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慈湖 大溪老街 三坑鐵馬道~油桐花徑~三坑老街~棒球名人堂

聰頭夫妻趴趴go
發佈於台灣的老街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幾年前來過後慈湖,
當時是自己上網申請,
這次參加雄獅一日遊,
就省去傷腦筋的事情。
有「後慈湖」代表就有「前慈湖」,
前慈湖免費參觀,
後慈湖需購票100元且管制人數,
由導覽解說人員帶領團進團出。
201611.21後慈湖 雨

因應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後慈湖入園自4/1起採實名制登記,
每位入園遊客均預先登記姓名、
身份證字號、出生年月日、聯絡電話。
在導覽服務站搭乘接駁專車,
須全程配戴口罩。
車程約三到五分鐘,
就會抵達路線的起點舊百吉隧道。
慈湖陵寢入口
導覽服務站
接駁專車及候車處

舊百吉隧道也稱為『總督府古道』。
當初打通舊百吉隧道,
僅限人員及輕便車通行,
且是單向管制。
在新百吉隧道雙向通車後,
舊百吉隧道變成串聯鄰近古道的休憩步道。
這不在我們的行程中,
拍照後就速往後慈湖。
為了安全必須走木棧步道,
跨越「新百吉隧道」上方,
到達「百吉林蔭步道」。
是條適合全家大小老少咸宜走訪的綠林步道,
沿途都有鋪上柏油,
沒有忽高忽低的地形平緩好走,
來走步道的人會把車子停在路邊,
行走時要隨時注意通過的車輛。
舊百吉隧道
舊百吉隧道及輕便車道陳跡
新、舊百吉隧道揭示牌
輕便車道
百吉隧道口路彎車多相當危險
經由木棧步道痛往後慈湖
百吉林蔭步道的起點

來到南管制門先集合整隊,
清點人數後進入管制區,
雄獅推「安心旅遊」,
我們只有20位團員。
有一塊「秘境之南」的巨石,
團員輪流拍照後,
就沿著後慈湖湖濱步道行進。
南管制門
「秘境之南」
目前因故只能由南管制門原路進出後慈湖
管制區內無車輛通行,
所以走來輕鬆愉快。
導覽老師沿路看到不同的植物花草,
都儘可能仔細介紹。
芋頭和姑婆芋的葉子如何分辨呢?
可從葉片大致區分辨別,
芋頭的葉片是絨質的,
水滴滴在葉面上,
會形成一顆顆小水滴,
姑婆芋的葉面是革質的,
水珠無法凝結;
芋頭的葉形是盾形、葉脈不明顯,
姑婆芋的葉子是廣卵形、基部呈心狀箭形。
目前正是酸藤花期,
對面多處山頭可見到,
ㄧ整片粉紅色的酸藤,
鋪蓋在森林的樹冠層,
形同披上一層粉紅色頭紗。
步道上可看到酸藤的花瓣,
小小的一片片,
像打洞器製作的小花。
秋天時楓葉轉紅也值得造訪。
油桐花已經開過了,
今年因肺炎疫情停止辦理賞螢活動,
整個後慈湖生態很多元豐富。
還會經過憲兵指揮所舊址,
已被荒草掩蓋。
酸藤花期
香香的山棕花
青楓
憲兵指揮所舊址

一路行來先到沙濾池,
透過一道道細沙過濾,
變成潔淨的水源,
供應給後慈湖和前慈湖,
甚至到頭寮,
是附近地區生活用水的來源。
看到後慈湖了,
上次造訪下大雨,
這次則是陰天,
導覽老師為今天的湖景打分數,
只有61分。
要拍到101分的湖景,
得看老天爺的心情,
要有陽光和藍天,
但是沒有風,
湖水才會像一面鏡子,
倒影才能清清楚楚。
所以我們還要找機會再來就是了。
沙濾池
沙濾池
61分湖景
莫文蔚的MV(Youtube)
61分湖景
後慈湖發源於白石山上的小溪澗,
溪水先導入位於慈湖上游狹長的後慈湖,
再溢流經過田壟流入前慈湖。
蔣介石覺得此地之湖光山色,
彷彿故鄉奉化縣溪口鎮之景色,
為追思其母王太夫人,
故將此地改名為慈湖。
這裡原是板橋林家土地,
林家第七代林明成的母親同意捐輸,
卻被婉拒,
改以「無償借用」名義作為軍事戰備用地,
實際上則成為蔣中正的總統行館。
直到一九八四年,
才由林明成捐贈成功,
捐出慈湖十九公頃土地,
做為蔣介石陵寢。
彷彿故鄉奉化縣溪口鎮之景色

