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恐懼》粉絲與偶像 誰更可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因為數碼修復,令到今敏經典動畫重新面世,未接觸過的人如我終於有機會看到了!久仰《藍色恐懼》大名,短短81分鐘就已經結合驚慄、懸疑、心理戰及殺人元素,虛實交錯的敘事、情節反轉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給,真心想稱它為「神作」!(縱使「神作」這稱呼已經爛大街)

坊間太多點評分析,再說《藍色恐懼》有多厲害根本多餘,反而看到戲中提及的追星現象很有意思!本身算是理性追星,但多年來於日本(男)偶像圈浸泡之下,對《藍色恐懼》談及「偶像VS演員」、粉絲的期待與豹變、互聯網改變追星生態…等現象非常有同感,意外這種文化經歷廿年不衰;再結合香港近年復興的「偶像文化」,更有另類共鳴!

「我/你是誰?」

「我/你是誰?」

粉絲的品格

《藍色恐懼》誕生於1997年,當時互聯網剛興起不久,社交媒體尚未流行,但已經出現粉絲為偶像架設網頁、留言板、BBS討論區,匿名粉絲與偶像可以透過網路互動,有人能夠「偽裝」成偶像留言,偶像亦可以在網路上看到自己沒說過的話、沒經歷過/想過的事,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模糊,粉絲與偶像的「親切」交流,有多少是真實呢?

粉絲對偶像的期待,並不是單純看作品、買碟、參加活動之類的「支持」,無論單向還是雙向,他們有著非一般的牽絆——互相應援、打氣,不分偶像或粉絲,從中都可以得到心靈上的救贖。對流行偶像文化數十年的日本來說,原本沒什麼分別,只是當互聯網興起,身份難以核證的「匿名」網民出現之後,粉絲與偶像的交流不再一樣,甚至變得有點「恐怖」!

1997年的電腦對新生代應該很不可思議

1997年的電腦對新生代應該很不可思議

像電影中的「變態粉絲」,喜歡的是前女團偶像霧越未麻,會在活動擔任工作人員,自稱「Me-mania(未麻的狂熱)」,沉迷網路及網頁「未麻的部屋」,與他認為是「未麻」的人互通電郵,自認為會她擊退傷害她的人,小至搜購性感封面雜誌,到解決場地搞事的小混混,甚至「迫」她演被強姦場面的編劇、拍攝大尺度寫真的攝影師,都以「保護純潔的未麻是我的責任!」為名而遭他殺害?!

粉絲的期待

未麻的「瘋狂粉絲」不只遠在天邊,而是近在眼前——經理人留美!身為前偶像卻未能走紅,轉任經理人對未麻特別上心,不喜歡公司要她從偶像「畢業」轉當演員,甚至幕後操弄後來發生的一連串命案!無論「粉絲」的身份是誰,他們對偶像皆是以「愛」之名,行情緒勒索為實。

到頭來未麻的「心魔」究竟屬於誰?

到頭來未麻的「心魔」究竟屬於誰?

所謂粉絲的「愛」與「期待」,男女偶像都會遇到類似問題——你也許聽過木村拓哉因為結婚(對象是前偶像工藤靜香),被日本粉絲記恨多年,就算如今女兒出道,每年釋出家庭照都被粉絲罵:「這些照片能對應我們著迷的木村拓哉,那時候他竟然是跟女兒黏黏膩膩的傻爸爸,很討厭!」

但你有沒有聽過岡田准一與宮崎葵結婚,向粉絲透過派喜帖時,粉絲震怒得燒喜帖,並放上推特宣揚?很多人以為因為當年兩人曾陷入不倫風波,粉絲抗拒偶像變「小王」,但當時有看過其中一名粉絲的「訣別書」(後來被刪除),內容更令人震驚——她聲言喜歡的岡田准一,是身為偶像出身帥氣白淨的他,可是他為了演員工作,越晒越黑,苦練格鬥技,身型操得越來越粗壯,在這位粉絲眼中,他這樣是對「偶像」工作忘本、對粉絲不負責任!結婚(不論對象)只是壓死她最後的一根稻草!

就算到了令和時期,瘋狂粉絲仍然令人害怕!

