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科學的無上推崇是真理還是迷信?自由人文讀書會《偽理性》系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曹立寬
在我們的第二次讀書會中,討論了兩個主題。上文分享了現代人逃避自由的狀況,這篇我們會來討論《偽理性》書中,介紹的20世紀「歐陸哲學」與「科學哲學」思潮,對當代科學文化的反思。

人不只會關注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它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所有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重要問題;首先最關鍵的是:在心靈層面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求,但因為意義沒辦法像科學檢驗的「事實」一樣被完全客觀化討論,因此當我們只認為科學規範的客觀事實才是重要的,這會直接導致「意義領域」的重要性被取消,這個狀態造成人文與藝術活動被排擠到社會邊緣,排除在普羅大眾的生活之外。然而人內在還是有這些需求,當我們失去對「意義問題」發問的能力時,人也就容易變得疏離迷惘。

早期科學的精神不是實證而是計算

許多人認為科學的重點在於從經驗中找到可被重複驗證的事實,因此判斷科學的精神是「經驗實證」。然而若從科學史的發展來看,奠定現代科學最重要的兩位科學家,牛頓與伽利略的理論,在很多方面反而是被同業前輩批評過於理論化而缺乏實證的一方。
牛頓的慣性定律:動者恆動、靜者恆靜,因為預設的前提是「永恆」,因此先天無法被驗證。而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在當時的「比薩斜塔實驗」,其實是失敗的。這兩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理論依據都不是經驗實證而是數學計算。因此,近代科學真正的精神,其實是建立在數學模型之上將所有事物客觀化計算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早期科學實際上代表一種以「計算」為核心的世界觀。而既然它作為一種世界觀,那就一定有與它不同的其他世界觀。只是科學的世界觀比過去許多世界觀都更具「實用價值」,因為它是奠基在對事物嚴謹的統計之上,這樣的模式無論是用在資源管理或是人力管理上,都能快速達到效率與效益的極大化,這也是現代人如此相信科學的原因。

兩種價值不能只偏重一種

無論是以計算/實用為主的世界觀,或以意義/人文為核心的世界觀,這兩者都是生而為人的需求。當以數字說話、以實用為標準的文化成為唯一真理時,原先討論意義的人文領域也只能跟隨這個標準,而當人文領域也被客觀計量,這直接導致我們所處的社會,失去人本有的精神和意義的探索能力、個人也連帶喪失了獨立的自我價值,因為現代社會中,每個個體的價值都必須能被數字客觀計算。
若我們能認可科學與人文這兩種傾向都是人性潛能與需求,那就應該合理判斷自然科學所建立的標準應該有一定的適用範圍,而不是一個沒有界線的至高權威。社會不應該要求人文、藝術、文化等領域,必須要用這套把「客觀計量」當成一切的標準,審視自己的價值。

科學與人文並不對立而是互補

從科學哲學與科學社會學的研究發現,即使是人們認為最客觀的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研究者自身的性格與背景。同時科學研究是否被社會採信,背後仍受到政經與文化結構的影響,因此有些科學研究受到大力支持,有些則完全拿不到資源。這也導致人們能看見某些事實,卻也有另一些事實被社會遮蔽。
當人們相信所有一切都應該科學化、技術化時,本質上已經脫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僅是一種高舉客觀性的主觀意識形態。當一切人文活動都難以在現代社會立足,整體社會也就喪失了精神追求與價值思辨,更失去了人文關懷,這進一步導致人們感到孤獨疏離,且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
若要改善這種情況,就必須改變社會對科學的誤解,回過頭來修補科學與人文的關係,看見這兩者相互影響的面向。不再用偏離科學精神的迷信,排除科學研究與社會政策中本該有的人文思辨和價值辯證。使一切能攤在陽光下,被社會共同體理解和討論,才能化解長久以來科學與人文二元對立的緊張關係。

這些問題也在校園中發生?

