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恐懼症(英語: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
在股市中若你看到某檔股票或某隻ETF認為不錯,但考量後還是沒有進行購買,又或是群眾一直在討論某檔標的讓你持續的聽到或看到,而後標的確實開始上漲了。
無貨在手的皆看得心癢癢,甚至責怪自己為何無入市。如果你都有感受到這種焦慮與不安,甚至為此而放棄掙扎衝入場,就正中所謂FOMO。
FOMO也有ETF?
2021年5月時上市的FOMO ETF 美股代號(FOMO) ,2020年我們都知道股市因降息與QE(量化寬鬆也就是放錢),導致股市直線上漲,追蹤標普500指數的SPY從2023/3月228.8元一路上漲至2021/12/31的474.96,完整的上漲一倍之多。
造成了美國通膨急遽飆升,美國聯準會於2022年逼不得已開始了升息+QT,SPY也將近跌了24%,FOMO ETF或許是出生時間不對,或許是選股邏輯不好(這原因更大一點),總而言之上市價格25美元一路下跌一年半後於2023年1月退市,最低跌至17元以下累計超過32%跌幅。
FOMO ETF 持股?
主要買入一些市場熱門主題或散戶愛股,因此包括不少新興行業股份,而加密貨幣和SPAC也被列為投資目標之一。重倉電動車如蔚來、Lucid等,亦持有Twitter成功參與私有化。
FOMO 一定是錯的嗎?
不一定!FOMO ETF更多的失敗在於選擇「在高點追逐沒營利的公司」,下圖約為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也就是FOMO ETF 上市到下市的期間谷歌、英偉達、蘋果、微軟的股價走勢,若你在2021年5月買入且都沒賣出,即使抱過一座山,但結果來說AAPL、NVDA報酬率還是正的,最慘的是GOOG,報酬率為-12.45%。
但!凡事都有個BUT!到了今天2024年NVDA股價已900元,翻了5倍有餘(圖為170元),其餘股雖沒NVDA誇張的走勢,但也有不俗的上漲幅度。
簡單的結論是︰你可以FOMO,但別FOMO在不了解、前景不確定的公司、中小型股票、過度FOMO讓情緒控制你自己,並且在相對高點戒慎恐懼,或許你會變成最後一隻青蛙!
但以上不是說叫讀者放空或空手,股市別空手也盡量別做空(除非你是高手)。
至於這次的 00939/00940 的 FOMO 症狀
一直有在群組提醒別過度的FOMO,認同選股邏輯才與成分股大部分接受才是重要的,我有時間再專門寫一篇來聊聊。
重點是︰「沒有」「一定賺錢」的東西,不管是股票或ETF都一樣,只有「機率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