偶像被期待

提到粉絲討厭偶像「有負期待」,就要討論《藍色恐懼》涉及的「偶像轉型」,這點首先要搞清楚:我們平時所指的「偶像」,通常單純指角色千篇一律、討好粉絲、男的愛耍帥、女的愛漂亮的演員,不會有身份疑惑,更不涉及慾望投射的對象。(好吧,近期香港的粉絲愛稱「偶像」為「老公」,甚至把真實伴侶稱為「前夫」,但感覺只是開玩笑,還未於真實世界以「另一半」自居而傷害他人…)

日韓偶像工業的偶像卻是另一回事——「偶像」是一種身份、出身,甚至稱之為「階級」亦不為過,與演員出身涇渭分明,就算受歡迎賺錢都會被看低一等,嚴重者如韓國,演戲再受歡迎收視/票房再好,只要是偶像出身,就幾乎沒資格打進「忠武路」;日本相對上好一點,少數偶像能成功轉型為演員,在專業影展上得獎,但他們要與過去的自己切割,「偶像」時期只能被當成黑歷史,甚至要做一些「大動作」去跟過去訣別。

女性偶像曾經是很多人的夢想,但能否持續到永遠呢?

女性偶像曾經是很多人的夢想,但能否持續到永遠呢?

從「偶像」轉型為「演員」,不只粉絲會因而受傷,本人承受的心理壓力亦超乎想像。如《藍色恐懼》的未麻,從團體畢業單飛,轉型做演員只是公司策略,其實非她所願,也許她未必如粉絲所想,記掛那個清純甜美的自己,但看得出她想念與隊友一起奮鬥的日子,對公司要求用「演強姦戲」「拍露點/毛寫真」作為跟「偶像」訣別,亦有心理上的抵觸及不滿。電影利用麻未這份無人開解的心理壓力,演繹成人格精神分裂,兩個「自己」不時對峙質問:為什麼要當演員?一直做偶像不好嗎?

當然,電影涉及的「女性二元對立」定型甚有爭議——為什麼女性偶像一定是清純、被保護、打扮像童話故事的公主?演員要突破偶像框架,就要演被強姦戲、露點、露毛?男性偶像要轉型的話,可以做什麼?把自己變醜變粗壯,甚至索性公開戀情/結婚,好讓女性粉絲放棄對他們持有欲望嗎?可是亦想換個角度問,他們享受身為「偶像」帶來的追捧及歡愉嗎?無論粉絲、周遭,甚至自身的期待,能夠透過「偶像」這身份而滿足嗎?

《藍色恐懼》的驚慄元素並非憑空捏造,而是基於「偶像」「追星」文化衍生,不分世代,適用於日本韓國等「偶像大國」,而份屬「初生嬰兒」的香港「偶像」文化,是否同樣適合呢?不知怎麼,看到未麻的故事,總會想到當今香港最流行的男性團體…粉絲的應援、公眾的期待、自家成員相親也相爭,到頭來會否變成一齣恐怖片?(我胡說啦)

