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我們為什麼需要劇場(上)-劇場的公共性

2020/04/0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劇場人,興於百業之後,衰逾百業之前。

最近受武漢肺炎的影響,全台許多藝術節、演出節目都紛紛延期或停演;2020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2020艋舺國際舞蹈節第七屆青年戲曲藝術節NTT-TIFA 歌劇院2020台灣國際藝術節2020衛武營TIFA等,由於數量眾多,族繁不及備載。
除此之外,更有許許多多的文化工作者受到影響,有人一整年的工作被瞬間取消,整年的收入瞬間消失。當然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只是希望在這個表演藝術危難時刻,來跟大家聊聊,為什麼「我們需要劇場」,期待所有人能度過難關,未來我們劇場見。
理想國的劇團《騷人》演出前的集氣 │ Photo by 賴泓甫

前言

這篇文章的主題可以被替換成「我們為什麼需要"藝術"」,不過藝術這個主題較為龐大,而筆者從事的工作多與表演藝術相關,因此大多數的舉例會圍繞在劇場與戲劇方面,其他類型的藝術形式與創作,一樣擁有相同或類似的功用與效果,那在此不會著墨跟論述,請多多見諒。

劇場的公共性

劇場始於「祭祀」,最早的劇場是從儀式演變而來的。
而劇場這個空間具有所謂的「公共性」,這個事情可以追朔到古羅馬時期。在古羅馬時代,政府喜歡蓋「公共建設」,不論是澡堂、競技場、廣場甚至是劇場。有了這些空間,人民就會開始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因此就會讓不同人民的聲音被聽見,最後影響國家政策的推動,進而改變國家。等等,這樣說好像太快了。為什麼蓋劇場就能改變國家呢?讓我們做個思想實驗。

劇場與廣場

假設,你所居住的國家,是一個讓人民每天都在工作的國家,那人們回到家後只會休息,並不會參與其他事情;相反的,如果人民可以一周工作五天,甚至更少,就有更多時間可以休息,那人民就會想要出門參與其他事務。
再假如,你的國家並沒有公園、廣場等空間,只有一條條狹窄的馬路,這樣子人民也不會想要出門,因為沒有地方可以去;反之,若有個廣場,人民就會到廣場上運動、交際、聊天、討論事情。有了「廣場」人民開始聚集,聚集起來的人民就會開始討論事情,人一多就會產生爭執,有了爭執,就會有人想要用其他方式跟其他人宣傳自己的想法,就開始演戲了─因為故事最能說服大眾了。所以許多國家級大型劇場都是蓋在「廣場」旁邊,像是國家兩廳院蓋在自由廣場旁、百老匯存在於時代廣場旁。因此,劇場的存在具有強烈的「公共性」與「社會性」。

你不會去紐約的電影院看《復仇者聯盟》

再來,假如你去了紐約,你絕對不會進電影院看《復仇者聯盟》,如果你有幸到了北韓,也不會去看《玩命關頭》。除了逛街買東西外,更多人會選擇進到劇場觀看當地的表演。到紐約你會看百老匯,到日本會看能劇,到夏威夷會看草裙舞,到了北韓會看動員10萬人《阿里郎》表演。
這件事反映了「劇場的社會性」。在劇場這個特殊的空間中,裏頭的表演會反映出「當地」、「當下」的社會樣態與社會議題。例如,你在台灣看不到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種族議題的戲,但是你能在外百老匯的小劇場看到相關的演出;相反的,你在百老匯看不到有關台灣婚姻平權、都市更新...等故事,這只有在台灣才看的到。
另外,20年前的劇場演出的題材,也與現今的劇場不盡相同。因文化背景與時空條件都不一樣了,整個社會所關注的議題、事件、情感、情緒、記憶,也都不同,而這些都會反映在當地的劇場。

劇場是國家自由程度的指標

因此,一個國家的劇場發展如何,可以看的出來一個國家民主、自由、文化水平如何。因為劇場裡經常反映社會的敏感神經,如果國家沒有足夠的包容性與開放性,劇場的演出一定會被迫停演;像是許多極權國家就禁止演出批評國家相關的議題。一但開始噤聲,人民的聲音就無法被聽見,國家的發展就會出現停滯。所以,劇場具有強烈的「公共性」。
正在觀看「地面基地呼叫湯姆少校」文宣的觀眾│Photo by 賴泓甫

藝術的「社會預判」

藝術具有一定的「社會預判」功能,藝術家往往在觀察社會的「痛點」是什麼?不斷的思考是什麼造成了這個痛點,如果去觸碰這個痛點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1984》與《辛普森家庭》

著名英國文學家「喬治‧歐威爾」在1949年就寫了一本曠世的反烏托邦作品《1984》,故事描述整個社會都被「老大哥」給控制,到處都是攝影機的監控、製造出讚美「黨」的假新聞,以及消失掉那些與黨的意志不相符的人。以上的舉例有沒有讓你毛骨悚然,因為時隔71年,許多極權國家依然在做這件事情。
另外知名的美國成人卡通《辛普森家庭》,就出現過許多神奇的預言,像是川普當選總統、美國911事件、世足賽的冠軍隊伍等。不過《辛普森家庭》的導演表示:「團隊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專業人士,大家會討論各種可能。影集也演了數百集,裏面有許多關於未來事件的故事情節。如果你對未來做了足夠多的預測,那麼很可能將會有10%猜對的可能性。」

現代劇場之父─易卜森的《玩偶之家》

在19世紀,還是個男性主義的世界,女權在當時可說是無稽之談。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易卜森寫下了《玩偶之家》這個劇本,它所針對的是十九世紀的婚姻中,男女的傳統角色。女主角娜拉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我再也不認為大部分人說的或書上寫的是對的了,我得自己思考然後去瞭解。」
這對當時的歐洲人而言,女主角娜拉的行為是可恥的。當時沒有任何事物比婚姻的契約更神聖,《玩偶之家》對婚姻的描寫,對當時的人而言,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玩偶之家》最初在英國被禁,而在德國,演出劇團的女主角提出除非易卜生更改結局,否則她拒演娜拉這個腳色。可《玩偶之家》在現在被稱為首個真正的女性主義劇本。
無論是以上舉例,還有各式各樣的藝術創作者,都在自己的領域上思考著人類未來的可能性,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基石。
下篇待續...
————————
————————

聯絡資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會員
38內容數
這個專題請搭配「歐摩的垃圾山」這個 Podcast一起服用。 每一集都會針對社會觀察、哲學思想、藝文活動、文化以及隨筆心得,拋出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訂閱專題可以支持我持續創作更有價值的內容,也可以閱讀每一集的精鍊內容。 更希望能與我互動討論,把這些議題融入生活,讓生活看見更多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