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 她們的名字 by 艾米.莫洛伊|春光,2020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名|她們的名字
THE PERFECT MOTHER

作者|艾米‧莫洛伊(Aimee Molloy)

譯者|康學慧

出版|春光,2020/04/01

連結|讀墨電子書




我能得到想要的幸福,
只要我放棄自己的名字,成為他人的女兒、妻子與母親……


為了你真心所愛,你願意付出多少?以及,犧牲多少?
若你問布魯克林這些時常在公園聚會的女人,回答可能是:


法蘭西:「我不確定,但我希望可以阻止為了愛情變愚蠢的十八歲的自己。」

可蕾:「一切,只求讓遠離我四年的寫作靈感回來。」

妮爾:「嗯,我等不及銷假回去上班。」

史佳麗:「只要能和他在一起,我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就算只有一夜也好。」

薇妮:「我不知道。」 


她們的聚會說著能透露的私事,表現自己最完美的模樣,偷偷羨慕著彼此的生活,
──噢,忘了說,她們只認識四個月。


在一個燠熱的七月四日晚上,她們相約去新潮酒吧喝一杯放鬆,神祕美麗的單親媽媽薇妮原本不想赴約,但大家積極幫她找好保母,盛情難卻下,她勉為其難出了門,可等她深夜回到家,卻發現:嬰兒床上空空如也,她的小孩不見了!

只剩呼呼大睡的保母,和完全沒有被破壞、上了鎖的門窗。

大家驚愕又愧疚,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想幫薇妮找回孩子,不料在一連串令人心驚膽戰的追查過程中,她們的真實生活也逐漸被揭露──包括亟欲遮掩的幽暗祕密。

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她們的婚姻飽受考驗,友誼更開始四分五裂……



閱:試讀


布魯克林區有一群媽媽會不定期在公園聚會,分享育兒及懷孕的經驗。她們在網路上認識,透過訊息及信件交流了一段時間後,有時在公園聚會,除了分享或抱怨育兒及懷孕,也說生活中其他事情,例如房子裝潢。在紐約生活並不是太容易,但不是每個人在聚會時都能坦承相對,也可能只提比較光鮮亮麗的部份。

 

書中的媽媽們對懷孕生子這件事多半都是有計畫性的,但還是能感受到當了媽媽後對她們的生活帶來的各式壓力。例如妮爾面臨到必須結束育嬰假回到職場,但要把年紀那麼小的孩子託給保母,保母能令人放心嗎?法蘭西雖然是全職媽媽,但身為新手媽媽很多事情都不熟稔,雖然照著其他人提供的方法,但就是無法順利哺乳。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壓力,就算外表看起來輕鬆,其實內心都有一些不想跟他人分享的事情。妮爾她們無意間得知薇妮是單親媽媽,而妮爾即將回到職場,所以策劃了一個酒吧之夜,想邀大家在那晚放下孩子,好好的玩一個晚上。薇妮思考過後決定參與,妮爾介紹自己的保母幫薇妮顧孩子一晚。原本大家都是一番好意,結果卻發生薇妮的孩子失蹤的憾事。妮爾、法蘭西、可蕾離開酒吧後也到了薇妮家,三人對薇妮感到抱歉,想幫她找回孩子,但在找孩子的過程中,一些她們想隱藏的往事不小心被揭露,到底是誰帶走孩子的?

 

找出小孩的下落及帶走小孩的人當然是這故事中很重要的事,但隨著故事進行,也能感受到書中幾位角色因為育兒而承受多大的壓力。照顧小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會有人提供相關經驗,或者上網就能搜尋到相關資訊,但不是每個小孩都會照著所謂的資訊內容成長,光是擔憂小孩是不是發展遲緩就夠讓人操心,別的小孩能夠好好睡,我家的孩子只會一直哭,也是夠讓人煩心。大家熱情提供經驗,但怎麼做都沒有用,更令人煩心,甚至有可能被質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媽媽自己也會自我懷疑是不是不夠好。全職照顧孩子很有壓力,但對於有工作的母親來說,壓力也沒有比較小。回到職場後,代表必須把孩子託給不太認識的托兒所或是保母,能夠相信他們嗎?會不會讓孩子陷入危險的境地中呢?或是必須面對一些「怎麼忍心離開這麼小的孩子」的指責,甚至職場對媽媽也不一定友善,雖然育嬰假也是她們的權力,但看在某些人眼中,只會覺得麻煩。

 

透過她們追尋薇妮的孩子被綁架的真相的過程,完全能感受到成為媽媽後,女性承受多大的壓力,育兒的壓力、工作的壓力、跟先生相處上可能也有爭執造成婚姻的裂痕等等,這些讓我忍不住想到先前看日劇「產科醫鴻鳥」時裡面一位女醫師說的,社會鼓勵大家生孩子,但對媽媽來說,環境卻越來越嚴苛。希望社會環境能對媽媽更友善。至於最後的真相,雖然有點同情那位媽媽,但偷走別人的孩子畢竟不可取,如果能有人早點注意到她情緒上的問題,會不會這樁綁架案就不會發生呢?


※ 本文為試讀心得,感謝春光出版及金石堂非讀BOOK提供試讀。

--


8會員
229Content count
各種心得紀錄。讀墨電子書網址為AP回饋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淘之樂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圖書館目前有兩集漫畫與六集小說,可先讀漫畫再考慮要不要看小說。小說已經完結。
4/5反派角色只有死亡結局
簡單明快,不想看朝廷陰謀、宅鬥、穿越、重生的話,可以試試這一本。
4/5大巫王爺的良藥
穿插在書中的謎題或其他日常也適時的沖淡令人太有同感的焦躁與苦悶,使整本書閱讀起來充滿各種趣味。
4/5雖然店長少根筋
兄友弟攻,真兄弟。也有強迫情節,如果能接受的再考慮開書比較好。我不排斥骨科,不過也沒特別喜歡,可能卡在強迫情節與受的心情這兩件事上,雖然在意劇情發展,但是沒有特別打動我。
3/5成為綠土系列
讀完試讀,雖然內容很有趣,但還是讓人覺得溝通與人際關係果然是一門複雜的課題。
4/5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
圖書館目前有兩集漫畫與六集小說,可先讀漫畫再考慮要不要看小說。小說已經完結。
4/5反派角色只有死亡結局
簡單明快,不想看朝廷陰謀、宅鬥、穿越、重生的話,可以試試這一本。
4/5大巫王爺的良藥
穿插在書中的謎題或其他日常也適時的沖淡令人太有同感的焦躁與苦悶,使整本書閱讀起來充滿各種趣味。
4/5雖然店長少根筋
兄友弟攻,真兄弟。也有強迫情節,如果能接受的再考慮開書比較好。我不排斥骨科,不過也沒特別喜歡,可能卡在強迫情節與受的心情這兩件事上,雖然在意劇情發展,但是沒有特別打動我。
3/5成為綠土系列
讀完試讀,雖然內容很有趣,但還是讓人覺得溝通與人際關係果然是一門複雜的課題。
4/5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外子帶學生至美國畢業旅行,讓原本兼職的偽單親媽媽變成12天全職的偽單親媽,帶著女兒面對孤寂及思念的故事。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外子帶學生至美國畢業旅行,讓原本兼職的偽單親媽媽變成12天全職的偽單親媽,帶著女兒面對孤寂及思念的故事。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