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過年後準備轉職健身教練,紀錄一下自己心路歷程,本人先前從事科技相關產業的軟體工程師,收入穩定且待遇不錯,也不太需要加班,但是大約2年前,發覺這個產業不是自己熱愛,除非缺錢需求,否則想到要在這個行業到老就會想說: 「難道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
大約在4年前接觸健身,一開始接觸健身只是因為遇到情場挫折,覺得我很廢很宅,那時候也真的很廢很宅,平常在家不是上網看動畫就是看書打遊戲,長期沒接觸外部刺激整個人很萎靡,所以才想要改變自己。
那時候聽從建議從健身開始,這四年來健身房幾乎沒間斷過,平均一周三練,也間接挖掘出自己的天賦,能夠忍受無聊的事情。
健身真的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不只單純從體態而是整個人的心境牽扯到內在價值觀,在冰山理論中一個人的行為,都是由看不見的冰山中的自我以及本我所影響,尤其是遇到壓力刺激時你的身體會如何反應,都是由潛藏在冰山下的無意識所主導,沒健身的時候我特別害怕我的公司主管或老闆,因為我很廢不知道我有甚麼價值,所以我的價值由主管或老闆決定。
健身後我知道我的價值我能應付挑戰,不畏懼。這也從最近在看的「健身運動心理學」獲得證實。改天再寫詳細一篇如何影響我的價值觀。
轉職前的準備
1. 盤點你手上的資源籌碼
這點必須根據你的狀況盤點,如果你有老婆小孩需要穩定的收入,轉職阻力就大一點,畢竟轉職前的收入一定會銳減,這銳減的收入你是否有辦法承受。像我轉職打算搬去南部或東部。那邊的生活開銷相對少一點。在台北誘惑太多,找你喝酒唱歌上課程吃美食等等開銷不少一筆消費。
2. 檢視你的身體素質
畢竟去當健身教練體態就是門面,雖然不是身材瘦小就當不了。我的健身教練就是身材瘦小(但是他健力是真的很猛),除非你有比賽成績證明,不然阻力會更大。檢視方法就是到健身房看你的身材跟其他健身教練差異,如果你覺得不輸他們基本就過關了。畢竟會員眼睛也是雪亮的。
3. 檢視心理素質
這個心理素質不是你說有就有,需要回顧過往你的經驗,我雖然是工程師但是屬於業務型工程師,需要跑客戶處理事情以及推廣產品,所以協助客戶處理問題,我已經有經驗,只是這次產品不是晶片而是健身服務。當時我也知道隔行如隔山,但至少都是服務性質的工作,比較不會手忙腳亂。
4. 準備備案
畢竟轉職不是小事,需要考慮如果前期收入不穩要怎麼辦,現在多元收入很多種,如果前期真的收入太低可以考慮送外賣或兼職UBER司機。我自己會先嘗試城程式接案跟做自媒體。租屋最好先找能短租三個月的,避免撐不了太久還需陪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