57會員
153Content count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福同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逃殺》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架空了一個失業率飆升,社會逐漸崩潰的國家,因為出於對年輕人的恐懼,大人們通過簡稱為「BR法」的《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以「死亡」支配年輕人,從而奪回大人的威嚴;而某班準備畢業旅行的高中生被隨機選中,要在荒島上互相殘殺,42個只能活一個!被迫參與這場「殺戮遊戲」的學生…
話先說前頭:知道《藍色巨星》(Blue Giant)是同名漫畫改編,故事有關爵士樂,儘管追蹤的專頁一致讚賞,早前風聞日本口碑亦好,入場前仍然不敢期望過高,畢竟經常出現「你的神作,我的糞作」,無論別人如何捧上天,自己沒共鳴就是「不好看」吧?
難得的還有UFO電影鏡頭下梁朝偉,比起後來為國際認識的「王家衛式憂鬱小生」,眉宇絕不深鎖,活潑佻皮輕鬆自在;可是比起當時賭乜賭物、人物傳記、武俠片、古惑仔的主流,又多了一份偽中產味,令各位中生代香港文青難以忘懷。如果對梁朝偉的印象只流於混合《花樣年華》x《一代宗師》的文武,更要看看UFO電影的梁朝偉
當演員演到一部深入民心的戲,得到了「代表作」,甚至變成「明星」「傳奇」之後,他們其後的演藝人生,某程度上是跟「過去」的自己在角力——無論演任何一個新角色,很多人都會說「新不如舊」;如果新角色有舊戲的影子,更亦會被說成「食老本」…「代表作」變成雙面刃,把他們困在過去的,是幕後主創、觀眾,還是他們本身?
為免像朋友差點連「奧本海默」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入場,還是做了一點功課:了解一下誰是「奧本海默」;簡略地看懶人包,特別是了解二戰前後發生什麼事;知道「彩色」與「黑白」分別代表什麼(誰的視角)*最重要,了解跳躍性時序的分類看戲時會比較清醒(?)
作為「日劇黑船」的Netflix今年又有新搞作,除了羅致具海外知名度的幕後(包括於康城大出鋒頭的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坐陣之外,亦陸續與傳統民營電視台合作,其中與TBS聯合製作的《我們離婚吧》,從宣佈開拍時已經備受日劇迷期待,何解?皆因有「日劇最強」之稱的TBS排出最強陣容…
5/5日劇
《大逃殺》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架空了一個失業率飆升,社會逐漸崩潰的國家,因為出於對年輕人的恐懼,大人們通過簡稱為「BR法」的《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以「死亡」支配年輕人,從而奪回大人的威嚴;而某班準備畢業旅行的高中生被隨機選中,要在荒島上互相殘殺,42個只能活一個!被迫參與這場「殺戮遊戲」的學生…
話先說前頭:知道《藍色巨星》(Blue Giant)是同名漫畫改編,故事有關爵士樂,儘管追蹤的專頁一致讚賞,早前風聞日本口碑亦好,入場前仍然不敢期望過高,畢竟經常出現「你的神作,我的糞作」,無論別人如何捧上天,自己沒共鳴就是「不好看」吧?
難得的還有UFO電影鏡頭下梁朝偉,比起後來為國際認識的「王家衛式憂鬱小生」,眉宇絕不深鎖,活潑佻皮輕鬆自在;可是比起當時賭乜賭物、人物傳記、武俠片、古惑仔的主流,又多了一份偽中產味,令各位中生代香港文青難以忘懷。如果對梁朝偉的印象只流於混合《花樣年華》x《一代宗師》的文武,更要看看UFO電影的梁朝偉
當演員演到一部深入民心的戲,得到了「代表作」,甚至變成「明星」「傳奇」之後,他們其後的演藝人生,某程度上是跟「過去」的自己在角力——無論演任何一個新角色,很多人都會說「新不如舊」;如果新角色有舊戲的影子,更亦會被說成「食老本」…「代表作」變成雙面刃,把他們困在過去的,是幕後主創、觀眾,還是他們本身?
為免像朋友差點連「奧本海默」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入場,還是做了一點功課:了解一下誰是「奧本海默」;簡略地看懶人包,特別是了解二戰前後發生什麼事;知道「彩色」與「黑白」分別代表什麼(誰的視角)*最重要,了解跳躍性時序的分類看戲時會比較清醒(?)
作為「日劇黑船」的Netflix今年又有新搞作,除了羅致具海外知名度的幕後(包括於康城大出鋒頭的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坐陣之外,亦陸續與傳統民營電視台合作,其中與TBS聯合製作的《我們離婚吧》,從宣佈開拍時已經備受日劇迷期待,何解?皆因有「日劇最強」之稱的TBS排出最強陣容…
5/5日劇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上映於1998,4K數位修復版終於在2024重新回歸。「你是誰?」作為本片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便是因為這句話看似正常了卻有多個答案,且有趣的是難以分辨不同答案的區別,就算是同個時間問了多次的「你是誰?」都難以定論到底問的對象是誰。非常推薦大家一起來看這部電影。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對今敏作品《藍色恐懼》的觀後感想,討論了電影中的精彩情節和角色解離的象徵意義。同時,通過劇情細節的回顧,引出了對於主角尋找自我的深刻思考。文章中更深挖了影片中的隱喻和符號意義,為讀者帶來了更豐富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今敏動畫經典「藍色恐懼」的4k數位修復版,探討了故事情節、角色名稱、以及對現代社會的預言性。同時提到了導演今敏對當代電影界的影響。
