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夠好的工作 (一) 閱讀動機:kobo 99元。 (二) 閱讀心得: 當初看書名覺得不就是談論工作嗎,直到整本翻完才恍然大悟,這個夠好簡直是太重要了。 夠好的工作應該是由自己去定義,而不是讓別人去定義,畢竟每個人心目中的好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同事好相處就是好、有些人覺得薪資福利好就是好,這些因人而異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自己覺得夠好,就好。 就算沒有工作也不能定義自己不夠好,只有自己才可以定義自己,這讓我想到以前失業的時候,我也會覺得被社會拋棄、身份喪失之類的感覺很不好,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對工作寄予厚望,我期待工作給我人際關係、成就感、自我認同,但也必須提醒自己,工作不是唯一的來源。 憑心而論我是喜歡工作的,夢想是老了要去麥當勞打工當很酷的老奶奶,只是最近開始學著把注意力慢慢抽開,回歸到經營自己身上而已,像是打完卡下班就不再思考工作、中午出門散步也不在掛念工作,這些立刻抽離的感覺慢慢的養成了習慣,其實還挺不錯的。 這本書訪問了十幾個把工作視為一切、用盡生命燃燒,最後離開工作找回自己的個案,作息也提到他們之所以能夠花時間找自己,也是因為以前存有大量積蓄的關係,這些積蓄讓他們可以很有餘韻的放慢腳步,不用擔心生計的問題。 同時也提到,我們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工作,這個現象真的是好事嗎?而深陷其中捲入高工時低薪資的人們,就像是在不會停止的滾輪裡奔跑的老鼠一樣,要舞動到生命終止之時,這樣的光景似乎是目前的常態。 所以作者寫了這本書,希望可以撼動些什麼吧。 所以我也寫了這篇心得,希望也可以撼動些什麼吧。
閱讀心得 夠好的工作 (一) 閱讀動機:kobo 99元。 (二) 閱讀心得: 當初看書名覺得不就是談論工作嗎,直到整本翻完才恍然大悟,這個夠好簡直是太重要了。 夠好的工作應該是由自己去定義,而不是讓別人去定義,畢竟每個人心目中的好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同事好相處就是好、有些人覺得薪資福利好就是好,這些因人而異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自己覺得夠好,就好。 就算沒有工作也不能定義自己不夠好,只有自己才可以定義自己,這讓我想到以前失業的時候,我也會覺得被社會拋棄、身份喪失之類的感覺很不好,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對工作寄予厚望,我期待工作給我人際關係、成就感、自我認同,但也必須提醒自己,工作不是唯一的來源。 憑心而論我是喜歡工作的,夢想是老了要去麥當勞打工當很酷的老奶奶,只是最近開始學著把注意力慢慢抽開,回歸到經營自己身上而已,像是打完卡下班就不再思考工作、中午出門散步也不在掛念工作,這些立刻抽離的感覺慢慢的養成了習慣,其實還挺不錯的。 這本書訪問了十幾個把工作視為一切、用盡生命燃燒,最後離開工作找回自己的個案,作息也提到他們之所以能夠花時間找自己,也是因為以前存有大量積蓄的關係,這些積蓄讓他們可以很有餘韻的放慢腳步,不用擔心生計的問題。 同時也提到,我們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工作,這個現象真的是好事嗎?而深陷其中捲入高工時低薪資的人們,就像是在不會停止的滾輪裡奔跑的老鼠一樣,要舞動到生命終止之時,這樣的光景似乎是目前的常態。 所以作者寫了這本書,希望可以撼動些什麼吧。 所以我也寫了這篇心得,希望也可以撼動些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