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推:《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如同書名,《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是當初吸引我購買這本書的原因。


在我踏入教育工作之初,也是秉持著不用獎勵的理念,但在一次次課堂炸掉、與主管的溝通、看見獎懲制度如此快速有效之後,漸漸的,我的信念動搖了,每每回到家,跟爸爸抱怨教育現場的困境時,他總是跟我說:「獎懲制度是必要之惡。」一次的暑假課程,我違背自己當初的理念,使用了獎勵制度,的確,班控變得快速見效,但經常聽到學生跟我爭取:「老師上次是一顆糖果,這題比較難要兩顆。」我便感到相當的矛盾與錯愕,所以糖果是這些孩子們學習的一切原因?再長大一點,不喜歡吃糖了,可能就變成零用錢,再來就是讀這個科系好不好找工作、賺不賺得到錢?一切一切的原因都與「學習」本質豪無相關,若有一天失去糖果、失去金錢,那有多少人還願意學習呢?


為什麼要在意這個?因為,我認為知識是美麗的,從各個知識中我可以看見這個世界、社會、萬物的美,同時,我希望孩子也能用自己的視角,發現知識的美。


因此,我讀了這本書、上了教師工作坊、參與了教育練習生計畫,在以上的三個環節中,都在一步步深化《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這本書中每一章節提到的價值與知識點,內容不只是如何經營一個不獎懲制度的班級,另外還包括教學五力、目的方思考與精準預評等等我激發我很多想法的章節,若你對現行傳統教育觀念有些疑問的話,從這本書中,相信你可以找到許多有啓發性的內容,並從中獲取許多的價值!



    11會員
    34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立騰實習日誌 的其他內容
    美麗的孩子,意指落實實人精神「真、善、美」的孩子們,此態度連許多成熟的大人都難以做到。這幾週我看到許多美麗的畫面,尤其在今天,因此想用文字將此記錄下來。
    孩子的需求如何處置,不同的角色與不同的觀點就會出現不同的處置方式,但進到實人之後,我認為,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最終目標必須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同時融入團隊的個體,此目標其中牽涉許多細節,此時就要有清晰的理念與豐富的經驗以完善的操作此目標,我正在學習如何更好的做到這件事情。
    「那怎麼辦?」是個強而有力的問句,在大部分時候能讓孩子發揮獨立思考的能力,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出路,但也有碰壁的時候,今天與阿戴溝通的經驗讓我學到,面對不同孩子的不同情緒,便有不同的引導方法,從孩子身上實在能學到很多有價值東西!
    「破壞團體」,是我今天在Lulu老師的談話中聽到,足以統整我過去幾週所學的一個名詞,在實人,這是很嚴重的錯誤,因此相對的,團體意識,就是在實人被極度重視的價值。
    知識,是受教育需要傳遞的重要項目之一,但要如何傳遞?為何要傳遞?是我苦惱許久的問題,然而今天在實人發生的的棕長腳蜂事件與數學課觀課,為我解惑了不少,期許自己在未來能就此議題繼續探究。
    「追求公平」,乍聽之下合情和合理一句話其實隱藏著巨大的問題,在實人,我看見了許多並非追求「公平」,而是「公正」的場景,在今天被Tony老師點出來後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齊頭式平等絕非是在教育現場應該實現的價值,我們該追求的,是能考量個人狀況不同給出不同的幫助與引導的公正性思維。
    美麗的孩子,意指落實實人精神「真、善、美」的孩子們,此態度連許多成熟的大人都難以做到。這幾週我看到許多美麗的畫面,尤其在今天,因此想用文字將此記錄下來。
    孩子的需求如何處置,不同的角色與不同的觀點就會出現不同的處置方式,但進到實人之後,我認為,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最終目標必須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同時融入團隊的個體,此目標其中牽涉許多細節,此時就要有清晰的理念與豐富的經驗以完善的操作此目標,我正在學習如何更好的做到這件事情。
    「那怎麼辦?」是個強而有力的問句,在大部分時候能讓孩子發揮獨立思考的能力,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出路,但也有碰壁的時候,今天與阿戴溝通的經驗讓我學到,面對不同孩子的不同情緒,便有不同的引導方法,從孩子身上實在能學到很多有價值東西!
