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越嶺古道西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往步道口忐忑經歷

搭上九人座包車, 往安通越嶺古道西段步道, 一開始是還可以雙向通行的柏油路, 後來變成一部車的寬度, 坡度緩慢上升, 且路面龜裂破損的情況越來越多, 行駛中很多樹枝樹葉掉在路中, 坑洞積水, 兩道車轍中間長出青苔雜草,

raw-image

山上的水也不斷從路面向下流, 首輛車透過無線電回報路況, 坐在車內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沿路沒看到建築物, 擔心有車子要下山時要怎麼會車? 最後在路途中唯一可以迴車處停下, 總共有六部車, 平坦的地方不夠停, 有好幾部車是停在斜坡上, 下車時還要小心積水和路旁的樹枝。 迴車處是在地鄰長的家, 領隊說明回到原地集合時間, 準備好裝備就開始健行了。

raw-image

因為有伴所以勇敢往前

穿著輕便雨衣拿著傘爬山, 經過了竹林, 沒有詩意只有濕意。

raw-image

再經過檳榔林, 原先有些寒意, 爬坡了一陣子, 雨衣穿不住了。

raw-image

走了2公里才到圖騰柱, 有些人在此拍照後就往回休息了, 聰嫂在此撿到一根樹枝當手杖。

raw-image

轉個灣設置有阻擋車輛的欄柱, 路面布滿落葉, 應該是許久沒有人走過, 加上兩旁各種原生植物自由開展, 開始有古道的韻味了。

raw-image

坡度緩慢增加, 爬起來不費力, 偶而出現的階梯落差不大。 來到連續階梯, 途中經過一座涼亭, 有團員在此休息補充能量, 我們誤以為是第一觀景台,


raw-image

士氣大增繼續往上爬, 又爬了好長的階梯, 來到一座小拱橋, 踩腳的防滑橫木泰半脫落, 下雨後看起來很濕滑, 沒有看到其他團員返程回報, 自我安慰天氣不佳, 到第二觀景台也看不到景, 隨即往回下山。


raw-image

上山容易下山難, 尤其是天雨路滑, 每踩一步都要謹慎, 回到圖騰柱再拍一張照片, 這次只剩下短袖T恤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走回鄰長家, 借用洗手間順便換下T恤, 聽鄰長敘述, 才知道可從拱橋下通過, 拱橋後走上一大段陡上的階梯, 才會到第一觀景台。

