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迷上石黑一雄,如書評所講,珍·奧斯丁加卡夫卡,《別讓我走》恰恰是前者的慢節奏加後者的警世寓言,世事看得遠,果然諾貝爾獎格局。
也感嘆台灣怎出不了這樣的作家!
石黑一雄有個場景寫一群年輕孩子冬天早晨聚在寄宿學校冒熱氣的廚房談論畢卡索,即使這些青年僅是實驗室製造出來的醫療用複製人,他們必定因明白真相而鄙視自己,卻宛如村上春樹的主角聽著李斯特去思索人生意義;由此想到,村上春樹音樂修為高,隨意幾筆,往往超越音符,聽進本質。
而看台灣作家的音樂書寫覺得嘆氣,豬油報什麼歌單的,自我沉溺的角色把己身高高舉起,但彷彿聽每首歌都是用來意淫現實中摸不到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