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另一個視角
回顧華人的歷史發展之洪流,從科舉時代到大學聯考甚至多元入學,雖然社會變遷密切影響教育制度,但儘管考試體制表面不斷轉變,人們對於學業成績之執著、教師對於知識傳授之教法以及社會對於個體良窳之評判,似乎仍然固守著一道隱形防線,禁錮教育之創新,更束縛人才之培育。
面向未來,我們到底需要什麽樣的人?他們應該要具備哪些素養(Competencies)?世界各國都在不斷地思考這些問題。在確定教育發展方向、制定教育目標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不同方面的需求,其中有時代與科技變革的挑戰,有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有教育自身面臨的問題,這些因素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影響21世紀素養教育的框架和內涵的確立。
國際教育界歷來看重的是,如何培育能夠在“經濟競爭”中取勝的人力資源。不過晚近的研究越來越認識到,把教育目標單純歸結為促進“勞動力”的成長有極大的片面性,轉而探討如何從未來的“社會形象”出發去界定作為一個“社會人”應有的素質要求。
人類在面對環境挑戰的時候,會從自己的本質、本體的基礎上去回(順)應它(Coping),盡可能地做到有效和對自己有益,當然,一個人的本質或本體是成長過程逐漸學習而來的。童年的經驗創生出神經元細胞間的鏈接路徑,引發神經細胞外部物質的變化,而這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人的獨特性,包括行為的、情緒的和思維心智上的。
AI時代對知識工作者最大的威脅是,傳統的知識型學習將會成為一種惡夢,長時間累積的專業知識,將會被不斷的叠代的人工智慧所取代,熟悉的知識工作模式,會在瞬间为具备高端人工智慧的系统超越!因此,發展我們本身具有的感官感受潛力,就成為未來AI智能時代生活和工作的一項重要能力。
以我自己的學習歷程來看,從腦神經科學角度,從過去數百年被嚴重輕忽、低估的身體感官(Sensing)的知識和能力入手,也許是一條正確且重要的路徑。而這條路徑的起點,還是在於認識自我,只是切入的角度需要從過去單純的心理視角,擴大增加身心感受、感官體驗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