Thumbnail
今敏導演的《藍色恐懼》是一部探討自我的動畫電影。講述了女主角未麻在戲劇與妄想、夢境與現實、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迷失與尋找。劇情不斷遊走在虛實之間,隨著快節奏的剪接和大量的蒙太奇,觀眾也和主角一起深陷於混亂的漩渦之中,無法抽離,無法分清虛實,真實與虛幻的界線已然變得模糊不清。
Thumbnail
《藍色恐懼》誕生於1997年,當時互聯網剛興起不久,社交媒體尚未流行,但已經出現粉絲為偶像架設網頁、留言板、BBS討論區,匿名粉絲與偶像可以透過網路互動,有人能夠偽裝成偶像留言,偶像亦可以在網路上看到自己沒說過的話、沒經歷過/想過的事,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模糊,粉絲與偶像的親切交流,有多少是真實呢?
Thumbnail
《藍色恐懼》是我唯一一套未看過的今敏長篇作品,因為年輕時(?)覺得這種以年輕女偶像的精神問題為題材的作品會太過灰暗太過壓抑,所以鼓不起勇氣去看wwww 現在也許是有一定的社會歷練,看畢這套作品,我的心情又沒想像中灰暗,更多是欣賞今敏別樹一格的表現手法!
Thumbnail
今敏作為近代對影響電影發展最重要的一人,他在業界以及影迷心目中的地位是無法動搖的。不過,他的首個動畫電影長片作品《藍色恐懼》中對女性主角的折磨和性的呈現則不禁令人質疑金敏的作品是不是帶有男性凝視。這文章則會透過其作品《藍色恐懼》和相關紀錄片《今敏:造夢大師》,探討今敏的作品有沒有帶有男性凝視。
Thumbnail
故事從偶像歌手的告別演出作為開場,為了拓展演藝生涯,主角未麻接受經紀公司的安排,離開目前所處的偶像團體,單飛出道,朝著「女演員」之路發展......
Thumbnail
無處安放的掙扎、矛盾與混亂,走在心靈鋼索上的未麻選擇犧牲自我,以討好的姿態去滿足外在索求,卻因此掀起煙硝四起的自我辯證與征戰。未麻、經紀人與瘋狂粉絲三方的自我認同相互糾纏,成為彼此的陰影與枷鎖,破碎卻又渴求完整的自我,陷落至互相吞噬的修羅場。本篇將以心理發展視角,剖析劇中三位要角的自我整合之歷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上映於1998,4K數位修復版終於在2024重新回歸。「你是誰?」作為本片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便是因為這句話看似正常了卻有多個答案,且有趣的是難以分辨不同答案的區別,就算是同個時間問了多次的「你是誰?」都難以定論到底問的對象是誰。非常推薦大家一起來看這部電影。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對今敏作品《藍色恐懼》的觀後感想,討論了電影中的精彩情節和角色解離的象徵意義。同時,通過劇情細節的回顧,引出了對於主角尋找自我的深刻思考。文章中更深挖了影片中的隱喻和符號意義,為讀者帶來了更豐富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今敏動畫經典「藍色恐懼」的4k數位修復版,探討了故事情節、角色名稱、以及對現代社會的預言性。同時提到了導演今敏對當代電影界的影響。
Thumbnail
今敏導演的《藍色恐懼》是一部探討自我的動畫電影。講述了女主角未麻在戲劇與妄想、夢境與現實、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迷失與尋找。劇情不斷遊走在虛實之間,隨著快節奏的剪接和大量的蒙太奇,觀眾也和主角一起深陷於混亂的漩渦之中,無法抽離,無法分清虛實,真實與虛幻的界線已然變得模糊不清。
Thumbnail
《藍色恐懼》誕生於1997年,當時互聯網剛興起不久,社交媒體尚未流行,但已經出現粉絲為偶像架設網頁、留言板、BBS討論區,匿名粉絲與偶像可以透過網路互動,有人能夠偽裝成偶像留言,偶像亦可以在網路上看到自己沒說過的話、沒經歷過/想過的事,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模糊,粉絲與偶像的親切交流,有多少是真實呢?
Thumbnail
《藍色恐懼》是我唯一一套未看過的今敏長篇作品,因為年輕時(?)覺得這種以年輕女偶像的精神問題為題材的作品會太過灰暗太過壓抑,所以鼓不起勇氣去看wwww 現在也許是有一定的社會歷練,看畢這套作品,我的心情又沒想像中灰暗,更多是欣賞今敏別樹一格的表現手法!
Thumbnail
今敏作為近代對影響電影發展最重要的一人,他在業界以及影迷心目中的地位是無法動搖的。不過,他的首個動畫電影長片作品《藍色恐懼》中對女性主角的折磨和性的呈現則不禁令人質疑金敏的作品是不是帶有男性凝視。這文章則會透過其作品《藍色恐懼》和相關紀錄片《今敏:造夢大師》,探討今敏的作品有沒有帶有男性凝視。
Thumbnail
故事從偶像歌手的告別演出作為開場,為了拓展演藝生涯,主角未麻接受經紀公司的安排,離開目前所處的偶像團體,單飛出道,朝著「女演員」之路發展......
Thumbnail
無處安放的掙扎、矛盾與混亂,走在心靈鋼索上的未麻選擇犧牲自我,以討好的姿態去滿足外在索求,卻因此掀起煙硝四起的自我辯證與征戰。未麻、經紀人與瘋狂粉絲三方的自我認同相互糾纏,成為彼此的陰影與枷鎖,破碎卻又渴求完整的自我,陷落至互相吞噬的修羅場。本篇將以心理發展視角,剖析劇中三位要角的自我整合之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