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科學務實 上架做事的人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在野黨都在注意藍白倒底合不合,但沒人注意到台灣最南的選區,已經先實行藍綠和了,國民黨在上周日中常會中除了通過不分區名單外,還默默通過屏東第二選區不提名候選人,禮讓給綠油油的無黨籍參選人蘇震清兒子蘇孟淳,棄守可以爭取的屏南一席,拱手將大好局勢的三腳督變成瞭綠綠對決,先不論新聞上寫的有機會一搏的蘇清泉被列入不分區及在未告知地方黨部主委廖婉汝不提名等等爭議,難道真的是有什麼內幕,才將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白白放過,以筆者最近一次看到的民調資料,屏東第二選區:民進黨33.3%、時代力量6.4%,合計39.7%,算是泛綠的票;國民黨20.6%、民眾黨11.1%,合計 30.7%,算是在野黨的票,另外還有不偏任何黨及無明確意見共計,28.3%,其他政黨0.3%。


這份民調看起來好像還是泛綠勝了快 10%,但別忘了泛綠選票有39.7%是由民進黨徐富揆跟無黨蘇孟淳二人瓜分。而且上次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只在第二選區贏了不到4000票。所以就算國民黨跟民眾黨加起來只有31%,但只要是一個候選人的狀況下,應該幾乎可以說是獨拿,在這個基準下,三方一搏,在野黨應該有極大機會勝選,另有不偏任何黨及無明確意見共計,28.3%,可由三位候選人爭取。平均每人9%多,在野黨的候選人已經有40%了,但國民黨卻不把握這個機會,就這樣放掉,最要命的是沒有藍軍候選人,總統及政黨票誰來鞏固?來拉抬?

記得2015年,現任黨部主委廖婉汝第一次臨危受命參加補選,當時民進黨聲勢大好,在屏東又是執政,雙方實力有一定差距,廖婉汝從登記參選到投票一個月,整體投票率34%、投票前廖婉汝TVBS民調25%,但最後得票率31%,民調跟實際投票少了5%,這31%應該可以當作沒有派系介入的藍軍基本盤參考值,這幾年在民進黨執政不力的氛圍下,2022年藍軍在縣市長大選中大獲全勝,這次藍白合不合更是讓藍綠對決緊繃,投票率應該不會太低,且藍綠基本盤應該回歸各自候選人,如果藍軍能推出候選人,應該可獲得最大藍軍基本盤,加上民眾黨無人可投,如果爭取民眾黨柯P合作,依照民調資料,應有30.7%得票率,但因為泛綠分裂,即使39.7%也是需要二人瓜分,但泛藍只有一位,應可獨得30.7%,另28.3%則由大家各自努力,但如果依比例分配,三位候選人各9%,泛藍候選人有機會拿到40%選票,有極大機會獲勝。

身為屏南的在野民眾,真的覺得屏東長期被民進黨掌控,不是一個好現象,這是一次藍軍不會再有的機會,就算蘇清泉及中央黨部等主張所謂的非綠大聯盟可以得到蘇震清的支持,有利第一選區及總統的選情,更有利於蘇清泉參選下一次縣長大選,但他可能沒想到蘇震清下次也可能是他的對手,畢竟本來就是利益的結合,不是理念的合作,隨時可能翻盤,二股不一樣理念的選票能這樣交換嗎?侯友宜更可能也沒想到也許沒有屏南三萬票的總統票及政黨票,搞不好會丟掉總統選局跟好幾席不分區立委,也許就正好是在蘇清泉當選的邊緣,真的希望在野黨的主導者能盡快推出一位候選人參選,還有50天,真的有機會!!!