    「破壞團體」,是我今天在Lulu老師的談話中聽到,足以統整我過去幾週所學的一個名詞,在實人,這是很嚴重的錯誤,因此相對的,團體意識,就是在實人被極度重視的價值。
    知識,是受教育需要傳遞的重要項目之一,但要如何傳遞?為何要傳遞?是我苦惱許久的問題,然而今天在實人發生的的棕長腳蜂事件與數學課觀課,為我解惑了不少,期許自己在未來能就此議題繼續探究。
    「追求公平」,乍聽之下合情和合理一句話其實隱藏著巨大的問題,在實人,我看見了許多並非追求「公平」,而是「公正」的場景,在今天被Tony老師點出來後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齊頭式平等絕非是在教育現場應該實現的價值,我們該追求的,是能考量個人狀況不同給出不同的幫助與引導的公正性思維。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書名叫做:《總統文膽寫作課》。 你可能會好奇,什麼是「文膽」? 所謂的「文膽」,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指的是:專為高階政治人物(通常是國家領導人)撰寫演講稿的人。 我也是到最近幾年,才知道這詞的意思。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書,雖然2023年還沒過完,但我相信,在今年看過的所有書裡,論喜愛程度,它絕對有前三名! 這本書就是:《思考101》。
    Thumbnail
    我認為這是一本「被書名翻譯給毀了」的一本書,書籍原名其實很簡單: 《Digital Body Language》,不曉得中文翻譯為什麼硬要加一個讀心術上去,讓這本書看起來變成一本很玄學的書。 這是一本工具書,不是心靈雞湯,也更不是玄學!
    Thumbnail
    《彼得・提爾:從矽谷到白宮,創投天王野心勃勃的權力擴張之路》(英文書名 The Contrarian 直譯是「反主流論者」)。 作者花了非常大量的時間,仔細對比與蒐集彼得・提爾從幼年開始、發跡前與成功後,他的所有言行舉止與作為,無論是商業、政治或是個人隱私方面。
    Thumbnail
    我們都看過別人辯論或筆戰,但你有看過「神仙打筆戰嗎?」 最近在整理2022年的閱讀書單,原本想為一本書──《說真相的勇氣:芝加哥經濟學人與大法官的反常識對話錄》──「簡單」寫篇500字的推薦文,沒想到一寫就寫超過1500字……索性單獨成文吧! 先說結論,這本書是我近兩年讀過「含金量」最高的一本書。
    Thumbnail
    「你覺得所得分配,是越來越平均,還是越來越不平均?」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統計數據會說謊」;也聽過另一句話,「數據不會說謊」。(有趣的是,這兩句話,剛好分別是兩本書的書名。) 所以,數據到底會不會說謊呢? 嗯,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對統計的認識程度」。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看完一本書後,就立刻被作者圈粉,甚至,愛上作者,巴不得想要認識他本人。 《異類矽谷》的作者「鱸魚」,就是這樣一位讓人想認識的有趣人物。這本書,也是我近期看過的幾本書中,特別「偏愛」的一本。 偏愛到什麼程度? 這本書有三個我特別喜愛的點:「不正經」、「異類」和「深度」。 異類
    Thumbnail
    當一群人都被迫著走向單一固定的軌道,過度的競爭會讓彼此思維僵化、內耗,產生無效的結果。
    Thumbnail
    在《臺灣最好的時刻 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 》這本書中有節錄許多美麗島大審中,被告及辯護律師的答辯詞。因為當時是公開審判,所以隔天的報紙都會刊載,就連看守所內其他的政治犯也很關心被告們在法庭上的表現。當時美麗島大審這些資料宛如一堂台灣的民主公開課。
