驗,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靈性成長的深刻感受。
Thumbnail
透過「母語」傳承而來的故事,遠遠多過我們後天所經驗到的一切。那些不是教科書上所教述的,而是存在於我們的血液當中,蘊含著龐大的民族文化歷史,以及我們年幼尚不可考的記憶。豐饒,而且獨一無二。 客家音樂人黃珮舒,她唱客家歌,不只唱進金曲,還唱到國外去,站上許多國家的歌劇院.....。
Thumbnail
2017 年 2 月「流浪動物零撲殺」的政策正式上路,在政府缺乏配套措施零安樂的狀況下,造成動物收容所出現了流浪貓狗爆量的情況,捕捉並照護的動物數量遠大於被收養的動物數量,使得動物們沒有空間好好生活造成壓力而互相攻擊,促成導演 Raye拍第二集 。
Thumbnail
這是一個小故事,關於我經營社群的心得與反思。「在這過程中的確因此越來越感到開心而滿足,不再是因為不斷跳動的頁面數據;而是當我收到有人喜歡我的文章、我的分享的鼓勵,以及想著能夠幫助到別人從而感到的喜悅。」    
Thumbnail
『 你們是中正的學生嗎?』 在從嘉義高鐵通往中正大學空蕩蕩的公車上,這段路程還有一個小時,而空氣則如停滯般安靜。 『 你們是中正的學生嗎?』司機劃破這沈默。 『對啊,八年前是,我們已經畢業很久了。 對,八年了,一轉頭時間已經過了好久好久。
大、小白沙湖 湖畔風景 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