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蘇世堃

他人給我的感覺,基本上是中性偏友善的。就好比我現在在摩斯自由書寫,安靜得很,大家各做各的事,有的人在享用晚餐美食,有的人打開電腦在工作,有的人手裡拿著筆,認真地在看資料、畫重點,樓下傳上來的聲音則是親子互動的溫馨對話。所以我覺得他人給我的感覺是中性偏友善的,至少大部分我接觸過的人是如此,尤其是這幾年我感受到的!或許是因為我的選擇,創造了這樣的環境吧?!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此時此地的感受,我相信有些人肯定不認同我的看法。就像我有認識的朋友,他因為被傷害頗重,包括原生家庭中的父母、手足、親戚,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同學、同儕、同事,所以一直以來相信的是人性本惡,總是抱持懷疑、恐懼、防衛的態度,以至於無法順利地融入群體、社會,始終像個局外人、邊緣人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真為他感到不捨!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是托爾斯泰在小說《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經典名句。確實,我相信「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至於每個人的人生道途,我相信多少也都曾經崎嶇難行。如此看來,幾乎可以確定:沒有人是在溫室中長大的!溫室中只能培育出溫室花朵和植物吧?!這樣的花朵和植物應該很難經受得住大自然的風吹雨淋吧?!


那該如何正面以對呢?首先,必須對宇宙法則、自然規律和生命之道有一定的了解,這是屬於靈性世界的層面。其次也必須對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的遊戲規則有所認知,這是屬於物質世界的層面。《華嚴經》上說「理事圓融」,意思就是對於道、理要了解通透,對於事、物也要認識清楚。這樣才能不只是了解道理,還能待人處事圓滿融洽!


話說回來,我個人也有些輕微的原生家庭的創傷,求學過程中也遭遇過言詞恐嚇的霸凌,出社會工作也受到過極盡羞辱的不合理對待。我相信大部分人也是!那為何有些人能夠走出這些傷害的陰霾,重拾健康、正面、積極、樂觀的生命力?而少數人卻從此一蹶不振、耿耿於懷、久久不願放下,乃至於不再相信人性本善,不再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再相信終極的解決之道是愛?


原因是恐懼!恐懼再次受到傷害!是過往恐懼的事件繼續殘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長久以來恐懼的信念繼續蠶食著我們的心靈,阻礙我們之間的連結,阻礙我們重歸舊好,阻礙我們重新成為一個整體,不分你我彼此,都是一家人,原是姊妹兄弟!


2024/11/21 19:43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