0會員
1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常講的三句話:務實、理性、科學,說到命理,只有這個『科學』我沒有辦法解釋,其他的兩項我可以用五行派八字來解說,我研究命理的時間不長,跟一、二十年,甚至是學習四十年的命理老師面前,簡直是大象比老鼠,這裡面還有IQ超過柯文哲主席智慧的老師,光用時間、理解力與經驗,我是一定無法冒出頭的,
Thumbnail
兩岸之間其實在某一個程度是生活,政治制度跟生活方式的競爭,所以為什麼說,我們要我們要努力的讓我們台灣成為一個更文明的社會,因為這是說服對方。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支持柯文哲的人比較不會查數據,因為柯文哲總愛叫人「不要google,你說說看XXX有什麼政績」,但我今天發現民眾黨的側翼粉專已經開始用內政部社會住宅的統計來當政績宣傳,看到他們開始google,我竟有點感動。既然開始google,那我們就可以比較容易面對柯文哲說謊的問題。
Thumbnail
書名:再啟蒙的年代:為理性、科學、人文主義和進步辯護 作者:Steven Pinker (史帝芬 平克) 出版:商周 2020/1/2 這個老教授真的是博學多聞,非常用功,本書他蒐集了非常多資料,讀了非常多的書,只為了要證明「知識」對人類進步的重要性。用了非常多的篇幅駁斥「悲觀論」~ 當代「民粹主義
Thumbnail
文化包覆著人對外在世界當中人類表象的一切認知,人類透過文化掌握關於人類「普遍」行為的邏輯和知識,文化構成了人類個體尋找生命出口的道路,沒有文化的認知,人們便無法得知其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讀這本書是個有趣的經驗,因為通常我們讀書可能是為了看看某些新觀點,或者學習自己還不懂的東西,但這本書我看的時候,是在印證我自己想的東西,同時補充更多學術資料。 簡單說,作者所說的東西,其實我已經歸納出同樣結果了,只是我沒有做這種學術性研究,而是在大量閱讀與思考中,自己得出同樣結論。 當然,自己猜想就
Thumbnail
前一篇,我們談過了前提為「理性」的賽局理論、在各種賽局當中適用的均衡策略,但是顯然在我上文中提及的「理性條件」與「非理性條件」共同構成一個情境時,賽局理論是不適用的,因為我們只能夠針對理性條件,且大多以量化的模式來計算。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喜歡讀書的人,誰不喜歡被作者打一下?那種突然得到一個新觀點的快樂,大概是我們一直往下讀的理由。最棒的是,不用讀難一點的書,也可以被認真研究的作者突然改變一個對日常概念的認識。以下推三本題材日常,但研究認真的好書。
Thumbnail
今屆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試題,其中一題要求考生就試卷資料及自己所學解釋,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稱題目選取的資料信息相近,均是偏向一方,具引導性,極可能導致偏頗的結論,公開試試題出現如此令人感覺偏頗的設計,和課程宗旨不脗合。 我們先來了解一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常講的三句話:務實、理性、科學,說到命理,只有這個『科學』我沒有辦法解釋,其他的兩項我可以用五行派八字來解說,我研究命理的時間不長,跟一、二十年,甚至是學習四十年的命理老師面前,簡直是大象比老鼠,這裡面還有IQ超過柯文哲主席智慧的老師,光用時間、理解力與經驗,我是一定無法冒出頭的,
Thumbnail
兩岸之間其實在某一個程度是生活,政治制度跟生活方式的競爭,所以為什麼說,我們要我們要努力的讓我們台灣成為一個更文明的社會,因為這是說服對方。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支持柯文哲的人比較不會查數據,因為柯文哲總愛叫人「不要google,你說說看XXX有什麼政績」,但我今天發現民眾黨的側翼粉專已經開始用內政部社會住宅的統計來當政績宣傳,看到他們開始google,我竟有點感動。既然開始google,那我們就可以比較容易面對柯文哲說謊的問題。
Thumbnail
書名:再啟蒙的年代:為理性、科學、人文主義和進步辯護 作者:Steven Pinker (史帝芬 平克) 出版:商周 2020/1/2 這個老教授真的是博學多聞,非常用功,本書他蒐集了非常多資料,讀了非常多的書,只為了要證明「知識」對人類進步的重要性。用了非常多的篇幅駁斥「悲觀論」~ 當代「民粹主義
Thumbnail
文化包覆著人對外在世界當中人類表象的一切認知,人類透過文化掌握關於人類「普遍」行為的邏輯和知識,文化構成了人類個體尋找生命出口的道路,沒有文化的認知,人們便無法得知其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讀這本書是個有趣的經驗,因為通常我們讀書可能是為了看看某些新觀點,或者學習自己還不懂的東西,但這本書我看的時候,是在印證我自己想的東西,同時補充更多學術資料。 簡單說,作者所說的東西,其實我已經歸納出同樣結果了,只是我沒有做這種學術性研究,而是在大量閱讀與思考中,自己得出同樣結論。 當然,自己猜想就
Thumbnail
前一篇,我們談過了前提為「理性」的賽局理論、在各種賽局當中適用的均衡策略,但是顯然在我上文中提及的「理性條件」與「非理性條件」共同構成一個情境時,賽局理論是不適用的,因為我們只能夠針對理性條件,且大多以量化的模式來計算。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喜歡讀書的人,誰不喜歡被作者打一下?那種突然得到一個新觀點的快樂,大概是我們一直往下讀的理由。最棒的是,不用讀難一點的書,也可以被認真研究的作者突然改變一個對日常概念的認識。以下推三本題材日常,但研究認真的好書。
Thumbnail
今屆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試題,其中一題要求考生就試卷資料及自己所學解釋,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稱題目選取的資料信息相近,均是偏向一方,具引導性,極可能導致偏頗的結論,公開試試題出現如此令人感覺偏頗的設計,和課程宗旨不脗合。 我們先來了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