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讓人感覺糟糕的事件之後,可以如何療癒?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來的紛紛擾擾越演越烈,不論是哪個立場的人都有著各種的『不舒服』。
但事件之後的紛擾不適,可能遠不及當事人當時與日後的痛苦。
如果不是傷口還在痛、如果不是頻繁到被視為理所當然⋯⋯
誰想搭上這班車?誰想把自己的不堪、噩夢攤開來?
並非要掀起性別的戰爭,也無關政治、陰謀⋯⋯
而是大眾學習身體界線的設定與尊重,並且學習如何有效表達和拒絕的好機會。
與其批判他人意圖,不如思考如何可以讓個體都獲得尊重和理解。
而對於這一切流動感到不舒服的你,可以怎麼幫助自己或是親友?
————————————————————————————
第1步:『講出來或寫下來。』
逃避真相,可能會使得傷痛更久、更深。
敞開心扉或許很可怕,但如果沒有為自己發聲,又如何得到救援和正義?
選擇值得信任、支持你的人訴說,或者尋求警察、社福單位的協助。
第2步:認識感受和情緒
『不要詆毀、責怪、批判自己,做壞事的不是你,該內疚羞愧的也不是你。』
性是私密的,跟性有關的創傷,更加的私密。
會產生情緒很正常,但請不要陷入那些負面情緒裡,反覆傷害自己。
在那個當下,你已經盡可能地保護自己了。
第3步:面對那些不舒服的回憶與感受
在經歷巨大壓力或危險時,身體會進入『戰、逃、僵、討好』的模式,神經系統會進入戒備。
所有的感官都會格外的敏感,再細小的刺激再未來都可能造成影響。
在人類社會中爭取正義有一連串的程序,會需要反覆的陳述、舉證、調查、對質⋯⋯
記憶和情緒可能破碎的閃入腦海,身體記憶可能也會很強烈。
焦慮、緊繃、恐慌、噩夢、失眠、噁心、易怒、悲傷⋯⋯都可能反覆出現一段時間。
不好的感受或記憶出現時請讓自己緩慢的呼吸,專注在呼吸上。
壓抑或強裝堅強都不會使你更好,請尋求身心科的醫療支持。
第4步:重新連結你/妳的身體和感受
許多受害者在傷害過後會選擇麻痺、遺忘,或是依賴某些物品、關係,嘗試讓自己可以繼續過日子,而這些其實都是對身心健康有著不利影響的因子。
可能會讓你離真正快樂和輕鬆的自己更遠、更久⋯⋯
你真正需要的,是去重新擁抱和照顧自己的身體、心靈、情緒。
可以嘗試學習新事物,比如某項運動、技能、知識,重新建立和強化自己的能力。
也可以嘗試練習冥想、瑜伽、寫作,藉由專注的流動去平衡情緒。
正視你的身心健康,正視你的需求。
從黑洞回來的你,會更加強大且具有能量。
第5步:維持與朋友、家人的聯繫
別讓自己與社交脫節,你不是孤單無援的。
除非你自己面對黑暗角落蹲下、隱藏⋯⋯
你可以選擇讓你安心自在的環境,與信任的人互動,
讓關心你的人有機會可以繼續支持和陪伴你。
第6步:好好照顧自己
這會是一段很長很長的療癒之旅,踏上旅程就開始治癒。
一點一點的,你會越來越舒適自在。
一點一點的,你會重新看見自己的光彩。
不用免強自己,但請你支持自己。
用心關照身體的需求,均衡飲食、運動,讓自己好好的睡覺。
唯有你照顧好自己,更愛自己,才能更真正的走出傷痛。
#MeToo
#性平教育不是學校的事 是每一個人的事
#身體界線 的設定與尊重很重要
3會員
13Content count
這是一個專注於自我療癒、能量創作和水晶淨化的心靈空間。 在這裡,我們探索身心靈的平衡,通過分享冥想技巧、能量淨化方法和水晶使用指南,幫助您找到內在的和諧與平靜。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內在能量,通過正確的引導和實踐,可以釋放出強大的自我療癒力量。與我們一起踏上心靈旅程,讓您的生命綻放出最美的光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ia陪你一起綻放 的其他內容
那些傷害的重點可能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並沒有被重視甚至沒有被真正的看見、聽見。 還可能會反覆地被提醒,或是被迫噤聲、遺忘, 彷彿只要受害者忘了或是認同加害者就不存在傷害的事實。
那些傷害的重點可能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並沒有被重視甚至沒有被真正的看見、聽見。 還可能會反覆地被提醒,或是被迫噤聲、遺忘, 彷彿只要受害者忘了或是認同加害者就不存在傷害的事實。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沒有人會因為蚊子般的小事而情緒激動。」 因為,那對你來說,是一隻藏在內心的大象🐘。
Thumbnail
富貴險中求,下一句是…?斷章取義,並非是好事!AI在走,我們的知識也要有,任何人都可以學習應用的實用知識,一起快樂讀好書!〔一看就會!圖解「工作,分析了再做」〕
Thumbnail
郁花園心理學筆記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的名言:「只有當你朝向自己內心觀看時,你的視野才會得以清晰。那些向外看的人,在作夢;向內看的人,是覺知的。」 Your vision will become clear only when you can look into your own heart. Who
Thumbnail
《怪物》由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及坂本龍一配樂之電影《怪物》,可謂是超級夢幻連動,為坂本龍一的最後作品。《怪物》於坎城影展首映,並且奪得第七十六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以及酷兒棕梠獎。本篇文章為《怪物》有雷影評,提出作者對怪物觀影後的分析及思索。
Thumbnail
我其實比較少看日本動漫,最初接觸《進擊的巨人》是在2020年,那時朋友強烈推薦我看。記得第一次看就完全停不下來!並且在短短兩年多間不斷回味它。雖然相比很多人來說,我比較晚入坑《進擊的巨人》,但我還是想說,這部絕對是個不容錯過的神作!
