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的日子》展覽隨筆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繼《來美術館郊遊》與《無無眠》,2023年蔡明亮導演再次走入北師美術館,有別於前兩檔作為「在美術館裡重新打造另一電影場景」的展覽,《蔡明亮的日子》更像是引領觀眾翻閱導演的私人日記,親身瀏覽何謂生活即電影、如此密不可分的創作歷程。

raw-image


在劇情長片《郊遊》之後,隨著創作模式與媒材的轉變,蔡明亮的作品開始更趨近日常,因此在《蔡明亮的日子》展覽裡所出現的影像、繪畫、家具等物件,都與導演有著緊密連結——展場裡散落著他鍾情許久的傢俱、剪輯過程裡暫時被擱置在作品之外的影像段落、一筆一畫耐心雕琢的肖像畫作等等,走入展間,彷彿像是進入導演的生活之中,近距離地觀看他所度過的每一個日子。


儘管與先前的展覽形式不盡相同,在《蔡明亮的日子》裡仍能看見過往熟識的創作風格,例如展場中充滿著各式垂掛、揉皺的紙張,除了有劇作《玄奘》演出時的舞台布景,其他佈滿炭筆痕跡的白紙亦延續了在「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大展」展出的樣貌 註1,藉由紙張的建構與層層堆疊,創造出多變且流動的空間,使觀眾得以遊走於虛實邊界。


從場所至作品形式的改變,觀影體驗也因此變得更加自由,就有如同步展演的劇情長片與展覽,無論影像之間的拆解或再延伸,在觀看順序上皆為互文。也正是這般隨性的欣賞方式,發現自己好像更喜歡在美術館裡觀看蔡明亮的作品,不受既定時間所拘束,也可以肆意選擇觀看的視角、甚至姿勢。

raw-image


註1《玄奘》為「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大展」年度得獎作品,並且同樣展出於北師美術館。