後慈湖湖面比下游的前慈湖小,
但四面環山,
與北橫公路只相距約一公里,
在「國光計畫」下,
將後慈湖列為高度軍事管制區。
因不受外界干擾,
保留完整原林相與自然生態環境。
來到後慈湖之「眼」「線」,
對面的小山丘倒影在湖中像眼眸,
想看到瞳孔需要運氣和好器材,
導覽老師說11年來,
她帶的觀光客只有1人拍成功。
而一整排的椰子樹則有特殊涵意,
原先種了17棵,
蔣公送給蔣夫人,
代表一生一妻。
前一次去竹筏和藤椅是在水面上,
經典的竹筏現正在維修,
只能坐上藤椅過乾癮。
後慈湖之眼平台
後慈湖之眼平台
後慈湖之眼
後慈湖之眼
17椰傳說
竹筏正在維修
坐上藤椅過乾癮
後慈湖鐵達尼
接下來我們爬樓梯上到五間辦公室。
民國51年(西元1962年)配合總統府疏散計畫,
經蔣介石指示購地,
於後慈湖地區興建防空洞,
作為戰時指揮所,
並興建官舍,
做為總統府秘書長、參軍長、及副秘書長等辦公處所,
共有五棟辦公室。
一號辦公室空蕩蕩,
2009年剛開放參觀時,
每天進場的人數都爆滿,
導覽員人數不多,
有人一天要導覽兩場。
但是人潮就是錢潮,
五號辦公室在最裡面,
有廠商進駐賣咖啡,
很多遊客走到這裡就想坐下來休息,
生意蒸蒸日上。
後來發現很多遊客腳力不好,
不想走到最後面,
咖啡廳就改在離入口較近的二號辦公室。
今年合約到期,
肺炎疫情不明朗,
廠商還沒決定何時進駐。
5號辦公室最早的咖啡館
2016二號辦公室
今天進了四號辦公室。
陳列後慈湖的生態資源。
三號辦公室則是
複刻蔣公和夫人的家居環境。
數年前來有進去一號辦公室,
那次的導覽員是男老師,
對「國光計畫」介紹最多,
我最有印象的是「黑貓中隊」的故事。
上次來回程是走秘境通到陵寢。
但因為2018年發生有人闖入陵寢潑漆,
目前陵寢不開放,
所以這次回去是原路折返。
但也因為這樣,
才有機會跟路邊小販「交關」,
買了很好吃的桃接李。
四號辦公室
三號辦公室則是複刻蔣公和夫人的家居環境
史上最風光丈母娘
外國使節贈送百壽屏風
陽光小露

搭上接泊車回到導覽服務站。
領隊給我們十五分鐘,
在前慈湖走走拍拍。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是全世界唯一為
單一個人的雕像所設立之紀念園區。
銅像中有大家熟悉的全身、半身像,
多半由學校或機關捐贈,
也有坐姿與騎馬的塑像,
整個園區以步道方式串聯銅像的擺放位置,
還有庭園造景及小橋流水,
相當雅致。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中餐在大溪老街自理,
去年跟雄獅旅遊來看韭菜花,
逛了中山老街,

今天走和平老街找美食,
先吃了「里長嬤碗粿」,
這裡販售的品項只有四種:
甜碗粿、鹹碗粿、素碗粿以及貢丸湯,
均一價都是30元。
我們點了鹹碗粿,
要預留空間吃其他美食。
碗粿端上來是冷的,
上面撒上配料,
菜脯和香菇看得比較清楚,
是否還有其他秘方則吃不出來。
碗粿綿密有彈性,
桌上有醬油膏自行添加,
聰嫂覺得配料已經有鹹度,
配著碗粿吃剛剛好。
這應該是屬於客家口味的碗粿,
比較樸實風,
有別於我們彰化碗粿,
餡料豐富有肉有蛋包在碗粿中,
熱呼呼端上桌。
老大溪橋
老大溪橋
因為降雨水量豐沛多了
林本源通議第介紹
大溪出產的陀螺也蠻著名的
陀螺與教會
大溪公園相撲場遺址
渡口意象
里長嬤碗粿
老街街景
老街街景
老街街景
老街街景

金字塔三角湯圓也是名店,
點了糯米腸、三角湯圓和燙青菜。
可能彰化美食太多了,
相較之下沒有驚喜,
三角湯圓還有些驚嚇到。
看到周媽媽龜苓膏,
也跟風慶祝一下肺炎「零確診」。
這樣食物是今天意外的收穫,
下次來會多買幾個回家。
準備走回遊覽車,
發現了「通議第」和「大慶洞」,
留待下回來再探訪。
金字塔三角湯圓
金字塔糯米腸
少見的彩色裝飾及花磚
圓柱與方柱
英文商號~還是書寫體ㄉ
古典之美(忽略汽車及樓房)
古井
行館與教堂~這兒也很像家鄉
2015展示壁爐家俱等
2015在裡面喝咖啡
2020武漢肺炎零確診在涼亭品嘗龜苓膏
通議第
大慶洞


