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齣電視劇叫「星星知我心」,裡頭有個小童星小彬彬,但現在想講的並不是那個小彬彬,而是成語「文質彬彬」。
不過,小彬彬的確為當初在認識成語的我,因為「彬彬」,所以對「文質彬彬」印象深刻。(奇怪的聯想法……)
這當然是不正確的成語釋義,但很好記。(有用最重要。)畢竟,在「彬彬」、「文」、「質」是什麼意思,都不明白的狀況下,用明星來記成語最方便了。
後來才知道「文」是指「外表的文采」,「質」是「內在天賦的本質」。也就是說「文」是看得到的「外在」,「質」要相處過後才知曉對方的「內在」,「文」、「質」則一內一外。
那「彬」一詞,當然跟明星無關,它原來的意思是「相參在一起,一半一半」或是「不同的事物配置得當」的樣子。
所以「內在」跟「外在」,都「相參在一起,而且是一半一半」,是或「配置得當」時,應用在人身上時,就可以想成這個人長相斯文(外表),並且有禮貌(內在),就是「文質彬彬」。
(也就是,這個人的外在跟內在,一半一半,而且恰到好處。)(謎之音:你確定要這麼介紹嗎?國文老師會氣死吧?)
那在小說描寫男主角,在應用到「文質彬彬」時,下一句還會加「溫文儒雅」,不然就是形容「有書卷氣」。而這些形容通常都是男生,可以說屬於男性的形容詞。
這並不是歧視女性,形容女性的成語,像是「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等可多了。而這些形容女性美貌的成語也有其由來,或是歷史典故。
那認識成語,並且將成語分類,在描寫人物時,也就相當好應用。所以,想要培養寫小說的能力,學學成語也是不錯的。(謎之音:你有看到國文老師在背後瞪你嗎?)
(估且放張粉紅豹的照片,粉紅豹只要不搞怪,看起來也文質彬彬吧?XD)