以下內容除了社會文化教育環境中的狀況也直得我們反思,現在台灣教育普遍有重理輕文的現象,某部分也與這種對科學的認知有不少關係。人們覺得一切都得憑數字說話,所以對學生的學習,大家也都只在乎能被數字量化的成果。可是這樣強勢的主流想法,卻讓很多不善於以這單一框架學習的學生,被認為沒在學習。就像社會忽略追求精神價值的人文活動一樣,學生對學習的感受也被嚴重漠視。
——
參考資料來源:《偽理性》第二章第一節:科學神話的迷失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認同我們的理念,歡迎小額贊助,讓我們有更大的動力與能力產出更多不同的文章與計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系列專題將從教育的現代化這個議題出發,一同來探究現代教育的發展過程,以及現代教育與文化對我們的深遠影響。 同時也希望藉由回顧歷史發展,我們能在歷史的舞台上找到一個以人為本的教育與文化願景,以人文關懷的視角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共創一個更加自由、健康且開放的教育與社會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由於過去長久的近現代思想傳統,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理性是明智的,而感受是反智的。也因此應該要理性的看待事情,避免被感受影響。然而這樣排除掉人對世界的實際感受與感知的思考方式,卻使得我們在很多時候因為壓抑自己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而與自己的真實心境越來越疏離,到最後甚至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感覺,失去了對世界最直
在開放空間討論的最後,我們談到現今主流教育,夠不夠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場幾乎一直認為是還不夠的,甚至有些人認為完全沒有。 108課綱 我們先從現在剛實行不久的108課綱談起,針對這件事,大家主要提出了三種面向的觀點,一是同意108課綱希望促成學習多元化,以及培養核心素養的理念,但認為它沒
學習者向前走Let’s Fly High致力於推廣以學習者為主體、人本與尊重每個人的學習與教育思潮,我們希望更多學生(青少年及青年)的主體性能被看見,有空間展現且被尊重,因此成立了這個組織。從自媒體與舉辦活動兩個方面入手,團隊開始運行以後,我們就準備著手舉辦第一場活動,經過團隊成員長時間的溝通,決定
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由於過去長久的近現代思想傳統,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理性是明智的,而感受是反智的。也因此應該要理性的看待事情,避免被感受影響。然而這樣排除掉人對世界的實際感受與感知的思考方式,卻使得我們在很多時候因為壓抑自己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而與自己的真實心境越來越疏離,到最後甚至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感覺,失去了對世界最直
在開放空間討論的最後,我們談到現今主流教育,夠不夠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場幾乎一直認為是還不夠的,甚至有些人認為完全沒有。 108課綱 我們先從現在剛實行不久的108課綱談起,針對這件事,大家主要提出了三種面向的觀點,一是同意108課綱希望促成學習多元化,以及培養核心素養的理念,但認為它沒
學習者向前走Let’s Fly High致力於推廣以學習者為主體、人本與尊重每個人的學習與教育思潮,我們希望更多學生(青少年及青年)的主體性能被看見,有空間展現且被尊重,因此成立了這個組織。從自媒體與舉辦活動兩個方面入手,團隊開始運行以後,我們就準備著手舉辦第一場活動,經過團隊成員長時間的溝通,決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以命換命的工作, 最近看到了不少消防員抗爭的行動,好奇的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消防員的抗爭,是全世界都有過的的一個公民運動。就拿鄰國韓國來說好了,他們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通過消防員組建工會的法案,而成立了「韓國消防員公會」。 綜觀台灣消防員的發展史,會發現台灣消防員的抗爭路線其實跟韓國是不謀而合的同
Thumbnail
四角大輔在他的書中提到「捨棄習慣的住處」,他說, 只要換個生活的場所、工作地點、常去的地方,就能以最簡單的方式拓展「全新的生活型態」,去見識原本看不見的東西、認識原本不會邂逅的人、接收原本不知道的價值觀......只要懷有「想要嘗試」嶄新生活方式的好奇,以及「絕對要實踐」的信念,人人都可以辦到。
Thumbnail
控制,是無意識地影響著每個人的內心戲。也意味著在大家都想控制的競爭下,時贏時輸,情緒起伏、焦慮、失落、憂鬱...成了越來越多人的日常。 如何跳脫這“無法控制”的“控制”?從內容能找到參考答案。
Thumbnail
然則,開頭、結尾,男性、女性都被宰制和物化,那麼真正需要被攻擊的當然不是性別,而是那種結構和心態,姑且就稱霸權。或者換個簡單說法:是因為我們自私。自私想要快樂,自私想要滿足,自私所以忽略他人的處境和感情,罔顧公平,使役他人。我得利的制度存在,就服從它;我得利的身分存在,就濫用它。
Thumbnail