下午到三坑鐵馬道及老街,
「三坑鐵馬道」沿著石門大圳,
全長約7公里,
車道平緩而寬敞,
兩旁種植了多種不同季節可欣賞的植物,
也設有「賞桐花徑」景觀區,
但是造訪時桐花已掉光了,
聰嫂個人覺得桐花長在樹上不突出,
要落在綠地上才漂亮。
所以沒有特別失望。
走下木棧梯,
連接到產業道路,
可看到遠處有一座特色老屋,
那就是「青錢第」。
三坑老街周邊
九重葛盛開
桐花掉光了
桐花落在綠地上~好漂亮
跟著指標走
走下木棧梯
遠遠看見老屋一座
建於1895年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政府原本有意想將它納入古蹟,
但因為納入古蹟之後,
屋主就無法自行修繕更動,
現在的屋主並沒有同意將他納入古蹟,
也因此目前青錢第還是屬於私人土地,
無法進入參觀。
屋主張姓的祖先為當地商人,
於飢荒時私自發行「青錢」做為脤災之用,
因為「青錢」非常有信用,
到哪裡都可以對換,
因此皇帝嘉許他的善舉,
賜與「青錢第」之封號。
青錢第
青錢第

老街一定有居民的信仰中心,
三坑老街的永福宮,
建立於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是三坑子最早的廟宇。
我們只是路過沒有入內參觀,
近期門面好像裝修過,
廟門上的門神臉孔好像現代人。
三坑老街比起其他常見的老街來說短得多,
而且街道轉折好幾次,
據說是有防禦的考量。
窗板有二個窗戶,
除了有透氣功能之外,
還有吊卸物品及防盜的功能。
造訪時星期一,
商家幾乎都休息。
三坑地區旅遊地圖
三坑老街永福宮與老街
老屋屋角飾徽
小鮮肉帥哥門神
曲折的巷道
曲折的巷道
造型奇特的窗稜有吊卸物品及防盜的功能

為什麼這裡會稱作三坑呢?
原來此地為一河階地形,
其上有三條河流分別注入大漢溪,
於台地面上形成三處坑谷,
即為三坑子地名之起源。
三坑老街創建年代為清朝乾隆至咸豐年間。
建築特色為清朝傳統步廊式街屋,
保存建築物騎樓及第一落。
具有罕見之古式街道。
被喻為龍潭第一街的三坑,
想必當年一定很繁榮。
今天無緣在老街吃到美食,
但平日來沒人潮是拍建物的好時機。
黑白洗位於老街入口處,
在小溝渠上架著幾塊石板,
是早期居民晨曦黃昏洗滌衣物的據點。
黑白洗名稱來源有兩個:
其一是說這裡的水源來自兩方,
一個來自乾淨清澈的水庫,
一個來自較濁的溪流,
一清一濁就像是一黑一白一樣混在一起,
所以稱之「黑白洗」。
另一個原因用客語發音聯想,
就是不管什麼東西,
都拿來這裡洗。
龍潭第一街的三坑老街
三坑老街揭示牌
三河會合之處形成三處坑谷即為三坑子地名由來
土夯牆說明房子的年歲
日治時代的看板~櫻花啤酒
老街名店~店休
黑白洗
黑白洗
黑白洗

原本最後一個行程是
客家文化園區附近賞桐花,
但是花季提早結束了,
旅行社安排替代方案-棒球名人堂
兄弟象隊創辦人也是兄弟飯店董事長洪騰勝,
愛球成痴,
斥資數十億元,
在桃園龍潭打造一座集結棒球名人堂、
飯店和球場的三合一園區,
並結合餐飲與主題觀光,
推廣對棒球的熱情。
直徑32公尺白色巨大球體的棒球名人堂,
外觀非常吸睛,
內部共有四層樓,
裡面結合史努比與棒球在一起,
在這可愛角色帶領之下,
深入了解棒球文化,
除了陳列歷屆名人堂當選人的相關文物,
也透過棒球的科學、棒球體驗,
了解棒球文化的演化。
聰嫂覺得各守備位置接球體驗最有趣。
為了保有棒球名人堂的公益性質,
洪騰勝堅持不收費,
在旁設置飯店,
透過住宿和餐飲的收入來養活名人堂。
要從飯店門口進入,
搭電梯直達7樓,
再逐層往下參觀並離開。
走馬看花也要半小時以上,
棒球迷可以待上一整天慢慢品味。
創辦人佛心提供免費入場,
我當然也要捧場買個甜點,
飯店的烘焙師傅手藝真的不錯,
泡芙好吃且價格平實。
名人堂花園大飯店
名人堂花園大飯店
棒球名人堂
中信兄弟練習球場
名人堂球員名言佳句
紅中ㄟ球衣
中華職棒歷史球衣
巨人隊球衣~中華民國耶!!
有一部電影~不錯
KANO~天下嘉農
通靈少女的裁判服裝
體驗區
守備與打擊
兒童遊戲區
兒童遊戲區
平價實惠~草莓泡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桃竹苗旅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