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上的魔術師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此是一部頗有意思,值得一看的影集!

總共十集,劇情圍繞在中華商場,大朋友、小朋友,成年人各種角色的生命故事。有小不點、阿蓋、阿派、Nori 、大小珮、馬小蘭、特莉莎……各種人物。有白色恐怖、同性戀、生死、愛情等議題

不過既然劇名為天橋上的“魔術師”,想當然爾,魔術師即佔舉足輕重之地位,而也確實如此!

 

----- 魔術師的魔法 -----

 

我覺得魔術師代表的是潛意識的領域,其直指人內心深處,讓人看到內心的慾望、心結、純真、自我

 

魔術師的小黑人,其實是小不點內心的童真與好奇

魔術師的水晶球,反映人內心的本質

當魔術師與Nori 對話時,其實是Nori 與自己內心的對話、拉鋸與抗衡

魔術師的小鳥魔術,給予大珮不少心靈安慰,讓她能漸漸放下心中的傷痛

 

魔術師與小不點,關於戀戀風塵電影的那段亦是頗有意思,催淚的一段~~

 

----- 99樓 -----

 

最後,我覺得99樓想傳達的意義挺有意思的!

 

消失不代表失去,很多時候,消失了反而才存在

因為人很多時候只有當某些人事物消失在生命中了,才恍然發現原來曾經存在在自己生命中,才懂得去懷念與珍惜

而那些消失的,都跑到99樓了

99樓在哪呢?

很可能就在每人心底深處那塊埋藏珍貴回憶的地方吧~

 

