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孩子「回應」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因為職業的關係,外出時總是會對於父母和孩子如何互動,特別留意。

有次看到一位爸爸帶著目測約兩歲的孩子走到戶外,爸爸拿起手機幫孩子拍照紀錄後,接著就埋頭於手機中,不再理會孩子。

孩子指著大樹,回頭呼喊爸爸,爸爸對孩子點頭示意後,又繼續回到他的手機世界裡,剩下愣愣站著的孩子一人。

於是,親子間就錯過了一次增強情感連結的機會。

Q:面對孩子,我們可以如何給予「回應」而不只是「反應」?
A:僅僅是保持「好奇」及流露「真誠」就可以建立起與孩子的互動網。


#情感連結的重要性
當孩子面對行為偏差及青春叛逆時,情感連結的厚度,將會是家長跟孩子間最好的緩衝。

1會員
4Content count
紀錄一些想說但更適合用文字說出來的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轉轉思考 的其他內容
你看見的,不是完整的我 真正的我,我連自己都不認得 零散地、一塊塊地 剛好又很不會歸納管理,那該怎麼辦呢? 若能將一塊塊的自己,歸納成自己舒適且容易取用的樣子那該有多好 原來,所以,我才 這麼對心理學著迷啊! 認識一塊塊的自己 就像 玩樂高那樣 堆疊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拆解、拼湊、拆解、
你看見的,不是完整的我 真正的我,我連自己都不認得 零散地、一塊塊地 剛好又很不會歸納管理,那該怎麼辦呢? 若能將一塊塊的自己,歸納成自己舒適且容易取用的樣子那該有多好 原來,所以,我才 這麼對心理學著迷啊! 認識一塊塊的自己 就像 玩樂高那樣 堆疊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拆解、拼湊、拆解、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2021的9月到2022的6月,是我第一個學年在新竹的小學教台語,這一學年結束後,對於「一周一堂台語課可以帶給孩子什麼」有一些想法,所以特別記錄下來。 (寫於2022.06.13) 今天下午連續三堂六年級的台語課,看著這一群明天即將參加畢業典禮的學生,想和他們談談國小一周一堂的台語課是為了什麼
Thumbnail
2013年下半年,距離大寶出生還有7個月左右,即將初為人父和人母的我們,已經開始討論取名這件事。首先我們有個共識,名字一定要自己取,絕對不會讓長輩介入,更不可能花錢請什麼老師取名。於是那段時間我們幾乎天天討論,到底應該給我們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即將誕生的男孩,取什麼樣的名字。
Thumbnail
「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坦白說,我聽了這句話,感覺很有壓力。 我認為,與其想當個「想給孩子最好的」父母,不如去追求更好的自己,給孩子有好榜樣的父母。 你無法給予你沒有的東西 我只能給予我所擁有的東西。
Thumbnail
訪間有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告訴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優點這件事,作為一個實施【五不】的家庭來說,私心也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推薦一本書【P.E.T 父母效能訓練】給真的剛好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停止對孩子使用評價的話語這件事,對很多父母來說要不評價孩子是非常難的,畢竟我們都生在一
Thumbnail
昨日是八月八日父親節,女兒一大早便爬到老公的身旁對他撒嬌說等放學回來要幫忙槌槌背並說聲:「爸爸辛苦了!」想著女兒的這一番話,我沈澱了一整個早晨,邊閱讀邊思考到底在天上的父親教會了我什麼?他又留給我什麼樣的禮物呢? 願全天下的父母都能繼續學習成長,也願所有的孩子都能保有思考與感受愛。
Thumbnail