蔡明亮的日子
展出日期|10/27 Fri. — 2024/01/07 Sun.
展出地點|北師美術館


21會員
15Content count
當影迷們忙著四處奔走、置身於黑盒子之中看片的時候,在外面的影展工作人員究竟在想些什麼呢?出於好奇,希望透過訪問的方式,邀請筆者身邊所識、並且參與影展相關工作的人,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以及位於影展現場的第一手消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omnomfil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末時刻,透過挑選屬於自已的年度片單,在有如儀式般的翻找和歸納之間,仔細凝視著三百多個日子裡的所有感受……
儘管至今仍未補完楊德昌導演的所有做品,不過身為一名影迷,在去年看到即將舉辦回顧展的新聞釋出時便相當期待,好奇會怎麼將他的作品重新轉譯於白盒子之中展出……
當影迷們忙著四處奔走、置身於黑盒子之中看片的時候,在外面的影展工作人員究竟在想些什麼呢?出於好奇,希望透過訪問的方式,邀請筆者身邊所識、並且參與影展相關工作的人,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以及位於影展現場的第一手消息⋯⋯
《無法離開的人》觀眾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走入位於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蠟像館,藉由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以及虛(政治受難者)實(蠟像)交錯的敘事手法,重現1950年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們的故事⋯⋯
導演以近乎「單純」的形式,接連地拋出關於慾望的多種可能,不見得只有性愛才能滿足角色不安於現狀的模樣,透過肉身與汽車之間的衝撞,或者為縫合過的肌膚與疤痕癡迷,亦是抵達內心渴望的途徑之一。
平常總是以戲院、影展為家,至今也只能眼巴巴地望著眼前的那片螢幕,試圖假裝自己仍在偌大的、黑色的空間裡神遊⋯⋯
年末時刻,透過挑選屬於自已的年度片單,在有如儀式般的翻找和歸納之間,仔細凝視著三百多個日子裡的所有感受……
儘管至今仍未補完楊德昌導演的所有做品,不過身為一名影迷,在去年看到即將舉辦回顧展的新聞釋出時便相當期待,好奇會怎麼將他的作品重新轉譯於白盒子之中展出……
當影迷們忙著四處奔走、置身於黑盒子之中看片的時候,在外面的影展工作人員究竟在想些什麼呢?出於好奇,希望透過訪問的方式,邀請筆者身邊所識、並且參與影展相關工作的人,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以及位於影展現場的第一手消息⋯⋯
《無法離開的人》觀眾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走入位於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蠟像館,藉由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以及虛(政治受難者)實(蠟像)交錯的敘事手法,重現1950年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們的故事⋯⋯
導演以近乎「單純」的形式,接連地拋出關於慾望的多種可能,不見得只有性愛才能滿足角色不安於現狀的模樣,透過肉身與汽車之間的衝撞,或者為縫合過的肌膚與疤痕癡迷,亦是抵達內心渴望的途徑之一。
平常總是以戲院、影展為家,至今也只能眼巴巴地望著眼前的那片螢幕,試圖假裝自己仍在偌大的、黑色的空間裡神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我就是因為想出這種書,才會出其他會賺錢的書。」 「雖然不會賣得很多,但是這種書光是上市就很有價值,即使相對來說讀者比較少,這對他們來說這本書無比珍貴。為了出版這種書,所以要賣其他書來創造足夠的收入。這就是代表的理念。」 這電影大概也是如此吧。
Thumbnail
看蔡明亮的電影,攝影機幽暗佇立的凝視,人物無言的姿態和面孔,彷彿暗房內緩慢的顯影過程——一切昏昧未明之時,在心之腔室兀自浮現出粗礪的影像。
Thumbnail
在大雨滂沱的夜晚,畫面定在兩位男子擠在一座狹窄的電話亭中,他們不是在打電話,而是在偷公共電話中的零錢,緊接著畫面轉場到另一位男子,他在房間裡用圓規將蟑螂刺死,由這兩件事作為電影的序幕,讓我們一開始就陷入了複雜的情緒之中,將我們快速拉進這部電影的社會背景當中。
Thumbnail
創作的土壤是生活,每一個創作者的作品,必然都有創作者的生命痕跡,看了紀錄片《昨天》,我才多少理解到,是什麼樣的文化土壤,醞釀出他作品的獨樹一幟;對我來說,看蔡明亮導演的電影,就像解謎,透過《昨天》所透露出來的線索,讓我得以解構,蔡明亮導演作品裡,所含藏的情感與生命密碼。
Thumbnail
前言 為什麼蔡明亮拍的電影台詞總是那麼少?為什麼他總是非主流?推使他與眾不同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以往的角色,蔡明亮化身鏡頭焦點,成為影像捕捉的要點,由同為馬來西亞人的蘇忠源導演所執導的紀錄片《昨天》,訴說了許多蔡明亮童年記憶裡頭與電影的牽絆,以及成長背景自由的氛圍,如何大大影響了他不隨波逐流、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評論黃以曦的文筆的,不過從我大學閱讀她影評的印象,大約就是文青式影評的標竿:晦澀的文字組成(不是艱澀用字),恣意的、百科全書式的跳躍連結,駱以軍用語--當然還有長長的引文。這些並不構成問題,看不懂,也就算了。但是看了黃以曦寫蔡明亮《你的臉》的影評(https://thepolys
Thumbnail
使《你那邊幾點?》是一部社會寫實的電影,小康不太可能有閒暇時間,抑或開始走遍台北將時鐘轉成巴黎的時鐘,小康的動作比較像是一個「想像的」行動,或者是行為表演。時鐘象徵資本主義的標準化時間,但在這部影片中時鐘又矛盾地同時代表小康想念湘琪內在的心理時間。
Thumbnail
透過這部電影,我想探討電影的時間在什麼程度上反應出社會現實中的時間概念,以及電影如何反抗資本化與異化的社會時間。選擇《你那邊幾點?》的原因是這部片既討論社會時間,像是異地的時差,也透過敘事的設計,使得兩位主角的生活狀態對社會時間具有某種反身性。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我就是因為想出這種書,才會出其他會賺錢的書。」 「雖然不會賣得很多,但是這種書光是上市就很有價值,即使相對來說讀者比較少,這對他們來說這本書無比珍貴。為了出版這種書,所以要賣其他書來創造足夠的收入。這就是代表的理念。」 這電影大概也是如此吧。
Thumbnail
看蔡明亮的電影,攝影機幽暗佇立的凝視,人物無言的姿態和面孔,彷彿暗房內緩慢的顯影過程——一切昏昧未明之時,在心之腔室兀自浮現出粗礪的影像。
Thumbnail
在大雨滂沱的夜晚,畫面定在兩位男子擠在一座狹窄的電話亭中,他們不是在打電話,而是在偷公共電話中的零錢,緊接著畫面轉場到另一位男子,他在房間裡用圓規將蟑螂刺死,由這兩件事作為電影的序幕,讓我們一開始就陷入了複雜的情緒之中,將我們快速拉進這部電影的社會背景當中。
Thumbnail
創作的土壤是生活,每一個創作者的作品,必然都有創作者的生命痕跡,看了紀錄片《昨天》,我才多少理解到,是什麼樣的文化土壤,醞釀出他作品的獨樹一幟;對我來說,看蔡明亮導演的電影,就像解謎,透過《昨天》所透露出來的線索,讓我得以解構,蔡明亮導演作品裡,所含藏的情感與生命密碼。
Thumbnail
前言 為什麼蔡明亮拍的電影台詞總是那麼少?為什麼他總是非主流?推使他與眾不同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以往的角色,蔡明亮化身鏡頭焦點,成為影像捕捉的要點,由同為馬來西亞人的蘇忠源導演所執導的紀錄片《昨天》,訴說了許多蔡明亮童年記憶裡頭與電影的牽絆,以及成長背景自由的氛圍,如何大大影響了他不隨波逐流、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評論黃以曦的文筆的,不過從我大學閱讀她影評的印象,大約就是文青式影評的標竿:晦澀的文字組成(不是艱澀用字),恣意的、百科全書式的跳躍連結,駱以軍用語--當然還有長長的引文。這些並不構成問題,看不懂,也就算了。但是看了黃以曦寫蔡明亮《你的臉》的影評(https://thepolys
Thumbnail
使《你那邊幾點?》是一部社會寫實的電影,小康不太可能有閒暇時間,抑或開始走遍台北將時鐘轉成巴黎的時鐘,小康的動作比較像是一個「想像的」行動,或者是行為表演。時鐘象徵資本主義的標準化時間,但在這部影片中時鐘又矛盾地同時代表小康想念湘琪內在的心理時間。
Thumbnail
透過這部電影,我想探討電影的時間在什麼程度上反應出社會現實中的時間概念,以及電影如何反抗資本化與異化的社會時間。選擇《你那邊幾點?》的原因是這部片既討論社會時間,像是異地的時差,也透過敘事的設計,使得兩位主角的生活狀態對社會時間具有某種反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