raw-image

如果不是有一群人同行, 我應該沒有勇氣再來一次。 回到車上惡補一下古道資訊, 這是第一條跨越海岸山脈, 連通東部海岸及花東縱谷的道路, 清朝時期因「開山撫番」的政策, 提督吳光亮因此開闢越嶺道, 為清朝至日治時期通婚、傳教、 挑貨的重要道路。 安通越嶺古道自1970年代荒廢後, 鮮少人跡, 直到2002年之後林務局重修安通越嶺古道, 聘請專家勘查; 東段地處偏僻因此不再修復, 西段因具有人文與生態旅遊價值, 於2008年重修完成, 東段部份也在2016年開通。 這條步道比起西部原始, 沒有廁所也沒有補充物資的地方, 最好還是結伴同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63會員
379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23/09/05
2023/08/15 南投水里馬路馬山步道
Thumbnail
2023/09/05
2023/08/15 南投水里馬路馬山步道
Thumbnail
2023/08/23
2023/05/17 松羅國家步道 煙波大飯店蘇澳館CHECK IN~ 2023/05/18 蘇東隧道 宜蘭餅發明館 三奇美徑 永鎮濱海公園 虎牌米粉觀光工廠
Thumbnail
2023/08/23
2023/05/17 松羅國家步道 煙波大飯店蘇澳館CHECK IN~ 2023/05/18 蘇東隧道 宜蘭餅發明館 三奇美徑 永鎮濱海公園 虎牌米粉觀光工廠
Thumbnail
2023/05/07
2023/04/06雲嘉大尖山+二尖山
Thumbnail
2023/05/07
2023/04/06雲嘉大尖山+二尖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3/05/27/047D 路線:清泉鄉-布隆吉鄉 騎乘距離:138.0km,累積:3304.2km 爬升高度:165m,累積:16258m 騎乘時間:06:59,累積:202:12
Thumbnail
2023/05/27/047D 路線:清泉鄉-布隆吉鄉 騎乘距離:138.0km,累積:3304.2km 爬升高度:165m,累積:16258m 騎乘時間:06:59,累積:202:12
Thumbnail
一走才發現不得了,這個步道竟然整段都有做階梯,而且每100公尺都還有里程柱,里程牌還有新舊之分,這個明顯由政府修建的步道,在地圖上竟然沒有任何的資訊,各個旅遊的訊息似乎也都沒有這個步道的影子,實在是令人詫異至極。也許也因為如此,再加上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於邊邊角角,所以
Thumbnail
一走才發現不得了,這個步道竟然整段都有做階梯,而且每100公尺都還有里程柱,里程牌還有新舊之分,這個明顯由政府修建的步道,在地圖上竟然沒有任何的資訊,各個旅遊的訊息似乎也都沒有這個步道的影子,實在是令人詫異至極。也許也因為如此,再加上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於邊邊角角,所以
Thumbnail
從小在新竹長大,內灣也去過好幾次,但那片後山依然有很多山還沒爬過,這次就選定馬胎古道😍
Thumbnail
從小在新竹長大,內灣也去過好幾次,但那片後山依然有很多山還沒爬過,這次就選定馬胎古道😍
Thumbnail
上週差點在福州山步道陡升坡上天堂之後,下定決心要找一個簡單一點的步道,輕鬆戶外走走就好。誰知這次又選到一個特級大魔王😭
Thumbnail
上週差點在福州山步道陡升坡上天堂之後,下定決心要找一個簡單一點的步道,輕鬆戶外走走就好。誰知這次又選到一個特級大魔王😭
Thumbnail
在茂密的杉木林裡,轉個彎雲霧映入眼簾,充斥著滿滿的神秘氛圍,迷霧森林油羅山,我們來囉!
Thumbnail
在茂密的杉木林裡,轉個彎雲霧映入眼簾,充斥著滿滿的神秘氛圍,迷霧森林油羅山,我們來囉!
Thumbnail
從無明西峰開始,已經進入無明斷崖的範圍。 今天的路程不遠但需要步步為營,膽大心細這句話實在很適合用在行走斷崖上,尤其是岳界數一數二的無明斷崖。。 從鈴鳴東鞍營地陡升開始已經在斷崖崩塌邊行走,茂盛的箭竹林很常玩著你推我擠的遊戲,除了腳下懸空的步道外還要小心箭竹林的惡作劇... 日子就這麼平凡的在鐵杉樹
Thumbnail
從無明西峰開始,已經進入無明斷崖的範圍。 今天的路程不遠但需要步步為營,膽大心細這句話實在很適合用在行走斷崖上,尤其是岳界數一數二的無明斷崖。。 從鈴鳴東鞍營地陡升開始已經在斷崖崩塌邊行走,茂盛的箭竹林很常玩著你推我擠的遊戲,除了腳下懸空的步道外還要小心箭竹林的惡作劇... 日子就這麼平凡的在鐵杉樹
Thumbnail
祝,度過這段時間後,我們都是帶著滿滿的電,迎向下一個階段的挑戰。
Thumbnail
祝,度過這段時間後,我們都是帶著滿滿的電,迎向下一個階段的挑戰。
Thumbnail
往步道口忐忑經歷  搭上九人座包車,  往安通越嶺古道西段步道,  一開始是還可以雙向通行的柏油路,  後來變成一部車的寬度,  坡度緩慢上升,  且路面龜裂破損的情況越來越多,  行駛中很多樹枝樹葉掉在路中,  坑洞積水,  兩道車轍中間長出青苔雜草, 上山的道路差不多就是醬  山上的水也不斷從路
Thumbnail
往步道口忐忑經歷  搭上九人座包車,  往安通越嶺古道西段步道,  一開始是還可以雙向通行的柏油路,  後來變成一部車的寬度,  坡度緩慢上升,  且路面龜裂破損的情況越來越多,  行駛中很多樹枝樹葉掉在路中,  坑洞積水,  兩道車轍中間長出青苔雜草, 上山的道路差不多就是醬  山上的水也不斷從路
Thumbnail
時速5-17的單車旅行 那山 那綠 黃紅秋芒 是秋天給我們今天探索的禮物 路上的泥濘 碎石礫  是大雪山脈山道的特色 我在 驚呼聲中擠出平衡感享受它😅 大樹 竹林 工寮 泰雅部落 國小 還有類似薄荷的香  迷人的爺亨玉峰溪谷 對面是爺亨 蘇樂 石磊部落   遙望群山 是濃綠
Thumbnail
時速5-17的單車旅行 那山 那綠 黃紅秋芒 是秋天給我們今天探索的禮物 路上的泥濘 碎石礫  是大雪山脈山道的特色 我在 驚呼聲中擠出平衡感享受它😅 大樹 竹林 工寮 泰雅部落 國小 還有類似薄荷的香  迷人的爺亨玉峰溪谷 對面是爺亨 蘇樂 石磊部落   遙望群山 是濃綠
Thumbnail
    眼前是開爬以來最窄的山徑。     寬度只有腳掌併起來再寬一些,左手邊是蜿蜒的山壁,右手邊的斷崖即使有圍欄還是不會想讓人靠近,底很深
Thumbnail
    眼前是開爬以來最窄的山徑。     寬度只有腳掌併起來再寬一些,左手邊是蜿蜒的山壁,右手邊的斷崖即使有圍欄還是不會想讓人靠近,底很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