這次陪大女兒買相機的事,我是在整個事情都結束後,才想起自己當年買相機的經驗,也才回頭挖掘出當時沒有意識到的孤單。 這讓我重溫與「相機」有關的經驗,於是有機會覺察到「因為從來沒有被給予過,所以不知道自己其實很需要」的心理需求。
Thumbnail
總有一天,含苞待放的花苞也能綻放出美麗的姿態
 當代的父母親常常不知不覺陷入兩種矛盾的情境,一種是心疼孩子每天早出晚歸,背著好幾個書包與提袋,行程滿滿的趕赴各個補習班;另一種是擔心孩子整天上網對功課或才藝都沒興趣,磋砣大好時光。   我們想幫孩子,但是又不清楚孩子的能力或興趣是什麼,我們也知道孩子現在所學的知識或技能,甚至考試的成績,在他們長大
Thumbnail
父母不應該因為自己世界的糾葛而去影響孩子對於父母的愛,因為無論父母是罪大惡極還是受人景仰,孩子的愛不會變。但如果他們不被允許好好的愛他們的父母,愛不會停止,只會變得很辛苦。年紀小的時候愛很簡單、很單純,那種美好應該被好好保護,而不是急著把孩子拉近一個複雜的成人世界令他們迷失、害怕。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2021的9月到2022的6月,是我第一個學年在新竹的小學教台語,這一學年結束後,對於「一周一堂台語課可以帶給孩子什麼」有一些想法,所以特別記錄下來。 (寫於2022.06.13) 今天下午連續三堂六年級的台語課,看著這一群明天即將參加畢業典禮的學生,想和他們談談國小一周一堂的台語課是為了什麼
Thumbnail
2013年下半年,距離大寶出生還有7個月左右,即將初為人父和人母的我們,已經開始討論取名這件事。首先我們有個共識,名字一定要自己取,絕對不會讓長輩介入,更不可能花錢請什麼老師取名。於是那段時間我們幾乎天天討論,到底應該給我們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即將誕生的男孩,取什麼樣的名字。
Thumbnail
「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坦白說,我聽了這句話,感覺很有壓力。 我認為,與其想當個「想給孩子最好的」父母,不如去追求更好的自己,給孩子有好榜樣的父母。 你無法給予你沒有的東西 我只能給予我所擁有的東西。
Thumbnail
訪間有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告訴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優點這件事,作為一個實施【五不】的家庭來說,私心也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推薦一本書【P.E.T 父母效能訓練】給真的剛好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停止對孩子使用評價的話語這件事,對很多父母來說要不評價孩子是非常難的,畢竟我們都生在一
Thumbnail
昨日是八月八日父親節,女兒一大早便爬到老公的身旁對他撒嬌說等放學回來要幫忙槌槌背並說聲:「爸爸辛苦了!」想著女兒的這一番話,我沈澱了一整個早晨,邊閱讀邊思考到底在天上的父親教會了我什麼?他又留給我什麼樣的禮物呢? 願全天下的父母都能繼續學習成長,也願所有的孩子都能保有思考與感受愛。
Thumbnail
這次陪大女兒買相機的事,我是在整個事情都結束後,才想起自己當年買相機的經驗,也才回頭挖掘出當時沒有意識到的孤單。 這讓我重溫與「相機」有關的經驗,於是有機會覺察到「因為從來沒有被給予過,所以不知道自己其實很需要」的心理需求。
Thumbnail
總有一天,含苞待放的花苞也能綻放出美麗的姿態
 當代的父母親常常不知不覺陷入兩種矛盾的情境,一種是心疼孩子每天早出晚歸,背著好幾個書包與提袋,行程滿滿的趕赴各個補習班;另一種是擔心孩子整天上網對功課或才藝都沒興趣,磋砣大好時光。   我們想幫孩子,但是又不清楚孩子的能力或興趣是什麼,我們也知道孩子現在所學的知識或技能,甚至考試的成績,在他們長大
Thumbnail
父母不應該因為自己世界的糾葛而去影響孩子對於父母的愛,因為無論父母是罪大惡極還是受人景仰,孩子的愛不會變。但如果他們不被允許好好的愛他們的父母,愛不會停止,只會變得很辛苦。年紀小的時候愛很簡單、很單純,那種美好應該被好好保護,而不是急著把孩子拉近一個複雜的成人世界令他們迷失、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