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SharpWriter(周乃宏)

【 如果你對自己充滿自信,你正在退步。】


> 你熟悉這領域嗎?

> 你憑什麼寫這個主題?

> 你有什麼相關背景?

> 瓦基、朱騏在做的事情,你也要做嗎?


「冒牌者症候群」,「完美主義」,「讀者價值」...所有讓你的產品“完美”的原則,都在阻止你“完成”「輸出」這件事.


其實,在AIGC不斷進步的趨勢和速度面前, 人類終究在「質」和「量」都是比不過AI的. 在資料越來越多,參數越來愈大的模型面前, 沒有人真的是“專家”,每個人都是冒牌者. 甚至「出現冒牌者症候群,才代表你在做對的事情」這句話的本身簡直就是”假議題“, 很多技法其實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適不適用的考量.現在能解決問題,能持續執行,那就繼續用.環境變了,需求改了,那就再開發新方法,再學新技能就是了, 「學習」不就應該是這麼一回事嗎?


> 文章是「改」出來的。你編輯越多次,文章就可以越精煉,越流暢,越通順。但這個概念沒有考量到「心魔」的因素:有時候改太多次,你反而會害怕自己不完美,越來越不敢發布。


我是200%認同的,寫文章跟寫程式是一模一樣的,有時候會寫錯字(syntax error),有時候會引述錯誤(link error), 有時回頭看會覺得思慮不周(logic error),寫出來的理論或技法,實務上使用可能就是結果不對,會出事(runtime error). 程式就是一版一版迭代出來的,憑什麼寫文章要一版完成? (最好笑的是,其實我也很少回頭去改寫過的文章...什麼”完美“? 回頭看完全就是垃圾,我連改它的動力都沒有...)


其實,「寫作」這件事很簡單,它可以就是一個你「學習」的過程就好,不要賦予它過多的意義和期待.


以前,我們會說,寫出來的東西一定可以幫助到人,產生價值;累積起來可以成為草稿,成為你的著作(如果你要出書的話); 會成為你的履歷, 變成品牌. 在AIGC面前, 許多人根本分不出來是不是「人類」寫出來的, 「作品」的本身不再變得那麼不可取代,我們對「寫作」的定位也要跟上改變.


有一點不變的, 不會變的就是, 唯有「輸出」才真的讓我們進步.


我們寫作,最終的產品不是寫出來的文章, 而是”寫進腦子的思維“. 為了寫,我們會不斷地問自己問題,然後自己找答案.有了這個過程,我們才不會那麼充滿自信: 永遠都有未解之謎,都有自己原來沒想過的事情,沒組合過的想法. 不嘗試貼上「產品」的標籤的話, 其實寫作還算是愉快的,因為那是成本很低就能進入心流的活動. 不嘗試期待能獲得的成效, 其實寫作後獲得的體悟和思維升級一樣不會讓你失望. 就像《別再跳脫舒適圈》 書上說的,「舒適圈」不是問題,「自滿圈」才是問題. 如果我們在寫作的過程都是“舒適”的, 我們才能持續累積不斷思考的養分,我們才真的能有更多的成長空間.

深邃月光-avatar-img
深邃月光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