Thumbnail
【別讓恐懼與焦慮成為你前進的路,專注於那些可控的事情上,無法控制的也無須再多費心勞】 人難免會焦慮會害怕,總是還沒行動之前腦中就浮現各種的負面情況,然而越拖越是阻礙了執行的動力,然而做完了之後卻發現根本與自己想的八竿子打不著,那些焦慮與恐懼根本就沒有發生,然而先前的疑慮想起來根本是浪費時間與精力。
這兩天看了一部電影,整部電影前半段過程沒甚麼特別,就是一般正常敘事情節,但也就是這種不慍不火的情節,在某一個段落,往往只需要主角的一段表情變化,瞬間就能引爆你的淚腺。
Thumbnail
科技帶來的方便,讓我得以快速獲得資訊並與人連結,然而透過《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這本書,讓我反思科技帶給我的人機關係與人我關係的確需要調整,我意識到了我與科技的連結不如預期健康,與人的關係也因此產生變化。
Thumbnail
有段時間,每天早上我都不想起床。一睜眼的第一個想法是:起床後就要面對一連串的需要,我問上帝:「這麼多人需要我,我哪裡有那麼多的愛去愛、去回應他們的需要呢?」 說來自己都覺得好笑,其實最需要我的也不過「三個人」:先生、兒子、女兒。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沒有人會因為蚊子般的小事而情緒激動。」 因為,那對你來說,是一隻藏在內心的大象🐘。
Thumbnail
富貴險中求,下一句是…?斷章取義,並非是好事!AI在走,我們的知識也要有,任何人都可以學習應用的實用知識,一起快樂讀好書!〔一看就會!圖解「工作,分析了再做」〕
Thumbnail
郁花園心理學筆記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的名言:「只有當你朝向自己內心觀看時,你的視野才會得以清晰。那些向外看的人,在作夢;向內看的人,是覺知的。」 Your vision will become clear only when you can look into your own heart. Who
Thumbnail
《怪物》由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及坂本龍一配樂之電影《怪物》,可謂是超級夢幻連動,為坂本龍一的最後作品。《怪物》於坎城影展首映,並且奪得第七十六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以及酷兒棕梠獎。本篇文章為《怪物》有雷影評,提出作者對怪物觀影後的分析及思索。
Thumbnail
我其實比較少看日本動漫,最初接觸《進擊的巨人》是在2020年,那時朋友強烈推薦我看。記得第一次看就完全停不下來!並且在短短兩年多間不斷回味它。雖然相比很多人來說,我比較晚入坑《進擊的巨人》,但我還是想說,這部絕對是個不容錯過的神作!
Thumbnail
【別讓恐懼與焦慮成為你前進的路,專注於那些可控的事情上,無法控制的也無須再多費心勞】 人難免會焦慮會害怕,總是還沒行動之前腦中就浮現各種的負面情況,然而越拖越是阻礙了執行的動力,然而做完了之後卻發現根本與自己想的八竿子打不著,那些焦慮與恐懼根本就沒有發生,然而先前的疑慮想起來根本是浪費時間與精力。
這兩天看了一部電影,整部電影前半段過程沒甚麼特別,就是一般正常敘事情節,但也就是這種不慍不火的情節,在某一個段落,往往只需要主角的一段表情變化,瞬間就能引爆你的淚腺。
Thumbnail
科技帶來的方便,讓我得以快速獲得資訊並與人連結,然而透過《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這本書,讓我反思科技帶給我的人機關係與人我關係的確需要調整,我意識到了我與科技的連結不如預期健康,與人的關係也因此產生變化。
Thumbnail
有段時間,每天早上我都不想起床。一睜眼的第一個想法是:起床後就要面對一連串的需要,我問上帝:「這麼多人需要我,我哪裡有那麼多的愛去愛、去回應他們的需要呢?」 說來自己都覺得好笑,其實最需要我的也不過「三個人」:先生、兒子、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