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ていは地に任せて肌骨好し
紅粉を塗らず 自ら風流
中文:
此身此骨歸於天地,不沾紅塵,獨自風流。
武田信玄(原名武田晴信),是日本戰國時期大名,因其卓越的智慧與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能,被尊稱為「甲斐之虎」。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他不僅以驍勇善戰聞名,更以深遠的政治眼光和文化貢獻為世人所敬仰。他的一生仿佛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書寫了許多令人心馳神往的傳奇故事。
出身名門,承載家族榮光
1521年12月1日,信玄誕生在甲斐國(今山梨縣)的一片富饒土地上。他是武田信虎的長子,而武田家族則是日本中世紀時期一個著名的武士家族,其根源可追溯至平安時代末期。信玄的祖父武田信綱是一位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武士,他以堅毅果敢的作風奠定了家族的雄厚基石。而信玄的父親信虎則秉承家族傳統,通過征伐四鄰,為武田家開疆拓土,建立起了廣闊的勢力版圖。
信玄自幼便接受嚴格的武士教育。他不僅鍛煉了一身高超的武藝,還研習了深奧的儒家經典,這使他在文武兩方面都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童年的他,眼神中透露著智慧,言行間盡顯出卓越的領導才能。年輕的晴信在二十歲左右果斷推翻了父親信虎的統治,展現出他敢為天下先的氣魄。他從此改名為「武田信玄」,從此開啟了屬於他的壯闊篇章。
戰場上的傳奇:川中島與「風林火山」
提到武田信玄,便不得不提那面赫赫有名的戰旗 —— 「風林火山」。旗幟上的豪言「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源自中國古代的軍事寶典《孫子兵法》。這句短短的兵家箴言,完美詮釋了信玄的軍事哲學:行動如風般迅捷、佈陣如林般穩健、攻勢如火般猛烈、防守如山般堅不可摧。
信玄在其領地甲斐國周邊頻繁征戰,逐步將家族勢力擴展到信濃、駿河等地。他與戰國另一位豪傑 —— 「越後之龍」上杉謙信展開的「川中島合戰」,堪稱日本戰國史上的經典篇章。這一系列的交鋒,不僅展示了信玄的戰略才智,也將戰場化作了武士精神的舞臺。儘管川中島的多次交戰未能分出最終勝負,但信玄以他的精准判斷和靈活戰術,牢牢確立了「甲斐之虎」的威名。
深謀遠慮的政治家
信玄不僅在戰場上縱橫捭闔,他更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深知,一個穩固的後方是戰場勝利的基石,因此推行了一系列內政改革。這些改革的核心是「信玄法度」,這套完善的法律體系旨在維護社會秩序,提升武田領地的治安。
同時,信玄還極力發展農業經濟,他主導修建了灌溉系統,使稻田灌溉更加高效。這位傳奇領主以其強勢手段,在鞏固家族勢力的同時,也守護了領地子民。
文化與信仰的守護者
除了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成就,信玄對文化和宗教的熱忱也為後世津津樂道。他篤信佛教,尤其對禪宗情有獨鍾。他資助了許多寺廟的建設,並為文化項目提供慷慨支援。信玄的領地不僅是武士和將領的彙聚地,更是學者和藝術家們交流的殿堂。
壯志未酬,遺世而去
1572年,年過半百的武田信玄在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的情況下,仍不忘心中統一天下的夢想。
元龜三年(1572年)十月三日,武田信玄應將軍足利義昭之請,從甲府躑躅崎館領兵三萬五千大軍上京,目標直指京都,討伐織田信長,獲取天皇冊封以號令天下。出兵時武田信玄一度感到不適,但為抓住良機,大軍繼續進發。
十二月二十二日,武田軍主力與德川織田聯軍在三方原交戰(史稱三方原合戰),雙方一度膠著,隨後織田的援軍部隊被武田騎兵隊突破,全軍總崩(據傳當時德川家康在逃命時嚇的拉了一褲子屎尿,在逃回濱松城後還叫畫師畫下自己落魄的樣子,這幅畫一直掛在家康的居室內,並保存至今)。德川家康雖逃得性命,已無力阻擋武田軍。第二年乘勝進軍陸續攻破三河諸城。
然而在即將展開與織田信長一決雌雄的大戰時,武田信玄肺癆病突然惡化(另一說法是胃癌)而不得不暫停上京計畫,武田軍被迫經信濃歸陣。
攻下野田城後,武田信玄病情惡化,於三河長筱城休養,行軍因而中止。經過一個月左右,武田信玄的病情沒有好轉。四月,武田軍決意返回甲斐。
天正元年(1573年)四月十二日,武田信玄在信濃國駒場(今長野縣下伊那郡阿智村)病逝,享年53歲。
武田信玄的遺體在信濃國伊那駒場長嶽寺火化。戒名法性院機山信玄。
得知武田信玄之死,上杉謙信痛哭三天,並說失去了一生的對手,決心終生不再與甲斐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