    近年來我見到碩導夢慈老師開始轉向音樂歷史研究,以美軍俱樂部的無名樂手為題,找尋台灣熱門音樂史的痕跡(請參閱:〈尋找無聲之歌、無名樂人: 臺灣熱門音樂史研究方法的幾個思考〉),因而我深知音樂歷史研究的辛苦。困難點除了須長期耙梳大量的資料與史料之外,更令人害怕與恐懼的是長者逐漸在老去、死亡,進而...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書名叫做:《總統文膽寫作課》。 你可能會好奇,什麼是「文膽」? 所謂的「文膽」,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指的是:專為高階政治人物(通常是國家領導人)撰寫演講稿的人。 我也是到最近幾年,才知道這詞的意思。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書,雖然2023年還沒過完,但我相信,在今年看過的所有書裡,論喜愛程度,它絕對有前三名! 這本書就是:《思考101》。
    Thumbnail
    我認為這是一本「被書名翻譯給毀了」的一本書,書籍原名其實很簡單: 《Digital Body Language》,不曉得中文翻譯為什麼硬要加一個讀心術上去,讓這本書看起來變成一本很玄學的書。 這是一本工具書,不是心靈雞湯,也更不是玄學!
    Thumbnail
    《彼得・提爾:從矽谷到白宮,創投天王野心勃勃的權力擴張之路》(英文書名 The Contrarian 直譯是「反主流論者」)。 作者花了非常大量的時間,仔細對比與蒐集彼得・提爾從幼年開始、發跡前與成功後,他的所有言行舉止與作為,無論是商業、政治或是個人隱私方面。
    Thumbnail
    我們都看過別人辯論或筆戰,但你有看過「神仙打筆戰嗎?」 最近在整理2022年的閱讀書單,原本想為一本書──《說真相的勇氣:芝加哥經濟學人與大法官的反常識對話錄》──「簡單」寫篇500字的推薦文,沒想到一寫就寫超過1500字……索性單獨成文吧! 先說結論,這本書是我近兩年讀過「含金量」最高的一本書。
    Thumbnail
    「你覺得所得分配,是越來越平均,還是越來越不平均?」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統計數據會說謊」;也聽過另一句話,「數據不會說謊」。(有趣的是,這兩句話,剛好分別是兩本書的書名。) 所以,數據到底會不會說謊呢? 嗯,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對統計的認識程度」。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看完一本書後,就立刻被作者圈粉,甚至,愛上作者,巴不得想要認識他本人。 《異類矽谷》的作者「鱸魚」,就是這樣一位讓人想認識的有趣人物。這本書,也是我近期看過的幾本書中,特別「偏愛」的一本。 偏愛到什麼程度? 這本書有三個我特別喜愛的點:「不正經」、「異類」和「深度」。 異類
    Thumbnail
    當一群人都被迫著走向單一固定的軌道,過度的競爭會讓彼此思維僵化、內耗,產生無效的結果。
    Thumbnail
    在《臺灣最好的時刻 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 》這本書中有節錄許多美麗島大審中,被告及辯護律師的答辯詞。因為當時是公開審判,所以隔天的報紙都會刊載,就連看守所內其他的政治犯也很關心被告們在法庭上的表現。當時美麗島大審這些資料宛如一堂台灣的民主公開課。
    近年來我見到碩導夢慈老師開始轉向音樂歷史研究,以美軍俱樂部的無名樂手為題,找尋台灣熱門音樂史的痕跡(請參閱:〈尋找無聲之歌、無名樂人: 臺灣熱門音樂史研究方法的幾個思考〉),因而我深知音樂歷史研究的辛苦。困難點除了須長期耙梳大量的資料與史料之外,更令人害怕與恐懼的是長者逐漸在老去、死亡,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