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現代詩的廢鬱風潮
最近讀到一篇2020.12.31《多維TW月刊 2021年1月62期》(註:多維新聞網站 -1999~2022,已遭中國大陸封鎖關閉),由蔡苡柔記者撰稿的文章〔雞湯文到廢鬱詩:港台青年的〈小確喪〉〕。
該文一開始由中國大陸當代年輕人,在音樂平台網流行賣弄傷感、無病呻吟的〔喪文化〕,談到台灣和香港也有類似的現象;但因兩岸三地的社會氛圍以及發展進程有異,所以呈現的方式不太相同。
台灣社群媒體正在快速傳播一種類似喪文化的厭世風氣,並且表現在〔碎片化〕的(詩)(語錄)(金句)當中。這些內容具備輕薄短小、淺顯易懂的特性,容易消化,成為網路新哏,更容易流行傳播;甚至有被網友們戲稱為〔現代詩的文藝復興〕。
記者介紹了這類〔新詩〕風格,特別(聚焦在個人的情感傷痛),尤其是1980年代到1990年代備受歡迎的新生代詩人,其詩作可以〔廢鬱〕兩字概括。例如 :
《被雨困住的一生》
雨天並不可怕,
難過的是,
想起曾有人,
為我撐傘。
《我恐懼所有令我著迷之物》
我害怕長大,
成長這回事,
怎麼會是喜歡的東西,
一樣一樣被拿走?
記者再進一步剖析,廢鬱的情緒主要源於個人感情的挫敗,也反映了當代年輕人自我封閉的主體狀態,使得廢鬱詩中的〔小感傷〕與〔小確幸〕並存而不衝突,過去單純的〔小確幸〕及正向溫暖的〔雞湯文〕,已安慰不了現代青年了。
若深掘現象背後的原因,與台灣政治經濟結構的變遷、貧富差距加深,以及階層流動固化有關;試看年青人的平均薪資水準難以生活、購買房屋的夢想愈來愈遠,可為明證。青年世代缺少改變巨大結構的能力,因此退居到私領域的網路世界,去尋求〔個人化的救贖〕。
此外,台灣除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行之有年,加上兩岸對立、政治惡鬥下的統獨認同混淆,由於缺乏對歷史、社會和政治議題的深入認識,其所創作文化根基的關聯性,在去歷史化、去中國化的政策推動之下,更顯得蒼白無物,易流於情緒的發洩。
總之,這種幽微傷感的青春文學或聊表鼓舞的心靈雞湯,往往不具宏大的格局,缺乏更寬闊的視野;此種難免的無奈和規避,所造成焦慮情緒的〔廢鬱〕抒發,我們何忍喟歎:這樣的詩作是〔新自由主義 New Liberalism〕(原係20世紀一政治哲學)的附屬概念嗎?或是以前輩口吻責備說:(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
如炬 閱後整理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