0會員
10Content count
此沙龍收集了書評心得、影劇感想、每日學習雜記等專題。歡迎各方讀友閱讀我的文章心得,若有任何共鳴或意見也請不吝指教、切磋、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我看到這才恍然明白楊雅喆真正在乎的:那個不能跳舞,不能思想,不能妄以為有自由的年代,瀰漫著三小男孩不可能懂的威權空氣,他們不懂,所以只有他們能一「笑」置之。他們連神明都不怕了,當然不怕什麼偉人、「長官」。但是他們該不該怕?孩子們的心思,要怎麼處理那不能怕之怕?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
楊雅喆對全劇的核心定調是一句話: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那些不見了的人、事、物,正因為被你察覺它的不見,懷念它,才得以永遠存在。我想這句話不只在說情節,不只是「人物會消失,愛情會結束,連商場都會被拆掉」,它還暗示了整部劇的形式:影集版拿掉「現在」的時間線,只講「過去」,但是它仍然保留了「回憶」的質感。
1992年中華商場拆除後,我們不可能真的再回到中華商場,而商場的人並非只生活在商場裡,走出商場之外,還有許多沒被拆除的地景持續,就跟著電視劇的腳步,帶我們走回歷史當中,離開中華商場,走訪阿派與阿蓋、小不點與點媽去過那些,仍未消失、真實存在的地方。
很喜歡小說裡後來馬克用電梯弄死了自己,也喜歡阿猴真的扣下了板機。但也喜歡電視改編的劇情裡,收住了許多悲傷的情節(當然,也另外添增了不少悲傷)若要說讓人比較厭倦的部分大概是台灣電視劇和電影常常有的slogen情節,非得在宣傳上或戲裡不斷強調那行文字,以及〈金魚〉這個故事實在可惜了原著非常有畫面的情節啊
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這集當中點爸和點媽跑到電影院買票,想要進場看電影裡的小不點那一段。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樣,都注意到了這時出現在畫面中,售票窗口上貼著的那三幅電影海報?後來細想,那三部電影或許便是被「刻意織進去的」,留給觀眾的一記暗號。
我看到這才恍然明白楊雅喆真正在乎的:那個不能跳舞,不能思想,不能妄以為有自由的年代,瀰漫著三小男孩不可能懂的威權空氣,他們不懂,所以只有他們能一「笑」置之。他們連神明都不怕了,當然不怕什麼偉人、「長官」。但是他們該不該怕?孩子們的心思,要怎麼處理那不能怕之怕?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
楊雅喆對全劇的核心定調是一句話: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那些不見了的人、事、物,正因為被你察覺它的不見,懷念它,才得以永遠存在。我想這句話不只在說情節,不只是「人物會消失,愛情會結束,連商場都會被拆掉」,它還暗示了整部劇的形式:影集版拿掉「現在」的時間線,只講「過去」,但是它仍然保留了「回憶」的質感。
1992年中華商場拆除後,我們不可能真的再回到中華商場,而商場的人並非只生活在商場裡,走出商場之外,還有許多沒被拆除的地景持續,就跟著電視劇的腳步,帶我們走回歷史當中,離開中華商場,走訪阿派與阿蓋、小不點與點媽去過那些,仍未消失、真實存在的地方。
很喜歡小說裡後來馬克用電梯弄死了自己,也喜歡阿猴真的扣下了板機。但也喜歡電視改編的劇情裡,收住了許多悲傷的情節(當然,也另外添增了不少悲傷)若要說讓人比較厭倦的部分大概是台灣電視劇和電影常常有的slogen情節,非得在宣傳上或戲裡不斷強調那行文字,以及〈金魚〉這個故事實在可惜了原著非常有畫面的情節啊
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這集當中點爸和點媽跑到電影院買票,想要進場看電影裡的小不點那一段。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樣,都注意到了這時出現在畫面中,售票窗口上貼著的那三幅電影海報?後來細想,那三部電影或許便是被「刻意織進去的」,留給觀眾的一記暗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週末上檔的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再次掀起台劇熱潮,我也很期待它能否挑戰《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我心中年度神劇的地位,尤其兩者都同樣牽涉到台灣的多元文化跟衝突,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去檢視所謂的「台灣人」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大頭安迪嗑影集】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那時候那裡還是繁華的地段,各式各樣的店家,連天橋上也站滿小販。藉由這個地點的故事,帶出一群孩童以及青少年各自對於家庭、愛情甚至是當時白色恐怖的角度。
Thumbnail
一、魔術 跟著劇中小朋友想起了小時候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我看完一二集最觸動的地方。或許是同個導演的緣故,也想起了《囧男孩》裡的騙子一號與騙子二號,喜歡看楊雅喆導演處理的小朋友,因為總可以從中看見過去的自己。小時候總是很忙,總是有好多好在乎好在乎的事情,因為總是那麼認真地在乎,所以也那麼容易心碎與失落,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影視化會讓觀眾產生這種失落,或許有一部分也是想像真實化的結果,如果記憶中的東西並不全然真實,又要如何重現?當試圖重現記憶中的中華商場,是否同時也扼殺了原先存留於腦海中的美好想像?
Thumbnail
看過原著的差不多在這前四集就可以把「改編原著」這件事從腦子抽出了,沒看過原著的,可以看完電視再追一下原著,感受一下1980年尚未數位化的時代,時間的緊迫和緩慢、人與人之間的靠近又疏離,以及情感的交流表達不太直接卻真摯動人的部分!
