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刀子嘴的人不太可能會有豆腐心。因為語言會影響思維。當刻薄的語言從嘴裡說出來的時候,內心也會不自覺地變得刻薄。一個人若是長期不注意自己的語氣、語態和講話內容,就可能變得尖酸刻薄而不自知。──《認知驅動》
態度決定高度!態度決定一切!關於態度,還有各式各樣激勵人心的座右銘。為什麼態度會受到如此高度的肯定和強調?態度這麼重要嗎?是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思想(態度)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那麼,我們腦中的態度、觀念和思想又是從何而來?除了原生家庭的教養、成長過程中所受的教育、每個人個別的人生經歷,以及透過學習獲得的新知,還有一個極其重要卻常被忽視的因素:語言。「語言和思維之間其實是雙向車道,而非單向車道。」
「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使用,遇到困難時我們可能會下意識地說『我做不到』,……這種絕對化的語言會無意間關閉我們大腦的能動性,讓自己不再思考如何克服困難。而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換成『我暫時還做不到』這樣的開放性語言,就會暗示一種未來的可能性。」
《認知驅動》書中分享了日本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一生的好習慣:「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感謝,即使碰上壞事、遇到災難,也要心存感激,說聲謝謝。」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不說聲謝謝,態度、思想就很可能會被負面情緒影響,掉進受害者情結的深淵。
那麼,具體可以怎麼做?提醒自己口出善言,多體察他人的感受,也不忘傾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如此,除了能讓別人感覺更好,也會讓自己變得更好,社會也因而變得更加和諧平安。「只要我們經常提醒,刻意練習,它就能把我們帶向美好的人生。」
這陣子台灣政壇呈現的亂象,不禁讓人想起佛光山星雲法師生前推廣的「三好運動」: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期許政治人物切莫忘記「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公眾事務的一切,就算未必載入史書,也將永存在網路上供現世、後世的人公評!可不慎乎?!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說積極的話,不說消極的話;
無論遇到什麼人物,說和善的話,不說刻薄的話;
無論遇到什麼問題,說開放的話,不說絕對的話。──《認知驅動》
2025/1/22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