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放一個春節長假了,老闆在放假前請大家了一餐尾牙,氣氛相較於過往的公司,只能說很僵,一桌的人,營運總管、行銷、設計師、總監、助理,老闆和老婆小孩,老闆的小姨子和小姨子的男朋友,圍了一桌,就像參加喜宴,彼此都很陌生,氣氛一點都不熱絡。或許老闆以前是木工出身的,也沒上過班,無法感受一個公司團隊的氛圍如果是這樣,可能存在著一些問題。
重頭戲是在尾牙後回到公司後的個人績效訪談,營運總管把每一個人單獨叫進會議室,檢討年度績效並發放獎金,身為一個去年底才報到的新人,並不會感受太大的壓力,但我關注的是針對設計總監的面談。
去年底,年度公司會議時,老闆已點名設計總監有四個月沒接到案子,並非因為沒有客戶上門,實際上,在總監手上流逝的是將近20個客戶資源,設計總監的說法是,這些客戶看完圖、報完價就沒有後續,並用不太恰當的字眼形容這些客戶,當時我是感受是,客戶或許有一些要求,但不簽約也不盡然是客戶的錯,客戶本來就有選擇的權利,但把不成交的理由完全歸因在客戶,也不客觀,這確實讓我懷疑設計總監在過去的履歷中,是否純粹只是在做設計,而沒有經歷業務的性質,因為業務的心態不是這樣,每一個案件不成交,總是有原因,過去曾碰過設計不是客戶想要、報價過高、分期條件不如同業...等等因素,如果是因為價格因素,以小公司而言,工班可以自己找,如果再花點時間再找更低報價的工班,或許有機會成交,但不知道他是否這樣努力嘗試過。
我們無法讓每一個客戶都能接受我們的提案,能接受我們提案的人,使我們得到成就感;不能接受我們提案的人,我們應該中獲得成長。
老闆在尾牙後已經閃人,面談完全授權營運總管與總監談,最後結果當然頗不愉快,能確定的是,過完年總監就會走人,雖然與他相處不久,但我從跟他互動與觀察的每個片段,能感受到一個結論。人安逸太久,會失去危機意識,我只能祝福他.,也自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