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小股東彼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持續性的下跌,才能體會自己的風險耐受度】

在股巿持續上漲時,投資人通常具有熱忱與信心,並且認為自己具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然而往往在持續性下跌發生時,我們才能紥實地體會自己真實的風險承受度究竟有多少。

................................................................

* 2025.02.03當天鴻海股價下跌9.1%,郭董的身家一天掉了近一成,蒸發287億。

* 特斯拉2025年股價持續下跌,自2024年末高點至今,股價已腰斬,馬斯克的身家也蒸發近五兆台幣。


** 朋友們可能會說,如果我有那麼多錢,身家財產少一半,我還是很富有,很爽….. 果真如此嗎!

** 經營者和投資人的角色不同,歷程不同,確實沒有比較的意義。


*** 我們以我們切身相近的台股來作檢討好了。附圖是台股大盤近十年來的月K,包含當前這趟,台股近十年來,共五次較明顯的下跌:

^ 2015年,自高點下跌28%

^ 2018年,自高點下跌16%

^ 2020年,自高點下跌30%

^ 2022年,自高點下跌32%

^ 2025年,目前自高點下跌8%....現在進行式,,,


* 前面四趟的下跌,持續的時間三個月至十個月不等,跌幅16%至32%不等。

* 這趟會就此反彈嗎? 亦或是持續拉回呢?

** 如果以前面四趟比較具體的拉回波段,平均下跌有27%,這趟會不會也有此等水準的下跌呢! (假若投入一千萬在台股,可能會產生270萬的帳面虧損!!)


*** 此時投資朋友可以試想,你心裡有沒有壓力,你想怎麼做

1. 目前跌8%,若反彈先走人吧,等跌到27%,再接回來,完美避開風險

2. 不管它,我買進的公司都是營運穩定,有前景的企業….

....................

* 帳上虧損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我們才能明確的感受到自己的風險耐受度。


* 其實,我們往前去看前面幾趟的下跌,不論發生周期、發生時間、下跌幅度,去參考這些數據都沒有意義。因此而去猜底更是沒有必要

 ~建議我的讀者們,別讓自己的投資成為一種猜測和賭博

>>>>>>>>>>>>>>>>>>>>>>>>>

我們建議的作法是:

~ 評價你願意投資該公司的價格成本在那裡,耐心地等待你所預設的價位到來。

~ 如果股價的下跌,非企業自身運營不善,而是大環境使然,當你可以符合預期買到自己想買進的標的,豈不是上帝給予我們的祝福嗎!

至於那些每每重押,買進後隔天大漲,賣出後隔天下跌的神奇事蹟,就留給那些財經大神來表演吧!


~ 們勠力追求的是建立一個不受投資巿場情緒所影響的交易節奏,藉由時間建立起低成本,大部位的投資組合。讓時間幫我們創造財富。

p.s. 今天買到971元的台積電零股,也是很開心 

郭ww-avatar-img
郭ww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