Thumbnail
楊雅喆是個會說故事的人,特別是加進一點魔幻及童話的寓言,電視劇將吳明益的故事加進視覺的魔法,讓人一腳踩進時空機,我突然明白「魔術」是怎麼一回事,那是一種鑽入意識裡的集體催眠,魔術師就像《囧男孩》裡提到的吹笛人,更是不同時代中相同的集體召喚。
Thumbnail
公視即將推出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的同名短篇小說集。消失,是這本小說集的核心命題(影集似乎也以這作為著力點)。小說的開端,建立在一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中華商場」上。作者吳明益因為中華商場的消失,開始懷想關於中華商場的種種景象,進而書寫這本小說;小說中的主人翁也以中華商場的缺席為敘述開端
Thumbnail
    原本喜歡動漫的我,因緣際會下進入了公視,擔任起節目【誰來晚餐】的企劃,看似南轅北轍的兩個領域,卻讓我有許多意外的收穫。【誰來晚餐】的主題是拍攝一個家庭日常細節的故事,這份工作也參與了別人的人生,從陌生的關係裡看到獨特的真實,在許多日常點滴的累積裡,看到真摯的平凡。若我沒有暫時跳脫動漫的圈子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串聯了發生在已經成為歷史名詞的中華商場的十篇小故事,真的是小故事,就只是在商場存在至消失後的時空裡市井人物的日常,虛實交錯的情境,讓曾經或未曾參與過商場歷史的讀者,跟著人物們走進那個當年相當於今日台北101的中華商場,商場的成住異滅、人物的悲喜哀愁,都彷彿是魔術師眼中的虛無。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 吳明益老師的名字聽過很多次了,但還沒讀過任何一本,還是從吳可熙演的同名電視劇我才知道這本書,不過兩個作品在我看來是不同的,雖然名稱相同,但電視劇的方面敘述的是住在天台上的無業遊民與被侵害的移工間的情感,所謂的魔術可能是指向愛情的,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週末上檔的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再次掀起台劇熱潮,我也很期待它能否挑戰《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我心中年度神劇的地位,尤其兩者都同樣牽涉到台灣的多元文化跟衝突,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去檢視所謂的「台灣人」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大頭安迪嗑影集】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那時候那裡還是繁華的地段,各式各樣的店家,連天橋上也站滿小販。藉由這個地點的故事,帶出一群孩童以及青少年各自對於家庭、愛情甚至是當時白色恐怖的角度。
Thumbnail
一、魔術 跟著劇中小朋友想起了小時候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我看完一二集最觸動的地方。或許是同個導演的緣故,也想起了《囧男孩》裡的騙子一號與騙子二號,喜歡看楊雅喆導演處理的小朋友,因為總可以從中看見過去的自己。小時候總是很忙,總是有好多好在乎好在乎的事情,因為總是那麼認真地在乎,所以也那麼容易心碎與失落,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影視化會讓觀眾產生這種失落,或許有一部分也是想像真實化的結果,如果記憶中的東西並不全然真實,又要如何重現?當試圖重現記憶中的中華商場,是否同時也扼殺了原先存留於腦海中的美好想像?
Thumbnail
看過原著的差不多在這前四集就可以把「改編原著」這件事從腦子抽出了,沒看過原著的,可以看完電視再追一下原著,感受一下1980年尚未數位化的時代,時間的緊迫和緩慢、人與人之間的靠近又疏離,以及情感的交流表達不太直接卻真摯動人的部分!
Thumbnail
楊雅喆是個會說故事的人,特別是加進一點魔幻及童話的寓言,電視劇將吳明益的故事加進視覺的魔法,讓人一腳踩進時空機,我突然明白「魔術」是怎麼一回事,那是一種鑽入意識裡的集體催眠,魔術師就像《囧男孩》裡提到的吹笛人,更是不同時代中相同的集體召喚。
Thumbnail
公視即將推出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的同名短篇小說集。消失,是這本小說集的核心命題(影集似乎也以這作為著力點)。小說的開端,建立在一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中華商場」上。作者吳明益因為中華商場的消失,開始懷想關於中華商場的種種景象,進而書寫這本小說;小說中的主人翁也以中華商場的缺席為敘述開端
Thumbnail
    原本喜歡動漫的我,因緣際會下進入了公視,擔任起節目【誰來晚餐】的企劃,看似南轅北轍的兩個領域,卻讓我有許多意外的收穫。【誰來晚餐】的主題是拍攝一個家庭日常細節的故事,這份工作也參與了別人的人生,從陌生的關係裡看到獨特的真實,在許多日常點滴的累積裡,看到真摯的平凡。若我沒有暫時跳脫動漫的圈子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串聯了發生在已經成為歷史名詞的中華商場的十篇小故事,真的是小故事,就只是在商場存在至消失後的時空裡市井人物的日常,虛實交錯的情境,讓曾經或未曾參與過商場歷史的讀者,跟著人物們走進那個當年相當於今日台北101的中華商場,商場的成住異滅、人物的悲喜哀愁,都彷彿是魔術師眼中的虛無。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 吳明益老師的名字聽過很多次了,但還沒讀過任何一本,還是從吳可熙演的同名電視劇我才知道這本書,不過兩個作品在我看來是不同的,雖然名稱相同,但電視劇的方面敘述的是住在天台上的無業遊民與被侵害的移工間的情感,所謂的魔術可能是指向愛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