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阿拉丁,我們立刻會想到神燈巨人和那張能在天空翱翔的魔毯。你知道嗎?在宋朝也曾出現過飛天魔毯的傳說。
那是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年),在河南邳州與徐州之間(今江蘇睢寧、徐州一帶),這片土地上人心惶惶,只因妖民橫行鄉里。這些妖民主要是用妖法來迷惑百姓,傳說其中有一名叫做“陳靖寶”的妖民,手段高超,讓人聞風色變、寢食難安。
由於該地已經落入金人統治,當地官府為了維持秩序,不得不懸賞捉拿陳靖寶,賞金極高,引來眾多窮苦百姓的熱切關注。
下邳有位名叫蔡五的樵夫,生活困苦,靠砍柴為生,日子過得極其艱難。
每當他挑著柴走在荒郊小路上,總是忍不住向天地抱怨自己命運的不公。
他常常低聲嘟囔:「要是我能抓住這個陳靖寶,那我可就發達了!有了官位有了錢,再也不用這樣挨餓受凍,過得這麼窩囊。唉,老天爺啊!怎麼就不讓我碰上這麼個好機會呢?」
正當他在路邊自言自語時,忽然一個身穿白衣的男子挑著擔子從後邊走來,擔子上捆著一些葦席。
白衣男子眼見蔡五在發牢騷,便笑著招呼道:「蔡五,聽說你想抓陳靖寶?」
蔡五愣了一下,抬起頭驚訝地望著白衣人,結結巴巴地說:「我…是啊,可是我根本不認識他,怎麼抓呢?」
白衣人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你不認識他,可我認識啊!我知道他藏在哪裡,唯一的問題是,我勢單力薄,需要一個幫手。怎麼樣,要不要一起試試?」
蔡五一聽,驚喜不已,心裡的困頓和迷茫頓時煙消雲散。
他把沉重的柴捆放下,滿臉激動地湊到白衣人身邊,眼睛亮得像是看到了希望:「當然願意!快告訴我該怎麼做!」
白衣人慢慢地把葦席放在一處破舊的牆角旁,示意蔡五一起坐下,開始低聲商量如何捉拿陳靖寶。
兩人反覆推敲,終於確定了行動計劃。白衣人起身,微笑著指了指前方:「你只管坐在這葦席上,準備好了?」
蔡五滿心期待,點頭如搗蒜。然而,剛坐穩,白衣人忽然往東邊走了幾步,猛地回頭一聲大喝:「起!」
就在這一刻,奇跡出現了!蔡五腳下的葦席竟然輕輕顫動,然後緩緩升起。
他還沒反應過來,葦席已經托著他直衝天空,越飛越高,風在耳邊呼嘯而過,田野、山川漸漸化作小點,他不禁瞪大了眼睛,心跳加速,內心又驚又怕:
「這…這是怎麼回事?我在飛!是仙術還是妖術?」
葦席載著蔡五一路飛翔,跨越了八百里的長空,最後輕輕降落在山東益都府衙門的院內。
當時,益都府的府帥正坐在堂上,一見一個大活人從天而降,全府的人無不驚慌,面面相覷,驚叫道:「妖怪!妖怪來了!」
府帥當即命人將蔡五捆起來,戴上枷鎖,嚴加審問:「你是從哪裡來的?為何從天而降?」
蔡五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臉色發白,連忙結巴著解釋:「我…我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是下邳人,一個砍柴的樵夫啊!剛才只是在砍柴,突然被飛上了天,飛到了這裡,我冤枉啊!真的是天降橫禍,無端受累!」
益都府的官員聽了,仍有疑慮,於是派人送信到下邳,調查蔡五的身份。
下邳官府立即去查訪蔡五的鄰居,證實蔡五只是個平凡的樵夫,並無任何異常,這才放了他。
至於陳靖寶,始終未能找到。人們懷疑,那個神秘的白衣人,或許就是傳說中的陳靖寶。
【出處】
宋.洪邁《夷堅志》
【原文】
紹興甲子歲,河南邳徐間多有妖民,以左道惑眾,而陳靖寶者為之魁傑。虜立賞格捕之甚峻。
下邳樵夫蔡五采薪於野,勞悴饑困,衣食不能自給,嘗歎喟於道曰:
「使我捉得陳靖寶,有官有錢,便做一個快活漢。如今存濟不得,奈何?」念念弗已。
逢一白衣人,荷擔,上系葦席,從後呼曰:「蔡五,汝識彼人否?」
答曰:「不識。」
白衣曰:「汝不識,如何捉得他?我卻識之,又知在一處,恨獨力不能勝耳。」
蔡大喜,釋擔以問。
白衣取葦席鋪於破垣之側,促坐共議所以躡捕之策。
斯須起,便旋路東,回顧蔡,厲聲一喝。
蔡為席載起,騰入雲宵,遡空而飛,直去八百里,墮於益都府庭下。
府帥震駭,謂為巨妖,命武士執縛,荷械獄犴。窮訊所由,蔡不知置辭,但言正在下邳村下,欲砍柴,不覺身已忽然飛來,實是枉苦。
府移文下邳,即其居訪逮鄰左,驗為平民,始獲免。而靖寶竟亡命,疑白衣者是其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