最近工作上以及私下跟朋友討論時,剛好都遇到了 Null(不存在)類型的處理,通常我不會特別去在意這件事情,然而近年讀了一些關於 Null 的文章後(如:The worst mistake of computer science)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有不少改觀。
Thumbnail
你的身邊是不是也有跟我一樣的家人、朋友?總是一邊說著你不夠好不夠努力,卻又一邊潑你冷水,說這不好那不行,你一定會失敗。 還記得從小到大,常常發生當我熱衷於什麼事物,或是提出什麼想要做的事情、點子,當你滿心歡喜的期待與別人分享時,最常聽到家人說,不可能啦、你不行啦、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啦!然後又會拿你跟其
Thumbnail
我們對「整體」(也稱「一體」)進行編程。這就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不知道這一點。我們已經夠虛榮的了,如果我們真的知道,那就真的很噁心了。我們在這些「車輛」中沒有裝備,無法真正行使那種控制權,但我們有幾何能力達到這個目的,而且我們現在有必要瞭解這一點。
Thumbnail
我:「你覺得男女有什麼差異嗎?」朋友「被社會期待的東西不同吧!」 對男性的成長,自尊成為了所有脆弱的防護罩,在男性的社群中,沒有示弱、沒有眼淚,男人們被期待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樣子。 這篇無意挑起任何性別戰爭,更期待的是一個彼此傾聽的機會。
Thumbnail
臺灣近年來吹起的哲學教育風潮下,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期待哲學教育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而這些期待又是否是哲學教育確實可以兌現的承諾,他能做到什麼、而他的極限又在哪?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以命換命的工作, 最近看到了不少消防員抗爭的行動,好奇的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消防員的抗爭,是全世界都有過的的一個公民運動。就拿鄰國韓國來說好了,他們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通過消防員組建工會的法案,而成立了「韓國消防員公會」。 綜觀台灣消防員的發展史,會發現台灣消防員的抗爭路線其實跟韓國是不謀而合的同
Thumbnail
四角大輔在他的書中提到「捨棄習慣的住處」,他說, 只要換個生活的場所、工作地點、常去的地方,就能以最簡單的方式拓展「全新的生活型態」,去見識原本看不見的東西、認識原本不會邂逅的人、接收原本不知道的價值觀......只要懷有「想要嘗試」嶄新生活方式的好奇,以及「絕對要實踐」的信念,人人都可以辦到。
Thumbnail
控制,是無意識地影響著每個人的內心戲。也意味著在大家都想控制的競爭下,時贏時輸,情緒起伏、焦慮、失落、憂鬱...成了越來越多人的日常。 如何跳脫這“無法控制”的“控制”?從內容能找到參考答案。
Thumbnail
然則,開頭、結尾,男性、女性都被宰制和物化,那麼真正需要被攻擊的當然不是性別,而是那種結構和心態,姑且就稱霸權。或者換個簡單說法:是因為我們自私。自私想要快樂,自私想要滿足,自私所以忽略他人的處境和感情,罔顧公平,使役他人。我得利的制度存在,就服從它;我得利的身分存在,就濫用它。
Thumbnail
最近工作上以及私下跟朋友討論時,剛好都遇到了 Null(不存在)類型的處理,通常我不會特別去在意這件事情,然而近年讀了一些關於 Null 的文章後(如:The worst mistake of computer science)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有不少改觀。
Thumbnail
你的身邊是不是也有跟我一樣的家人、朋友?總是一邊說著你不夠好不夠努力,卻又一邊潑你冷水,說這不好那不行,你一定會失敗。 還記得從小到大,常常發生當我熱衷於什麼事物,或是提出什麼想要做的事情、點子,當你滿心歡喜的期待與別人分享時,最常聽到家人說,不可能啦、你不行啦、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啦!然後又會拿你跟其
Thumbnail
我們對「整體」(也稱「一體」)進行編程。這就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不知道這一點。我們已經夠虛榮的了,如果我們真的知道,那就真的很噁心了。我們在這些「車輛」中沒有裝備,無法真正行使那種控制權,但我們有幾何能力達到這個目的,而且我們現在有必要瞭解這一點。
Thumbnail
我:「你覺得男女有什麼差異嗎?」朋友「被社會期待的東西不同吧!」 對男性的成長,自尊成為了所有脆弱的防護罩,在男性的社群中,沒有示弱、沒有眼淚,男人們被期待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樣子。 這篇無意挑起任何性別戰爭,更期待的是一個彼此傾聽的機會。
Thumbnail
臺灣近年來吹起的哲學教育風潮下,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期待哲學教育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而這些期待又是否是哲學教育確實可以兌現的承諾,他能做到什麼、而他的極限又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